一种装配式栏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6893发布日期:2020-10-17 00:5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栏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装配式栏杆。



背景技术:

在我国现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背景下,装配式结构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安装领域的安全护栏的现场焊接结构,其结构需要现场焊接,焊接后的栏杆呈一体式结构无法拆卸,不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栏杆,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栏杆,包括若干纵向并排设置的立杆、若干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横杆、若干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二横杆以及若干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三横杆,其中,每相邻的两所述立杆之间各设有一所述第一横杆、一所述第二横杆和一所述第三横杆,每一所述第一横杆分别位于一所述第二横杆的上侧,每一所述第二横杆分别位于一所述第三横杆的上侧,还包括若干立杆底座、若干第一连接件、若干第二连接件和若干第三连接件,每一所述立杆的下端分别插设至一所述立杆底座内,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横杆之间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件与一所述立杆连接,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横杆之间通过一所述第二连接件与一所述立杆连接,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三横杆之间通过一所述第三连接件与一所述立杆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第一连接螺栓,每一所述立杆的下端分别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螺栓与一所述立杆底座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每一所述立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一半圆凹槽。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立杆底座均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一纵截面呈“π”型的板状结构;

主体板,所述主体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端,且所述主体板为开口圆管,且每一所述立杆的下端分别插设至一所述开口圆管内,所述主体板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贯穿孔,两所述第一贯穿孔相正对;

耳板,两所述耳板设置在所述主体板上,两所述耳板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体板上的开口的两侧,每一所述耳板上各设有一第一腰孔,两所述第一腰孔相正对。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均包括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横向开设有一第一横杆安装孔,所述第一横杆安装孔贯穿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纵向开设有一立杆安装孔,所述立杆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横杆安装孔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连接块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一第二腰孔,两所述第二腰孔分别与所述立杆安装孔相正对,且两所述第二腰孔相正对。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包括:

两十字形半圆管,两所述十字形半圆管的圆面连接形成一呈十字形的管状结构,每一所述十字形半圆管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第二贯穿孔,两所述第二贯穿孔相正对。

作为优选,还包括踢脚板,所述踢脚板呈波浪形的板状结构,且若干所述立杆的下端通过所述踢脚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与立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采用现场拼接的方式安装,无需现场焊接,安拆方便,成本低,效率高,无污染,可重复利用;通过立杆底座的设置,能够使得整体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第一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第一连接件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第二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中:1、立杆;2、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第三横杆;5、立杆底座;51、底板;52、主体板;53、第一贯穿孔;54、耳板;55、第一腰孔;6、第一连接件;61、连接块;62、第一横杆安装孔;63、立杆安装孔;64、第二腰孔;65、第三贯穿孔;7、第二连接件;71、十字形半圆管;72、第二贯穿孔;8、第三连接件;9、踢脚板;91、腰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栏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第一连接件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第一连接件的仰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第二连接件的主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杆底座的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请参见图1至图7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配式栏杆,包括:若干纵向并排设置的立杆1、若干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横杆2、若干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二横杆3以及若干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三横杆4。其中,每相邻的两立杆1之间各设有一第一横杆2、一第二横杆3和一第三横杆4,每一第一横杆2分别位于一第二横杆3的上侧,每一第二横杆3分别位于一第三横杆4的上侧。装配式栏杆还包括若干立杆底座5、若干第一连接件6、若干第二连接件7和若干第三连接件8,每一立杆1的下端分别插设至一立杆底座5内,每相邻的两第一横杆2之间通过一第一连接件6与一立杆1连接。每相邻的两第二横杆3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接件7与一立杆1连接,每相邻的两第三横杆4之间通过一第三连接件8与一立杆1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若干立杆1并排呈一直线布置;若干第一横杆2均设置在立杆1的上端,且若干第一横杆2的轴心线是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每一立杆1的上端各设有一第一连接件6,位于立杆1两侧的第一横杆2分别插设在该立杆1上的第一连接件6的两端,实现将若干第一横杆2与若干立杆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相邻的两第一横杆2是指立杆1两侧的第一横杆2,其中,第一横杆2为长钢管,第二横杆3和第三横杆4均为短钢管,且第二横杆3与第三横杆4的结构相同,第二连接件7与第三连接件8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的立杆1为钢管。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6与立杆1和第一横杆2之间为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件7与立杆1和第二横杆3之间为可拆卸地的连接,第三连接件8与立杆1和第三横杆4之间为可拆卸地连接,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栏杆装配好后呈片状结构,若干立杆1、若干第一横杆2、若干第二横杆3和若干第三横杆4均处于同一平面上。在使用时,先将第一横杆2通过第一连接件6与立杆1连接,第二横杆3通过第二连接件7与立杆1连接,第三横杆4通过第三连接件8与立杆1连接,然后再将立杆1插入立杆底座5内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固定即可。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装配式栏杆还包括若干第一连接螺栓(图中未示出),每一立杆1的下端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栓与一立杆底座5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每一立杆1的上端分别设有一半圆凹槽(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每一立杆底座5均包括:

底板51,底板51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一纵截面呈“π”型的板状结构。

主体板52,主体板52设置在底板的上端,且主体板52为开口圆管,且每一立杆1的下端分别插设至一开口圆管内,主体板52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贯穿孔53,两第一贯穿孔53相正对。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螺栓用于插设在第一贯穿孔53内,当立杆1插设至在开口圆管时,通过旋转第一连接螺栓实现对立杆1的固定。

耳板54,两耳板54设置在主体板52上,两耳板54对称地设置在主体板52上的开口的两侧,每一耳板54上各设有一第一腰孔55,两第一腰孔55相正对。如图3所示,主体板52的左侧设有开口,两耳板54设在开口的两侧,在第一腰孔55内设有紧定螺栓(图中未示出),通过调节紧定螺栓来调节两个耳板54之间的距离,实现对开口圆管半径大小的调节,从而使得开口圆管能够使用不同半径的立杆1。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每一第一连接件6均包括一连接块61,连接块61的上端横向开设有一第一横杆安装孔62,第一横杆安装孔62贯穿连接块61,连接块61的下端纵向开设有一立杆安装孔63,立杆安装孔63与第一横杆安装孔62连通。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块61的上端呈弧形过渡,立杆安装孔63由连接块61的下表面开设至连接块61的中部并与第一横杆安装孔62连通,在使用时,第一横杆2的一端插入第一横杆安装孔62内,立杆1插入立杆安装孔63内。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连接块61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一第二腰孔64,两第二腰孔64分别与立杆安装孔63相正对,且两第二腰孔64相正对。如图4所示方向,两第二腰孔64设置在连接块61的前侧和后侧。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腰孔64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此实现对立杆安装孔63的半径的调整,使得立杆安装孔63可以适应不同半径的立杆1。如图4或图5所示,连接块61上还开设有第三贯穿孔65,第三贯穿孔65设置在连接块61的左右两侧。本实施例中还设有第二连接螺栓(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螺栓插设在第三贯穿孔65内,当立杆1插入立杆安装孔63内时,可以通过旋转第二连接螺栓实现对立杆1的固定。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每一第二连接件7均包括:

两十字形半圆管71,两十字形半圆管71的圆面连接形成一呈十字形的管状结构,每一十字形半圆管71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一第二贯穿孔72,两第二贯穿孔72相正对。如图6和图7所示,两十字形半圆管71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具体的如图7所示,两十字形半圆管71的圆面连接后,两十字形半圆管71的中部形成一管状结构,立杆1插设在两十字形半圆管71的中部,两十字形半圆管71的两端形成两管状结构,相邻的两第二横杆3插设在两十字形半圆管71的两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连接螺栓(图中未示出),第三连接螺栓用于插设在第二贯穿孔72内,通过旋转第三连接螺栓能够实现对立杆1的固定。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装配式栏杆还包括踢脚板9,踢脚板9呈波浪形的板状结构,且若干立杆1的下端通过踢脚板9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踢脚板9为钢板,在踢脚板9的表面设有若干腰形孔91,可以减轻踢脚板9的重量,节省材料。本实施例中的踢脚板9通过第四连接螺栓(图中未示出)与立杆1的下端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踢脚板9位于立杆底座5的上侧,第三横杆4位于踢脚板9的上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