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4527发布日期:2020-07-21 12:2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现浇楼梯施工耗时过长,楼梯的建造无疑是最复杂、最考验工人施工水平、耗时最多的工作部分之一。

传统现浇楼梯施工需要进行测量放线,支楼梯底模、休息平台底模,绑扎楼梯板的底部横向与纵向受力钢筋,支楼梯的侧模,绑扎负筋、楼梯板的上部钢筋,支踏步模板,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继续浇水养护等一系列步骤,过程非常复杂,不仅耗费大量模板,并且技术难以控制,往往造成每层主体建筑施工完成后,施工进度卡在楼梯施工上的问题。

在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楼梯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进度缓慢,支撑杆件多,且支撑点受施工限制,夹参着交叉工序,没有任何限位固定结构,容易造成楼梯层与层之间存在误差,不仅不安全还影响美观。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层、第一楼板层、第二楼板层和预装混凝土层,所述支撑层内顶部最底层设置有第一楼板层,所述第一楼板层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楼板层,所述第一楼板层和第二楼板层外形均为“l”型,所述支撑层、第一楼板层和第二楼板层之间设置有预装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楼板层和第二楼板层内均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楼板层或第二楼板层的内壁上,所述螺纹管的一端连通有凹槽,所述凹槽外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一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入到所述螺纹管内,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圆锥块,所述第一楼板层顶部内壁固定有第一限位管,所述第二楼板层底部内壁固定有第二限位管,所述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内设置有第一固定销,所述第一固定销的一端为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楼板层内一侧内壁固定有第三限位管,所述预装混凝土层一侧内壁内留有第四限位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限位管和第四限位管内设置有第二固定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楼板层和第二楼板层内通有多个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的一端延伸至墙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内设置有多个钢筋组成的钢筋龙骨架,所述钢筋龙骨架的一端也延伸至墙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楼板层和第二楼板层顶部一侧均留有若干个注浆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层和预装混凝土层预装,再通过一层层楼板向上连接固定,通过第一固定销、第二固定销和多个限位管固定配合使预装楼梯可以稳定的安装在支撑层和预装混凝土层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支撑层;2、第一楼板层;3、第二楼板层;4、注浆口;5、预装混凝土层;6、螺纹管;7、凹槽;8、螺母;9、丝杆;10、圆锥块;11、第一限位管;12、第二限位管;13、第一固定销;14、第三限位管;15、第四限位管;16、第二固定销;17、预埋钢筋;18、钢筋龙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层1、第一楼板层2、第二楼板层3和预装混凝土层5,所述支撑层1内顶部最底部设置有第一楼板层2,所述第一楼板层2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楼板层3,所述第一楼板层2和第二楼板层3外形均为“l”型,所述支撑层1、第一楼板层2和第二楼板层3之间设置有预装混凝土层5,所述第一楼板层2和第二楼板层3内均设置有螺纹管6,所述螺纹管6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楼板层2或第二楼板层3的内壁上,所述螺纹管6的一端连通有凹槽7,所述凹槽7外一侧设置有螺母8,所述螺母8的一端连接有丝杆9,所述丝杆9的另一端通入到所述螺纹管6内,所述丝杆9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管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9的另一端连接有圆锥块10,所述第一楼板层2顶部内壁固定有第一限位管11,所述第二楼板层3底部内壁固定有第二限位管12,所述第一限位管11和第二限位管12内设置有第一固定销13,所述第一固定销13的一端为斜面。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楼板层2内一侧内壁固定有第三限位管14,所述预装混凝土层5一侧内壁内留有第四限位管15,所述第三限位管14和第四限位管15内设置有第二固定销16,所述第一楼板层2和第二楼板层3内通有多个预埋钢筋17,所述预埋钢筋17的一端延伸至墙体内,所述支撑层1内设置有多个钢筋组成的钢筋龙骨架18,所述钢筋龙骨架18的一端也延伸至墙体内,预埋钢筋和钢筋龙骨架延伸至一侧墙体内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所述第一楼板层2和第二楼板层3顶部一侧均留有若干个注浆口4,方便后期加注混凝土。

在具体应用时,钢筋龙骨架18按照尺寸从墙体延伸出,支撑层1置于钢筋龙骨架18外,浇筑混凝土使得钢筋龙骨架18和混凝土凝固成型,将第一楼板层2置于支撑层1上最底部,预埋钢筋17从墙体通入到第一楼板层2内,第一楼板层2与倾斜的支撑层1之间夹角区域浇筑混凝土,并在预装混凝土层5内靠近第三限位管14处留有第四限位管15,第四限位管15和预装混凝土层5一体成型,此时旋动第一楼板层2一侧的螺母8,螺母8带动丝杆9在螺纹管6内转动,使得圆锥块10向右移动挤压第一固定销13底部的斜面,并同时挤压第二固定销16,最终至螺母8限位于凹槽7处,第一固定销13突出第一楼板层2,第二固定销16的另一端通入到第四限位管15中,接着向第一楼板层2的注浆口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预埋钢筋17和第一楼板层2内的部件凝固成型,第二楼板层3内的第二限位管12对准第一楼板层2上的第一固定销13并连接在第一楼板层2上,预埋钢筋17从墙体通入到第二楼板层3内,第二楼板层3与倾斜的支撑层1之间夹角区域浇筑混凝土,依次类推,完成对楼梯的装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层(1)、第一楼板层(2)、第二楼板层(3)和预装混凝土层(5),所述支撑层(1)内顶部最底部设置有第一楼板层(2),所述第一楼板层(2)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楼板层(3),所述第一楼板层(2)和第二楼板层(3)外形均为“l”型,所述支撑层(1)、第一楼板层(2)和第二楼板层(3)之间设置有预装混凝土层(5),所述第一楼板层(2)和第二楼板层(3)内均设置有螺纹管(6),所述螺纹管(6)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楼板层(2)或第二楼板层(3)的内壁上,所述螺纹管(6)的一端连通有凹槽(7),所述凹槽(7)外一侧设置有螺母(8),所述螺母(8)的一端连接有丝杆(9),所述丝杆(9)的另一端通入到所述螺纹管(6)内,所述丝杆(9)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管(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9)的另一端连接有圆锥块(10),所述第一楼板层(2)顶部内壁固定有第一限位管(11),所述第二楼板层(3)底部内壁固定有第二限位管(12),所述第一限位管(11)和第二限位管(12)内设置有第一固定销(13),所述第一固定销(13)的一端为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板层(2)内一侧内壁固定有第三限位管(14),所述预装混凝土层(5)一侧内壁内留有第四限位管(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管(14)和第四限位管(15)内设置有第二固定销(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板层(2)和第二楼板层(3)内通有多个预埋钢筋(17),所述预埋钢筋(17)的一端延伸至墙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内设置有多个钢筋组成的钢筋龙骨架(18),所述钢筋龙骨架(18)的一端也延伸至墙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板层(2)和第二楼板层(3)顶部一侧均留有若干个注浆口(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装楼梯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层、第一楼板层、第二楼板层和预装混凝土层,支撑层内顶部最底层设置有第一楼板层,第一楼板层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楼板层,支撑层、第一楼板层和第二楼板层之间设置有预装混凝土层,第一楼板层和第二楼板层内均设置有螺纹管,螺纹管的一端连通有凹槽,凹槽外一侧设置有螺母,螺母的一端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另一端通入到螺纹管内,丝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圆锥块,第一楼板层顶部内壁固定有第一限位管,第二楼板层底部内壁固定有第二限位管,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内设置有第一固定销。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预装楼梯可以稳定的安装在支撑层和预装混凝土层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山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