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8010发布日期:2020-10-17 00:5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输电塔是架空线路的支撑点,在输电塔上架设一个回路则是单回路输电塔,在输电塔上架设两个回路则是双回路输电塔。

现有的风力发电输电塔在检修时需要攀登到很高的位置进行检修,不便检修,且支撑结构不稳固,尤其在大风天气下,风力发电输电塔过高容易被大风吹倒。

为此,提出了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用以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以达到加强支撑强度和便于检修的目的。

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中间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中间板和顶板均呈圆板状结构,底板、中间板和顶板分别从下到上等距离设置,所述底板和中间板之间、中间板和顶板之间均通过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外部套设有伸缩套,所述底板的边角处设有预留固定孔,所述中间板的下表面和顶板的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爬升梯,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组等距离分布的绝缘子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伸缩套包括下方伸缩筒、中间伸缩筒和上方伸缩筒,所述下方伸缩筒、中间伸缩筒和上方伸缩筒均呈圆筒状结构,下方伸缩筒的内径大于中间伸缩筒外径,中间伸缩筒的内径大于上方伸缩筒外径。

优选的,所述中间伸缩筒的下端外圈处固定焊接有一圈下方限位圈,所述下方限位圈活动设置在下方伸缩筒的内筒中,所述中间伸缩筒的下表面和下方伸缩筒的内部底面之间通过下方缓冲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方限位圈的外圈处固定设有一圈下方限位圈密封圈,所述下方限位圈密封圈的外圈处和下方伸缩筒的内壁之间密封贴合。

优选的,所述上方伸缩筒的下端外圈处固定焊接有一圈上方限位圈,所述上方限位圈活动设置在中间伸缩筒的内筒中,所述上方伸缩筒的下表面和下方伸缩筒的内部底面之间通过上方缓冲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方限位圈的外圈处固定设有一圈上方限位圈密封圈,所述上方限位圈密封圈的外圈处和中间伸缩筒的内壁之间密封贴合。

优选的,所述中间板和顶板之间的上方伸缩筒的上端固定焊接在顶板的下表面,下方伸缩筒的下端固定焊接在中间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中间板之间的上方伸缩筒的上端固定焊接在中间板的下表面,下方伸缩筒的下端固定焊接在底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电动推杆,可实现中间板和顶板的升降,实现了便于降低风力发电输电塔的目的,便于检修;

2.本实用新型中风力发电输电塔可在大风天气下整体降下高度,避免因风力过大导致风力发电输电塔被吹倒,支撑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底板1、中间板2、顶板3、电动推杆4、伸缩套5、爬升梯6、预留固定孔11、绝缘子连接槽31、下方伸缩筒51、中间伸缩筒52、上方伸缩筒53、下方限位圈521、下方限位圈密封圈522、下方缓冲弹簧523、上方限位圈531、上方限位圈密封圈532、上方缓冲弹簧53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中,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中间板2和顶板3,底板1、中间板2和顶板3均呈圆板状结构,底板1、中间板2和顶板3分别从下到上等距离设置,底板1和中间板2之间、中间板2和顶板3之间均通过电动推杆4固定连接,电动推杆4的外部套设有伸缩套5,底板1的边角处设有预留固定孔11,预留固定孔11可使用铆钉或者用于固定底板1的物件,将底板1稳定的固定在地面,底板1也可使用浇筑的形式埋设在地底;

在中间板2的下表面和顶板3的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爬升梯6,方便爬升所用;

在顶板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组等距离分布的绝缘子连接槽31,可用于连接绝缘子,而绝缘子可用于连接电线,电线可在顶板3上方预留足够的长度供装置升降所需。

其中,伸缩套5包括下方伸缩筒51、中间伸缩筒52和上方伸缩筒53,下方伸缩筒51、中间伸缩筒52和上方伸缩筒53均呈圆筒状结构,下方伸缩筒51的内径大于中间伸缩筒52外径,中间伸缩筒52的内径大于上方伸缩筒53外径。

在中间伸缩筒52的下端外圈处固定焊接有一圈下方限位圈521,下方限位圈521活动设置在下方伸缩筒51的内筒中,中间伸缩筒52的下表面和下方伸缩筒51的内部底面之间通过下方缓冲弹簧523固定连接,下方缓冲弹簧523起到缓冲减震的目的。

在下方限位圈521的外圈处固定设有一圈下方限位圈密封圈522,下方限位圈密封圈522的外圈处和下方伸缩筒51的内壁之间密封贴合,保证了中间伸缩筒52和下方伸缩筒51之间的密封性,且保证了伸缩套5可随着电动推杆4升降而伸缩。

在上方伸缩筒53的下端外圈处固定焊接有一圈上方限位圈531,上方限位圈531活动设置在中间伸缩筒52的内筒中,上方伸缩筒53的下表面和下方伸缩筒51的内部底面之间通过上方缓冲弹簧533固定连接,上方缓冲弹簧533起到缓冲减震的目的。

在上方限位圈531的外圈处固定设有一圈上方限位圈密封圈532,上方限位圈密封圈532的外圈处和中间伸缩筒52的内壁之间密封贴合,保证了中间伸缩筒52和上方伸缩筒53之间的密封性,且保证了伸缩套5可随着电动推杆4升降而伸缩。

中间板2和顶板3之间的上方伸缩筒53的上端固定焊接在顶板3的下表面,下方伸缩筒51的下端固定焊接在中间板2的上表面。

底板1和中间板2之间的上方伸缩筒53的上端固定焊接在中间板2的下表面,下方伸缩筒51的下端固定焊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支撑结构稳固。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电动推杆4,可实现中间板2和顶板3的升降,实现了便于降低风力发电输电塔的目的,便于检修;

本实用新型中风力发电输电塔可在大风天气下整体降下高度,避免因风力过大导致风力发电输电塔被吹倒,支撑结构稳定。

启动电动推杆4,可控制中间板2和顶板3的升降,便于检修,而伸缩套5会相应伸缩,形成稳定支撑,且伸缩套5具有保护电动推杆4不受雨水侵蚀的目的,保护性较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中间板(2)和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中间板(2)和顶板(3)均呈圆板状结构,底板(1)、中间板(2)和顶板(3)分别从下到上等距离设置,所述底板(1)和中间板(2)之间、中间板(2)和顶板(3)之间均通过电动推杆(4)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的外部套设有伸缩套(5),所述底板(1)的边角处设有预留固定孔(11),所述中间板(2)的下表面和顶板(3)的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爬升梯(6),所述顶板(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组等距离分布的绝缘子连接槽(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5)包括下方伸缩筒(51)、中间伸缩筒(52)和上方伸缩筒(53),所述下方伸缩筒(51)、中间伸缩筒(52)和上方伸缩筒(53)均呈圆筒状结构,下方伸缩筒(51)的内径大于中间伸缩筒(52)外径,中间伸缩筒(52)的内径大于上方伸缩筒(53)外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伸缩筒(52)的下端外圈处固定焊接有一圈下方限位圈(521),所述下方限位圈(521)活动设置在下方伸缩筒(51)的内筒中,所述中间伸缩筒(52)的下表面和下方伸缩筒(51)的内部底面之间通过下方缓冲弹簧(523)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限位圈(521)的外圈处固定设有一圈下方限位圈密封圈(522),所述下方限位圈密封圈(522)的外圈处和下方伸缩筒(51)的内壁之间密封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伸缩筒(53)的下端外圈处固定焊接有一圈上方限位圈(531),所述上方限位圈(531)活动设置在中间伸缩筒(52)的内筒中,所述上方伸缩筒(53)的下表面和下方伸缩筒(51)的内部底面之间通过上方缓冲弹簧(533)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限位圈(531)的外圈处固定设有一圈上方限位圈密封圈(532),所述上方限位圈密封圈(532)的外圈处和中间伸缩筒(52)的内壁之间密封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2)和顶板(3)之间的上方伸缩筒(53)的上端固定焊接在顶板(3)的下表面,下方伸缩筒(51)的下端固定焊接在中间板(2)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中间板(2)之间的上方伸缩筒(53)的上端固定焊接在中间板(2)的下表面,下方伸缩筒(51)的下端固定焊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输电塔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中间板和顶板,底板、中间板和顶板均呈圆板状结构,底板、中间板和顶板分别从下到上等距离设置,底板和中间板之间、中间板和顶板之间均通过电动推杆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外部套设有伸缩套。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电动推杆,可实现中间板和顶板的升降,实现了便于降低风力发电输电塔的目的,便于检修;本实用新型中风力发电输电塔可在大风天气下整体降下高度,避免因风力过大导致风力发电输电塔被吹倒,支撑结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龙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8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