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保温板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9004发布日期:2020-05-29 13:53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保温板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墙体保温板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居住环境的改善使得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墙体的保温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保温结构已经逐渐摒弃了采用单一保温材料的做法,复合保温板是主要发展趋势。然而保温板除了保温效果的改进,其安装方式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也会直接影响到保温性能及安全性能。

目前,复合保温板的安装方式主要为粘锚结合的方式,也即先将复合保温板粘接在墙体上,然后采用固定组件将复合保温板固定到墙体上。而在采用“锚”的技术时,通常需要在施工现场将复合保温板面层的背面或侧面等部位开槽,在槽内安装连接件再与墙体固定连接。当复合保温板面层采用石材、陶瓷板等硬质材料时,开槽很容易破坏面层的完整性,影响装饰效果,更有可能会影响槽内连接件与面层的连接强度,进而影响最终的安全性能。另外,复合保温板的安装对墙体的平整度及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较为复杂。因此,对复合保温板的安装方式的改进研究受到重视。

cn102199932a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板安装工艺,首先将每块复合保温板面层的四边剔除,每两块复合保温板连接后,两板间形成长方形通槽,在所述长方形通槽中间打入塑料膨胀螺丝;将经过防腐处理的固定件用自攻螺丝穿过膨胀螺丝打入墙体内,将复合保温板与墙体紧固连接;最后使用弹性密封胶嵌缝将长方形通槽填平;该工艺方法实质上仍是上述安装方式,膨胀螺丝直接穿过复合保温板的面层,容易破坏面层引起安全隐患。

cn105421603a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板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工艺,该安装结构包括保温复合板和基层墙体,所述保温复合板的面板上设有装饰槽或装饰圆孔,在装饰槽或装饰圆孔内安装有扣件,所述扣件连接保温复合板和基层墙体;该安装结构仍需要对保温复合板进行较为复杂的前期处理,安装工艺相对复杂,同时扣件需要与保温复合板的面板进行连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对于复合保温板安装方式的选择,还需要在保证复合保温板安装后的稳固持久的基础上,简化安装操作,提升安全性,并提高对墙体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保温板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所述安装结构采用l型转接件、t型导轨以及t型固定件等组件,各组件均预制成型,现场无需加工,极大地简化了保温板的安装工艺,操作便捷,节省工期,安装过程中对墙体的适应性好,保温板安装后平整度高,安全性好,并节省了工程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保温板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l型转接件、t型导轨、t型固定件和保温板,所述l型转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平面和立面,所述t型导轨的主体部分设有卡槽,t型导轨两翼中至少一翼设有凹槽,所述保温板的面层边缘开槽;

所述l型转接件的立面紧贴并固定于墙体上,平面垂直于墙体,所述t型导轨上的凹槽卡住l型转接件的平面,所述t型导轨的两翼平行于墙体,所述t型导轨的主体与l型转接件的平面固定连接,所述墙体上设置找平层,所述找平层外侧安装保温板,所述t型固定件的主体插入t型导轨的卡槽,t型固定件的两翼卡住保温板的面层边缘的槽。

本发明中,所述l型转接件、t型导轨以及t型固定件的位置及连接关系构成了保温板安装的主体构架,各安装组件均预制成型,现场组装简便,结构稳定性好,而安装组件与保温板的结构匹配度高,也极大地方便了保温板的安装,保温板面层无需与安装组件进行机械连接,制备简单,系统的安全性又能够保证,而且安装过程中可以灵活调整保温板与安装组件的位置,受墙体结构的影响较小,最终保温板安装后的平整度高。另外,本发明通过安装组件的设计,省去大面打胶等工序,加上安装便捷,可节省工程成本。

以下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l型转接件的平面和/或立面上设孔。

优选地,所述l型转接件的平面和立面上均设孔,所述孔设置于各自面的中心线上。

优选地,所述l型转接件上的孔为长孔,长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平面和立面的相交线。

优选地,所述l型转接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墙体上,所述膨胀螺栓穿过l型转接件立面上的孔。

本发明中,所述l型转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平面和立面,安装时与墙体固定的一面定义为立面,则与墙体垂直的一面为平面。

本发明中,所述l型转接件上的孔设置于中心线上,主要是为了组件能够受力均匀,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所用的膨胀螺栓安装时预先在墙体相应位置打孔。

其中,l型转接件在安装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位置,在安装前先用钢筋探测仪探测l型转接件安装在墙体部位的内部是否埋设有钢筋,若有钢筋,可将l型转接件在预定的位置进行左、右微调,避开钢筋;若需要将l型转接件进行上下调整,可在膨胀螺栓未拧紧前将l型转接件沿着立面长孔上下移动进行微调,直至确定好最终的安装位置后拧紧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t型导轨两翼上凹槽的宽度不小于l型转接件平面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t型导轨两翼上凹槽的宽度大于l型转接件平面的宽度,以便于t型导轨两翼上的凹槽能够卡住l型转接件的平面,这样l型转接件对t型导轨可以起到承托的作用,系统的安全性更高。

优选地,所述t型导轨主体上远离两翼的一端设置卡槽。

优选地,所述t型导轨与l型转接件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所述自攻螺钉穿过t型导轨的主体和l型转接件平面上的孔。

本发明中,t型导轨在l型转接件上的位置,即t型导轨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来适应墙体的不平整,自攻螺钉可以先预拧,需要调整位置时可以在l型转接件上的长孔灵活移动,确定最终固定的位置后完全拧紧;t型导轨和l型转接件均预制成型,安装时可直接使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t型固定件的主体部分的形状与t型导轨上卡槽的结构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t型固定件的两翼上设有垫片。

本发明中,所述t型固定件两翼上设置垫片,在主体部分插入t型导轨的卡槽,两翼卡住相邻两块保温板的同时,垫片可以将保温板的板缝进行密封,从而提升防水性能,也可省去后续板缝打密封胶的工序,既节省工期,又节省成本。

优选地,所述t型固定件的两翼分别卡住上下两块保温板的面层边缘的槽,为横向设置的t型固定件。

优选地,左右相邻的保温板板缝安装纵向设置的t型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t型固定件纵向设置时,两翼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剔除。

本发明中,t型固定件纵向设置时,为了便于其与上下位置的t型导轨的连接固定,将t型固定件上下两端的两翼部分剔除,使该部分能够卡入两根横向t型导轨的交接处,对保温板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板包括面层、保温层和底层,所述面层与保温层之间和/或所述保温层与底层之间设有粘结层。

优选地,所述保温板面层上开设的槽的形状与t型固定件两翼的形状相配合。

本发明中,所述保温板的结构组成以及材质对其安装没有大的影响,主要是在面层边缘开槽,使其与t型固定件的两翼相匹配,现场安装便捷可靠。

具体来说,所述保温板通常包括面层、保温层和底层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还可能包括其他辅助层,其中面层根据其材质的不同,板材在制作时边缘留槽的方式也会不同,面层选择无机材质板材时,可在板材两端边缘剔槽,而面层选择金属板材时,可直接将金属板材预制成两端边缘呈l型;保温层可选择有机或无机保温材料,底层可选择水泥制品或无机纤维材料等,保温层与面层、底层通过粘结层复合成一体,粘结层可为胶黏剂或硬泡聚氨酯,优选硬泡聚氨酯,所述硬泡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

所述保温板在制备时在保温层与面层、底层的接触一面薄喷一层聚氨酯,经过充分发泡后硬泡聚氨酯将面层、底层连成一个整体,所述保温板上墙后稳定性好,可以有效避免面层起鼓,面层与保温层分层、脱落等问题。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找平层的厚度至少覆盖t型导轨的两翼。

本发明中,找平层抹平后,整个t型导轨的两翼被水泥砂浆找平层完全覆盖,待找平层固化后,t型导轨与水泥砂浆形成一体,t型导轨与墙体的连接从点受力变成了面受力,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优选地,所述找平层和墙体之间设有防水涂料层。

本发明中,在墙体上先设置防水涂料层,所述防水涂料层可选择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其中,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涂覆或喷涂在墙体上,能够弥补基层墙体的结构缺陷,密封基层的微裂缝,防止后续施工的水泥砂浆找平层里的水分过快被基层墙体吸收,导致找平层易开裂,同时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为水泥基材料,与墙体材性相容,可增强找平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优选地,所述找平层和保温板之间还设有胶粘层。

本发明中,通过胶粘层的设置,可有效增强保温板与找平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增强保温板粘贴的稳定性,使得保温板不易脱落。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墙体保温板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l型转接件的立面贴于墙体上并固定,然后将t型导轨两翼上设有的凹槽卡住l型转接件的平面,再将l型转接件和t型导轨固定连接,之后按照设定距离安装后续的l型转接件和t型导轨;

(2)在墙体上涂覆或喷涂找平层,刮平后找平层的厚度至少将t型导轨的两翼覆盖,找平层固化后将保温板粘贴在找平层外侧;

(3)用t型固定件的一翼卡住步骤(2)所述保温板面层边缘上的槽,将t型固定件的主体插入t型导轨的卡槽,t型固定件的另一翼固定相邻的另一保温板,按照上述方式顺次完成墙体保温板的安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l型转接件采用膨胀螺栓穿过l型转接件立面上设的孔固定于墙体上。

优选地,所述t型导轨两翼上设有的凹槽卡住l型转接件的平面后,t型导轨的两翼平行于墙体。

优选地,所述t型导轨采用自攻螺钉与l型转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自攻螺钉穿过t型导轨的主体和l型转接件平面上的孔。

优选地,步骤(1)操作前,先在墙体上弹出垂直控制线和水平控制线。

本发明中,第一根t型导轨安装完成后,后续t型导轨的安装可通过弹好的控制线按照相同方法进行安装,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采用一根临时的连接件,在第一根t型导轨安装完成后,将临时连接件的一端卡住第一根t型导轨,临时连接件另一端的位置就是下一根t型导轨和l型转接件的固定位置,再按照前面所述方法安装下一根t型导轨,然后取出临时连接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精确定位t型导轨和l型转接件的固定位置,操作简便,也减小了现场测量误差所带来的影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找平层涂覆或喷涂后,采用刮板将找平层刮平。

优选地,所述刮板采用专用刮板,专用刮板的宽度不大于相邻两根t型导轨间的距离;进一步地,专用刮板的宽度略小于相邻两根t型导轨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找平层为水泥砂浆找平层。

本发明中,水泥砂浆涂覆或喷涂后,专用刮板上部的扶手架在两根t型导轨上,然后直接平刮过去,可以很快捷地抹平水泥砂浆找平层,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较准确地控制找平层的厚度,大大减少人为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涂覆或喷涂找平层前,先在墙体上涂覆或喷涂防水涂料层。

优选地,所述防水涂料层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层。

优选地,所述保温板粘贴前,先在保温板的底面涂覆胶粘层,再将底面一侧粘贴在找平层外侧,并进行调平。

本发明中,保温板底面上的胶粘层可采用刮板进行涂覆,粘贴到找平层的过程中同时用橡皮锤轻轻的敲击并适度调平。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所述t型固定件插入t型导轨的卡槽后,采用自攻螺钉对t型固定件和t型导轨进行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保温板粘贴后,安装t型固定件的具体安装方法包括:一块保温板粘贴在墙体上,随即用t型固定件两翼中的一翼卡住保温板边缘,然后将t型固定件的主体部分插入t型导轨的卡槽内,此时,t型固定件两翼中的另一翼为悬空状态,用于固定上方的保温板;下方的保温板粘贴、固定完成后,上方的板材只需在其背面满刮胶粘层,然后将板材的边缘对准t型固定件两翼中处于悬空的另一翼插入、粘贴、调平即可,整个施工过程操作便捷。

本发明中,t型固定件与t型导轨的固定形式既可以采用“点”式,也可以采用“线”式。采用“线”式固定时,t型固定件设为通长结构,可将保温板与t型导轨的连接由点受力转换成线受力,系统安全性更高。

优选地,所述保温板安装后,相邻保温板的板缝可通过涂抹密封胶或者t型固定件两翼上设置垫片完成密封处理。

本发明中,在相邻保温板的板缝打入密封胶,可起到密封的效果;而选择t型固定件两翼上设置垫片,此时t型固定件设为通长结构,在t型固定件插入t型导轨的卡槽的同时,其两翼设置的垫片也对相邻保温板之间的板缝进行了密封,从而提升防水性能,也可省去后续板缝打密封胶的工序,节省工期及成本。

优选地,左右相邻的保温板之间还可设置纵向t型固定件,所述纵向t型固定件两翼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剔除,分别卡入两根横向设置的t型导轨的交接处。

本发明中,设置纵向t型固定件可以对保温板起辅助固定的作用,加上横向t型固定件的固定作用,使得系统的安全性更加可靠;t型固定件的两翼设置垫片,可在安装横向、纵向t型固定件后,所述保温板间的横缝和竖缝省去了大面积打密封胶的工序,只需在交叉的部位进行密封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安装结构将l型转接件、t型导轨以及t型固定件等组件组合连接,构成了保温板安装的主体构架,各组件与保温板均可预制成型,现场无需加工,使所述保温板安装便捷,简化了保温板的安装工艺;

(2)本发明所述安装方法受墙体结构的影响较小,对墙体的适应性好,保温板安装后平整度高;

(3)本发明所述安装结构将l型转接件、t型导轨以及t型固定件等组件相互配合,所述保温板固定于墙体上安全可靠;

(4)本发明所述安装方法简便快捷,节省工期,而且t型固定件的两翼设置垫片安装上去后无需再对板缝进行大面打胶密封处理,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墙体保温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l型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t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t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墙体,2-l型转接件,3-t型导轨,31-卡槽,32-凹槽,4-t型固定件,41-垫片,5-找平层,6-胶粘层,7-保温板,8-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以下为本发明典型但非限制性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保温板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l型转接件2、t型导轨3、t型固定件4和保温板7,所述l型转接件2包括相互垂直的平面和立面,所述t型导轨3的主体部分设有卡槽31,t型导轨3两翼中至少一翼设有凹槽32,所述保温板7的面层边缘开槽;

所述l型转接件2的立面紧贴并固定于墙体1上,平面垂直于墙体1,所述t型导轨3上的凹槽32卡住l型转接件2的平面,所述t型导轨3的两翼平行于墙体1,所述t型导轨3的主体与l型转接件2的平面固定连接,所述墙体1上设置找平层5,所述找平层5至少覆盖t型导轨3的两翼,所述找平层5外侧安装保温板7,所述t型固定件4的主体插入t型导轨3的卡槽31,t型固定件4的两翼卡住保温板7的面层边缘的槽。

所述l型转接件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l型转接件2的平面和立面上均设孔,分别设置于平面和立面的中心线上,所述孔为长孔,长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平面和立面的相交线;所述l型转接件2通过膨胀螺栓8固定于墙体1上,所述膨胀螺栓8穿过l型转接件2立面上的孔。

所述t型导轨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t型导轨3的一翼上设有凹槽32,凹槽32的宽度大于l型转接件2平面宽度;所述t型导轨3主体上远离两翼的一端设置卡槽31;所述t型导轨3与l型转接件2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所述自攻螺钉穿过t型导轨3的主体和l型转接件2平面上的孔。

所述t型固定件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t型固定件4的主体部分的形状与t型导轨3上卡槽31的结构相配合,所述t型固定件4的两翼上设有垫片41;所述t型固定件4的两翼分别卡住上下两块保温板7的面层边缘的槽,为横向设置的t型固定件4。

左右相邻的保温板7之间安装纵向设置的t型固定件4,所述纵向设置的t型固定件4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翼两端部分剔除。

所述保温板7包括面层、保温层和底层,所述面层与保温层之间、所述保温层与底层之间设有粘结层,所述面层为水泥纤维材质;所述保温板7面层边缘开设的槽的形状与t型固定件4两翼的形状相配合。

所述找平层5的厚度满足覆盖到t型导轨3的两翼和t型导轨3的卡槽31的中间位置;所述找平层5和保温板7之间还设有胶粘层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保温板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l型转接件2、t型导轨3、t型固定件4和保温板7,所述l型转接件2包括相互垂直的平面和立面,所述t型导轨3的主体部分设有卡槽31,t型导轨3两翼中至少一翼设有凹槽32,所述保温板7的面层边缘开槽;

所述l型转接件2的立面紧贴并固定于墙体1上,平面垂直于墙体1,所述t型导轨3上的凹槽32卡住l型转接件2的平面,所述t型导轨3的两翼平行于墙体1,所述t型导轨3的主体与l型转接件2的平面固定连接,所述墙体1上设置找平层5,所述找平层5至少覆盖t型导轨3的两翼,所述找平层5外安装保温板7,所述t型固定件4的主体插入t型导轨3的卡槽31,t型固定件4的两翼卡住保温板7的面层边缘的槽。

所述l型转接件2的平面和立面上均设孔,分别设置于平面和立面的中心线上,所述孔为长孔,长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平面和立面的相交线;所述l型转接件2通过膨胀螺栓8固定于墙体1上,所述膨胀螺栓8穿过l型转接件2立面上的孔。

所述t型导轨3的一翼上设有凹槽32,凹槽32的宽度大于l型转接件2平面宽度;所述t型导轨3主体上远离两翼的一端设置卡槽31;所述t型导轨3与l型转接件2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所述自攻螺钉穿过t型导轨3的主体和l型转接件2平面上的孔。

所述t型固定件4的主体部分的形状与t型导轨3上卡槽31的结构相配合;所述t型固定件4的两翼分别卡住上下两块保温板7的面层边缘的槽;所述t型导轨3与t型固定件4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所述自攻螺钉穿过t型导轨3的卡槽31部分和插入卡槽31内的t型固定件4的主体部分。

所述保温板7包括面层、保温层和底层,所述保温层与底层之间设有粘结层,所述面层为金属不锈钢材质;所述保温板7面层边缘预制的槽的形状与t型固定件4两翼的形状相配合。

所述找平层5的厚度覆盖住t型导轨3的两翼;所述找平层5和墙体1之间设有防水涂料层;所述找平层5和保温板7之间还设有胶粘层6。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保温板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可得到实施例1中的安装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先在墙体1上弹出垂直控制线和水平控制线,将l型转接件2采用膨胀螺栓8穿过l型转接件2立面上设的孔固定连接于墙体1上,然后将t型导轨3一翼上设有的凹槽32卡住l型转接件2的平面,使t型导轨3的两翼平行于墙体1,再将t型导轨3采用自攻螺钉与l型转接件2固定连接,所述自攻螺钉穿过t型导轨3的主体和l型转接件2平面上的孔,之后采用相同方式按照弹好的控制线安装后续的l型转接件2和t型导轨3;

(2)在墙体1上涂覆水泥砂浆找平层5,采用刮板将找平层5刮平后找平层5的厚度覆盖到t型导轨3的两翼和t型导轨3的卡槽31的中间位置,找平层5固化后,先将保温板7的底面涂覆粘结砂浆,再将底面一侧粘贴在找平层5外侧,并进行调平;

(3)用t型固定件4的一翼卡住步骤(2)所述保温板7面层边缘上的槽,将t型固定件4的主体插入t型导轨3的卡槽31,t型固定件4的另一翼固定上侧相邻的另一保温板7,按照上述方式顺次安装墙体保温板7,左右相邻的保温板7之间设置纵向t型固定件4,所述纵向t型固定件4两翼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剔除,分别卡入横向设置的两根t型导轨3的交接处,相邻保温板7的板缝通过t型固定件4两翼上设置的垫片41完成密封处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保温板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可得到实施例2中的安装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先在墙1上弹出垂直控制线和水平控制线,将l型转接件2采用膨胀螺栓8穿过l型转接件2立面上设的孔固定连接于墙体1上,然后将t型导轨3一翼上设有的凹槽32卡住l型转接件2的平面,使t型导轨3的两翼平行于墙体1,再将t型导轨3采用自攻螺钉与l型转接件2固定连接,所述自攻螺钉穿过t型导轨3的主体和l型转接件2平面上的孔,之后采用相同方式按照弹好的控制线安装后续的l型转接件2和t型导轨3;

(2)在墙体1上先喷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然后喷涂水泥砂浆找平层5,采用刮板将找平层5刮平后找平层5的厚度覆盖住t型导轨3的两翼,找平层5固化后,先将保温板7的底面涂抹粘结砂浆,再将底面一侧粘贴在找平层5外侧,并进行调平;

(3)用t型固定件4的一翼卡住步骤(2)所述保温板7面层边缘的槽,将t型固定件4的主体插入t型导轨3的卡槽31,t型导轨3与t型固定件4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所述自攻螺钉穿过t型导轨3的卡槽31部分和插入卡槽31内的t型固定件4的主体部分,t型固定件4的另一翼固定上侧相邻的另一保温板7,按照上述方式顺次安装墙体保温板7,相邻保温板7的板缝通过打入硅酮密封胶完成密封处理。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保温板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可得到实施例1中的安装结构,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3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安装后续的l型转接件2和t型导轨3时,采用的方法为:选取一根临时连接件,在第一根t型导轨3安装完成后,将临时连接件的一端卡住第一根t型导轨3,临时连接件另一端的位置就是下一根t型导轨3和l型转接件2的固定位置,再按照前面所述方法安装下一根t型导轨3,然后取出临时连接件;其中所述临时连接件的长度为保温板的在墙体上的纵向高度。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保温板安装结构,通过l型转接件、t型导轨以及t型固定件等组件的组合连接,构成了保温板安装的主体构架,各组件均预制成型,现场无需加工,极大地简化了保温板的安装工艺,操作便捷,节省工期,安装过程中对墙体的适应性好,保温板安装后平整度高,安全性好,并节省了工程成本。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与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与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与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组件的等效替换及辅助组件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