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移建筑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58358发布日期:2020-05-15 17:4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移建筑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移小型、轻型建筑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存在各种小型、轻型建筑,此类建筑功能简单、体量轻巧,常以组团形式组合使用,且会面临重新组合以应对不同需求的情况,拆除重建导致材料、费用和工期都比较浪费,因此若能整体平移,会有比较客观的经济及时间效益。

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底部有连成整体基础梁(可为混凝土梁或钢梁)的小型、轻型建筑,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开挖、平移及回填工作,即可实现将小型、轻型建筑整体平移至所需位置,不影响其内部功能及外观,装置本身还可重复使用,有利于资源利用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平移小型、轻型建筑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轨道及带轮子的柱腿组成。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a.轨道:

轨道采用轻型预制钢轨道(1),轨道采用配套钢轨压板(3)固定于基坑底面,轨道截面及材料强度由建筑重量计算选用;轨道起止部位应焊有限位钢块(2),以防滑轮脱轨。

b.带轮柱腿:

带轮柱腿材质为钢材,轮子选用与轨道(1)相匹配的轻轨滑轮(4),型号根据建筑重量选用;柱腿(7)材质为钢,采用h型钢,,柱腿两端含有钢端板(6),下端采用螺栓(5)连接滑轮(4),上端焊接钢u型槽(8)与建筑底部基础梁(9)固定;建筑平移方向设置有钢斜撑(10)以保证带轮柱腿稳定,两端采用自攻钉或螺栓连接于钢柱腿(7)端部及基础梁(9)底,钢斜撑(10)可选用角钢或型钢截面。

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如上所述装置平移小型、轻型建筑的方法,包括如下主要步骤:

第一步,开挖基槽至建筑基础底,平面范围应覆盖原址至目标位置,暴露出建筑底部基础梁;

第二步,采用数个千斤顶将建筑整体顶升悬空,千斤顶应遵循均匀布置、同时匀速顶升的原则;

第三步,按照建筑平移方向铺设钢轨道(1)并采用压铁固定,此时应注意基坑底部的平整度及土层受力强度,若不满足应浇筑混凝土垫层。

第四步,在建筑物底部基础梁(9)上固定带轮钢腿(7)及钢斜撑(10),轮子(4)位置应与轨道(1)位置进行校准。

第五步,同步、匀速卸载千斤顶,将建筑通过带轮钢腿装置落于钢轨(1)之上。

第六步,采用机械或人工慢速推进房屋平移至目标地点。

第七步,参照第二步,采用千斤顶将建筑顶升悬空,卸下带轮钢腿装置,拆除钢轨(1)。

第八步,处理基础底部垫层,参考第五步,卸载千斤顶,将建筑放下落于基坑内,回填土,平移完成。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装置及平移方法可在不影响房屋外观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底部有整体基础的小型、轻型建筑进行平移,无需拆除重建,平移装置可重复使用,建筑平移次数不受限制,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操作简便,经济节约,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建筑平移示意图。

图2钢轨道及压铁示意图。

图3带轮柱腿示意图。

图4钢斜撑示意图

图中标示:1、预制钢轨;2、限位钢块;3、钢轨压板;4、轻轨滑轮;5、螺栓;6、钢柱端板;7、h型钢柱腿;8、钢u型槽;9、建筑底部基础梁;10、钢斜撑;11、房屋。



技术特征:

1.一种平移小型、轻型建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钢轨道及带轮子的钢柱腿组成,适用于底部有连成整体的基础梁(可为混凝土梁或钢梁)的小型、轻型建筑,钢柱腿带有钢斜撑以增加其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平移建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个建筑用千斤顶顶升后,在基础梁下适当位置安装带轮柱腿装置,并利用预先铺设的轨道将建筑平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平移小型轻型建筑的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底部有连成整体的基础梁(可为混凝土梁或钢梁)的小型、轻型建筑。该装置由钢轨道及带轮子的钢柱腿组成,平移方法为将整个建筑用千斤顶顶升后,在基础梁下适当位置安装带轮柱腿装置,并落于预先铺设的轨道上将建筑平移。

技术研发人员:邵晓健;秦薇;蒋首超;常丽华;杨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丹竹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2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