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巷道堆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5780发布日期:2020-06-26 22:40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巷道堆垛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巷道堆垛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对汽车停车位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传统车库已经无法满足停车位的需求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区、写字楼、商场采用了立体车库,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最大量的储放车辆。巷道堆垛机则用来将车辆水平、垂直移动到对应层数位置的存车位。

巷道堆垛类立体车库是应用了堆垛仓储技术,堆垛机通过在巷道内水平运动的同时完成的垂直升降,一套堆垛机覆盖不同停车层的每一个车位,实现xyz轴同时运动。针对目前市场旋转运动与升降纵移运动的分离,导致存取效率的降低,通过综合三种运动,可以大幅度缩短存取车时间。用户只需要将车辆停放在停车平台,系统将安全的把车停放在立体的停车位。非常适用于场地较短但对停车密度要求高的场地。巷道堆垛类是所有自动智能停车系统中经济性较高的产品,很能满足用户对高效智能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巷道堆垛机,以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至少之一。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巷道堆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式堆垛机框架,堆垛机框架底部设有使堆垛机框架整体横向移动的运行机构,所述堆垛机框架内滑动连接有旋转升降平台,所述堆垛机框架上还设有使旋转升降平台在堆垛机框架内实现水平升降的起升机构;所述旋转升降平台包括与起升机构连接并能在堆垛机框架内滑动的升降架、与安装在升降架上部与升降架转动连接的旋转平台和使旋转平台在升降架转动的旋转机构。

进一步的,堆垛机框架上每层停放高度设有对称的多组平层座,所述升降架底部设有平层对正机构,平层对正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升降架底部的多个轴承座、对正座和对正电机,所述轴承座内转动连接有通过对正电机转动的对正传动轴,对正传动轴的两端固定各连接有转盘,每个转盘的边缘对称铰接有两个拉杆,每个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与平层座配合使用的对正销轴,对正销轴插设在对正座内并在对正座内伸缩。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拉杆与对正传动轴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起升机构包括起升电机、起升传动轴、提升链轮、提升链条和配重块,所述起升电机驱动起升传动轴转动,起升传动轴固定连接在堆垛机框架顶部的两侧,每个起升传动轴两端固定连接有提升链轮,提升链轮上传动连接有提升链条,提升链条的一端端部与升降架连接,另一端与配重块连接,配重块与堆垛机框架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起升电机和起升传动轴均为两个,每个起升电机驱动一个起升传动轴,每个所述起升传动轴的一端还设有相同的同步链轮,同步链轮上设有同步链条,两个同步链条通过同步升降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同轴连接的同步齿轮和传动链轮,两个同步链条分别套设在两个传动链轮,两个同步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运行机构包括运行电机、通过运行电机驱动转动的运行传动轴和转动连接在堆垛机框架底部的多个轨道轮,所述运行传动轴与轨道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堆垛机框架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减少冲击力的缓冲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平台的前、后端为同心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平台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四立柱式堆垛机为载体实现旋转、升降、横移同步运行,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存取车效率,增强结构稳定性、提升安全性;车辆驶入堆垛机平台时,采用了升降同时即旋转功能,减少交接时间,实现了大容量停车,全封闭式建造,存储车安全性能好,确保人车安全、无需倒车、调头等动作,车辆存取简捷。

2、本发明运行至车辆指定存车位时,对正电机驱动对正传动轴转动,对正传动轴转动时带动转盘一同转动,转盘转动时带动拉杆实现伸缩与收回动作,拉杆带动对正销轴在对正座内实现伸缩与收回动作,通过对正销轴与平层座相配与脱离,实现对正动作与解锁动作,使升降旋转平台停位时与停车平台平层对正。本发明中的对正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稳定可靠。

3、本发明的起升机构通过起升电机、起升传动轴、提升链轮、提升链条和配重块实现旋转升降平台在堆垛机框架内升降,通过同步链轮、同步链条和同步升降机构实现旋转升降平台在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状态。

4、本发明的运行机构通过运行电机驱动运行传动轴转动,运行传动轴转动时带动轨道轮一同转动实现堆垛机整体横移,本发明的运行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运行可靠。

5、本发明的旋转平台的前、后端为同心圆弧状,车辆的前、后端不超过旋转平台的前、后圆弧,因此车辆调头时能节省占用空间的同时,保证旋转平台旋转时车辆不会超出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旋转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平层对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左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起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图8的左视图;

图11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运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2的左视图。

图中所示:1-起升机构,101-起升传动轴,102-提升链轮,103-同步链条,104-同步升降机构,105-起升电机,106-同步链轮,2-旋转升降平台,201-旋转平台,202-升降架,203-防护栏,204-旋转机构,3-堆垛机框架,4-运行机构,401-运行电机,402-运行传动轴,403-轨道轮,404-缓冲器,5-平层对正机构,501-对正电机,502-对正传动轴,503-转盘,504-拉杆,505-对正销轴,506-对正座,507-轴承座,6-配重块,7-平层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14所示,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巷道堆垛机,包括四立柱式堆垛机框架3,堆垛机框架3底部设有使堆垛机框架3整体横向移动的运行机构4,堆垛机框架3内滑动连接有旋转升降平台2,堆垛机框架上还设有使旋转升降平台2在堆垛机框架3内实现水平升降的起升机构1。旋转升降平台2包括与起升机构1连接并能在堆垛机框架3内滑动的升降架202、与安装在升降架202上部与升降架202转动连接的旋转平台201和使旋转平台201在升降架202转动的旋转机构204。

旋转平台201的前、后端为同心圆弧状,车辆的前、后端不能超出旋转平台201的前、后圆弧,旋转平台2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栏203,旋转平台201转动时防护栏203一同转动。

堆垛机框架3上每层停放高度设有对称的多组平层座7,升降架202底部设有平层对正机构5,平层对正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升降架202底部的多个轴承座507、对正座506和对正电机501,轴承座507内转动连接有通过对正电机501转动的对正传动轴502,对正传动轴502的两端固定各连接有转盘503,每个转盘503的边缘对称铰接有两个拉杆504,每个拉杆504与对正传动轴502垂直设置。每个拉杆504的另一端铰接有与平层座7配合使用的对正销轴505,对正销轴505插设在对正座505内并在对正座505内伸缩。

起升机构1包括起升电机105、起升传动轴101、提升链轮102、提升链条和配重块6,起升电机105驱动起升传动轴101转动,起升传动轴101固定连接在堆垛机框架3顶部的两侧,每个起升传动轴101两端固定连接有提升链轮102,提升链轮102上传动连接有提升链条,提升链条的一端端部与升降架202连接,另一端与配重块6连接,配重块6与堆垛机框架3滑动连接。

起升电机105和起升传动轴101均为两个,每个起升电机105驱动一个起升传动轴101,每个起升传动轴101的一端还设有相同的同步链轮106,同步链轮106上设有同步链条,两个同步链条通过同步升降机构104连接。

同步升降机构104包括两个同轴连接的同步齿轮和传动链轮,两个同步链条103分别套设在两个传动链轮,两个同步齿轮啮合连接。

运行机构4包括运行电机401、通过运行电机401驱动转动的运行传动轴402和转动连接在堆垛机框架3底部的多个轨道轮403,运行传动轴402与轨道轮403固定连接。堆垛机框架3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减少冲击力的缓冲器404。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旋转升降平台上停放一辆能搬运车辆的外置搬运器。存车时,旋转升降平台位于一层平面,并与堆垛机配合使用的外置入库室对正。车辆进入入库室后搬运器将车辆运至旋转升降平台,此时旋转机构启动回转旋转平台使车辆调头。起升机构的起升电机启动将旋转升降平台提升,与此同时,运行机构的运行电机启动将整个堆垛机沿轨道横向移动。当提升到指定停车位高度后,平层对症机构的对正电机启动,将对正销轴伸出插入平层座内完成平层对正锁定操作。此时,旋转升降平台上的搬运器将车辆搬运至指定停车位后返回旋转升降平台,对正电机启动正销轴缩回从平台座内脱离。起升机构的起升电机反向启动,旋转升降平台下降到一层平面,同时运行机构的运行电机反向启动堆垛机回到入库室对正位置,等待存另一辆车辆。

取车时工作过程与存车程序相似。

本发明的运行电机、对正电机、起升电机和旋转电机等电气控制方法、入库室和搬运器不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