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避难所屋顶的屋脊主梁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1471发布日期:2020-08-25 19:0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避难所屋顶的屋脊主梁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房顶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避难所屋顶的屋脊主梁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地震作为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据统计,地球每年大约发生五百多万次地震,我国作为一个多地震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尤为重视,而在对地震进行预防时,大多数应对措施都是建立避难所。

但是目前的避难所大都是模块化的形式,需要进行组装使用,导致房顶结构大都结构较为松散,没有很好的强度,同时现有的避难所房顶结构大都缺乏抗震装置,而避难所在使用时遭到地震的冲击之后,很容易发生晃动,从而导致缺乏抗震装置的避难所房顶很容易造成损坏,影响使用,此外现有的避难所房顶结构在拼装时,大都是通过螺钉进行连接的,螺钉直接裸露在房顶的外侧,经过雨水的侵蚀很容易生锈,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避难所屋顶的屋脊主梁固定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避难所屋顶的屋脊主梁固定结构,包括屋脊主梁、墙壁板、第一抗震机构、安装板、屋顶板、竖直板、加强板、第二抗震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屋脊主梁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墙壁板,所述屋脊主梁与墙壁板之间均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抗震机构,所述屋脊主梁顶部的两端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字型结构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屋顶板,所述屋脊主梁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外侧与屋脊主梁的顶部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强板,所述屋脊主梁的顶部、屋顶板的底部与竖直板的外侧之间且位于相邻两个加强板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抗震机构,所述竖直板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抗震机构包括第一滑槽,所述屋脊主梁底部的两端均等距开凿有若干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均与对应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与第一滑槽的内壁之间且位于第一滑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墙壁板的内壁且位于第一滑槽的下方均开凿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均与对应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与第二滑槽的内壁之间且位于第二滑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抗震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屋顶板的底部均等距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杆,所述屋脊主梁顶部的两端均等距固定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竖直板的外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均与屋脊主梁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屋顶板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三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的外侧与竖直板的外侧之间且位于第三滑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回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竖直板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屋顶板的顶部均延伸至对应的安装块的内部且与安装块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屋顶板的顶部且位于安装块的外侧均开凿有长条形结构的限位槽,所述竖直板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侧均套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挡雨盖,所述挡雨盖底部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限位槽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屋顶板与屋脊主梁构成三角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的顶部的倾斜角度与屋顶板的倾斜角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与水平面呈四十五度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屋脊主梁、屋顶板、竖直板与挡雨盖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块内部的尺寸均与屋顶板的尺寸大小相互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在屋脊主梁与墙壁板之间设置抗震机构,能够对屋脊主梁与墙壁板之间产生的晃动进行减震处理,同时在墙壁板与屋顶板之间也设置有抗震机构,能够对屋顶板的晃动进行减震处理,并且通过在屋顶板的顶部设置有挡雨盖,能够对屋顶板连接的螺钉进行防护,防止雨水对其造成侵蚀,进而影响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屋脊主梁;2、墙壁板;3、第一抗震机构;31、第一滑槽;32、第一滑杆;33、第一滑块;34、第一回位弹簧;35、第一连接杆;36、第二滑槽;37、第二滑杆;38、第二滑块;39、第二回位弹簧;4、安装板;5、屋顶板;6、竖直板;7、加强板;8、第二抗震机构;81、第二连接杆;82、固定板;83、第三滑杆;84、第三滑块;85、第三回位弹簧;9、防护机构;91、安装块;92、限位槽;93、限位柱;94、限位套筒;95、挡雨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

一种用于避难所屋顶的屋脊主梁固定结构,包括屋脊主梁1、墙壁板2、第一抗震机构3、安装板4、屋顶板5、竖直板6、加强板7、第二抗震机构8和防护机构9,所述屋脊主梁1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墙壁板2,所述屋脊主梁1与墙壁板2之间均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抗震机构3,所述屋脊主梁1顶部的两端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字型结构的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屋顶板5,所述屋脊主梁1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竖直板6,所述竖直板6的外侧与屋脊主梁1的顶部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强板7,通过加强板7,便于更好的增加屋脊主梁1与竖直板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屋脊主梁1的顶部、屋顶板5的底部与竖直板6的外侧之间且位于相邻两个加强板7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抗震机构8,所述竖直板6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机构9。

其中,所述第一抗震机构3包括第一滑槽31,所述屋脊主梁1底部的两端均等距开凿有若干个第一滑槽31,所述第一滑槽3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32,所述第一滑杆32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3,所述第一滑块33均与对应的第一滑槽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3的外侧与第一滑槽31的内壁之间且位于第一滑杆3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34,所述第一滑块33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5,所述墙壁板2的内壁且位于第一滑槽31的下方均开凿有第二滑槽36,所述第二滑槽3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37,所述第二滑杆37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8,所述第二滑块38均与对应的第二滑槽36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杆35远离第一滑块33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二滑块3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8的外侧与第二滑槽36的内壁之间且位于第二滑杆3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39,通过第一抗震机构3,便于更好的对屋脊主梁1与墙壁板2之间的晃动进行减震。

其中,所述第二抗震机构8包括第二连接杆81,所述屋顶板5的底部均等距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杆81,所述屋脊主梁1顶部的两端均等距固定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板82,所述固定板82与竖直板6的外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杆83,所述第三滑杆83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84,所述第三滑块84均与屋脊主梁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81远离屋顶板5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三滑块84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84的外侧与竖直板6的外侧之间且位于第三滑杆8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回位弹簧85,通过第二抗震机构8,便于更好的对屋脊主梁1、竖直板6以及屋顶板5之间的晃动进行减震,从而增强屋顶板5的结构稳定性。

其中,所述防护机构9包括安装块91,所述竖直板6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螺钉连接有安装块91,所述屋顶板5的顶部均延伸至对应的安装块91的内部且与安装块9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屋顶板5的顶部且位于安装块91的外侧均开凿有长条形结构的限位槽92,所述竖直板6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柱93,所述限位柱93的外侧均套有限位套筒94,所述限位套筒94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挡雨盖95,所述挡雨盖95底部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限位槽92的内部,通过限位套筒94与限位柱93之间的配合,便于更好的对挡雨盖95的顶部进行位置限定,同时通过限位槽92,便于更好的对挡雨盖95底部的两端进行位置限定。

其中,所述屋顶板5与屋脊主梁1构成三角形结构,便于更好的增加整个房顶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的倾斜角度与屋顶板5的倾斜角度相同,通过安装板4便于更好的对屋顶板5的底部进行安装与固定。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杆81均与水平面呈四十五度夹角,便于更好的保证通过第三回位弹簧85的弹力能够对第二连接杆81的受到的力进行减震。

其中,所述屋脊主梁1、屋顶板5、竖直板6与挡雨盖95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而成,便于更好的增加设备整体结构的强度。

其中,所述安装块91内部的尺寸均与屋顶板5的尺寸大小相互配合,便于更好的通过安装块91对屋顶板5的顶部进行安装与固定。

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为:首先将设备按照图1所示进行组装,并安装在指定的避难所顶部位置,当设备进行使用时,地震导致设备发生晃动,当屋脊主梁1发生晃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35的作用,使得第一滑块33在第一滑槽31的内部进行滑动,即在第一滑杆32的外侧进行滑动,同时通过第一回位弹簧34的作用,能够对第一滑块33的滑动进行缓冲,同时第一连接杆35带动第二滑块38在第二滑槽36的内部进行滑动,即在第二滑杆37的外侧滑动,从而通过第二回位弹簧39的作用,对第二滑块38的滑动进行缓冲,达到减震的目的,此外当屋顶板5发生晃动时,通过第二连接杆81推动第三滑块84在第三滑杆83的外侧滑动,从而通过第三回位弹簧85的作用,对第三滑块84的滑动进行减震处理,进而保证屋顶板5与屋脊主梁1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当外界发生雷雨天气时,通过挡雨盖95能够对雨水进行遮挡,防止雨水侵蚀安装块91外侧的螺钉,从而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