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建设用节约资源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42868发布日期:2020-10-31 09:2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建设用节约资源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建设用节约资源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各类建筑物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由于建筑物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混凝土,而混凝土又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碎石、沙子等不可再生资源,在建设数量、建设速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对于碎石、沙子两种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今这两种资源已经出现了短缺的情况,现在急需要采用其他资源来代替碎石、沙子,以扼制资源短缺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采用废弃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建筑建设用节约资源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建设用节约资源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建筑废料通过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得到碎石,先将20%-40%碎石进行存放待用;60%-80%碎石通过制砂机制造成为砂子;

(2)将上述制得的砂子、水泥、水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制得混凝土a,并将混凝土a通过注模成型混凝土砖;

(3)之后将步骤(1)中制得的碎石加入至步骤(2)中剩余的混凝土a中,通过搅拌机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凝土b;

(4)搭设钢筋架并采用步骤(2)中制得的混凝土砖砌砖墙,之后将混凝土b灌注至钢筋架内,待混凝土凝固后得到墙体。

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建筑废料进行破碎得到碎石,以及制砂之后得到砂子,从而可直接取代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中需要使用到的碎石和沙子,从而有效降低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资源的浪费,避免上述不可再生的资源出现短缺的情况,节约自然资源,避免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且建筑废料重新投入回工程建设中进行使用,实现废物利用,不仅提高了废弃资源的利用率,更有效避免了对废弃资源的处理,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废弃资源进行处理的成本支出,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投入,提高了施工效率,极大程度的缩短工程周期。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5):取石英岩进行处理后碾碎得到石英砂;之后将石英砂、步骤(1)中制得的砂子、水泥、水通过混合机混合后制得砂浆;采用石英砂作为砂浆的原料,有效增强了混凝土的耐酸性及耐腐蚀能力,从而使得制造得到的砂浆具有良好的耐酸腐蚀性的特点,使得建设得到的墙面不易出现脱落或被腐蚀的情况,建设得到的墙体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6):采用步骤(5)中制得的砂浆对墙体表面进行抹灰,之后再通过腻子对墙面进行找平,最后在墙面上涂覆乳胶漆;通过腻子找平后,实现对墙面的找平,使得墙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进而在涂覆乳胶漆后墙面的平整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石英石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清水对石英岩进行水洗,之后对石英岩进行沥干,并通过烘干机对石英岩进行烘干;

b:通过轮碾机对烘干后的石英岩进行碾碎,并过120目筛得到石英石砂;通过水洗有效去除石英岩中的部分杂质,使得制得的石英砂更为纯净,从而耐酸性能更为优越;通过轮碾机进行碾碎,由于轮碾机的碾轮可采用石英材质,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碾磨过程中不会有金属混入至石英砂中,进一步提高了最终制得的砂浆的纯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混合机的温度维持在65-70℃,压强维持在1-1.2mpa,混合时间为30-40min;经过多次实验后得出,当温度低于65℃,压强低于1mpa,混合时间低于30min时,最终得到的砂浆难以达到较为粘稠的胶状,制得的砂浆性能差,耐酸腐蚀性仅能达到石英岩的60%,极大程度的影响最终制得的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而当温度高于70℃,压强高于1.2mpa,混合时间高于40min时,通过实验后得知,即使继续反应,石英石砂浆的混合度、性能均处于滞缓状态,基本不再存在提升,从而过度的反应只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只有当温度维持在65-70℃,压强维持在1-1.2mpa,混合时间为30-40min时,才能保证在能耗最为适当的情况下使得最终得到的砂浆的性能最好。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破碎室、第二破碎室、设于第一破碎室下部的第一出料部及设于第二破碎室下部的第二出料部;所述第一出料通部上设有过滤件、与该过滤件相配合的振动件及用于将堆积在过滤件上的物料向外排出第一出料部的废料排出装置。本发明通过废料排出装置的设置,使得过滤件上筛滤下来的物料可自动向外排出,不会堆积在过滤件上而对过滤件造成堵塞,从而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无需人工对堆积在过滤件上的物料进行清理,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同时降低了的堆积物料处理的耗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料部一侧侧壁上设有空腔,第一出料部对应于空腔对面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废料排出口,所述过滤件一端穿入至所述空腔内,另一端穿入至所述废料排出口内;可通过空腔底部对过滤件的两端进行支撑,从而防止过滤件上堆积过多物料时出现移位的情况,避免设备出现故障。

进一步的,所述废料排出装置包括与所述废料排出口相配合的封堵件、设于封堵件上的两活动件及与该活动件相配合的驱动件;所述两活动件分别设于所述封堵件左右两侧壁上;当需要排出物料时,所述活动件可沿所述驱动件发生移动,从而带动封堵件离开废料排出口,进而开启废料排出口,使得废料能够向外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出料部外壁上的两延伸部、设于所述废料排出口侧壁上的第一驱动轨及设于该延伸部上的第二驱动轨;当封堵件向外移动后,活动件可沿着所述延伸部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封堵件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过滤件的其中一端向下移动,使得过滤件呈倾斜状的设置在第一出料部内,进而堆积在过滤件上端物料可以顺着过滤件的倾斜角度滚落,从而自动由废料排出口上排出;振动件可在排料的过程中驱动过滤件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物料的排出更为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穿入至所述废料排出口内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封堵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由柔性材料制成,该连接件上具有可与外力作用下发生伸缩的弹性段;该连接件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过滤件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封堵件相连;当封堵件向外移动时,所述弹性段将被拉长,从而过滤件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避免出现过滤件向外移动而从空腔中脱出,进而过滤件端部向下掉落的情况,避免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降低维修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过滤件上的限位部、设于所述连接件上与该限位部相配合的限位开口及可拆卸地设于限位部上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限位压部;当连接件套至过滤件上时,限位部将卡入至限位开口内,从而实现第一重限位,有效防止连接件与过滤件脱开;而当限位件连接至所述限位部上时,该限位件将有效阻止限位开口脱出限位部,实现第二重限位;同时,限位压部能够压紧至连接件上,从而进一步减小了连接件由过滤件上脱出的可能,实现第三重限位;在三重限位的作用下,保证封堵件在向外移动,使得连接件拉伸时,连接件与过滤件的连接不会脱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封堵件上的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定位部、设于所述连接件上与该定位部相配合的定位开口及可拆卸地设于定位部上的定位件,该定位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定位压部;当连接件套至连接部上时,定位部将卡入至定位开口内,从而实现第一重定位,有效防止连接件与连接部脱开;而当定位件连接至所述定位部上时,该定位件将有效阻止定位开口脱出定位部,实现第二重定位;同时,定位压部能够压紧至连接件上,从而进一步减小了连接件由连接部上脱出的可能,实现第三重定位;在三重定位的作用下,保证封堵件在向外移动,使得连接件拉伸时,连接件与连接部的连接不会脱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轨为l形结构设置,该第二驱动轨与所述第一驱动轨相连;保证活动件的移动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等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件上可拆卸连接有挡板和支撑件,该挡板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连接部下方;挡板可对连接件进行保护,防止堆积的物料在滚落排出时对连接件和第一、第二连接结构发生破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建筑废料直接得到碎石和砂子,有效降低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资源的浪费;且建筑废料重新投入回工程建设中进行使用,实现废物利用,不仅提高了废弃资源的利用率,更有效避免了对废弃资源的处理,降低工程成本的投入,缩短工程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3中d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箱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建筑建设用节约资源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建筑废料,如废弃混凝土块、砖块等,之后将上述建筑废料通过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得到块状的碎石;之后将20%碎石先进行存放,将80%碎石通过制砂机制造成为砂子,以备后期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制备使用;(2)将上述制得步骤中制得的砂子与水泥、水一起投入至搅拌机中,之后启动搅拌机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最后制得混凝土a;其中,其中,砂子、水泥、水的投放量为100kg、50kg、100kg;之后采用该混凝土a注入至砖块的模具内,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得到混凝土砖;(3)混凝土a在浇筑混凝土砖之后,将有部分剩余;之后将步骤(1)中制得的碎石加入至步骤(2)中剩余的混凝土a中,再通过搅拌机对混凝土a和碎石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凝土b;(4)待混凝土b制备完成后,在现场需要建设墙体的位置上搭设钢筋架,并采用步骤(2)中制得的混凝土砖在钢筋架外砌砖墙,之后将混凝土b灌注至钢筋架内,待混凝土凝固后得到墙体;(5)之后,取石英岩进行处理后碾碎得到石英砂,具体的,所述石英石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清水对石英岩进行水洗,之后对石英岩进行沥干,并通过烘干机对石英岩进行烘干;b:通过轮碾机对烘干后的石英岩进行碾碎,并过120目筛得到石英石砂;随后将石英砂、步骤(1)中制得的砂子、水泥、水投入至混合机内,其中石英砂、砂子、水泥、水的投放比量为分别50kg、100kg、150kg、150kg;之后启动混合机,并将混合机的温度维持在65℃,压强维持在1mpa,混合时间为30min,对上述物料进行混合后制得砂浆;(6)采用步骤(5)中制得的砂浆对墙体表面进行抹灰,之后再通过腻子对墙面进行找平,最后在墙面上涂覆乳胶漆,完成对墙体的加工。

如图1-4所示,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破碎室1、第二破碎室2、设于第一破碎室下部的第一出料部3及设于第二破碎室下部的第二出料部4;该第一出料部3与第二破碎室2上部的进口相连,从而使得第一破碎室1、第二破碎室2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通部上设有过滤件5、振动件6以及废料排出装置7,所述过滤件5为网格板,网格板网格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筛滤的物料的大小而定,具体不做限定;所述振动件6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激振器,该激振器的输出轴上固连有不锈钢球,所述网格板一端设有与该不锈钢球相配合的球形腔,不锈钢球置于球形腔之后,振动件与过滤件相连,当振动件工作时,可驱动过滤件发生振动;同时不锈钢球可在球形腔内滚动,从而过滤件可相对不锈钢球发生移动角度的摆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料部3一侧侧壁上设有空腔31,所述振动件设于该空腔内,所述过滤件5一端穿入至所述空腔31内,进而与振动件相连;所述第一出料部对应于空腔31对面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废料排出口32,该废料排出口32的高度大于所述过滤件的厚度,过滤件的另一端穿入至所述废料排出口32内。

具体的,所述废料排出装置7用于将堆积在过滤件上的物料向外排出第一出料部,该废料排出装置7包括与所述废料排出口相配合的封堵件71、设于封堵件上的两活动件72及与该活动件相配合的驱动件73;所述活动件为直线电机的动子,所述驱动件为直线电机的定子,从而动子可沿着定位进行移动;具体的,所述两活动件72分别设于所述封堵件71左右两侧壁上,所述驱动件73包括两延伸部731、第一驱动轨732以及第二驱动轨733;所述两延伸部731设于所述第一出料部外壁上,由第一出料部的外壁直接向外延伸形成,且延伸部的下部位置位于废料排出口下部;所述第一驱动轨732设于所述废料排出口32侧壁下部位置上,所述第二驱动轨733设于所述延伸部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轨733为倒置的l形结构设置,该第二驱动轨733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驱动轨732相连。

优选的,所述过滤件5穿入至所述废料排出口32内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1与所述封堵件71相连;所述连接件51由柔性材料制成,优选为橡胶制成;该连接件51上具有可与外力作用下发生伸缩的弹性段511,具体的,该弹性段为波浪形设置,在连接件注塑时直接成型得到;为了防止连接件51与过滤件和封堵件脱开,我们设置了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连接件51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过滤件5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封堵件71相连。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限位部81、限位开口以及限位件83,所述限位部81设于所述过滤件上,为所述过滤件端部上表面和下表面直接向外延伸形成的条形凸部;所述限位开口为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两条形开口,该限位开口的位置与条形凸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件83通过螺钉与所述限位部相连,从而可相对限位部进行拆卸;该限位件83为一长条状的板体,且该板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部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83下表面上设有两限位压部831,两限位压部831分别由所述限位件83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的凸部,当限位件连接至限位部上时,两限位压部831可分别压紧至所述连接件上,从而使得连接件与过滤件的连接牢固。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91、定位部92、定位开口以及定位件94,所述连接部91设于所述封堵件上,为由所述封堵件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的凸部;所述定位部92设于所述连接部91上,为所述连接部91端部上表面和下表面直接向外延伸形成的条形凸部;所述定位开口为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两条形开口,该定位开口的位置与条形凸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件94通过螺钉与所述定位部相连,从而可相对定位部进行拆卸;该定位件94为一长条状的板体,且该板体的宽度大于所述定位部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定位件94下表面上设有两定位压部831,两定位压部831分别由所述定位件94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的凸部,当定位件连接至定位部上时,两定位压部831可分别压紧至所述连接件上,从而使得连接件与封堵件的连接牢固。

为了防止滚落的物料对连接件造成破坏,我们在所述封堵件71上设置了挡板711和支撑件712,该挡板711设于所述连接部91上方,所述支撑件712设于所述连接部91下方;所述挡板711和支撑件712均通过螺钉与所述封堵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破碎室内设有第一破碎装置11,该第一破碎装置11为颚式破碎机中的破碎结构,具体为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107262198a中公开的结构,不再赘述;所述第二破碎室内设有第二破碎装置21,该第二破碎装置包括两组破碎组件,每组破碎组件均包括两齿辊和分别与两齿辊211相连的用于驱动齿辊211传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机。

具体的,破碎建筑废料时,废料被投入至第一破碎室内,被破碎成小块的物料,之后落至过滤件上,振动件驱动过滤件发生振动,对物料进行过滤,满足第二破碎装置破碎规格的物料下落至第二破碎室内进行破碎,最后从第二出料部向外排出;当过滤网上的物料堆积的过多,需要向外排放时;启动直线电机,活动件先沿第一驱动轨向外移动,封堵件外移,从废料排出口中移出,同时弹性段被拉伸;之后活动件沿第二驱动轨移动,带动封堵件下移,过滤件发生倾斜,取料从过滤件上滚落,从废料排出口向外排出。

实施例2

一种建筑建设用节约资源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建筑废料,如废弃混凝土块、砖块等,之后将上述建筑废料通过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得到块状的碎石;之后将40%碎石先进行存放,将60%碎石通过制砂机制造成为砂子,以备后期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制备使用;(2)将上述制得步骤中制得的砂子与水泥、水一起投入至搅拌机中,之后启动搅拌机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最后制得混凝土a;其中,其中,砂子、水泥、水的投放量为100kg、50kg、100kg;之后采用该混凝土a注入至砖块的模具内,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得到混凝土砖;(3)混凝土a在浇筑混凝土砖之后,将有部分剩余;之后将步骤(1)中制得的碎石加入至步骤(2)中剩余的混凝土a中,再通过搅拌机对混凝土a和碎石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凝土b;(4)待混凝土b制备完成后,在现场需要建设墙体的位置上搭设钢筋架,并采用步骤(2)中制得的混凝土砖在钢筋架外砌砖墙,之后将混凝土b灌注至钢筋架内,待混凝土凝固后得到墙体;(5)之后,取石英岩进行处理后碾碎得到石英砂,具体的,所述石英石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清水对石英岩进行水洗,之后对石英岩进行沥干,并通过烘干机对石英岩进行烘干;b:通过轮碾机对烘干后的石英岩进行碾碎,并过120目筛得到石英石砂;随后将石英砂、步骤(1)中制得的砂子、水泥、水投入至混合机内,其中石英砂、砂子、水泥、水的投放比量为分别50kg、100kg、150kg、150kg;之后启动混合机,并将混合机的温度维持在70℃,压强维持在1.2mpa,混合时间为40min,对上述物料进行混合后制得砂浆;(6)采用步骤(5)中制得的砂浆对墙体表面进行抹灰,之后再通过腻子对墙面进行找平,最后在墙面上涂覆乳胶漆,完成对墙体的加工。

所述破碎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一种建筑建设用节约资源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建筑废料,如废弃混凝土块、砖块等,之后将上述建筑废料通过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得到块状的碎石;之后将30%碎石先进行存放,将70%碎石通过制砂机制造成为砂子,以备后期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制备使用;(2)将上述制得步骤中制得的砂子与水泥、水一起投入至搅拌机中,之后启动搅拌机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最后制得混凝土a;其中,其中,砂子、水泥、水的投放量为100kg、50kg、100kg;之后采用该混凝土a注入至砖块的模具内,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得到混凝土砖;(3)混凝土a在浇筑混凝土砖之后,将有部分剩余;之后将步骤(1)中制得的碎石加入至步骤(2)中剩余的混凝土a中,再通过搅拌机对混凝土a和碎石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凝土b;(4)待混凝土b制备完成后,在现场需要建设墙体的位置上搭设钢筋架,并采用步骤(2)中制得的混凝土砖在钢筋架外砌砖墙,之后将混凝土b灌注至钢筋架内,待混凝土凝固后得到墙体;(5)之后,取石英岩进行处理后碾碎得到石英砂,具体的,所述石英石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清水对石英岩进行水洗,之后对石英岩进行沥干,并通过烘干机对石英岩进行烘干;b:通过轮碾机对烘干后的石英岩进行碾碎,并过120目筛得到石英石砂;随后将石英砂、步骤(1)中制得的砂子、水泥、水投入至混合机内,其中石英砂、砂子、水泥、水的投放比量为分别50kg、100kg、150kg、150kg;之后启动混合机,并将混合机的温度维持在68℃,压强维持在1.2mpa,混合时间为35min,对上述物料进行混合后制得砂浆;(6)采用步骤(5)中制得的砂浆对墙体表面进行抹灰,之后再通过腻子对墙面进行找平,最后在墙面上涂覆乳胶漆,完成对墙体的加工。

所述破碎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