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6814发布日期:2020-10-23 19:1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梁柱节点中,在地震作用下节点处柱容易遭受较大破坏,梁柱上下翼缘与腹板通过现场焊接与柱连接,焊接质量不高,同时由于焊接面积大,容易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影响节点的受力性能,节点延性差且影响施工速度和质量,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中。采用螺栓连接腐蚀情况下的机械性能变化下降幅度大,对施工环境有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包括立柱、横梁、梁端头和立柱端板;四个横梁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梁端头,四个横梁的端部两两相对设置,形成十字形结构,相邻的梁端头固定连接;立柱端板设置在立柱的端部,两个带立柱端板的立柱分别设置在十字形结构的上下方,且每个立柱端板与十字形结构上的所有梁端头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梁端头包括梁顶板、梁上盖板、梁下盖板、加劲肋和梁端头侧板;横梁为工字形钢梁,横梁端部的腹板上焊接设置有加劲肋,横梁端部的上下翼缘上分别焊接有梁上盖板和梁下盖板;梁上盖板和梁下盖板之间焊接设置有梁顶板;梁顶板两侧的梁上盖板和梁下盖板之间焊接设置有梁端头侧板。

进一步的,梁上盖板和梁下盖板均为底边斜边夹角为°的等腰梯形板,梁端头侧板设置在上下梯形板的斜边之间;相邻的梁端头之间通过梁端头侧板连接,相邻的梁端头侧板通过拉铆连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立柱端板和梁上盖板或梁下盖板均通过拉铆连接固定;立柱端板的中心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的,立柱为矩形钢管柱、圆形钢管柱、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或圆形钢管混泥土柱;横梁为工字形钢梁。

进一步的,拉铆连接采用旋拉铆钉、单槽短尾拉铆钉、拉铆销或内锁单鼓拉铆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在结点区的柱强化,提高了节点部位的强度和刚度,避免了在地震作用下节点处对柱产生较大的破坏。此结构在工厂预制,避免了现场焊接与柱连接,焊接质量不高,同时由于焊接面积大,容易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影响节点的受力性能,节点延性差且影响施工速度和质量。梁柱通过柱端板和梁端头拉铆连接提高了结构的装配化,提高拼装速度,充分适应装配式钢结构的要求和特点。采用拉铆连接连接紧密强度高、防松性能优异、抗疲劳强度高,轴向力和轴向疲劳性能好,拆卸方便,防止应力腐蚀和松动。综上所述便于工业化制造和现场装配,提高装配机械化,有效解决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低,房屋建筑劳动力低下以及传统钢建筑产品质量低等诸多问题,适应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梁和端头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梁与端头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整体结构装配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柱和柱端板示意图;

其中立柱1、立柱端板2、梁顶板5、梁上盖板6、梁下盖板7、梁端头加劲肋8、梁端头侧板9、梁端头侧板10、梁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包括立柱1、横梁11、梁端头和立柱端板2;四个横梁11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梁端头,四个横梁11的端部两两相对设置,形成十字形结构,相邻的梁端头固定连接;立柱端板2设置在立柱1的端部,两个带立柱端板的立柱1分别设置在十字形结构的上下方,且每个立柱端板2与十字形结构上的所有梁端头均固定连接。

梁端头包括梁顶板5、梁上盖板6、梁下盖板7、加劲肋8和梁端头侧板9;横梁为工字形钢梁,横梁端部的腹板上焊接设置有加劲肋8,横梁端部的上下翼缘上分别焊接有梁上盖板6和梁下盖板7;梁上盖板6和梁下盖板7之间焊接设置有梁顶板5;梁顶板5两侧的梁上盖板6和梁下盖板7之间焊接设置有梁端头侧板9。

梁上盖板6和梁下盖板7均为底边斜边夹角为45°的等腰梯形板,梁端头侧板9设置在上下梯形板的斜边之间;相邻的梁端头之间通过梁端头侧板9连接,相邻的梁端头侧板9通过拉铆连接固定连接。

立柱端板2和梁上盖板6或梁下盖板7均通过拉铆连接固定;立柱端板2的中心设置有开口。

立柱为矩形钢管柱、圆形钢管柱、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或圆形钢管混泥土柱;横梁11为工字形钢梁。

拉铆连接采用旋拉铆钉、单槽短尾拉铆钉、拉铆销或内锁单鼓拉铆钉。

参考图1为本发明柱和柱端板示意图,在立柱1柱端分别连接立柱端板2,在端板上预先打好孔。此结构由工厂预制。

参考图2、图3为本发明梁和端头分解示意图和本发明梁与端头装配示意图。梁端头由梁顶板5、梁上盖板6、梁下盖板7、梁端头加劲肋8、梁端头侧板9、梁端头侧板10组成。梁顶板5、梁端头加劲肋8、梁端头侧板9、梁端头侧板10连接在梁上盖板6、梁下盖板7上组成梁端头。在梁上盖板6、梁下盖板7、梁端头侧板9、梁端头侧板10预先打好孔。在梁11、梁12、梁13、梁14的梁端连接梁端头。梁连接在梁上盖板6、梁下盖板7、梁端头加劲肋8上。此结构由工厂预制。在梁上盖板6、梁下盖板7、梁端头侧板9、梁端头侧板10预先打好孔。梁端头与梁在工厂预制。

参考图4、图5为本发明整体结构装配分解示意图

和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由工厂制作好多带端板的柱和带端头的梁通过端头与端头、端头与端板之间通过拉铆器拉铆连接,组成本发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横梁(11)、梁端头和立柱端板(2);四个横梁(11)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梁端头,四个横梁(11)的端部两两相对设置,形成十字形结构,相邻的梁端头固定连接;立柱端板(2)设置在立柱(1)的端部,两个带立柱端板的立柱(1)分别设置在十字形结构的上下方,且每个立柱端板(2)与十字形结构上的所有梁端头均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梁端头包括梁顶板(5)、梁上盖板(6)、梁下盖板(7)、加劲肋(8)和梁端头侧板(9);横梁为工字形钢梁,横梁端部的腹板上焊接设置有加劲肋(8),横梁端部的上下翼缘上分别焊接有梁上盖板(6)和梁下盖板(7);梁上盖板(6)和梁下盖板(7)之间焊接设置有梁顶板(5);梁顶板(5)两侧的梁上盖板(6)和梁下盖板(7)之间焊接设置有梁端头侧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梁上盖板(6)和梁下盖板(7)均为底边斜边夹角为(45)°的等腰梯形板,梁端头侧板(9)设置在上下梯形板的斜边之间;相邻的梁端头之间通过梁端头侧板(9)连接,相邻的梁端头侧板(9)通过拉铆连接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其特征在于,立柱端板(2)和梁上盖板(6)或梁下盖板(7)均通过拉铆连接固定;立柱端板(2)的中心设置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其特征在于,立柱为矩形钢管柱、圆形钢管柱、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或圆形钢管混泥土柱;横梁(11)为工字形钢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其特征在于,拉铆连接采用旋拉铆钉、单槽短尾拉铆钉、拉铆销或内锁单鼓拉铆钉。


技术总结
一种采用拉铆连接的拼装节点,包括立柱、横梁、梁端头和立柱端板;四个横梁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梁端头,四个横梁的端部两两相对设置,形成十字形结构,相邻的梁端头固定连接;立柱端板设置在立柱的端部,两个带立柱端板的立柱分别设置在十字形结构的上下方,且每个立柱端板与十字形结构上的所有梁端头均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对在结点区的柱强化,提高了节点部位的强度和刚度,避免了在地震作用下节点处对柱产生较大的破坏。此结构在工厂预制,避免了现场焊接与柱连接,焊接质量不高,同时由于焊接面积大,容易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影响节点的受力性能,节点延性差且影响施工速度和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郝际平;安炜佳;郭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