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及其搭建、拆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62921发布日期:2021-02-05 16:15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及其搭建、拆除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蓄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及其搭建、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通常,在施工场地上,人工建造的供固定或移动消防水泵吸水的消防水池,在火灾情况下能有效供应足够的消防用水,对于应急救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
绝大部分传统的蓄水池是通过模板支模,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经喷水、养护得到的。但是,现有的蓄水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在支模过程中普遍采用模板支撑结构,比如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或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在搭设蓄水池时需要水泥车、模具等设备,要提前搭建临时结构;蓄水池在浇筑后还需要经过喷水、养护。导致施工时间长,不适用于需要临时搭建用来应急的蓄水池的情况。2、蓄水池施工后不易拆,至少需要地面开挖,混凝土外运、弃置,地面回填等步骤,不仅仅会带来噪音、扬尘、碳排放高等环保问题,还浪费了拆后原址修复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不足以满足现代蓄水池的建造需求。
[0004]
当然,现有方案中也有针对传统蓄水池提出的方案。比如,cn111456518a提供“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该方案通过将蓄水池框架设计成可拆式结构,蓄水池框架由若干保护外罩组成,保护外罩之间通过螺栓套件连接,在蓄水池框架内铺设防水膜来解决“蓄水池存在建设耗时长、人力物力需求大、蓄水池不可搬迁和渗漏问题难修复等问题”。但上述方案的蓄水池框架在转角出需要通过连接立柱进行连接加固,且未考虑到蓄水池框架通过钢管得到,容易造成防水膜被破坏的因素。
[0005]
综上,针对相关技术中蓄水池在搭建和拆除时存在的建设耗时长、人力物力需求大、蓄水池不可搬迁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及其搭建、拆除方法,用以解决蓄水池在搭建和拆除时存在的建设耗时长、人力物力需求大、蓄水池不可搬迁问题,该蓄水池的搭建和拆除不仅仅节能环保,还显著降低了搭建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包括:由至少两个挡水条纵铺层叠形成的蓄水池框架,每一挡水条包括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防护单元,每个防护单元由弹性材质组成,蓄水池框架内铺设有防水片;其中,每个防护单元首尾插接,防水片固定在每一防护单元上。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水片为不锈钢片、铝片的一种或多种,防水片焊接在每一防护单元上。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单元为开口朝向地面的腔型结构,腔内设有加强板、加
强筋的一种或多种。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单元为直棱柱型结构、弧形棱柱型结构、l形棱柱型结构的一种或多种。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防护单元的第一端设有沿防护单元的高度方向上的卯槽,第二端设有与卯槽配合的榫头,其中卯槽的开口高度不大于防护单元的高度的4/5,卯槽上设有限位部,榫头包括插接部,插接部的两端设有凸条;当榫头插接在卯槽内,凸条贴合在限位部上。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榫头上设有与防护单元连接的颈部以及与颈部连接的膨大部,卯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槽身宽度。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单元的高度为15-40cm。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单元的纵截面为几字结构,防护单元的下端朝向和背对防水片的方向均设置有伸出的平直段。
[0016]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的搭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
s101、根据设计在安装处设置防护单元,其中,防护单元的第一端设有沿防护单元的高度方向上的卯槽,第二端设有与卯槽配合的榫头;
[0018]
s102、搬运多个防护单元,将相邻防护单元首尾插接成挡水条;其中,在搬运和安装时,防护单元与水平线平行,让榫头与卯槽的开口对齐;
[0019]
s103、重复s102,将至少两个挡水条纵铺层叠形成的蓄水池框架,在蓄水池框架朝向挡水的一侧铺设防水片,其中,防水片为不锈钢片、铝片的一种或多种,将防水片焊接在每一防护单元上。
[0020]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的拆除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
s201、沿着每一防护单元的外边缘切割防水片;
[0022]
s202、将防护单元抬起使榫头和卯槽脱开。
[0023]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0024]
1、蓄水池框架为插接安装的集成产品,可将污染集中在生产环节进行处理,在搭建蓄水池的过程中无需开挖地面、搭设临时托架、浇筑混凝土等等;且蓄水池框架整体由弹性材料组成,组装过程无扬尘、噪音,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节能减耗,更为环保。
[0025]
2、本发明的蓄水池框架通过多个防护单元首尾插接安装完成,无需水泥、螺钉等材料,安装快速,且蓄水池框架可拆除,便于重复利用。
[0026]
3、单个防护单元体积小、质量轻,能实现快速的搬运和安装,用防水片取代传统的防水膜。水的冲击力先作用在防水片整体上,由防水片将力分散到防护单元上。相比于蓄水池中的水的力直接作用在单个防护单元上,防水片将水的作用力分散到每一块与其连接的防护单元上,使叠层后的防护单元不容易倾倒。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
图1是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实施例直棱体防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是弧形棱体防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防护单元、2平直段、3防水片、4加强板、6加强筋、7直棱柱型结构、8弧形棱柱型结构、9凸条、10卯槽、11榫头、12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3]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0034]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5]
除非另作定义,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元件,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6]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认为是“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7]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细部结构处理等施工技术要求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该说明并不局限于以下
实施例。
[0038]
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包括:由至少两个挡水条纵铺层叠形成的蓄水池框架,每一挡水条包括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防护单元1,每个防护单元1由弹性材质组成,蓄水池框架内铺设有防水片3;其中,每个防护单元1首尾插接,防水片3固定在每一防护单元1上。
[0039]
在本实施例中,蓄水池框架采用插接安装的集成产品,具体的,防护单元1可以是软塑料、橡胶、硅树脂等弹性材质,优选为软塑料、橡胶材质。与现有的通过模板支模,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经喷水、养护得到的传统蓄水池相比,单个的防护单元1体积小、质量轻,且不依赖水泥等材料的固化以及不需要额外增设螺栓进行连接处的加固,通过插接的方式,使组装和拆除更加方便,更适用于在施工场地上临时搭建蓄水池用以应急的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水片3为不锈钢片、铝片的一种或多种,防水片3焊接在每一防护单元1上。
[0040]
在本实施例中,用防水片3取代传统的防水膜。防水片3可以是厚度为0.005-3.00毫米的不锈钢片,或者厚度为0.5-4毫米的铝片,相比于蓄水池中的水的力直接作用在单个防护单元1上,防水片3将水的作用力分散到每一块与其连接的防护单元1上,使叠层后的防护单元1不容易倾倒。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蓄水池骨架由纵铺层叠的挡水条组成,下部的挡水条受到水的作用力,容易向外倾倒,导致上下部的挡水条发生错位,影响蓄水池的使用效果。通过防水片3与防护单元1相固定,蓄水池中的水先作用在防水片3上,由防水片3将力分散到每一块与其连接的防护单元1上,下部的挡水条不容易向外倾倒,能保证蓄水池的稳定性。
[004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单元1为开口朝向地面的腔型结构,腔内设有加强板4、加强筋6的一种或多种。
[0042]
在本实施例中,腔型结构能够减轻防护单元1的重量,便于搬运安装和降低成本。腔内设有加强板4和/或加强筋6,能增加单个防护单元1的刚性和强度。
[004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单元1为直棱柱型结构7、弧形棱柱型结构8、l形棱柱型结构的一种或多种。
[0044]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棱柱的两个侧边的延长面相交角度为30
°
或45
°
或60
°
或75
°
。附图中列举了30
°
弧形棱柱的结构示意图。在搭设蓄水池时可以根据设计将直棱柱型结构7、弧形棱柱型结构8组合,拼接成任何形状的蓄水池。
[00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防护单元1的第一端设有沿防护单元1的高度方向上的卯槽10,第二端设有与卯槽10配合的榫头11,其中卯槽10的开口高度不大于防护单元1的高度的4/5,卯槽10上设有限位部,为了提高相邻防护单元1的连接处的强度,榫头11的横截面为t形形状,榫头11包括插接部12,插接部12的两端设有凸条9;当榫头11插接在卯槽10内,凸条9贴合在限位部上。
[004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榫头11上设有与防护单元1连接的颈部以及与颈部连接的膨大部,卯槽10的槽口宽度小于槽身宽度,即膨大部的纵截面为梯形形状,榫头11靠近防护单元1的腔口的一端较另一端长,使得安装时,防护单元1的卯槽10,从榫头11的颈部处插入,膨大部从开口处进入卯内,因为榫头11和卯槽10的纵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形状,所以安装更加快速,不会卡顿,拆卸时,将一个防护单元1抬起使榫头11和卯槽10脱开即可。
[004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单元1的高度为15-40cm。
[0048]
在本实施例中,单个防护单元1的高度可以是15cm、20cm、25cm、35cm或40cm,优选
为20cm或25cm,示例性的,在搭建蓄水池时可以根据设计图纸预制一定数量的防护单元1,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004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单元1的纵截面为几字结构,防护单元1的下端朝向和背对防水片3的方向均设置有伸出的平直段2。
[005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防护单元1的稳定性,防护单元1的下端设有向外伸出的平直段2,增加了单个防护单元1底部的直径,使其在地面上更加稳定。
[0051]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的搭建方法,用于搭建上述蓄水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2]
s101、根据设计在安装处设置防护单元1,其中,防护单元1的第一端设有沿防护单元1的高度方向上的卯槽10,第二端设有与卯槽10配合的榫头11;
[0053]
s102、搬运多个防护单元1,将相邻防护单元1首尾插接成挡水条;其中,在搬运和安装时,防护单元1与水平线平行,让榫头11与卯槽10的开口对齐;
[0054]
s103、重复s102,将至少两个挡水条纵铺层叠形成的蓄水池框架,在蓄水池框架朝向挡水的一侧铺设防水片3,其中,防水片3为不锈钢片、铝片的一种或多种,将防水片3焊接在每一防护单元1上。
[0055]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设计将挡水条纵铺层叠形成蓄水池,挡水条之间采用防水片3进行固定,示例性的,可以采用如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
[0056]
本实施例的安装步骤:借助搬运工具或徒手搬运单个弹性材质的防护单元1到施工区域,将一个防护单元1的卯槽10缺口从另一个防护单元1的榫头11颈部插入,完成安装。在蓄水池框架形成的区域内铺设防水板。
[0057]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的拆除方法,用来拆除上述应急蓄水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8]
s201、沿着每一防护单元1的外边缘切割防水片3;
[0059]
s202、将防护单元1抬起使榫头11和卯槽10脱开。
[0060]
综上所述,本方案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应急蓄水池及其搭建、拆除方法,通过多个防护单元1首尾插接以及纵铺层叠形成蓄水池框架,无需水泥、螺钉等材料,安装快速。防护单元1采用装配式预制弹性结构,可预制加工,在现场施工时,将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直接搭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构件的周转速率,降低了施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在搭建蓄水池的过程中无需开挖地面、搭设临时托架、浇筑混凝土等等;且蓄水池框架整体由弹性材料组成,组装过程无扬尘、噪音,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节能减耗,更为环保。通过防水片3将水的作用力分散到每一层叠的防护单元1上,能保证蓄水池的稳定性。在拆卸时可以通过剪刀、砂轮等切割防水片3,将防护单元1抬起使榫头11和卯槽10脱开,便于重复利用。通过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蓄水池在搭建和拆除时存在的建设耗时长、人力物力需求大、蓄水池不可搬迁问题。
[0061]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