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7118发布日期:2021-04-16 13:1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吊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2.透光膜吊顶适合任何家居、商业场所,软膜天花能适用任何的需求,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灯光,空调及声音、安全系统,软膜天花独特的特色提供了多种选择样式。从简单的家居到体育场所和宾馆。软膜天花迷人的特色能带给你无与伦比的设计效果。
3.传统透光软膜吊顶考虑灯具安装牢固性,通常采用木工板加石膏板的双层基层,考虑到提升内部的反光性,再进行面层涂饰,该做法施工繁琐,浪费材料,木工板释放甲醛,受灯管发热影响易变形,且腻子及乳胶漆涂饰层易产生粉尘,掉落到透光软膜上影响产生暗斑,影响装饰效果,而考虑到内部灯管的发热问题,通常在灯箱基层板上开孔来进行散热,但是开孔过小起不到散热作用,开孔过大易进入灰尘或杂质,落到软膜上当开灯时便产生暗斑,且难以清理,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繁琐,浪费材料,木工板释放甲醛,受灯管发热影响易变形、易产生粉尘和散热效果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包括结构顶板和主龙骨,所述主龙骨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一连接件,且第一连接件底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副龙骨,所述副龙骨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自攻螺丝股固定有白铁皮,所述结构顶板相邻一侧的内壁上均通过螺栓安装有侧龙骨,且侧龙骨的外部套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底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副龙骨,所述副龙骨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自攻螺丝安装有石膏板。
6.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采用白铁皮作为灯箱基层,通过自攻螺丝将白铁皮灯箱安装在吊顶系统的副龙骨上,解决了传统做法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白铁皮轻质高强,可以为灯管安装提供有效支撑,代替传统的双层基层及面层涂饰的复杂做法,操作简单,降低吊顶重量,且无甲醛释放,绿色环保,白铁皮具有金属良好的散热性,大大提高了灯箱的散热效果,而且不易变形、反光性好,提升了灯箱的稳定性及透光软膜吊顶的亮度,白铁皮自身表面光滑洁净,不会掉落杂质粉尘,无产生暗影的隐患。
7.进一步的,所述白铁皮相邻一侧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软膜边条,且软膜边条的内部卡接有透光软膜,所述白铁皮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灯管。
8.进一步的,所述白铁皮顶部的内壁上和相邻一侧的内壁底部均开设有散热槽,且散热槽相邻一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防尘滤网。
9.进一步的,所述主龙骨和侧龙骨两端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吊件,且吊件顶部的外壁
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吊杆,所述吊杆的顶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结构顶板顶部的内壁上。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1.1.通过设置的白铁皮,采用白铁皮作为灯箱基层,通过自攻螺丝将白铁皮灯箱安装在吊顶系统的副龙骨上,解决了传统做法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白铁皮轻质高强,可以为灯具安装提供有效支撑,代替传统的双层基层及面层涂饰的复杂做法,操作简单,降低吊顶重量,且无甲醛释放,绿色环保,白铁皮具有金属良好的散热性,大大提高了灯箱的散热效果,而且不易变形、反光性好,提升了灯箱的稳定性及透光软膜吊顶的亮度,白铁皮自身表面光滑洁净,不会掉落杂质粉尘,无产生暗影的隐患。
12.2.通过设置的散热槽,在透气的同时过滤灰尘杂质,使透光软膜不因灰尘杂质的进入而产生暗斑,灯管产生的热空气在灯箱内上升,汇集于顶部散热槽内,从顶部两侧的防尘滤网排出,灯箱内产生负压,外部空气将通过灯箱底部两侧的防尘滤网进入到灯箱内,抵消负压,该技术通过空气自动循环,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同时确保灯箱内与外界气压平衡,避免负压对灯箱和透光软膜产生不良影响,延长透光软膜吊顶的使用寿命,并避免灰尘杂质进入,确保软膜天花的装饰效果。
13.3.通过设置的透光软膜,透光软膜安装于软膜边条的卡槽内,软膜边条安装于灯箱四周,软膜边条设有圆弧边,避免直角边对透光软膜造成损伤,安装时折边背面紧贴石膏板,起到定位作用,确保软膜边条的安装高度精确,同时对石膏板起到收边作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结构顶板、2主龙骨、3第一连接件、4白铁皮、5副龙骨、6散热槽、7卡槽、8防尘滤网、9侧龙骨、10石膏板、11第二连接件、12软膜边条、13透光软膜、14灯管、15吊件、16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2,一种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包括结构顶板1和主龙骨2,主龙骨2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一连接件3,且第一连接件3底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副龙骨5,副龙骨5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自攻螺丝股固定有白铁皮4,结构顶板1相邻一侧的内壁上均通过螺栓安装有侧龙骨9,且侧龙骨9的外部套接有第二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1底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副龙骨5,副龙骨5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自攻螺丝安装有石膏板10,方便安装,同时白铁皮4能够对多个灯管14进行支撑。
19.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白铁皮4作为灯箱基层,通过自攻螺丝将白铁皮4灯箱安装在吊顶系统的副龙骨5上,解决了传统做法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白铁皮轻质高强,可以为灯管14安装提供有效支撑,代替传统的双层基层及面层涂饰的复
杂做法,操作简单,降低吊顶重量,且无甲醛释放,绿色环保,白铁皮4具有金属良好的散热性,大大提高了灯箱的散热效果,而且不易变形、反光性好,提升了灯箱的稳定性及透光软膜吊顶的亮度,白铁皮4自身表面光滑洁净,不会掉落杂质粉尘,无产生暗影的隐患。
20.进一步的,白铁皮4相邻一侧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软膜边条12,且软膜边条12的内部卡接有透光软膜13,白铁皮4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灯管14,透光软膜13的外观效果更佳。
21.进一步的,白铁皮4顶部的内壁上和相邻一侧的内壁底部均开设有散热槽6,且散热槽6相邻一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7,卡槽7的内部卡接有防尘滤网8,防尘滤网8在散热的同时又能避免灰尘进入到灯箱的内部。
22.进一步的,主龙骨2和侧龙骨9两端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吊件15,且吊件15顶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吊杆16,吊杆16的顶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结构顶板1顶部的内壁上,吊杆15和吊件16能够对龙骨进行固定。
23.采用上述在透气的同时过滤灰尘杂质,使透光软膜13不因灰尘杂质的进入而产生暗斑,灯管14产生的热空气在灯箱内上升,汇集于顶部散热槽6内,外部空气将通过灯箱两侧的防尘滤网8进入到灯箱内,该技术通过空气自动循环,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同时确保灯箱内与外界气压平衡,避免负压对灯箱和透光软膜13产生不良影响,延长透光软膜13吊顶的使用寿命,并避免灰尘杂质进入,确保软膜天花的装饰效果;透光软膜13安装于软膜边条12的卡槽内,软膜边条12安装于灯箱四周,软膜边条12设有圆弧边,避免直角边对透光软膜造成损伤,安装时折边背面紧贴石膏板,起到定位作用,确保软膜边条12的安装高度精确,同时对石膏板10起到收边作用。
24.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25.实施例1
26.一种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包括结构顶板1和主龙骨2,主龙骨2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一连接件3,且第一连接件3底部的外壁上套接有副龙骨5,副龙骨5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自攻螺丝股固定有白铁皮4,结构顶板1相邻一侧的内壁上均通过螺栓安装有侧龙骨9,且侧龙骨9的外部套接有第二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1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自攻螺丝安装有石膏板10,方便安装,同时白铁皮4能够对多个灯管14进行支撑。
27.其中,白铁皮4相邻一侧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软膜边条12,且软膜边条12的内部卡接有透光软膜13,白铁皮4底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灯管14,透光软膜13的外观效果更佳;白铁皮4顶部的内壁上和相邻一侧的内壁底部均开设有散热槽6,且散热槽6相邻一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7,卡槽7的内部卡接有防尘滤网8,防尘滤网8在散热的同时又能避免灰尘进入到灯箱的内部;主龙骨2和侧龙骨9两端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吊件15,且吊件15顶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吊杆16,吊杆16的顶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结构顶板1顶部的内壁上,吊杆15和吊件16能够对龙骨进行固定。
28.工作原理:该无尘散热式透光软膜吊顶结构使用时,通过自攻螺丝将白铁皮4安装在吊顶系统的副龙骨5上,安装非常方便,白铁皮4轻质高强,可以为灯管14安装提供有效支撑,在灯管14使用时,产生的热空气在灯箱内上升,汇集于白铁皮4顶部散热槽6内,通过散热槽6两侧的防尘滤网8排出,热空气排出导致灯箱内产生负压,外部空气将通过灯箱两侧
的防尘滤网8进入到灯箱内,防尘滤网8为柔性结构,通过安装于卡槽7中,避免脱落,卡槽7靠灯箱内侧一端的凸起较小,便于从灯箱内部对防尘滤网8进行安装,如经长期使用,防尘滤网8透气性下降,其辅助散热功能受到影响,可拆下软膜边条12,从灯箱内部对防尘滤网8进行更换。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