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3040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内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内墙隔墙或者外墙大多是用砖头一块一块砌筑而成,然而最近几年随着新型材料的发展,轻质隔墙板被制造出来并迅速推广,在建筑行业占领一片市场并呈扩张趋势。轻型隔墙板相比传统的砖墙,优势更新明显,新型材料的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隔音,防火,快速施工,降低轻质墙体成本。它的重量只有实心砖墙的八分之一,强度高达c30混凝土结构,热传导率只有实心墙的三分之一,声波导率只有实心砖墙的四分之一,自动调整室内湿度,节约工业废渣所侵占的土地,杜绝工业废渣对空间及水源的污染,节约轻质墙体成本,提高施工工效三倍至五倍。

在中国专利cn208280447u中公开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该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虽然,可以将轻质墙板的凸起部与另一个所述轻质墙板的凹陷部相咬合,然后进行批量化生产,但是,该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其还具有以下缺点:

由于轻质墙板的结构设计还不够完善,在拐角处还需要配备专门的l型、t型或h型墙角,使用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通过设置有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可以进行直角装配墙角,装配后两者之间配合紧密,表面相对平整,也减少了装配的配件,便于使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包括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所述第一机构包括第一轻质墙体、第一凸块、第一凹槽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轻质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轻质墙体远离第一凸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轻质墙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机构包括第二轻质墙体、第二凸块、第二凹槽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轻质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轻质墙体远离第二凸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轻质墙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构与第二机构相适配,所述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大小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构与第二机构相互咬合,第一凸块插接在第一凹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为正方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小相等,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圆柱形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的数量均为若干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数量均为若干个,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数量均为若干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两者相适配,由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为正方形,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相适配,那么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之间在进行装配时,不仅可以进行直线型装配平面墙体,也可以进行直角装配墙角,装配后两者之间配合紧密,表面相对平整,也减少了装配的配件,便于使用,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该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减轻了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的总重量,强化了轻质墙体的优点,还节省了材料,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机构,101-第一轻质墙体,102-第一凸块,103-第一凹槽,104-第一通孔,2-第二轻质墙体,201-第二墙体,202-第二凸块,203-第二凹槽,204-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第一机构1包括第一轻质墙体101、第一凸块102、第一凹槽103和第一通孔104,第一轻质墙体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块102,第一轻质墙体101远离第一凸块1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03,第一轻质墙体10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04,第二机构2包括第二轻质墙体201、第二凸块202、第二凹槽203和第二通孔204,第二轻质墙体2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块202,第二轻质墙体201远离第二凸块20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203,第二轻质墙体20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04,第一机构1与第二机构2相适配,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大小相等,第一机构1与第二机构2相互咬合,第一凸块102插接在第一凹槽103的内部,第一凸块102和第二凸块202为正方形,第一凸块102与第一凹槽103相适配,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204大小相等,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204为圆柱形通孔,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的数量均为若干个,第一凸块102和第二凸块202的数量均为若干个,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203的数量均为若干个,将该装置的规格信息输入,通过bim技术将每个墙板的规格精确的输出到生产系统上,进行定制化生产,减少了材料浪费,节省了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提高了建筑效率。

在使用过程中,该装置内的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为相同的轻质内墙隔板,为了方便描述,文中以相同的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作为样板,进行描述轻质内墙隔板的安装方法,其中将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首尾相连,使得第二凸块202插接在第一凹槽103内,由于第二凸块202为正方形,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203与第二凸块202相适配,那么第一凹槽103也为正方型的凹槽,如此以来,当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进行装配时,可以进行直线装配,也可以进行直角装配,装配后的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之间咬合紧密,外表相对平整,装配简单便于使用,对于连接的端部,可以根据日常观察总结经常使用的规格大小,进行制作生产,也可以通过与第一凸块102、第二凸块202、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203相适配的正方形墙块进行填充,灵活性较强,便于使用。

综上所述,该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使用时,通过设置有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两者相适配,由于第一凸块102和第二凸块202为正方形,第一凸块102与第一凹槽103相适配,那么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之间在进行装配时,不仅可以进行直线型装配平面墙体,也可以进行直角装配墙角,装配后两者之间配合紧密,表面相对平整,也减少了装配的配件,便于使用,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有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204,减轻了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的总重量,强化了轻质墙体的优点,还节省了材料,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便于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