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7513发布日期:2020-10-28 12:17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



背景技术:

架空地板主要铺设于计算机机房,地板架设在地板支架上并与地面保持距离,便于布线。现有技术中的存在一些地板支架是可调节高度的,但是这些地板支架大都通过螺纹调节高度,需要通过螺纹承载竖直方向的载荷,而螺纹承载轴向载荷的能力有限,当载荷过大时,会导致螺纹损坏,所以这种地板支架无法承载较大的载荷。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可调节高度的地板支架无法承载较大载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包括:

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设有顶部承托件;

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设有底座;

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具有第一螺旋面;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具有第二螺旋面;所述第一螺旋面与所述第二螺旋面全等,所述第一螺旋面与所述第二螺旋面相接触;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壁上凹陷有一圈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中可转动地设有第一环片;

所述第一环片的顶部端面向上伸出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上凹陷有多道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套筒的轴向;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外壁上凸起有多道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轴向;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所述导向凸起滑动配合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片的底部端面向下伸出有第二套筒;

所述第二套筒开设有贯穿其内壁与外壁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中螺旋配合有第一螺柱;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壁上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位置设有一圈齿纹带;所述第一螺柱的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凸起有多个凸点。

作为优选,第一母线为直线,并且所述第一母线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二螺旋面为所述第一母线绕着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轴线做等速旋转和等速轴向移动所形成的曲面,并且所述第一母线绕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轴线旋转的角度范围为90~360°。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具有两个所述第二螺旋面,所述第一母线绕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轴线旋转的角度为180°;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螺旋面绕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轴线旋转180度后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螺旋面完全重合;

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具有两个所述第一螺旋面,两个所述第一螺旋面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螺旋面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柱包括呈柱状的第一部分和呈柱状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端面伸出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顶部端面伸出有第二螺柱;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端面开设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螺柱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内螺纹螺纹配合;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端面、所述第一圆柱的外壁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端面共同形成所述第一环形槽;

所述第二螺旋面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具有呈拱形的承重部;

所述承重部的顶部伸出有第三螺柱;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面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三螺柱与所述第二盲孔的内螺纹螺纹配合;

所述承重部的底部边沿伸出有凸缘,所述凸缘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三螺柱,所述环形垫片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承托件的底面伸出有一圈第一固定环;

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端面凹陷有一圈与所述第一固定环相匹配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固定环伸入所述第二环形槽中;

所述第二环形槽中还设有防滑垫圈,所述防滑垫圈抵顶于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底部端面和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底面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环片、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同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采用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的接触来承载竖直方向的载荷,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支架的承载力,避免了由于螺纹损毁而导致支架失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柱,101、第一螺旋面,102、导向凸起,103、第二环形槽,1031、防滑垫圈,2、顶部承托件,201、第一固定环,3、第二支撑柱,301、第二螺旋面,303、齿纹带,304、第一部分,3041、第一盲孔,305、第二部分,3051、第一圆柱,3052、第二螺柱,3053、第二盲孔,4、第一环片,401、第一套筒,402、导向槽,403、第二套筒,404、第一螺纹孔,405、第一螺柱,4051、凸点,5、底座,501、承重部,5011、第三螺柱,502、凸缘,5021、第一通孔,6、环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包括:

第一支撑柱1,第一支撑柱1的顶部设有顶部承托件2。顶部承托件2用于承托地板。

第二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3的底部设有底座5。底座5用于放置在地面上。

第一支撑柱1的底部具有第一螺旋面101,第二支撑柱3的顶部具有第二螺旋面301。第一螺旋面101与第二螺旋面301全等,第一螺旋面101与第二螺旋面301相接触。具体的,第二螺旋面301为第一母线绕着第二支撑柱3的轴线做等速旋转和等速轴向移动所形成的曲面,并且第一母线绕第二支撑柱3的轴线旋转的角度为360°。第一母线为直线,并且第一母线与第二支撑柱3的轴线垂直。

第二支撑柱3的外壁上凹陷有一圈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中可转动地设有第一环片4。

第一环片4的顶部端面向上伸出有第一套筒401。第一套筒401的内壁上凹陷有多道导向槽402,导向槽40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套筒401的轴向。第一支撑柱1的外壁上凸起有多道导向凸起102,导向凸起10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支撑柱1的轴向。导向凸起102与导向槽402一一对应,导向凸起102滑动配合于对应的导向槽402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3、第一环片4和第一套筒401均同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第一套筒401,通过导向凸起102与导向槽402的配合驱使第一支撑柱1转动,同时在第一螺旋面101和第二螺旋面301的配合下,第一支撑柱1能够上下移动。当第一支撑柱1调节到需要调节的高度后,将第一环片4与第二支撑柱3焊接固定,则限制住了第一套筒401相对于第二支撑柱3的相对转动,此时由于导向凸起102位于导向槽402内,使得第一支撑柱1不能绕其轴线转动,因此第一支撑柱1也无法向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中的可调节高度的地板支架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避免了通过螺纹直接承载竖直方向的载荷,而是采用第一螺旋面101和第二螺旋面301的接触来承载竖直方向的载荷,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支架的承载力,避免了由于螺纹损毁而导致支架失效。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第二支撑柱3的顶部具有两个第二螺旋面301,第一母线绕第二支撑柱3的轴线旋转的角度为180°。

其中一个第二螺旋面301绕第二支撑柱3的轴线旋转180度后与另一个第二螺旋面301完全重合。

第一支撑柱1的底部具有两个第一螺旋面101,两个第一螺旋面101分别与两个第二螺旋面301一一对应。第一螺旋面101与其对应的第二螺旋面301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第一螺旋面101和两个第二螺旋面301相接触,使得在调节第一支撑柱1的高度后,第一支撑柱1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柱3的底部总有两处位置相接触,使得来自竖直方向的载荷均匀分布在第二支撑柱3上。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第一环片4的底部端面向下伸出有第二套筒403。第二套筒403开设有贯穿其内壁与外壁的第一螺纹孔404,第一螺纹孔404中螺旋配合有第一螺柱405。

第二支撑柱3的外壁上对应第一螺纹孔404的位置设有一圈齿纹带303,第一螺柱405的朝向第二支撑柱3的一端凸起有多个凸点4051。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套筒403与第一套筒401同轴。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支撑柱1调节到需要调节的高度后,不需要将第一环片4与第二支撑柱3焊接固定,而是通过旋转第一螺柱405,使得第一螺柱405的端部抵顶于齿纹带303上,即能够限制住第二套筒403与第二支撑柱3的相对转动,即限制住了第一环片4和第一套筒401与第二支撑柱3的相对转动。凸点4051与齿纹带303的作用是增大第一螺柱405的端部与第二支撑柱3的外壁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第二支撑柱3包括呈柱状的第一部分304和呈柱状的第二部分305。

第二部分305的顶部端面伸出有第一圆柱3051,第一圆柱3051的顶部端面伸出有第二螺柱3052。

第一部分304的底部端面开设有第一盲孔3041,第一盲孔3041设有内螺纹,第二螺柱3052与第一盲孔3041的内螺纹螺纹配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圆柱3051的顶部端面抵顶于第一部分304的底部端面以承载来自顶部承托件2的竖直方向的载荷,第二螺柱3052与第一盲孔3041的内螺纹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不承载来自顶部承托件2的竖直方向的载荷。

第一部分304的底部端面、第一圆柱3051的外壁和第二部分305的顶部端面共同形成第一环形槽。

第二螺旋面301位于第一部分304的顶部,齿纹带303位于第二部分305的外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04和第二部分305是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可拆卸的,在装配的时候,先将第一环片4套设于第一圆柱3051后再将第二螺柱3052旋入第一盲孔3041中,便于安装第一环片4。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底座5具有呈拱形的承重部501。拱形能够向下向外分散压力,所以拱形所能承受的力量更重,使得这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能够承载更大的载荷。

承重部501的顶部伸出有第三螺柱5011。第二部分305的底面开设有第二盲孔3053,第二盲孔3053设有内螺纹,第三螺柱5011与第二盲孔3053的内螺纹螺纹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承重部501的顶部抵顶于第二部分305的底面以承载来自顶部承托件2的竖直方向的载荷,第三螺柱5011与第二盲孔3053的内螺纹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不承载来自顶部承托件2的竖直方向的载荷。

承重部501的底部边沿伸出有凸缘502,凸缘50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021。在安装这种高度可调的高承载力支架的时候,螺钉穿过第一通孔5021使得凸缘502与地面固定连接。

还包括环形垫片6,环形垫片6套设于第三螺柱5011,环形垫片6位于底座5与第二部分305之间。当地板需要架空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杆能够调节到的高度的时候,在第三螺柱5011上套设环形垫片6起到调节高度的作用。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顶部承托件2的底面伸出有一圈第一固定环201。

第一支撑柱1的顶部端面凹陷有一圈与第一固定环201相匹配的第二环形槽103,第一固定环201伸入第二环形槽103中。

第二环形槽103中还设有防滑垫圈1031,防滑垫圈1031抵顶于第一固定环201的底部端面和第二环形槽103的底面之间。防滑垫圈1031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质,依靠摩擦力阻止顶部承托件2与第一支撑柱1产生相对转动。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1的顶部端面抵顶于承托件的底面以承载来自顶部承托件2的竖直方向的载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