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空间采光窗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9379发布日期:2020-11-10 12:13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空间采光窗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用自然采光窗井。



背景技术:

采光窗井是一种应用于地下空间工程的建筑构造设施。地下工程通过设置采光窗井,获得自然采光,提高了地下空间的舒适性,缓解了地下空间的封闭感,实现了节约能源,目前在地铁工程中应用较多。但目前工程中使用的采光窗井,采光效率较低,采光均匀性较差。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急需一种能提高自然采光效率和质量的采光窗井形式,解决地下空间自然采光引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地下空间工程自然采光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采光效率高、采光均匀性好、防水性能好的采光窗井系统,具体为一种地下空间采光窗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空间采光窗井,包括采光窗、井道和散光吊顶,所述采光窗设置于所述井道的上方,所述散光吊顶设置于所述井道的下方,所述井道的下方开口大于所述井道的上方开口,所述采光窗为棱锥形结构,包括采光玻璃,其中所述采光玻璃为外表面呈楔形下降形态的一体化钢化玻璃,所述散光吊顶包括吊顶玻璃,所述吊顶玻璃为散光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井道是由相互连通的上井道和下井道组成,其中所述上井道的竖直截面为矩形,下井道的竖直截面为梯形或喇叭形,且所述上井道的开口与所述下井道的上方开口相对应;优选的,所述下井道的竖直截面为等腰梯形或关于中轴对称的喇叭形。

进一步的,所述采光窗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采光玻璃的底框和边框,所述底框和边框构成棱锥形框架,所述采光玻璃固定安装在所述棱锥形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框为一体成型的内部为中空腔体的铝合金型材,所述采光玻璃下端通过密封胶固定在所述铝合金型材中,采光玻璃下端设置滴水槽,所述铝合金型材上设置第二泄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型材上方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采光玻璃的插接槽,所述采光玻璃下端通过密封胶固定在所述插接槽内,型材内部中空腔体内设有“十”字型隔板,“十”字型隔板将所述铝合金型材分为上下左右四个空腔,所述采光玻璃位于上空腔内;

所述“十”字型隔板的纵板与所述采光玻璃平行设置,纵板上端通过挡水条与所述采光玻璃密封连接,纵板下端延伸至第二泄水孔处;

所述“十”字型隔板的横板上与所述采光玻璃滴水槽对应位置处上开设有第一泄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框通过固定片、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井道墙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井道墙体为混凝土墙结构,所述混凝土墙结构由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墙面混凝土墙、水泥砂浆层、腻子层、粘贴胶层和铝箔纸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下井道为轻钢龙骨石膏板结构,轻钢龙骨石膏板结构是由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轻钢主龙骨、轻钢次龙骨、石膏板层、腻子层、粘贴胶层和铝箔纸层组成,所述轻钢龙骨石膏板结构通过角钢与位于所述下井道周围的混凝土墙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光吊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吊顶玻璃的铝合金龙骨,所述铝合金龙骨包括两端与所述井道下方墙体固定连接的铝合金主龙骨和若干个固设在所述铝合金主龙骨上的铝合金次龙骨,所述吊顶玻璃通过玻璃压条和自攻螺钉安装在所述铝合金次龙骨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下空间采光窗井具有以下优势:

设置锥形采光窗,采用多段棱形截面的钢化玻璃,提高采光量,窗井设置为喇叭口形式,内壁粘贴铝箔纸提高了传光量,采用散光玻璃将光线进行漫散射,提高采光均匀性,铝合金窗内置泄水装置,提高采光窗的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空间采光窗井从采光、传光、散光、防水四个方面提高了采光窗井的性能,能更多的引入自然光,提高采光的均匀性,且有效防止天窗漏水,可应用于地铁车站、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地下空间工程,极大提升了采光窗井的采光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光窗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光窗部分的俯视图图;

图4是图2中窗底框的剖视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采光窗;11-采光玻璃;12-底框;13-边框;121-密封胶121;122-滴水槽;123-第一泄水孔;124-第二泄水孔;125-挡水条;126-铝合金型材;2-井道;21-铝箔纸层;22-粘贴胶层;23-腻子层;24-水泥砂浆层;25-混凝土墙;26-石膏板层;27-轻钢次龙骨;28-轻钢主龙骨;29-角钢;3-散光吊顶;31-吊顶玻璃;32-玻璃压条;33-自攻螺钉;34-铝合金次龙骨3;35-铝合金主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地下空间采光窗井,如图1所示,包括采光窗1、井道2和散光吊顶3,所述采光窗1设置于所述井道的上方,所述散光吊顶设置于所述井道的下方,所述井道的下方开口大于所述井道的上方开口,所述采光窗为棱锥形结构,包括采光玻璃11,其中所述采光玻璃11为外表面呈楔形下降形态的一体化钢化玻璃(具体的,所述钢化玻璃采用多段棱形截面,截面下端厚,向上逐渐变薄)。所述散光吊顶包括吊顶玻璃31,所述吊顶玻璃31为为散光玻璃。

所述井道2是由相互连通的上井道和下井道组成,其中所述上井道的竖直截面为矩形,下井道的竖直截面为梯形或喇叭形,且所述上井道的开口与所述下井道的上方开口相对应;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下井道的竖直截面为等腰梯形或关于中轴对称的喇叭形,由上向下开口逐渐扩大。

如图2和3所示,所述采光窗1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采光玻璃11的底框13和边框12,所述底框13和边框12构成棱锥形框架,所述采光玻璃11固定安装在所述棱锥形框架上,底框通过固定片、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墙体上。本实用新型的采光窗1的上述结构可以将入射角较小的自然光以较大的角度折射入井道。

如图4所示,所述底框12为一体成型的内部为中空腔体的铝合金型材126,所述采光玻璃11下端通过密封胶121固定在所述铝合金型材126中,采光玻璃11下端设置滴水槽122,所述铝合金型材上设置第二泄水孔124。

具体的可以优选为以下结构,所述铝合金型材126上方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采光玻璃11的插接槽,所述采光玻璃下端通过密封胶121固定在所述插接槽内,型材内部中空腔体内设有“十”字型隔板,“十”字型隔板将所述铝合金型材分为上下左右四个空腔,所述采光玻璃位于上空腔内;

所述“十”字型隔板的纵板与所述采光玻璃平行设置,纵板上端通过挡水条125与所述采光玻璃密封连接,纵板下端延伸至第二泄水孔处;

所述“十”字型隔板的横板上与所述采光玻璃滴水槽对应位置处上开设有第一泄水孔123。上述结构中的采光玻璃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采光玻璃下端设置滴水槽122,防止通过密封胶一侧渗入的毛细水向内部渗入,铝合金型材中设置第一泄水孔123、第二泄水孔124,将窗框内由滴水槽收集的渗漏水排至室外,实现三道防水。

如图5和6所示,所述上井道墙体为混凝土墙结构,所述混凝土墙结构由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墙面混凝土墙25、水泥砂浆层24、腻子层23、粘贴胶层22和铝箔纸层21组成,墙面混凝土墙25面刷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外刮腻子,腻子面刷粘贴胶粘贴铝箔纸;所述下井道为轻钢龙骨石膏板结构,轻钢龙骨石膏板结构是由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轻钢主龙骨28、轻钢次龙骨27、石膏板层26、腻子层23、粘贴胶层22和铝箔纸层21组成,所述轻钢龙骨石膏板结构通过角钢29与位于所述下井道周围的混凝土墙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散光吊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吊顶玻璃的铝合金龙骨,所述铝合金龙骨包括两端与所述井道下方墙体固定连接的铝合金主龙骨35和若干个固设在所述铝合金主龙骨上的铝合金次龙骨34,所述吊顶玻璃通过玻璃压条和自攻螺钉安装在所述铝合金次龙骨上,所述散光吊顶通过角钢连接件安装在所述井道下方。散光吊顶3采用散光玻璃31作为散光材料,散光玻璃通过玻璃压条32和自攻螺钉33安装在铝合金次龙骨34上,铝合金次龙骨安装在铝合金主龙骨35上。

本实用新型的井道可以折射入室内更多的自然光;本实用新型的散光吊顶可以将直射光进行折射,变成漫散射光,提高采光的均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