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及其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9950发布日期:2021-04-30 09:4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及其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特别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的楼板及其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的预制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是预制楼板的主流技术,但是其下部钢筋在预制混凝土板端部阶段,与梁连接时,一般采用附加钢筋与梁或墙连接的方式。该技术虽然施工方便,但是大大降低了板端部的有效高度,使得板端部的抗弯能力下降较多,容易开裂,甚至有可能在节点区破坏,存在坠落的风险。

同时现有预制楼板在运输时板端如预留有胡子筋,在运输时也及其不便,也会选择在运输前截断胡子筋然后去现场进行二次加工附加钢筋的形式,费时费力。

因此如何找到一种能够实现楼板的受力性能好,同时便于施工和运输的预制楼板为工程面临重要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及其连接节点,要解决预制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下部钢筋采用附加钢筋的连接方式降低了板端部的有效高度,板端部抗弯能力下降易开裂,节点区破坏存在坠落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预制部,所述预制部包括下侧的混凝土基板和预制部钢构件,所述预制部钢构件包括钢筋桁架、下层横向钢筋和下钢绞线锚固件,

所述钢筋桁架包括纵向的桁架上筋、纵向的桁架下筋和连接两者的桁架腹筋,所述桁架下筋位于混凝土基板内,所述下层横向钢筋与桁架下筋固定连接形成下层钢筋网,

所述桁架上筋平行于桁架下筋,桁架上筋位于混凝土基板的上方,所述桁架上筋与桁架下筋之间通过桁架腹筋连接,所述桁架腹筋的底部埋设于混凝土基板内,所述桁架腹筋的上部伸出混凝土基板,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设置在混凝土基板纵向两侧内并且与下层钢筋网连接,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的外端部伸出混凝土基板的纵向端部。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一段钢绞线。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为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该钢绞线为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伸出混凝土基板的部分为直线型、端部带锚固加强件的直线型、曲线型、端部带锚固加强件的曲线型以及套圈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与下层钢筋网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或者套筒连接,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紧靠桁架下筋的一侧。

所述桁架上筋为钢筋或者型钢构件。

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包括预制部,还包括叠合现浇部,所述叠合现浇部包括现浇部钢筋和现浇混凝土,所述现浇部钢筋包括上层横向钢筋和上钢绞线锚固件,

所述上层横向钢筋与桁架上筋连接形成上层钢筋网,所述现浇混凝土浇筑至混凝土基板的上侧并包覆现浇部钢筋和预制部钢构件露出混凝土基板上侧的部分形成防坠落混凝土叠合板,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设置在现浇混凝土纵向两侧内并且与上层钢筋网连接,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的外端部伸出现浇混凝土的纵向端部。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一段钢绞线。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为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该钢绞线为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伸出混凝土基板的部分为直线型、端部带锚固加强件的直线型、曲线型、端部带锚固加强件的曲线型以及套圈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与上层钢筋网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或者套筒连接,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紧靠桁架下筋的一侧。

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下部预制板、上部预制板、中部连接肋和中部空心孔,所述下部预制板包括下板钢筋网和下板混凝土,所述下板钢筋网包括下板纵筋和下板横筋,所述下板钢筋网的纵向端部还固定连接有下钢绞线锚固件,下板混凝土包覆下板钢筋网和下钢绞线锚固件,下钢绞线锚固件的两端伸出下板混凝土的纵向两端,

所述上部预制板包括上板钢筋网和上板混凝土,所述上板钢筋网包括上板纵筋和上板横筋,所述上板钢筋网的纵向端部还固定连接有上钢绞线锚固件,上板混凝土包覆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上钢绞线锚固件的两端伸出上板混凝土的纵向两端,

所述中部连接肋与中部空心孔交替设置在上部预制板和下部预制板之间,所述中部连接肋为纵向间隔设置的肋条,中部连接肋连接上部预制板和下部预制板连接。

所述中部空心孔内填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塑料、橡胶、海绵或者上述组合。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一段钢绞线或者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整根钢绞线为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伸出混凝土基板的部分为直线型和/或形成套圈,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与上板钢筋网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或者套筒连接,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紧靠上板纵筋的一侧。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一段钢绞线或者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整根钢绞线为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伸出混凝土基板的部分为直线型、端部带锚固加强件的直线型、曲线型、端部带锚固加强件的曲线型以及套圈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与下板钢筋网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或者套筒连接,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紧靠下板纵筋的一侧。

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的连接节点,包括所述的板体,还包括与板体固定连接的竖向构件,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伸出板体的部分锚入竖向构件内,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伸出板体的部分竖向构件内,所述竖向构件为梁和/或墙,伸出的钢绞线均与节点区混凝土或者灌浆料形成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创新设计了钢绞线锚固件并将其结合在现有的叠合楼板和基础楼板结构内,钢绞线伸出板体的长度也与现有钢筋相似,均可以限定为5d长度,对现有的楼板结构受力和连接方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具有承载力高的优点,而且便于楼板施工,提升混凝土板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的特点,可以满足楼板的承载力需要。

本实用新型提高楼板板端的传力效率,传力连续:

一、锚固钢丝绳与桁架钢筋的底部钢筋共同作用,可以大幅度提支座处的抗弯承载力,可提升30%以上;

二、提高加强型混凝土楼板抗弯承载力和楼板整体面内抗弯刚度,使得整个结构整体变形,防止结构被各个击破;

三、提升结构的整体性,可有效防止巨大震中混凝土板的坠落;

四、便于施工和更换,有效提升施工速度;

五,钢绞线较钢筋柔软方便运输。

六,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七、楼板可以做成空心结构,减轻了了预制混凝土板的重量。

八、上部的纵向钢筋伸出预制混凝土可以提升上部锚固或连续传力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板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板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或图2的混凝土基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板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板体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混凝土基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板体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板体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板体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板体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端部带锚固加强件的直线型。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端部为曲线型。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端部带锚固加强件的曲线型。

附图标记:1-下层横向钢筋、2-下钢绞线锚固件、3-桁架上筋、4-桁架下筋、5-混凝土基板、6-桁架腹筋、7-现浇混凝土、8-上层横向钢筋、9-上钢绞线锚固件、10-下板混凝土、11-下板纵筋、12-下板横筋、13-上板混凝土、14-上板纵筋、15-上板横筋、16-中部连接肋、17-中部空心孔、18-填充物、19-竖向构件、20-锚固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3所示。

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预制部,所述预制部包括下侧的混凝土基板5和预制部钢构件,所述预制部钢构件包括钢筋桁架、下层横向钢筋1和下钢绞线锚固件2。

所述钢筋桁架包括纵向的桁架上筋3、纵向的桁架下筋4和连接两者的桁架腹筋,所述桁架下筋4位于混凝土基板内,所述下层横向钢筋与桁架下筋4固定连接形成下层钢筋网。

所述桁架上筋3平行于桁架下筋4,桁架上筋3位于混凝土基板5的上方,所述桁架上筋3与桁架下筋4之间通过桁架腹筋6连接,所述桁架腹筋6的底部埋设于混凝土基板5内,所述桁架腹筋6的上部伸出混凝土基板5。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设置在混凝土基板5纵向两侧内并且与下层钢筋网连接,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的外端部伸出混凝土基板5的纵向端部。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一段钢绞线,钢绞线的设置个数两倍于与桁架下筋的个数,钢绞线左右成对设置并一一对应桁架下筋。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伸出混凝土基板5的部分为直线型、端部带锚固加强件20的直线型、曲线型、端部带锚固加强件20的曲线型以及套圈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本实施例中均为直线型。

锚固加强件是加强钢绞线在混凝土中的锚固握裹力所设,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固定在钢绞线的端部,也可以为一般形式上的锚具。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端部带锚固加强件20的直线型,如图14所示;或者也可以为曲线型,如图15所示;或者端部带锚固加强件20的曲线型,如图16所示。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与下层钢筋网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或者套筒连接,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紧靠桁架下筋4的一侧。

所述桁架上筋3为钢筋。

实施例二参见图2和图3所示。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中的桁架上筋3为型钢构件。

实施例三参见4所示。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伸出混凝土基板5的部分为套圈,该套圈为u型钢绞线,钢绞线的两肢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根桁架下筋4之间,套圈的开口朝内。

以上实施例加强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工厂制作预制部钢构件。

步骤二、支设楼板的模板。

步骤三、铺设钢桁架、下钢绞线锚固件2和下层横向钢筋。

步骤四、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基板5。

步骤五、养护混凝土至预定强度。

实施例四参见5-6所示。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四中的下钢绞线锚固件2为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该钢绞线为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

这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工厂制作预制部钢构件。

步骤二、支设楼板的模板。

步骤三、铺设钢桁架、下钢绞线锚固件2和下层横向钢筋;张拉下钢绞线锚固件2,施加预应力。

步骤四、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基板5。

步骤五、养护混凝土至预定强度。截断下钢绞线锚固件2。

实施例五参见图7所示。

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包括预制部,还包括叠合现浇部,所述叠合现浇部包括现浇部钢筋和现浇混凝土7,所述现浇部钢筋包括上层横向钢筋8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

所述上层横向钢筋8与桁架上筋3连接形成上层钢筋网,所述现浇混凝土7浇筑至混凝土基板5的上侧并包覆现浇部钢筋和预制部钢构件露出混凝土基板5上侧的部分形成防坠落混凝土叠合板。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设置在现浇混凝土7纵向两侧内并且与上层钢筋网连接,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的外端部伸出现浇混凝土7的纵向端部。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一段钢绞线。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并且钢绞线为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伸出混凝土基板5的部分为如实施例一中的直线型,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形成如实施例三中的套圈。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与上层钢筋网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或者套筒连接,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紧靠桁架下筋4的一侧。

这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工厂制作预制部钢构件。

步骤二、支设楼板的模板。

步骤三、铺设钢桁架、下钢绞线锚固件2和下层横向钢筋。

步骤四、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基板5。

步骤五、养护混凝土至预定强度。

步骤六,预制部运至现场后吊装就位。

步骤七,铺设上层横向钢筋8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

步骤八,支设现浇部的模板。

步骤九,施工现浇混凝土7形成叠合楼板。

步骤十,养护混凝土至预定强度。

当下钢绞线锚固件2或者上钢绞线锚固件9为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时,需要在步骤三之后增加:张拉下钢绞线锚固件2,施加预应力。步骤五之后增加:截断下钢绞线锚固件2。步骤七之后增加:张拉上钢绞线锚固件9,施加预应力。步骤九之后增加:截断上钢绞线锚固件9。

实施例六参见图8-9所示。

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下部预制板、上部预制板、中部连接肋16和中部空心孔17,所述下部预制板包括下板钢筋网和下板混凝土10,所述下板钢筋网包括下板纵筋11和下板横筋12,所述下板钢筋网的纵向端部还固定连接有下钢绞线锚固件2,下板混凝土10包覆下板钢筋网和下钢绞线锚固件2,下钢绞线锚固件2的两端伸出下板混凝土10的纵向两端。

所述上部预制板包括上板钢筋网和上板混凝土13,所述上板钢筋网包括上板纵筋14和上板横筋15,所述上板钢筋网的纵向端部还固定连接有上钢绞线锚固件9,上板混凝土13包覆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上钢绞线锚固件9的两端伸出上板混凝土13的纵向两端。

所述中部连接肋16与中部空心孔17交替设置在上部预制板和下部预制板之间,所述中部连接肋16为纵向间隔设置的肋条,中部连接肋16连接上部预制板和下部预制板连接。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如实施例五中的一段钢绞线。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整根钢绞线为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伸出混凝土基板5的部分形成如实施例五中的直线型,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形成如实施例三中的套圈,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与上板钢筋网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或者套筒连接,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紧靠上板纵筋14的一侧。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如实施例一中的一段钢绞线。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整根钢绞线为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伸出混凝土基板5的部分形成如实施例一中的直线型,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形成如实施例三中的套圈,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与下板钢筋网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或者套筒连接,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紧靠下板纵筋11的一侧。

这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工厂制作下板钢筋网、下钢绞线锚固件2、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

步骤二、支设楼板的模板。

步骤三、依次将下板钢筋网和下钢绞线锚固件2以及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连接为一体,先铺设下板钢筋网和下钢绞线锚固件2,然后增加中部空心孔17的内模,最后铺设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

步骤四、浇筑混凝土形成板体。

步骤五、养护混凝土至预定强度。

步骤六,抽出内模或保留内膜。

当下钢绞线锚固件2或者上钢绞线锚固件9为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时,需要在步骤三之后增加:张拉下钢绞线锚固件2,施加预应力;张拉上钢绞线锚固件9,施加预应力。步骤五之后增加:截断下钢绞线锚固件2,截断上钢绞线锚固件9。

实施例七参见图10-11所示,与实施例六不同的是,所述中部空心孔17内填有填充物18,所述填充物18为塑料、橡胶、海绵或者上述组合。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如实施例五中的一段钢绞线。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如实施例五中的一段钢绞线。

这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工厂制作下板钢筋网、下钢绞线锚固件2、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

步骤二、支设楼板的模板。

步骤三、依次将下板钢筋网和下钢绞线锚固件2以及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连接为一体,先铺设下板钢筋网和下钢绞线锚固件2,然后增加中部空心孔17的内模,内模之间填有填充物18,最后铺设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

步骤四、浇筑混凝土形成板体。

步骤五、养护混凝土至预定强度。

步骤六,抽出内模或保留内膜。

实施例八参见图12所示,与实施例七不同的是,

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9为沿楼板纵向在端部设置如实施例五中的一段钢绞线。

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2为沿楼板纵向通长设置整根钢绞线,整根钢绞线为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

这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工厂制作下板钢筋网、下钢绞线锚固件2、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

步骤二、支设楼板的模板。

步骤三、依次将下板钢筋网和下钢绞线锚固件2以及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连接为一体,先铺设下板钢筋网和下钢绞线锚固件2,然后增加中部空心孔17的内模,内模之间填有填充物18,最后铺设上板钢筋网和上钢绞线锚固件9;张拉下钢绞线锚固件2,施加预应力。

步骤四、浇筑混凝土形成板体。

步骤五、养护混凝土至预定强度;截断下钢绞线锚固件2。

步骤六,抽出内模或保留内膜。

以上实施例中的板体中,混凝土板均可以设有加劲肋或者加劲板,加劲肋上开有洞口,还可以设有预埋连接件。

参见图13所示,一种加强型混凝土楼板的连接节点,包括板体,还包括与板体固定连接的竖向构件19,所述下钢绞线锚固件伸出板体的部分锚入竖向构件19内,所述上钢绞线锚固件伸出板体的部分竖向构件19内,所述竖向构件19为梁和/或墙,伸出的钢绞线均与节点区混凝土或者灌浆料形成整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