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8750发布日期:2020-10-30 21:5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后浇带采用独立支撑形式,即模板工程施工同时设置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后浇带两侧模板拆除时不影响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拆除后浇带两侧模板时保证后浇带的结构不受扰动;后浇带两侧支撑架拆除时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不得拆除,直至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成方可拆除,但传统的后浇带支撑系统往往难以进行混凝土侧面的剃凿和底膜内垃圾清理,容易造成后浇带两侧悬挑状态构件的下沉开裂,且若不能独立支撑,则会长时间积压巨量的周材,大大增加租赁费用,同时阻碍后续工序的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该新型能独立支撑,便于拆装,可多次周转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套管、设置于套管内的上立杆、设置于上立杆顶端的顶托,所述上立杆通过插销固定与套管的连接,所述上立杆杆身上间隔设置有用于配合插销的多个销孔,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用于插销穿过的竖缝,所述套管外套接用于对插销限位的调整旋钮,所述套管外壁设置螺纹,所述套管外壁通过螺纹螺接调整旋钮。

优选的,所述支架由3竖直立杆和设置于竖直立杆顶端的盖板构成,所述竖直立杆在盖板上连接位点呈正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竖直立杆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3竖直立杆之间设置连接件形成约束,其长度为3m,竖直立杆由钢管构成,钢管外径为48.3mm,壁厚3.5mm,底座为矩形钢板,尺寸为100*100*10mm。

优选的,所述盖板为正三角形盖板,每个角部设置连接槽,所述竖直立杆上端部设置于连接槽中实现竖直立杆与三角形盖板的连接,所述三角形盖板中心设置有用于上立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套管对应通孔焊接于三角形盖板上,套管内径与通孔孔径一致,所述套管高度为400mm,所述顶托为500*600mm的矩形钢板,所述正三角形盖板边长350mm,厚度为25mm。

优选的,所述顶托底部中心设置有用于对接上立杆的对接管,所述上立杆上端部插入对接管中与顶托连接,所述顶托底部设置多个加强筋,加强筋一端连接顶托底面,另一端连接至对接管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该系统整体制作简单,拆装方便,安装牢固,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高度调整,多次使用,减少了制作成本,增加了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的支架和套管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的支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的上立杆,顶托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支架,110竖直立杆,111底座,112连接件,120盖板,200套管,210插销,300上立杆,310销孔,400顶托,4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包括支架100、设置于支架上的套管200、设置于套管内的上立杆300、设置于上立杆顶端的顶托400,所述上立杆300通过插销210固定与套管200的连接,所述上立杆300杆身上间隔设置有用于配合插销的多个销孔310,所述套管200上设置有用于插销210穿过的竖缝,所述套管外套接用于对插销限位的调整旋钮,所述套管外壁设置螺纹,所述套管外壁通过螺纹螺接调整旋钮。

具体的,所述支架100由3竖直立杆110和设置于竖直立杆顶端的盖板120构成,所述竖直立杆在盖板上连接位点呈正三角形。

具体的,所述竖直立杆110底端设置有底座111,所述3竖直立杆之间设置连接件112形成约束,其长度为3m,竖直立杆由钢管构成,钢管外径为48.3mm,壁厚3.5mm,底座为矩形钢板,尺寸为100*100*10mm。

具体的,所述盖板120为正三角形盖板,每个角部设置连接槽,所述竖直立杆上端部设置于连接槽中实现竖直立杆与三角形盖板的连接,所述三角形盖板中心设置有用于上立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套管对应通孔焊接于三角形盖板上,套管内径与通孔孔径一致,所述套管高度为400mm,所述顶托为500*600mm的矩形钢板,所述正三角形盖板边长350mm,厚度为25mm。

具体的,所述顶托底部中心设置有用于对接上立杆的对接管,所述上立杆上端部插入对接管中与顶托连接,所述顶托底部设置多个加强筋,加强筋一端连接顶托底面,另一端连接至对接管上。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后浇带支撑体系的制作、组装:根据图纸下料,独立支撑系统有若干组支撑体系组成,每组支撑体系设有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3竖直立杆,由每根长3m,φ48.3*3.5钢管组成,每根竖直立杆底部设有100*100*10mm钢板底座,顶端设350mm宽、25mm厚钢板制作而成的正三角形盖板,正三角形盖板每个角部下方设有φ50、深15mm的圆槽,三根竖直立杆分别深入盖板底部15mm的园槽内,并形成约束,盖板中间设有φ50的圆孔,圆孔上方焊接dn50、高400mm的调整高度的套管,套管设有插销槽、插销及螺旋调整控制钮。

上立杆为3m长、φ48.3*3.5钢管,上立杆设有10个调整高度的限位插销孔,上部设有500*600的钢板顶托,顶托下部设有150mm长、dn50的钢管,上立杆插入上部dn50的套管中,并形成约束。

2.后浇带两侧定型模板的制作:根据现浇板的厚度和钢筋的直径、间距下料制作定型模板

3.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及后浇带处独立支撑系统:首先在结构板上将梁位置准确定位,标好梁下及两侧支撑立杆点位,然后在框架梁之间按照施工方案所规定的间距均分,测出现浇板立杆的位置线,再将现浇板的支撑立杆逐一定位,先搭设梁下及两侧立杆,再进行现浇板立杆搭设,形成满堂红整体模板支撑受力体系,楼面梁底模、侧模均采用预制定型模板,在梁底支架搭设完成后,即可安装梁底板,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随其他模板一同搭设,在后浇带两侧设置,间距不大于3m,竹胶板模板支设时,在顶托周边将竹胶板开口,用顶托顶面代替模板,与周围支撑体系独立设置。

4.后浇带两侧定型模板及钢丝网安装:根据设计图纸钢筋间距及规格将竹胶板上下边缘开口,作为后浇带侧模,上下开口位置与现浇板上下钢筋一致,确保钢筋从侧模开口处穿过。在模板上弹出钢筋分割线和预留孔洞位置线,按线绑扎好现浇板底部钢筋后,将后浇带侧模底部放在预先钉好的木条外侧,并卡紧,将后浇带两侧侧模固定好,进行现浇板上部钢筋绑扎,绑扎时将钢筋从定型模板上部开口处穿过,后浇带处定型模板接缝处拼装严密,并加设钢丝网,钢丝网用扎丝与钢筋绑扎牢固,然后用木方将后浇带两侧模板加固严密,确保后浇带侧模不被砼挤压变形,使后浇带边缘顺直,模板加固完成后,对模板进行复核,检查各部位尺寸是否复核设计要求。

5.浇筑后浇带两侧梁板砼:后浇带两侧砼浇筑是以后浇带两侧向完成外扩展对称均衡进行浇筑,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尽量缩短时间,并在前层砼初凝前,将此层砼浇筑完毕。

6.拆除其他部位模板及支撑体系: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7.后浇带砼清理、凿毛及支设后浇带模板及支撑体系。

8.拆除后浇带模板和支撑体系及独立支撑系统。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