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屋顶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4537发布日期:2021-02-03 07:3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屋顶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屋顶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屋顶绿化不单是简单地放置绿植,更重要的是要有设计、有层次地铺设绿植,所以,在屋顶绿化时,需要有一定的绿化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屋顶绿化结构,不单使得屋顶绿化变得更加有层次,而且可以保护屋顶绿化不受意外冲撞而毁坏。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式屋顶绿化结构,其中,包括基础围板和伸缩调整部,所述基础围板为竖直平板,所述伸缩调整部包括进出口、伸缩杆、外挡板和内挡板,所述进出孔为水平贯穿所述基础围板的穿口,所述外挡板为水平延展的竖直平板,所述伸缩杆为自所述外挡板的内表面水平向外延伸穿过所述进出孔的直杆,所述内挡板为自所述伸缩杆的末端水平向外反向延伸的直杆。
[0005]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稳定所述伸缩杆位置的距离保持部。
[0006]
作为优选,所述距离保持部包括双侧撑板、转板槽和止板杆,所述转板槽为位于所述伸缩杆的侧面且竖直间隔排布的中空圆柱槽,所述止板杆为连接上、下两侧的所述转板槽外壁面的竖直杆,所述双侧撑板包括转动撑板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自所述转动撑板的上、下表面同一侧端部反向延伸的圆杆,所述转动撑板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伸缩杆的侧面。
[0007]
作为优选,还包括口边抵挡槽,所述口边抵挡槽为自所述进出口的外侧边缘处水平反向延伸的矩形凹槽。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口边抵挡槽还包括斜滑面,所述斜滑面为自所述口边抵挡槽的底面向内延展至所述进出口壁面的倾斜平面。
[0009]
作为优选,在所述外挡板上还有把持部,所述把持部包括推拉插杆和安插槽,所述安插槽为自所述外挡板的上表面水平间隔分布的矩形直凹槽,所述推拉插杆包括短横杆和长插杆,所述长插杆为垂直所述短横杆的两端向同一侧延伸的矩形直杆。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外挡板上还有收板槽,所述收板槽为水平贯穿所述外挡板的矩形通槽,所述收板槽在水平位置上分布于所述伸缩杆的两侧。
[00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不单使得屋顶绿化变得更加有层次,而
且可以保护屋顶绿化不受意外冲撞而毁坏。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可调式屋顶绿化结构俯视图。
[0013]
图2为距离保持部工作示意图。
[0014]
图3为距离保持部放大示意图。
[0015]
图4为双侧撑板和转板槽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推拉插杆工作示意图。
[0017]
图中:1、基础围板,2、伸缩杆,3、外挡板,4、双侧撑板,5、转板槽,6、口边抵挡槽,7、斜滑面,8、推拉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0]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式屋顶绿化结构,其中,包括基础围板1和伸缩调整部,基础围板1为竖直平板,伸缩调整部包括进出口、伸缩杆2、外挡板3和内挡板,进出孔为水平贯穿基础围板1的穿口,外挡板3为水平延展的竖直平板,伸缩杆2为自外挡板3的内表面水平向外延伸穿过进出孔的直杆,内挡板为自伸缩杆2的末端水平向外反向延伸的直杆。可以通过改变伸缩调整部来改变屋顶绿化结构的面积或体积,实现屋顶绿化结构的可调性,具体的,由基础围板1构成的绿化结构具备一定的形状,当需要扩大绿化面积或保护基础围板1内绿植时,可以将外挡板3从进出口中拉出,随着伸缩杆2的外伸,实现不同伸缩量的保护或面积的扩大,直至内挡板抵挡在进出口上,无法再扩大面积,同时,若有需要,可在外挡板3和基础围板1之间的区域继续放置绿植,完成屋顶绿植的扩张。
[0021]
如图2、图3、图4所示,还包括用于稳定伸缩杆2位置的距离保持部。距离保持部包括双侧撑板4、转板槽5和止板杆,转板槽5为位于伸缩杆2的侧面且竖直间隔排布的中空圆柱槽,止板杆为连接上、下两侧的转板槽5外壁面的竖直杆,双侧撑板4包括转动撑板和转动杆,转动杆自转动撑板的上、下表面同一侧端部反向延伸的圆杆,转动撑板通过弹簧连接于伸缩杆2的侧面。在伸缩杆2在进出口中移动时,还可以通过距离保持部来完成伸缩杆2的位置定位,使得外挡板3具备所需位置的固定,即当伸缩杆2在向外移动的时候,双侧撑板4经过进出口后会由弹簧撑开,当双侧撑板4在转板槽5中转动至抵触止板杆时停止,此时,双侧撑板4张开,若挤压外挡板3使得伸缩杆2退回进出口时,两侧的双侧撑板4会抵触在基础围板1上,组织伸缩杆2的移动,实现外挡板3的稳定,也可由此保护外挡板3和基础围板1之间的绿植。如若需要收回时,可将双侧撑板4向内挤压,再退回至进出口内即可。
[0022]
还包括口边抵挡槽6,口边抵挡槽6为自进出口的外侧边缘处水平反向延伸的矩形凹槽。抵挡槽为双侧撑板4的末端提供了受力部位,双侧撑板4的末端可以抵靠在抵挡槽的壁面上,由壁面和止板杆同时组织转动撑板的旋转。口边抵挡槽6还包括斜滑面7,斜滑面7为自口边抵挡槽6的底面向内延展至进出口壁面的倾斜平面。斜滑面7一来可以引导双侧撑
板4逐渐撑开,其次,在将伸缩杆2退回进出口时,允许双侧撑板4未压靠于伸缩杆2表面,使得退回过程也更加方便。
[0023]
如图5所示,在外挡板3上还有把持部,把持部包括推拉插杆8和安插槽,安插槽为自外挡板3的上表面水平间隔分布的矩形直凹槽,推拉插杆8包括短横杆和长插杆,长插杆为垂直短横杆的两端向同一侧延伸的矩形直杆。可以通过操控推拉插杆8来完成外挡板3的外伸。外挡板3上还有收板槽,收板槽为水平贯穿外挡板3的矩形通槽,收板槽在水平位置上分布于伸缩杆2的两侧。在外挡板3上设置受板槽后,若需要将外挡板3退回时,可以将推拉插杆8抽出,两端分别插入两侧的受板槽中,依靠推拉插杆8的深入端挤压双侧撑板4,使得转动撑板贴靠在伸缩杆2表面,这时无需使用手工的方式退回伸缩杆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