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的新型装配式墙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0131发布日期:2021-03-02 20:3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的新型装配式墙面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的新型装配式墙面。


背景技术:

[0002]
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建筑施工中对墙面的处理往往不外乎对墙体的刷灰、刷漆以及贴墙纸等方法,这些方法通常就施工来说都是耗时耗力,且这些方法所改造出来的墙面后期仍然会出现若干问题,如墙体脱落等,维修又费时费力,基于此,本设计提出一种节能的新型装配式墙面。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节能的新型装配式墙面。
[0004]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节能的新型装配式墙面,包括墙板、框架、封盖;所述框架呈矩形且两侧的侧壁内侧均设有矩形滑槽,所述框架下侧壁内侧还设有若干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滑槽边缘还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墙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两侧的矩形滑槽内,并且所述墙板下端的第一矩形凸起、第二矩形凸起、第三矩形凸起插入所述框架下侧壁内侧的矩形槽内,所述封盖呈长条形且下侧设有若干矩形凸起,所述矩形凸起插入所述墙板的矩形缺口内,且所述封盖两侧伸入框架内,且与所述框架上端面平齐;上述封盖在本设计中作为一个密封件,防止墙板从所述框架中脱落,在有必要时,还可以在框架与封盖之间加入环保型胶水,使得本设计在使用中更加牢固。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和第三墙板,所述第一墙板呈方形且所述第一墙板一侧边设有第一t形凸起,所述第一墙板另一侧边滑动安装在所述矩形滑槽内,所述第一矩形凸起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墙板上,所述第一墙板上侧设有第一矩形缺口,所述第一墙板下侧还设有第一矩形凸起,所述第一墙板竖向单列排布且所述第一矩形缺口与所述第一矩形凸起上下连接,即相邻设置的第一矩形缺口与所述第一矩形凸起,其第一矩形凸起插入至第一矩形缺口内,位于最下方的第一矩形凸起插入至内,位于最上方的第一矩形缺口内插入有所述矩形凸起。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墙板呈方形且所述第二墙板一侧边设有第一t形滑槽,所述第一t形凸起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t形滑槽内,所述第二墙板另一侧边还设有第二t形凸起,所述第二t形凸起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墙板上,所述第二墙板上侧设有第二矩形缺口,所述第二墙板下侧还设有第二矩形凸起,所述第二墙板竖向单列或多列排布且所述第二矩形缺口与所述第二矩形凸起上下连接,与上述第一墙板同理,即相邻设置的第二矩形缺口与所述第二矩形凸起,其第二矩形凸起插入至第二矩形缺口内,位于最下方的第二矩形凸起插入至矩形槽内,位于最上方的第二矩形缺口内插入有所述矩形凸起。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墙板呈方形且所述第三墙板一侧边设有第二t形滑槽,所述第三墙板另一侧边活动安装在所述矩形滑槽内,所述第二t形凸起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t形滑
槽内,所述第三墙板上侧设有第三矩形缺口,所述第三墙板下侧还设有第三矩形凸起,所述第三墙板竖向单列排布且所述第三矩形缺口与所述第三矩形凸起上下连接,与上述第一墙板同理,即相邻设置的第三矩形缺口与所述第三矩形凸起,其第三矩形凸起插入至第三矩形缺口内,位于最下方的第三矩形凸起插入至矩形槽内,位于最上方的第三矩形缺口内插入有所述矩形凸起。
[0008]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缺口、第二矩形缺口、第三矩形缺口的结构一致,所述矩形凸起、第一矩形凸起、第二矩形凸起、第三矩形凸起的结构一致,上述一致的结构可以使本设计的组装装更加方便快速,从而达到节省人力的目的。
[0009]
再进一步的,所述墙板均由岩棉等建筑节能材料制成,岩棉等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从而可以让室内的温度保持较稳定,从而可以让使用者降低对空调、地暖等的使用程度,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
本设计的一种节能的新型装配式墙面不仅具有安装方便、维修方便的优点,而且其采用的岩棉等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使其具有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墙板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墙板示意图;
[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墙板示意图;
[0017]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框架示意图;
[0018]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封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0]
实施例1:一种节能的新型装配式墙面,参见图1至图7。
[0021]
包括墙板21、框架4、封盖5。
[0022]
具体来说,所述框架4呈矩形且两侧的侧壁内侧开设有相向设置的矩形滑槽18,所述框架4下侧壁的内侧还设有若干矩形槽19,所述矩形滑槽18边缘还设有矩形凹槽17,所述墙板21滑动安装在所述框架4两侧的矩形滑槽18内,并且所述墙板21下端的第一矩形凸起7、第二矩形凸起9、第三矩形凸起15分别插入所述框架4下部的矩形槽19内。
[0023]
所述封盖5呈长条形且侧壁设有若干矩形凸起20,所述矩形凸起20插入所述墙板21的矩形凹槽内,所述封盖5两侧插入框架5的矩形凹槽17内,且与所述框架5上端面平齐;上述封盖5在本设计中作为一个密封件,防止墙板21从所述框架中脱落,在有必要时,还可以在框架21与封盖5之间加入环保型胶水,使得本设计在使用中更加牢固。
[0024]
具体来说,所述墙板21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和第三墙板3,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墙板1呈方形且所述第一墙板1一侧边设有第一t形凸起7,所述第一墙板1另一侧滑动安装在所述矩形滑槽18内,所述第一t形凸起7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墙板2上,所述第一墙板
1上侧设有第一矩形缺口6,所述第一墙板1下侧还设有第一矩形凸起8,所述第一墙板1竖向单列排布且所述第一矩形缺口6与所述第一矩形凸起8上下连接,即相邻设置的第一矩形缺口6与所述第一矩形凸起8,其第一矩形凸起8插入至第一矩形缺口6内,位于最下方的第一矩形凸起8插入至19内,位于最上方的第一矩形缺口6内插入有所述矩形凸起20。
[0025]
所述第二墙板2呈方形且所述第二墙板2一侧边设有第一t形滑槽12,所述第一t形凸起7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t形滑槽12内,所述第二墙板2另一侧边还设有第二t形凸起9,所述第二t形凸起9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墙板3上,所述第二墙板2上侧设有第二矩形缺口10,所述第二墙板2下侧还设有第二矩形凸起11,所述第二墙板2竖向单列或多列排布且所述第二矩形缺口10与所述第二矩形凸起11上下连接,同理,即相邻设置的第二矩形缺口10与所述第二矩形凸起11,其第二矩形凸起11插入至第二矩形缺口10内,位于最下方的第二矩形凸起11插入至矩形槽19内,位于最上方的第二矩形缺口10内插入有所述矩形凸起20。
[0026]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墙板3呈方形且所述第三墙板3一侧边设有第二t形滑槽13,所述第三墙板3另一侧边活动安装在所述矩形滑槽18内,所述第二t形凸起9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t形滑槽13内,所述第三墙板3上侧设有第三矩形缺口14,所述第三墙板3下侧还设有第三矩形凸起15,所述第三墙板3竖向单列排布且所述第三矩形缺口14与所述第三矩形凸起15上下连接。同理,即相邻设置的第三矩形缺口14与所述第三矩形凸起15,其第三矩形凸起15插入至第三矩形缺口14内,位于最下方的第三矩形凸起15插入至矩形槽19内,位于最上方的第三矩形缺口14内插入有所述矩形凸起20。
[0027]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矩形缺口6、第二矩形缺口10、第三矩形缺口14的结构一致,所述矩形凸起20、第一矩形凸起8、第二矩形凸起11、第三矩形凸起15的结构一致,上述一致的结构可以使本设计的组装装更加方便快速,从而达到节省人力的目的。
[0028]
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墙板21均由岩棉等建筑节能材料制成,岩棉等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
[0029]
本设计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0030]
首先根据墙面大小制作相应大小的框架4和与之匹配的封盖5,所述框架4上的四个侧边可采用现场组装并结合使用铆钉或螺钉固定方式组装,组装时,将其三个侧边先组装,其顶边(设有矩形凹槽17的侧边)最后安装,其次将所述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第三墙板3按要求安装进所述框架4内,即将相邻设置的第一墙板1的第一矩形缺口6与所述第一矩形凸起8配合,也即其第一矩形凸起8插入至第一矩形缺口6内,位于最下方的第一矩形凸起8插入至19内,位于最上方的第一矩形缺口6内插入有所述矩形凸起20;将相邻设置的第二墙板2的第二矩形缺口10与所述第二矩形凸起11配合,也即其第二矩形凸起11插入至第二矩形缺口10内,位于最下方的第二矩形凸起11插入至矩形槽19内,位于最上方的第二矩形缺口10内插入有所述矩形凸起20;将相邻设置的第三墙板的第三矩形缺口14与所述第三矩形凸起15,其第三矩形凸起15插入至第三矩形缺口14内,位于最下方的第三矩形凸起15插入至矩形槽19内,位于最上方的第三矩形缺口14内插入有所述矩形凸起20,确认均安装完成后。
[0031]
最后将封盖5压入所述框架4上侧,并在有要求的情况下使用胶水粘接所述封盖5与所述框架4,然后将安装完成的本设计覆盖在墙体表面并使用环保胶水将本设计粘接固定。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