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3951发布日期:2021-04-21 00:06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碰撞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商场、幼儿园、游乐园等公共场所,墙面上通常设有防碰撞的单层泡沫板,但只能对较小力度的碰撞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应对力度较大的碰撞,缓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严重时还是会出现碰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具有对不同力度的碰撞进行缓冲保护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该装置设于具有防坠洞的墙体上,包括泡沫板、塑料板、缓冲气囊和防坠机构,所述防坠机构包括防坠杆和防坠滑块,所述泡沫板的一侧面与所述塑料板的一侧面连接,所述塑料板的另一侧面固定有所述防坠杆的一端,所述防坠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防坠滑块上,所述防坠滑块活动设于所述墙体的防坠洞内,所述塑料板和所述墙体之间设有所述缓冲气囊。
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7.在该装置的最外侧固定泡沫板,可以应付日常较小力度的碰撞,在泡沫板后面安装塑料板,为泡沫板提供支撑点,塑料板和墙体之间增加缓冲气囊,在面对较大力度的碰撞时,位于塑料板前侧的泡沫板可以增加碰撞位置的接触面积,位于塑料板后侧的缓冲气囊可以增加泡沫板受撞击产生的位移,同时,缓冲气囊可以降低撞击强度,分散冲击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较大力度的碰撞无法保护碰撞者的问题。
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坠机构还包括防坠壳体,所述防坠壳体为圆筒状,所述防坠滑块和防坠杆均为圆柱形,所述防坠壳体的底部设有一个圆孔,所述防坠杆穿过该圆孔,所述防坠滑块位于所述防坠壳体内部,所述防坠壳体固定在所述墙体的防坠洞内。
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10.利用防坠机构,可以将泡沫板、塑料板和缓冲气囊设在墙体上,避免发生掉落的问题,同时利用防坠杆在防坠壳体内的活动,为泡沫板和塑料板在受冲击时需要的活动空间提供一段的距离。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泡沫板的侧面面积等于所述塑料板的侧面面积,所述泡沫板的长度大于等于两米。
1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13.塑料板的侧面面积等于泡沫板的侧面面积,使整个泡沫板都能被塑料板支撑,同时,泡沫板的长度大于等于两米,可以使绝大多数的人和墙体发生碰撞时的碰撞位置都在泡沫板上。
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坠壳体底部的圆孔直径大于所述防坠杆的直径,所述防坠滑块的轴线方向上设有排气孔。
1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16.防坠滑块在防坠壳体内的运动类似于活塞运动,因此,防坠滑块上的排气孔可以避免防坠壳体内的空气无处排放,导致无法为缓冲碰撞提供位移距离的问题。
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塑料板同一侧面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防坠机构。
1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19.安装两个防坠机构,可以避免塑料板和泡沫板单侧边受碰撞后,产生两侧位移量不一致的问题。
2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塑料板和所述墙体之间固定多个所述缓冲气囊。
2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22.某个缓冲气囊出现故障后,其他缓冲气囊依旧可以正常工作,减少了维护的次数,解决了因为维护次数过多造成的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在该装置的最外侧固定泡沫板,可以应付日常较小力度的碰撞,在泡沫板后面安装塑料板,为泡沫板提供支撑点,塑料板和墙体之间增加缓冲气囊,在面对较大力度的碰撞时,位于塑料板前侧的泡沫板可以增加碰撞位置的接触面积,位于塑料板后侧的缓冲气囊可以增加泡沫板受撞击产生的位移,同时,缓冲气囊可以降低撞击强度,分散冲击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较大力度的碰撞无法保护碰撞者的问题;
25.2、利用防坠机构,可以将泡沫板、塑料板和缓冲气囊设在墙体上,避免发生掉落的问题,同时利用防坠杆在防坠壳体内的活动,为泡沫板和塑料板在受冲击时需要的活动空间提供一段的距离;
26.3、塑料板的侧面面积等于泡沫板的侧面面积,使整个泡沫板都能被塑料板支撑,同时,泡沫板的高度大于等于两米,可以使绝大多数的人体和墙体发生碰撞时的碰撞位置都在泡沫板上;
27.4、防坠滑块在防坠壳体内的运动类似于活塞运动,因此,防坠滑块上的排气孔可以避免防坠壳体内的空气无处排放,导致无法为缓冲碰撞提供位移距离的问题;
28.5、安装两个防坠机构,可以避免塑料板和泡沫板单侧边受碰撞后,产生两侧位移量不一致的问题;
29.6、某个缓冲气囊出现故障后,其他缓冲气囊依旧可以正常工作,减少了维护的次数,解决了因为维护次数过多造成的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31.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坠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0、墙体;21、塑料板;22、泡沫板;23、缓冲气囊;30、防坠机构;31、防坠杆;32、防坠壳体;33、防坠滑块;34、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5.实施例:
3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包括具有防坠洞的墙体10、包括泡沫板22、塑料板21、缓冲气囊23和防坠机构30,其中防坠机构30包括防坠杆31和防坠滑块33,防坠滑块33设于墙体10上的防坠洞内,防坠滑块33可在防坠洞内实现往返运动,防坠滑块33的一端固定有防坠杆31的一端,防坠杆31的另一端固定在塑料板21的一个侧面上,塑料板21的另一个侧面上固定在泡沫板22的一个侧面上,在泡沫板22的另一侧侧面上可进行各种装饰,以符合商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的整体装修风格,在塑料板21和墙体10侧面之间设有缓冲气囊23;
37.上述墙体10设有缓冲气囊23的一侧的表面使用找平腻子找平,使墙体10表面达到肉眼能观察到的平整光滑,同时塑料板21设有缓冲气囊23一侧的表面也需要光滑无毛刺,可以避免在受到撞击时,缓冲气囊23被墙体10上的砂石或塑料板21上的毛刺等物质刺破,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38.若该墙体10为立柱,在立柱的四周均安装该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同时相邻的两个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之间采用泡沫板22连接,同时该泡沫板22中间设缓冲气囊23;
39.在该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的最外侧固定泡沫板22,可以应付日常较小力度的碰撞,在泡沫板22后面安装塑料板21,为泡沫板22提供支撑点,塑料板21和墙体10之间增加缓冲气囊23,在面对较大力度的碰撞时,位于塑料板21前侧的泡沫板22可以增加碰撞位置的接触面积,位于塑料板21后侧的缓冲气囊23可以增加泡沫板22受撞击产生的位移,同时,缓冲气囊23可以降低撞击强度,分散冲击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较大力度碰撞无法得到保护碰撞者的问题。
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41.如图2所示,上述防坠机构30还包括防坠壳体32,防坠壳体32为圆筒状,防坠滑块33和防坠杆31均为圆柱体,防坠壳体32的内径大于等于防坠滑块33的直径,防坠滑块33位于防坠壳体32的内部,防坠滑块33可在防坠壳体32内活动,防坠壳体32的底部设有一个直径大于防坠杆31直径的圆孔,该圆孔的轴线和防坠壳体32的轴线共线,防坠杆31的穿过该圆孔,防坠壳体32固定在墙体10的防坠洞内,防坠壳体32设有圆孔的一端位于防坠洞的洞口处,且防坠壳体32的端部与墙体10的表面齐平;
42.利用防坠机构30,可以将泡沫板22、塑料板21和缓冲气囊23设在墙体10上,避免发生掉落的问题,同时利用防坠杆31在防坠壳体32内的活动,为泡沫板22和塑料板21在受冲击时需要的活动空间提供一段的距离,在防坠洞内增加防坠壳体32,一方面减少防坠滑块33柱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另一方面,避免防坠滑块33从防坠洞中脱落。
4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44.塑料板21的侧面面积等于泡沫板22的侧面面积,使整个泡沫板22都能被塑料板21支撑,同时,泡沫板22的高度大于等于两米,绝大多数的人体身高都小于两米,因此可以使绝大多数的人体和墙体10发生碰撞时的碰撞位置都在泡沫板22上,达到保护的目的。
4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46.防坠壳体32底部的圆孔直径大于防坠杆31的直径,防坠滑块33的轴线方向上设有
排气孔34,防坠滑块33在防坠壳体32内的运动类似于活塞运动,因此,防坠滑块33上的排气孔34可以避免防坠壳体32内的空气无处排放,导致无法为缓冲碰撞提供位移距离的问题。
4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48.如图1所示,在墙体10的同一侧面上设有两个防坠洞,塑料板21同一侧面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防坠机构30,安装两个防坠机构30,可以避免塑料板21和泡沫板22单侧边受碰撞后,产生两侧位移量不一致的问题。
4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50.如图1所示,塑料板21和墙体10之间设有多个缓冲气囊23,某个缓冲气囊23出现故障或者破裂后,其他缓冲气囊23依旧可以正常工作,可以减少了维修该建筑结构防碰撞装置的次数,解决了因为维修次数过多造成的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