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通用阳光房的雨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9691发布日期:2020-11-03 23:5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通用阳光房的雨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通用阳光房的雨棚。



背景技术: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阳光房是国内外追求自然、时尚人士所推崇的建筑。

阳光房需要根据场所使用需求以及个人爱好进行设计和建造,因此视觉连性非常重要,所有配套设施需要考虑其与建筑整体风格要相符,同时整体色调尽量保持一致,故阳光房的雨棚选用时需要使用相应倾斜度雨棚与阳光房配套使用才能保证阳光房满足设计外观,使其美观大方,视觉观赏性高。

如申请号为:cn201520719842.2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雨棚组件,固定于墙面外板上,其包括雨棚上板、雨棚下板以及连接于雨棚上板和雨棚下板之间的雨棚梁,在雨棚上板的正面前端处且沿雨棚上板的铺设方向设有具有沟槽的正包角ⅰ,正包角ⅰ将雨棚上板的正面前端处囊括其中,正包角ⅰ的上边缘通过铝拉钉与雨棚上板的波峰固定连接,正包角ⅰ的下边缘通过达克罗自攻螺钉与雨棚上板的波谷固定连接,在沟槽下方设有正包角ⅱ,正包角ⅱ将雨棚下板及雨棚梁的前部端面完全封闭遮挡。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雨棚的前端、侧端采用了包角结构(即隐蔽小天沟),因此使得雨棚的外形更加美观;此外由于采用包角结构(即隐蔽小天沟),可以将雨水集中到沟槽状包角内统一排出,因此使得雨棚具有很好的排水效果。

现有工厂在制作雨棚时,需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生产相应倾斜角度的雨棚,雨棚制造成完成后倾斜角度固定无法调节,无法适应客户不同的设计需求,无法批量生产,适应性较低,且现有的雨棚没有挡水结构,在排水时在雨棚的周围容易形成水帘,水滴容易打湿雨棚底下的人员或物品,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通用阳光房的雨棚,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通用阳光房的雨棚,以解决现有工厂在制作雨棚时,需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生产相应倾斜角度的雨棚,雨棚制造成完成后倾斜角度固定无法调节,无法适应客户不同的设计需求,无法批量生产,适应性较低,且现有的雨棚没有挡水结构,在排水时在雨棚的周围容易形成水帘,水滴容易打湿雨棚底下的人员或物品,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通用阳光房的雨棚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可通用阳光房的雨棚,包括雨棚板,顶杆,功能杆和定位块;所述雨棚板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顶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竖杆的中部,且顶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调节杆两端的顶部;所述功能杆插接在调节杆的杆体;所述定位块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安装板的底部;所述调节杆插接在两个定位块之间;所述安装板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阳光房的预留架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雨棚板的外端设有堵水板,且堵水板的形状为上翻的圆弧形,所述雨棚板的两侧设有防滴挡块,所述防滴挡块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防滴挡块的直边朝向雨棚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雨棚板的顶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水条,且分水条的方向与堵水板的方向垂直,所述分水条的长度未延伸至堵水板内侧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穿出定位块部分的杆体为螺纹杆设计,且调节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杆的底部设有定位环,且定位环位于两个定位块之间,所述功能杆的中部设有螺纹孔,且功能杆通过螺纹孔与调节杆顶部杆体螺纹传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有防漏条。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杆的两端侧面设有轨道块,且轨道块的形状为“t”形,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设有轨道槽,且轨道块插接在轨道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该装置的调节杆在转动时,能够通过螺纹带动功能杆上下移动,从而通过顶杆顶起或者降下支撑架,雨棚板随之改变倾斜角度,安装板顶部的防漏条能够防止雨水通过支撑架转动部位的缝隙渗漏的现象发生,能够适应客户需要不同倾斜角度使用雨棚的需求,能够批量生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其次,雨棚板的堵水版和防滴挡块能够有效防止雨棚板排水时出现水帘现象的发生,当雨棚板排水时,水流能够被分水条限制流动方向,冲击堵水板后从堵水板的两侧流出雨棚板,且堵水板弧形的设计使得水流冲击堵水板后并不会冲出雨棚板的内部,防滴挡块能够防止水滴沿着雨棚板的底部流动造成打湿雨棚内部人员和物品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再者,功能杆轨道块的设计使得功能杆的移动轨迹被轨道槽限位,功能杆不会出现歪斜扭曲而造成该装置调节雨棚板倾斜角度功能失效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变雨棚板倾斜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雨棚板;2、支撑架;3、顶杆;4、功能杆;5、定位块;6、调节杆;7、安装板;101、堵水板;102、防滴挡块;103、分水条;401、轨道块;601、定位环;701、防漏条;702、轨道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通用阳光房的雨棚,包括雨棚板1,顶杆3,功能杆4和定位块5;雨棚板1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支撑架2的顶部;雨棚板1的顶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水条103,且分水条103的方向与堵水板101的方向垂直,分水条103的长度未延伸至堵水板101内侧边缘,如附图1、附图3和附图5所示,该设计使得分水条103能够限制水流的流动方向,使得水流冲击堵水板101后从堵水板101的两侧流出雨棚板1的内部,且堵水板101弧形的设计使得水流并不会冲出堵水板101,避免了水帘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支撑架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7的顶部;顶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2竖杆的中部,且顶杆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调节杆6两端的顶部;功能杆4插接在调节杆6的杆体;功能杆4的两端侧面设有轨道块401,且轨道块401的形状为“t”形,安装板7的两侧设有轨道槽702,且轨道块401插接在轨道槽702的内部,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该设计使得功能杆4轨道块401的设计使得功能杆4的移动轨迹被轨道槽702限位,功能杆4不会出现歪斜扭曲造成该装置调节雨棚板1倾斜角度功能失效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定位块5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安装板7的底部;调节杆6插接在两个定位块5之间;安装板7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阳光房的预留架体上。

其中,雨棚板1的外端设有堵水板101,且堵水板101的形状为上翻的圆弧形,雨棚板1的两侧设有防滴挡块102,防滴挡块102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防滴挡块102的直边朝向雨棚板1的外侧,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该设计使得当雨棚板1排水时,水流能够从堵水板101的两侧流出雨棚板1,防滴挡块102能够防止水滴沿着雨棚板1的底部流动,造成打湿雨棚板1内部人员和物品的现象发生,避免了该装置在排水时出现水帘现象,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其中,调节杆6穿出定位块5部分的杆体为螺纹杆设计,且调节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杆6的底部设有定位环601,且定位环601位于两个定位块5之间,功能杆4的中部设有螺纹孔,且功能杆4通过螺纹孔与调节杆6顶部杆体螺纹传动,安装板7的顶部设有防漏条701,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使得该装置的调节杆6在转动时不会改变自身位置,并能够调节杆6顶部杆体的螺纹带动功能杆4上下移动,从而通过顶杆3顶起或者降下支撑架2,雨棚板1随之改变倾斜角度,如附图5所示,安装板7顶部的防漏条701能够防止雨水通过支撑架2转动部位的缝隙渗漏的现象发生,能够适应客户需要不同倾斜角度使用雨棚的需求,能够批量生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客户的设计使用需求,调节雨棚板1的倾斜角度,转动调节杆6,调节杆6在定位环601的作用下会在定位块5内部转动不会改变位置,并能够调节杆6顶部杆体的螺纹带动功能杆4上下移动,从而通过顶杆3顶起或者降下支撑架2,雨棚板1随之改变倾斜角度,如附图5所示,安装板7顶部的防漏条701能够防止雨水通过支撑架2转动部位的缝隙渗漏的现象发生,能够适应客户需要不同倾斜角度使用雨棚的需求,能够批量生产,将雨棚板1的倾斜角角度调整完成后,使用螺丝通过安装板7将该装置拧接固定在安装部位使用即可,该装置在排水时,水流能够从堵水板101的两侧流出雨棚板1,防滴挡块102能够防止水滴沿着雨棚板1的底部流动,造成打湿雨棚板1内部人员和物品的现象发生,避免了该装置在排水时出现水帘现象,分水条103能够限制水流的流动方向,使得水流冲击堵水板101后从堵水板101的两侧流出雨棚板1的内部,且堵水板101弧形的设计使得水流并不会冲出堵水板101,进一步避免了水帘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