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冬季养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9060发布日期:2021-05-19 00:1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冬季养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冬季养护结构。


背景技术:

2.中国北方地区地域辽阔,冬期漫长,华北、西北地区冬期时间4个月(11月中旬~次年3月中旬),东北地区冬季时间长达5个月(11月初~次年4月初),如不进行冬期施工,每年建设周期仅有7

8个月,不能满足快速施工、缩短施工周期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如何在比较寒冷的北方进行混凝土冬季保温成为施工单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3.如中国申请号为201420261606.6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保温结构,包括热传导板,所述热传导板铺设于混凝土基础表面,所述热传导板外表面粗糙且覆设有热吸收层;还包括阳光板,所述阳光板封闭设于所述混凝土基础的外部,所述阳光板与所述热传导板间设置有反辐射卷帘。
4.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混凝土冬季养护结构复杂,并且养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混凝土冬季施工过程中有效保温的混凝土冬季保温结构。
6.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冬季养护结构包括:保温棚、热风机、加湿装置、风扇、复合土工膜层、电热毯层、保温棉被层、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以及现浇混凝土浇筑层,所述保温棚架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浇筑层上以形成养护空间,在所述保温棚与所述现浇混凝土浇筑层形成的养护空间内设置有所述热风机、风扇,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浇筑层表面铺设有所述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在所述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上依次铺设有所述复合土工膜层、电热毯层、以及保温棉被层,所述加湿装置通过所述保温棚顶部、侧部的开口与所述保温棚连通,所述热风机、风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棚包括底部框架、支撑杆、斜杆、拱形固定架、底部杆、金属陶瓷薄膜、以及顶部杆,在所述底部框架短边的中线处固定有所述底部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部杆的端部、所述底部框架短边的中点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框架,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顶部杆的端部与所述斜杆的顶端、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拱形固定架沿着所述底部框架的长边等距设置,并与所述顶部杆、底部框架的两长边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陶瓷薄膜铺设在所述保温棚的外表面。
8.进一步地,所述斜杆与地面呈45
°

9.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杆与所述底部杆平行。
10.进一步地,所述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的厚度为3.5cm。
11.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支撑杆、斜杆、拱形固定架、底部杆、以及顶部杆由方钢制成。
1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陶瓷薄膜层能够用防火岩棉层以及透明塑料膜层代替。
13.进一步地,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喷头、蒸汽锅、电加热片、储水箱、进水管、出气管、
喷淋管、第一水泵、阀门,以及热水管,所述喷头的一端通过所述保温棚顶部的开口与所述保温棚连通,所述喷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喷淋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蒸汽锅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蒸汽锅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出气管与所述保温棚连通,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所述蒸汽锅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电加热片,所述喷淋管通过所述热水管与所述蒸汽锅相连通。
14.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冬季养护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冬季养护结构,在保温棚与现浇混凝土浇筑层形成的作业空间内设置有热风机以及风扇,并在现浇混凝土表面铺设有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在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上依次铺设有复合土工膜、电热毯、以及保温棉被,加湿装置与保温棚通过顶部、侧部的开口连接,具有多种调整温度和湿度的方式,并且成本较低,布置简单便捷,适用于露天现浇混凝土结构冬期养护的施工方法,既保持了冬期施工混凝土结构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前的温度,使其不致受冻,解决了混凝土冬期施工易出现的表面裂缝,养护效果良好,达到经济、便捷、高效养护的目的。
16.2,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冬季养护结构,保温棚由底部框架、支撑杆、斜杆、拱形固定架、底部杆、以及顶部杆连接而成,并且底部框架、支撑杆、斜杆、拱形固定架、底部杆、以及顶部杆采用方钢制成,结构简易、耐用,成本低,适用于露天现浇混凝土结构冬季养护。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冬季保温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棚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所示:1

保温棚;11

底部框架;12

支撑杆;13

斜杆;14

拱形固定架;15底部杆;16

金属陶瓷薄膜片;17

顶部杆;2

热风机;3

加湿装置;31

喷头;32

蒸汽锅;33

电加热片、34

储水箱;35

进水管;36

出气管;37

喷淋管;38

第一水泵;39

阀门;4

风扇;5

复合土工膜层;6

电热毯层;7

保温棉被层;8

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9

现浇混凝土浇筑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如图1所示,所述混凝土冬季养护结构包括:保温棚1、热风机2、加湿装置3、风扇4、复合土工膜层5、电热毯层6、保温棉被层7、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8、以及现浇混凝土浇筑层9,保温棚1架设于现浇混凝土浇筑层9上以形成养护空间,在保温棚1与现浇混凝土浇筑层9形成的养护空间内设置有热风机2以及用于通风的风扇4,在现浇混凝土浇筑层9表面铺设有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8,在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8上依次铺设有复合土工膜层5、电热毯层6、以及保温棉被层7,加湿装置3通过保温棚1顶部、侧部的开口(图中未示)与保温棚1连通,热风机2、风扇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2.进一步地,如图1

2所示,保温棚1包括底部框架11、支撑杆12、斜杆13、拱形固定架14、底部杆15、金属陶瓷薄膜16、以及顶部杆17,底部框架11为长方形,在底部框架11短边的
中线处固定有底部杆15,支撑杆12的底端与底部杆15的端部、底部框架11短边的中点固定连接,斜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部框架11,顶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12的顶端,顶部杆17的端部与斜杆13的顶端、支撑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拱形固定架14沿着底部框架11的长边等距设置,并与顶部杆17、底部框架11的两长边采用焊接固定连接,金属陶瓷薄膜片16铺设在保温棚1的外表面。
23.进一步地,底部框架11、支撑杆12、斜杆13、拱形固定架14、底部杆15、顶部杆17采用方钢制成。
2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加湿装置3包括:喷头31、蒸汽锅32、电加热片33、储水箱34、进水管35、出气管36、喷淋管37、第一水泵38、阀门39,以及热水管310,喷头31的一端通过保温棚1顶部的开口与保温棚1连通,喷头31的另一端通过喷淋管37与储水箱34连通,喷淋管37上设置有第一水泵38,蒸汽锅32的一端通过进水管35与储水箱34连接,蒸汽锅32的另一端通过出气管36与保温棚1连通,阀门39设置在出气管36上,蒸汽锅32的底部设置有电加热片33,喷淋管37通过热水管310与蒸汽锅32相连通。
25.工作原理:当保温棚1内的温度高时,打开风扇4、逐步移开电热毯层6以及保温棉被层7并关闭热风机2、电加热片33,以实现降温;当保温棚1内湿度高时,关闭阀门39、打开风扇4来实现降湿;当保温棚1内的温度低时,逐步覆盖电热毯层6与保温棉被层7并打开热风机2、关闭风扇4来实现增温;当保温棚1内湿度低时,打开阀门39以实现增湿。
26.进一步地,epe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卷材层8的厚度为3.5cm。
27.进一步地,金属陶瓷薄膜片16能够用防火岩棉层以及透明塑料膜片代替。
28.进一步地,斜杆13与地面呈45
°

29.进一步地,顶部杆17与底部杆15平行。
30.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