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柱混凝土接茬处防漏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3944发布日期:2021-06-01 23:5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柱混凝土接茬处防漏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柱混凝土接茬处防漏浆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大多数中、高层建筑的结构型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此结构存在大规模的现浇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墙、柱之间以及楼层板、墙柱之间均需分层浇筑,在两次浇筑振捣混凝土时,接茬处模板易发生松动移位以至产生错台、胀模、漏浆等质量缺陷,导致混凝土墙面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还需对错台漏浆处进行修补,不仅费时费力延长工期,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一种墙柱混凝土接茬处防漏浆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墙柱混凝土接茬处易出现胀模、漏浆的问题,提供一种墙柱混凝土接茬处防漏浆结构,避免在接茬处发生胀模、漏浆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柱混凝土接茬处防漏浆结构,包括预先浇筑的下层墙柱以及事后浇筑的上层墙柱,所述下层墙柱和上层墙柱的交界处设置有泡沫胶带;

所述下层墙柱顶部预先设置有一字形排布的多个下螺杆;

所述上层墙柱周侧设置有模板,所述模板内侧和上层墙柱贴合,模板外侧设置有龙骨,所述模板下端下移至下层墙柱、且通过所述龙骨和所述下螺杆连接紧固;

所述上层墙柱设置有上螺杆,所述上螺杆通过所述龙骨和模板连接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下螺杆和下层墙柱顶面的垂直距离l为5~8cm,下螺杆包括螺杆部、山型卡及螺母,所述山型卡螺纹套设在螺杆部上,所述山型卡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部,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杆部螺纹连接;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部穿过模板伸出龙骨连接所述山型卡及螺母以紧固;所述龙骨包括间隔排布在模板上的方木以及钢管,所述方木和钢管呈十字形排布,每个所述弧形部内卡接所述钢管,所述螺母挤压所述山型卡以固定龙骨。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和螺杆部的交接处设置有防溢帽,所述防溢帽位于模板外侧;所述防溢帽包括帽部和直钉,所述帽部为橡胶制成的环形结构,帽部套设在螺杆部上、且和模板贴合,帽部一端环形均设有多个所述直钉,所述直钉嵌入所述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帽部环向开设有扣槽,所述扣槽和帽部组合后截面呈阶梯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模板放置在墙、柱混凝土接茬处以及楼层板、墙柱的接茬处,并通过下螺杆将接茬处的模板加固,同时在接茬处设置泡沫胶带,防止浇筑时漏浆的发生,下螺杆预先留设,为的是和后期浇筑时的模板配合,保证后期浇筑时模板不发生错台、移位,保证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防溢帽起到模板和螺杆部交接处防渗漏的作用,提高建筑墙面的平整度及美观性;模板、龙骨和上、下螺杆均为建筑中的常用件,可就地取材,操作简便、施工便捷、加固效果好、适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柱混凝土接茬处防漏浆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柱混凝土接茬处防漏浆结构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柱混凝土接茬处防漏浆结构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下层墙柱,2为上层墙柱,3为泡沫胶带,4为模板,5为螺杆部,6为山型卡,7为螺母,8为方木,9为钢管,10为帽部,11为直钉,12为扣槽,13为楼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墙柱混凝土接茬处防漏浆结构,包括预先浇筑的下层墙柱1以及事后浇筑的上层墙柱2,所述下层墙柱1和上层墙柱2的交界处设置有泡沫胶带3,泡沫胶带3位于下层墙柱1顶面以下,防止对上层墙柱2浇筑时漏浆;

所述下层墙柱1顶部预先设置有一字形排布的多个下螺杆,下螺杆提高下层墙柱1和上层墙柱2接茬处模板4的抗变形能力,增强模板4的稳固性;

所述上层墙柱2周侧设置有模板4,所述模板4内侧和上层墙柱2贴合,模板4外侧设置有龙骨,所述模板4下端下移至下层墙柱1、且通过所述龙骨和所述下螺杆连接紧固;

所述上层墙柱2设置有上螺杆,所述上螺杆通过所述龙骨和模板4连接紧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螺杆和下层墙柱1顶面的垂直距离l为5~8cm,优选的,l为5cm,下螺杆包括螺杆部5、山型卡6及螺母7,所述山型卡6螺纹套设在螺杆部5上,所述山型卡6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部,所述螺母7和所述螺杆部5螺纹连接;

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结构相同。

具体的,所述螺杆部5穿过模板4伸出龙骨连接所述山型卡6及螺母7以紧固,所述龙骨包括间隔排布在模板4上的若干方木8以及钢管9,所述方木8和钢管9呈十字形分布,方木8沿模板4纵向排布,钢管9沿模板4横向排布,每个所述弧形部内卡接所述钢管9,所述螺母7挤压所述山型卡6以固定龙骨。

通过上螺杆和下螺杆的共同作用以加固模板4,具体为山型卡6和螺杆部5螺纹连接紧固钢管9进而加固模板4,再通过螺母7拧紧在螺杆部5上、抵在山型卡6上,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稳固,此时的泡沫胶带3受到模板4挤压,避免浇筑时发生漏浆。

为了便于模板4的安装,所述模板4上开设有通孔,螺杆部5穿过通孔对模板4形成支撑,通孔和螺杆部5的交接处设置有防溢帽,所述防溢帽位于模板4外侧;

如图2所示,所述防溢帽包括帽部10和直钉11,所述帽部10为橡胶制成的环形结构,帽部10套设在螺杆部5上、且和模板4贴合以封闭通孔,帽部10一端环形均设有多个所述直钉11,所述直钉11嵌入所述模板4,保证防溢帽的固定,起到防渗漏作用。

为了便于防溢帽从模板4上取下,所述帽部10环向开设有扣槽12,所述扣槽12和帽部10组合后截面呈阶梯状,可人工持扣槽12向外拉拔防溢帽或采用工具作用于扣槽12,进而可将防溢帽取下。

在浇筑下层墙柱1时,在距离下层墙柱1顶面5cm位置处设置下螺杆。

在浇筑上层墙柱2时,首先在上层墙柱2的钢筋骨架内设置上螺杆,在下层墙柱1和上层墙柱2的交界处设置有泡沫胶带3,而后在模板4上打通孔,模板4通过通孔安装在上螺杆和下螺杆上、螺杆部5对模板4形成支撑,此时将防溢帽套设在螺杆部5上;

再安装龙骨,即依次安装方木8和钢管9,安装完成后通过山型卡6将钢管9固定,再通过螺母7挤压山型卡6保证模板4加固的紧密,此时将防溢帽楔入模板4即可封闭通孔;

之后便可在上层墙柱2内浇筑混凝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楼层板13,本实施例为楼层板13和上层墙柱2接茬处的模板4安装。

如图3所示,预先浇筑楼层板13,浇筑时预留下螺杆,此时的下螺杆距离楼层板13下平面的距离l为5cm,在浇筑上层墙柱2时采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加固方式对楼层板13和上层墙柱2接茬处的模板4进行加固即可。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