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式人员安检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7366发布日期:2021-05-07 20:1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式人员安检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安防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式人员安检通道。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员安检通道,均是人员直接沿着直线通道行进,设备均位于通道的两侧布置,其每个安检通道均需要独立进行设计组装,其安检通道的制作成本高、且组装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式人员安检通道,其设计为模块化结构,使得通道的制作快捷方便、且组装省事省力。

一种通过式人员安检通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道段、出入段、设备段,所述通道段的两侧出入口分别对应连接对应侧的出入段的内侧面,所述出入段的其中一端面对应敞口、形成进出通道,两个所述出入段的外侧面分别连接有对应的设备段,所述设备段内设置有安检检测设备,所述通道段内设置有对应的安检检测装置,所述安检检测装置连通至安检检测设备。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出入段的对应于入段进出通道的位置外侧安装人脸检测及红外测温装置,所述出入段的进出通道的门框上安装电动闸机,当检测到活体人脸且体温正常时,进入段闸机打开使人员进入通道段,当体温异常时,出入段呼吸灯显示红色并发出声音报警,闸机关闭使人员无法进入通道;通过通道段的安装检测装置及设备段的安检检测设备检测到人员安检正常时、离开通道段,出入段所对应的出段的电动闸机打开,否则、检测到人员存在危险隐患时,发出警报;

所述通道段具体为立体安检舱体,所述出入段的出段、入段根据线路走向布置,所述出段具体为出口舱体,所述入段具体为入口舱体,所述设备段具体为第一设备舱体、第二设备舱体,所述立体安检舱体的两侧面分别设置入口、出口,所述立体安检舱体的顶部设置有空调通道,所述立体安检舱体内集成有安检检测装置,所述立体安检舱体的入口侧拼装有入口舱体,所述立体安检舱体的出口侧拼装有出口舱体,所述入口舱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进入通道门框,所述进入通道门框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闸机,所述第一电动闸机上集成有人脸识别结构、红外测温装置,所述出口舱体的其中一端面设置有出通道门框,所述出通道门框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闸机,所述出口舱体、入口舱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连通所述空调通道、向下输送冷气,所述入口舱体的外侧拼装有第一设备舱体,第一设备舱体内置有安检检测设备,所述出口舱体的外侧拼装有第二设备舱体,所述第二设备舱体内置有对应的安检检测设备,所述第一设备舱体、第二设备舱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通风设备,所述通风设备通过对应的顶部管路连通至对应的制冷设备、以及下部的设备腔体,所述第一设备舱体、第二设备舱体的腔体的朝向所述立体安检舱体的端面上设置有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将区域内的风吸入腔体后用于冷却设备,所述通风设备将腔体内的空气吸附排出、同时吸入新风送入制冷设备;

人员安检通道通过制冷设备和空调通道使内部温度降低,从而提升安检设备的成像效果。制冷设备安装于出入段的顶端,向下输送制冷空气,通风设备安装于设备段顶端,将出入段与通道段的冷空气送入设备段,并通过抽风装置使空气在设备段内循环,使设备段温度降低,提升设备性能:

所述出口舱体的前端面设置有出通道门框、其和入口舱体的进入通道门框同端面布置;

所述出口舱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出通道门框、其和入口舱体的进入通道门框不同端面布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通道段、出入段、设备段均通过模块化设计制作,之后只需搬运到现场进行快速组装即可,其设计为模块化结构,使得通道的制作快捷方便、且组装省事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组装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立体安检舱体1、入口11、出口12、空调通道13、安检检测装置14、出口舱体2、出通道门框21、第二电动闸机22、入口舱体3、进入通道门框31、第一电动闸机32、第一设备舱体4、第二设备舱体5、制冷设备6、安检检测设备7、通风设备8、设备腔体9、抽风装置1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通过式人员安检通道,见图1、图2:其其包括通道段、出入段、设备段,所述通道段的两侧出入口分别对应连接对应侧的出入段的内侧面,所述出入段的其中一端面对应敞口、形成进出通道,两个所述出入段的外侧面分别连接有对应的设备段,所述设备段内设置有安检检测设备,所述通道段内设置有对应的安检检测装置,所述安检检测装置连通至安检检测设备。

所述出入段的对应于入段进出通道的位置外侧安装人脸检测及红外测温装置,所述出入段的进出通道的门框上安装电动闸机,当检测到活体人脸且体温正常时,进入段闸机打开使人员进入通道段,当体温异常时,出入段呼吸灯显示红色并发出声音报警,闸机关闭使人员无法进入通道;通过通道段的安装检测装置及设备段的安检检测设备检测到人员安检正常时、离开通道段,出入段所对应的出段的电动闸机打开,否则、检测到人员存在危险隐患时,发出警报。

具体实施例、见图1、图2:通道段具体为立体安检舱体1,出入段的出段、入段根据线路走向布置,出段具体为出口舱体2,入段具体为入口舱体3,设备段具体为第一设备舱体4、第二设备舱体5,立体安检舱体1的两侧面分别设置入口11、出口12,立体安检舱体1的顶部设置有空调通道13,立体安检舱体1内集成有安检检测装置14,立体安检舱体1的入口侧拼装有入口舱体3,立体安检舱体1的出口侧拼装有出口舱体2,入口舱体3的前端面设置有进入通道门框31,进入通道门框31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闸机32,第一电动闸机32上集成有人脸识别结构、红外测温装置(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出口舱体2的其中一端面设置有出通道门框21,出通道门框21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闸机22,出口舱体2、入口舱体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制冷设备6,制冷设备6连通空调通道13、向下输送冷气,入口舱体3的外侧拼装有第一设备舱体4,第一设备舱体4内置有安检检测设备7,出口舱体2的外侧拼装有第二设备舱体5,第二设备舱体5内置有对应的安检检测设备7,第一设备舱体4、第二设备舱体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通风设备8,通风设备8通过对应的顶部管路连通至对应的制冷设备6、以及下部的设备腔体9,第一设备舱体4、第二设备舱体5的腔体的朝向立体安检舱体的端面上设置有抽风装置10,抽风装置10将区域内的风吸入腔体后用于冷却设备,通风设备8将腔体内的空气吸附排出、同时吸入新风送入制冷设备6;

人员安检通道通过制冷设备6和空调通道13使内部温度降低,从而提升安检设备的成像效果,制冷设备6安装于出入段的顶端,向下输送制冷空气,通风设备8安装于设备段顶端,将出入段与通道段的冷空气送入设备段,并通过抽风装置10使空气在设备段内循环,使设备段温度降低,提升设备性能:

具体实施时:出口舱体2的前端面设置有出通道门框21、其和入口舱体3的进入通道门框31同端面布置.

另一具体实施例(图中未画出):出口舱体2的后端面设置有出通道门框21、其和入口舱体3的进入通道门框31不同端面布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通道段、出入段、设备段均通过模块化设计制作,之后只需搬运到现场进行快速组装即可,其设计为模块化结构,使得通道的制作快捷方便、且组装省事省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