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6892发布日期:2021-04-09 13:0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



背景技术:

如今,各运营商已进入5g大规模建设阶段,目前5g主要覆盖市区,需要建设大量楼顶站,楼顶抱杆是目前最主要的建站方式。但是楼顶站比较敏感,楼顶支撑杆需求快速建站模式。

现有支撑杆以破屋面,化学植筋的方式为主。但是很多业主对破坏屋面持反感态度,所以运营商也在尝试配重或者预制配重块的方式。目前配重块主要以混凝土预制块或钢板配重的方式。混凝土预制块重量较重,搬运困难,且对楼板承重提出较高要求。钢板组装配重方式则花费代价较大,且配重块锈蚀也无法解决。同时支撑杆以直角l型为主,一般需要直角三个交点均需要放置在承重构件,支撑杆一般因高度不高,所以要求放置于女儿墙边,如此较难找到直角交叉的承重构件。因此,支撑杆一般采用一个直角边放置于承重构件,另外一边只能放置在楼板,存在楼板压开裂的风险。此外,支撑杆的斜撑一般采用角钢等硬性支撑,支撑杆承受风荷载时,斜撑也同时受到下压力,将再次对角点产生较大下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以解决运营商楼顶预制抱杆搬运困难、女儿墙旁寻找十字形承重构件困难、易造成楼板受压开裂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包括抱杆、预制基础以及一组钢绞线支撑;所述抱杆的底部固定在预制基础的上方中心;所述钢绞线支撑的一端固定在抱杆杆身上,另一端对称地固定在预制基础的四周;通过四周的钢绞线支撑将抱杆稳固地固定在预制基础上。

所述预制基础包括槽钢框架和预制混凝土块,所述预制混凝土块固定在槽钢框架四周的底部。

具体地,所述槽钢框架包括用于围成框架外围的外围槽钢板,以及位于框架内部交叉设置的十字槽钢;所述预制混凝土块通过内部预留的预埋螺栓与外围槽钢板连接固定;所述抱杆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十字槽钢的中心。通过槽钢框架与预制混凝土块组合进行配重,同时预制混凝土块无需装填在槽钢框架内部,减少了整个预制基础的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抱杆由一组杆体通过连接法兰首尾依次连接而成,抱杆的底部设有与十字槽钢连接的底座法兰。

具体地,所述抱杆的杆身上设有杆身拉耳,所述外围槽钢板上部设有基础拉耳,钢绞线支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杆身拉耳和基础拉耳上。

优选地,所述抱杆的顶部设有避雷针,杆体外壁的两侧,自下而上间隔设置有脚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结构稳固,解决了运营商楼顶预制抱杆搬运困难、寻找承重构件困难、易造成楼板受压开裂等问题。通过此种抱杆形式,能够大大减少楼顶抱杆的安装时间,且放置位置易于寻找,对原楼面板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为该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预制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预制基础的槽钢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围槽钢板与预制混凝土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抱杆底部与十字槽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抱杆;11杆体;12连接法兰;13底座法兰;14杆身拉耳;15脚钉;16避雷针;2预制基础;21槽钢框架;22预制混凝土块;23基础拉耳;24外围槽钢板;25十字槽钢;26预埋螺栓;3钢绞线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该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包括抱杆1、预制基础2以及一组钢绞线支撑3;所述抱杆1的底部固定在预制基础2的上方中心;所述钢绞线支撑3的一端固定在抱杆1杆身上,另一端对称地固定在预制基础2的四周;通过四周的钢绞线支撑将抱杆1稳固地固定在预制基础2上。

其中,预制基础2(外围尺寸2m*2m)包括槽钢框架21和预制混凝土块22(单个预制块尺寸为0.2m*0.36m*0.23m),所述预制混凝土块22固定在槽钢框架21四周的底部,这样产生最大抗倾覆弯矩。槽钢框架21包括用于围成框架外围的外围槽钢板24,以及位于框架内部交叉设置的十字槽钢25;所述预制混凝土块22通过内部预留的预埋螺栓26与外围槽钢板24连接固定;所述抱杆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十字槽钢25的中心。通过槽钢框架与预制混凝土块组合进行配重,同时预制混凝土块无需装填在槽钢框架内部,减少了整个预制基础的重量。通过槽钢将各混凝土预制块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整体抵抗抱杆的倾覆。

抱杆1由一组杆体11通过连接法兰12首尾依次连接而成,抱杆1(89mm*5mm)的底部设有与十字槽钢25连接的底座法兰13。抱杆1的杆身上设有杆身拉耳14,所述外围槽钢板24上部设有基础拉耳23,钢绞线支撑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杆身拉耳14和基础拉耳23上。抱杆1的顶部设有避雷针16,杆体11外壁的两侧,自下而上间隔设置有脚钉15,用于上人按照与维护天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抱杆(1)、预制基础(2)以及一组钢绞线支撑(3);所述抱杆(1)的底部固定在预制基础(2)的上方中心;所述钢绞线支撑(3)的一端固定在抱杆(1)杆身上,另一端对称地固定在预制基础(2)的四周;

所述预制基础(2)包括槽钢框架(21)和预制混凝土块(22),所述预制混凝土块(22)固定在槽钢框架(21)四周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框架(21)包括用于围成框架外围的外围槽钢板(24),以及位于框架内部交叉设置的十字槽钢(25);所述预制混凝土块(22)通过内部预留的预埋螺栓(26)与外围槽钢板(24)连接固定;所述抱杆(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十字槽钢(25)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1)由一组杆体(11)通过连接法兰(12)首尾依次连接而成,抱杆(1)的底部设有与十字槽钢(25)连接的底座法兰(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1)的杆身上设有杆身拉耳(14),所述外围槽钢板(24)上部设有基础拉耳(23),钢绞线支撑(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杆身拉耳(14)和基础拉耳(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1)的顶部设有避雷针(16),杆体(11)外壁的两侧,自下而上间隔设置有脚钉(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顶柔性支撑预制基础抱杆,包括抱杆、预制基础以及一组钢绞线柔性支撑;所述抱杆的底部固定在预制基础的上方中心;所述钢绞线支撑的一端固定在抱杆杆身上,另一端对称地固定在预制基础的四周;通过四周的钢绞线支撑将抱杆稳固地固定在预制基础上。所述预制基础包括槽钢框架和预制混凝土块,所述预制混凝土块固定在槽钢框架四周的底部,通过槽钢将各混凝土预制块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整体抵抗抱杆的倾覆。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汤伟方;陈彦军;姜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