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7997发布日期:2021-03-19 11:1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属于建筑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

砌块建筑是采用预制的块状材料砌成墙体的装配式建筑,适于建造3~5层建筑,如提高砌块强度或配置钢筋,还可适当增加层数。砌块建筑适应性强,生产工艺简单,施工简便,造价较低,还可利用地方材料和工业废料。通常有实心和空心两类,实心的较多采用轻质材料制成。

现有的装配用砌块装配难度高、不是内置钢结构,易冷热传导、需要二次装修,人力成本高,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装修材料,易产生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亟需一种新的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实现装配简单环保化,降低冷热传导。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包括砌块主体,所述砌块主体的边缘形成有环绕状的金属龙骨开槽,所述金属龙骨开槽的拐角处凹陷形成配件安装预留槽,所述配件安装预留槽呈l状,配件安装预留槽内部容纳有支撑配件,金属龙骨开槽内部卡入有覆盖于所述支撑配件表面的型材;

所述砌块主体的表面覆盖有热喷叠压装饰面板层;砌块主体的边缘采用碳纤维包边加固。

作为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砌块主体采用发泡陶瓷、发泡水泥、发泡陶粒、发泡玻璃或发泡聚氨酯。

作为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砌块主体的边缘设有热喷覆膜层,热喷覆膜层采用聚脲。

作为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型材采用金属型钢。

作为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型材通过所述支撑配件紧固在地圈梁上。

作为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的优选方案,若干砌块结构之间拼接为墙体,砌块结构的缝隙中填充有聚氨酯泡沫胶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砌块主体的边缘形成有环绕状的金属龙骨开槽,金属龙骨开槽的拐角处凹陷形成配件安装预留槽,配件安装预留槽呈l状,配件安装预留槽内部容纳有支撑配件,金属龙骨开槽内部卡入有覆盖于支撑配件表面的型材;砌块主体的表面覆盖有热喷叠压装饰面板层;砌块主体的边缘采用碳纤维包边加固。本技术方案降低装配难度,节约装修材料,减少人力成本,减少建筑装修二次污染,少建筑垃圾产生,降低冷热传导,保温隔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一个组接状态示意图。

图中,1、砌块主体;2、龙骨开槽;3、配件安装预留槽;4、支撑配件;5、型材;6、装饰面板层;7、热喷覆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包括砌块主体1,所述砌块主体1的边缘形成有环绕状的金属龙骨开槽2,所述金属龙骨开槽2的拐角处凹陷形成配件安装预留槽3,所述配件安装预留槽3呈l状,配件安装预留槽3内部容纳有支撑配件4,金属龙骨开槽2内部卡入有覆盖于所述支撑配件4表面的型材5,所述型材5采用金属型钢,所述型材5通过所述支撑配件4紧固在地圈梁上;所述砌块主体1的表面覆盖有热喷叠压装饰面板层6;砌块主体1的边缘采用碳纤维包边加固。

具体的,所述砌块主体1采用发泡陶瓷、发泡水泥、发泡陶粒、发泡玻璃或发泡聚氨酯。砌块主体1主要采用轻质发泡材料,砌块主体1边缘的金属龙骨开槽2,改善建筑装配难度,建筑装配时类似搭积木一样,可以轻松完成装配。

具体的,装饰面板层6可以根据装饰需要进行定制,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参见图3,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砌块主体1的边缘设有热喷覆膜层7,热喷覆膜层7采用聚脲。让砌块达到建筑装修后的防潮、防水、防腐、绝缘、美观、耐磨、装饰一体保护墙体的效果,不二次装修,减少装修污染、减少装修垃圾。

参见图4,作装配式建筑用开槽砌块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砌块结构上下之间拼接为墙体,砌块结构的缝隙中填充有聚氨酯泡沫胶进行密封。进一步提升建筑防水效果。

利用本技术方案的开槽砌块结构进行建筑装配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建筑基础采用钢结构地圈梁,用金属材质的支撑配件4采用螺钉紧固;然后将地圈梁基础校平校正;

第二步、在地面层纵向横向龙骨上安装防潮板,在安装好的防潮板上将纵向龙骨按开槽砌块的安装需要用金属支撑配件4紧固,然后将开槽砌块放在固定好的纵竖向龙骨内,再然后将横向龙骨两端用金属支撑配件4校平紧固,然后注入聚氨酯泡沫胶将砌块缝密封,进入将第二、三、四张开槽砌块依次安装,直到地面层收边口端,安装完成后用玻璃结构胶将四周包括安装砌块板缝密封即可。

第三步、将建筑墙体下端横向龙骨用金属支撑配件4紧固在地圈梁上;

第四步、将建筑墙体竖向龙骨下端用金属支撑配件4紧固在建筑基础地圈梁与建筑墙体下端横向龙骨上;然后按开槽砌块安装流程顺序将竖向龙骨逐一安装紧固;

第五步、将首张开槽砌块插入固定好的竖向龙骨内,然后将横向龙骨两端用金属配件校平紧固后注入聚氨酯泡沫胶将砌块缝密封,进入将第二、三、四张开槽砌块依次安装,直到一层墙体顶端,顶端采用专用金属蝴蝶配件紧固在顶圈梁上。安装完成后用玻璃结构胶将四周包括安装砌块板缝密封即可。

第六步、在房屋顶圈梁上纵向横向龙骨上安装防潮板,在安装好的防潮板上将纵向龙骨按开槽砌块的安装需要用金属支撑配件4紧固,然后将开槽砌块放在固定好的纵竖向龙骨内,再然后将横向龙骨两端用金属支撑配件4校平紧固,然后注入聚氨酯泡沫胶将砌块缝密封,进入将第二、三、四张开槽砌块依次安装,直到地面层收边口端,安装完成后用玻璃结构胶将四周包括安装砌块板缝密封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