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调平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09712发布日期:2021-04-23 17:4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防潮调平垫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调平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潮调平垫片。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的装饰装潢业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随着,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装潢风格的多样性也逐渐使得业主对装潢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木饰面、地板安装、门梁、吊顶等处的平整性。目前,装潢在对木饰面、地板安装、吊顶或门梁等处进行施工时,通常会预先使用木龙骨进行铺设,使用木龙骨上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墙面、地板、门梁等发生形变。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以地板铺设为例,水泥基准面并不是非常平整,龙骨的铺设也存在一定的水平差值,因此非常容易导致地板铺设不平整,龙骨无法真正有效地起到支撑作用,甚至地板在踩踏过程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影响使用,也容易影响地板使用寿命,造成地板过早损坏,在潮湿的南方城市,地面或墙面的潮气也容易直接导致地板或门柜直接受潮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用于龙骨调平的,以弥补水平差值的防潮调平垫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潮调平垫片,包括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基体,所述片状基体包括用于整平的垫高层以及与垫高层连接的固定层,所述固定层上设置有供固定件穿设后可将片状基体固定在龙骨上的薄壁。
5.采用上述方案,片状基体由垫高层与固定层构成,先通过垫高层的厚度来弥补龙骨铺设时产生的水平差值,通过垫高保证龙骨的水平,从而能够防止地板安装时出现水平错位现象,提高地板(墙板)与地面(墙面)之间的间距,进而能够防止地板(墙板)受潮,再通过固定层与龙骨形成固定连接,由于固定层上设置有薄壁,因此,固定件可轻易的穿过薄壁后与龙骨连接,能够将固定层固定在龙骨上,从而防止与固定层连接的垫高层移位,保证垫高的稳定性,防止振动滑脱。薄壁的作用是为了能够不破坏垫高层本身的情况下,方便对片状基体进行固定,提高片状基体的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包括多块厚度不同的所述片状基体,多块片状基体可相互叠加,多块片状基体通过定位轴相互连接,每块片状基体的垫高层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定位轴穿设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轴与定位孔形成紧配。
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多块厚度不同的片状基体,可利用不同厚度的片状基体来进行相互叠加,以满足不同垫高厚度的需求,一般片状基体的厚度可选用(1mm,3mm,5mm,9mm,12mm,15mm,18mm),在片状基体上设置定位孔,可以方便定位轴紧配穿设在定位孔上,从而使得相互叠加的片状基体之间能够形成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整体,便于操作安装。设置至少两个定位孔,一方面可通过两个定位孔进行定位,使得各块片状基体能够定位对齐,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片状基体之间相对转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孔的内壁沿周向均布有若干防滑凸筋,所述防滑凸筋沿定位孔轴向延伸。
9.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加强定位轴与定位孔之间的紧配程度,从而提高各块片状基体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轴的其中一端为便于定位轴轴向插入定位孔的导向端,所述定位轴于导向端形成有尖锥状导向头,所述定位轴为空心管状结构。
11.采用上述方案,定位轴的导向端设置有尖锥状导向头可方便定位轴依次穿过若干定位孔内,在若干片状基体相互叠加后,利用手工刀将定位轴进行切断处理。定位轴呈空心管状结构是为了方便手工刀进行切割,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片状基体的前面为平整面、背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所述垫高层与所述固定层厚度相同,所述固定层朝向平整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略小于固定层的厚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构成所述薄壁。
13.采用上述方案,垫高层与所述固定层厚度相同可使得片状基体的整体支撑强度更强,通过在第一凹槽内设置若干纵横交错的加强筋,可在减少耗材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片状基体的支撑强度,此外,第二凹槽起到定位作用,可方便固定件定位,一般固定件采用膨胀套与自攻螺钉相结合的结构穿设在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上并与龙骨固定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片状基体呈“h”型,“h”型的所述片状基体的两侧为垫高层,设置在两侧垫高层之间的为固定层。
15.采用上述方案,“h”型的片状基体能够在保证四个支撑点的同时,不影响支撑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耗材,从而能够节约产品的制造成本。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片状基体通过一次注塑成型工艺制成。
17.采用上述方案,制造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1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采用“h”型结构时正面的外观示意图;
2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采用“h”型结构时背面的外观示意图;
21.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两块片状基体叠加时的状态示意图;
22.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两块片状基体叠加时的剖视图;
23.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采用圆形结构时正面的外观示意图;
24.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采用圆形结构时背面的外观示意图;
25.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采用四边形结构时正面的外观示意图;
26.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采用四边形结构时背面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

4所示,一种防潮调平垫片,包括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基体1,所述片状基体1通过一次注塑成型工艺制成。所述片状基体1呈“h”型,“h”型的片状基体1能够在保证四个支撑点的同时,不影响支撑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耗材,从
而能够节约产品的制造成本。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片状基体1包括用于整平的垫高层11以及与垫高层11连接的固定层12,所述固定层12上设置有供固定件穿设后可将片状基体1固定在龙骨上的薄壁,一般固定件采用膨胀套与自攻螺钉相结合的结构穿设在第二凹槽121的槽底面1211上并与龙骨固定连接,“h”型的所述片状基体1的两侧为垫高层11,设置在两侧垫高层11之间的为固定层12。
29.所述片状基体1的前面1a为平整面、背面1b设置有第一凹槽1b1,所述第一凹槽1b1内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加强筋1b11,所述垫高层11与所述固定层12厚度相同,所述固定层12朝向平整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二凹槽121的深度略小于固定层12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21的深度相比固定层12的厚度要小0.5mm,所述第二凹槽121的槽底面1211构成所述薄壁。
30.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多块厚度不同的所述片状基体1,厚度可分别为1mm,3mm,5mm,9mm,12mm,15mm,18mm,如图3所示,两块厚度不同的片状基体1可相互叠加形成新的厚度调平垫片,多块片状基体1通过定位轴2相互连接,定位轴2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每块片状基体1的垫高层11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定位轴2穿设的定位孔13,且所述定位轴2与定位孔13形成紧配。在“h”型的所述片状基体1的四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供定位轴穿设的定位孔13,对叠加后的调平垫片在进行实际安装时,只需在其中两个定位孔13上插设定位轴即可,另外两个定位孔13可用固定件穿设后用于对调平垫片固定安装,对调平垫片的固定安装更加方便。或直接通过在龙骨上先安装膨胀套,然后利用自攻螺钉穿过定位孔后与膨胀套配合对调平垫片进行直接固定叠加安装,提供多种安装方式,提高产品的通用性。
31.所述定位孔13的内壁沿周向均布有若干防滑凸筋131,所述防滑凸筋131沿定位孔13轴向延伸。由于片状基体采用注塑工艺制成,其采用的材质为pvc材质,pvc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当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定位轴2插设时会形成一定的弹性形变,一方面便于定位轴插入定位孔内,另一方面可通过设置防滑凸筋131进一步加强定位轴2与定位孔13之间的紧配程度。
32.所述定位轴2的其中一端为便于定位轴2轴向插入定位孔13的导向端,所述定位轴2于导向端形成有尖锥状导向头21,所述定位轴2为空心管状结构。
33.如图5

8所示,调平垫片亦可采用不同于“h”型的形状结构,如制成圆形或四边形。
34.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