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种植坡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9956发布日期:2021-04-30 09:4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生态种植坡屋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具体是一种生态种植坡屋面。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伴随着高速城镇化带来新的问题,城市人口密度急速上升,有限的耕地被城镇侵占,1.2亿hm2耕地红线频频告急,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食物,遭到威胁,人们意识到在城市中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不断融入城市内部各种空间。

如何缓解人地矛盾、增加粮食供给,成为目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利用坡屋面进行耕作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生态种植坡屋面。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态种植坡屋面,包括坡屋面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屋面结构层的顶面中部沿其坡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挡泥板,所述每个挡泥板朝向屋顶的一侧上搭设有可拆卸种植容器,可拆卸种植容器内种植有植物,所述挡泥板两端的坡屋面结构层顶面设有阶梯,所述坡屋面结构层内设有排水管网,所述可拆卸种植容器的底部和排水管网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每个挡泥板的另一侧设有走道。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种植容器的底部设有向上隆起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面开设有和排水管网连通的排水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走道由两侧阶梯向中间延伸形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走道中间高两端低,走道中间向两侧倾斜坡度为0.1~0.5%。

更进一步地,所述每个走道两侧对应位置的阶梯上均开设有和排水管网连通的雨水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网由集水管、汇水管和落水管组成,所述每排可拆卸种植容器内的排水孔均和一根集水管连通,多根集水管均和汇水管连通,所述坡屋面结构层的下方设有一根落水管,所述落水管的一端和汇水管连通,落水管的另一端和市政水管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坡屋面结构层由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层、耐根穿刺复合防水层、隔离层和找平层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网由集水管、汇水管和落水管组成,所述每排可拆卸种植容器内的排水孔均和一根集水管连通,多根集水管均和汇水管连通,所述汇水管埋设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层内,所述坡屋面结构层的下方设有一根落水管,所述落水管的一端和汇水管连通,落水管的另一端和市政水管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坡屋面结构层的四周设有护栏。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坡屋面结构层上方设置可拆卸种植容器的结构,有效利用了坡屋面结构层上方的空间进行种植。同时,可拆卸种植容器是预制件,摆放和更换都很简便。此外,阶梯和走道相配合,形成类似梯田的种植条件,具有良好通风和透光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可拆卸种植容器的结构图。

图中:坡屋面结构层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层1.1、耐根穿刺复合防水层1.2、隔离层1.3、找平层1.4、挡泥板2、竖版2.1、斜板2.2、可拆卸种植容器3、凸台3.1、排水孔3.2、植物3.3、轻质种植土3.4、阶梯4、排水管网5、集水管5.1、汇水管5.2、落水管5.3、走道6、雨水口6.1、护栏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所示的一种生态种植坡屋面,包括坡屋面结构层1,所述坡屋面结构层1由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层1.1、耐根穿刺复合防水层1.2、隔离层1.3和找平层1.4组成。所述坡屋面结构层1的四周设有护栏7。

所述坡屋面结构层1的顶面中部沿其坡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挡泥板2,每个挡泥板2朝向屋顶的一侧上搭设有可拆卸种植容器3,每个挡泥板2的另一侧设有走道6。可拆卸种植容器3内种植有植物,所述可拆卸种植容器3的底部设有向上隆起的凸台3.1,所述凸台3.1的顶面开设有和排水管网5连通的排水孔3.2。所述挡泥板2两端的坡屋面结构层1顶面设有阶梯4。

所述走道6由两侧阶梯4向中间延伸形成。所述走道6中间高两端低,走道6中间向两侧倾斜坡度为0.1~0.5%。所述每个走道6两侧对应位置的阶梯4上均开设有和排水管网5连通的雨水口6.1。

所述坡屋面结构层1内设有排水管网5。所述排水管网5由集水管5.1、汇水管5.2和落水管5.3组成,所述每排可拆卸种植容器3内的排水孔3.2均和一根集水管5.1连通,多根集水管5.1均和汇水管5.2连通,所述汇水管5.2埋设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层1.1内,所述坡屋面结构层1的下方设有一根落水管5.3,所述落水管5.3的一端和汇水管5.2连通,落水管5.3的另一端和市政水管连通。

上述坡屋面结构层1根据工程设计需要,设计成坡度20%~50%的坡屋面。为保证坡度及种植需要,阶梯4的踏面4.1宽不超过500mm,踏面4.1高度差不超过200mm,阶梯4的踏面4.1的坡度坡向设置朝向下一级,保障雨水能顺流至下一级踏面。阶梯4的踏面4.1采用非光面石材铺贴,基层4.2采用混凝土填充。护栏7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形成避雷系统。

可拆卸种植容器3采用pcv材料制成,其内填充轻质种植土3.4,作为植物3.3的生长介质,所述植物3.3为农作物。将种植好农作物的可拆卸种植容器3依次摆放在挡泥板2上。浇水时,人从阶梯4走入走道6中,对农作物进行浇水。水流经农作物和轻质种植土3.4后在可拆卸种植容器3的底部蓄积,当水漫过凸台3.1后会多余的水经排水孔3.2进入集水管5.1。多根集水管3.1内的水共同流入汇水管5.2,最终流经落水管5.3排入市政水管。下雨时,除可拆卸种植容器3内的水经排水孔3.2正常排出以外,淋在走道上的雨水在走道的坡度的作用下流入两侧的雨水口6.1内,再进一步流经汇水管5.2和落水管5.3后排入市政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在坡屋面结构层1上种植农作物的方式丰富了城镇的绿化空间,使城镇中的绿地从地面走向了屋顶。同时出产果蔬,减少物流消耗,缓解了紧张的城市用地,缓解了城镇人地矛盾,从侧面缓解粮食问题。

2、绿色农作物能够蓄存天然降水,对雨水有明显的截流效应,同时利用雨水口6.1、集水管5.1、汇水管5.2、落水管5.3形成的排水管网5的设计,可以重新组织雨水径流方式,调蓄雨水径流、降低径流峰值,缓解坡屋面径流造成的城市初雨污染。

3、绿色农作物能够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太阳辐射,调节室内外温度。夏季,可以使室内温度降低,而冬季可以使室内“保温”。通过种植作物至少可以节省空调能源和供暖能源。联合国环境署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城市的屋顶绿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上空的co2含量将下降80%,热岛效应会彻底消失。

4、绿色农作物能固碳和净化空气、吸收和隔绝噪声,还可以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综合提升城镇景观审美效益,增加城镇综合生态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