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阴角的圆弧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3184发布日期:2021-06-04 18:33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阴角的圆弧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阴角的圆弧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物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是最常工的材料,大型的高层建筑物墙体等已经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新的建筑设计中,为了降低浇筑混凝土阴角拐角处的应力集中,造成阴角拐角开裂,影响建筑物的质量,设计中特别要求在阴角拐角处为圆角过渡,而浇筑过程中无法浇筑出合适的圆角,所以通常在浇筑混凝土初步凝固后人工将阴角拐角处用高一级标号的混凝土进行倒圆角,但是人工倒圆角的位置外观参差不齐,倒角处内部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且人工处理圆角效率非常低;所以建筑物阴角倒圆始终是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因此,需要一种工装来解决现有大型建筑物阴角拐角圆弧过渡施工困难、质量无法保证和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物阴角的圆弧成形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大型建筑物阴角拐角圆弧过渡施工困难、质量无法保证和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4.一种建筑物阴角的圆弧成形装置,包括底座、成形板、下料斗、振动器和电池,成形板设置在底座的右侧下部,下料斗设置在成形板的上部左侧,振动器设置在下料斗的右侧,电池设置在底座的上部;所述的底座为横向设置的角钢形弯板,底座下部为平板,立板垂直向上设置在平板上部后侧,底座的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形的斜板,左侧斜板上部中间设置有横向的手柄,手柄上上部左侧设置有按钮开关,底座平板左侧设置有水平的下导向板,下导向板左端向上弯曲;底座立板的左侧设置有横向垂直的侧导向板,侧导向板与下导向板结构相同。
5.所述的成形板为拐角圆弧过渡的弯板,成形板的左端与底座右端连接,成形板的的后面和底面与底座后面和底面平齐,成形板的上部左侧设置有矩形进料口。
6.所述的下料斗为上部敞开的斗形壳体,下料斗的下端后侧为圆弧形结构,下端圆弧与成形板上部圆弧半径一致并配合焊接,下料斗的底板右侧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与成形板上进料口位置对应。
7.所述的振动器为小型平板振动器,振动器的底板与下料斗右侧面中部连接,振动器通过电线与底座手柄上按钮开关连接。
8.所述的电池为大容量充电电池,电池通过电线与底座手柄上按钮开关连接。
9.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建筑物阴角的圆弧成形装置通过将混凝土倒入下料斗内,经过振动器振动使下料斗内混凝土经成形板进料口进入到成形板下部,在建筑物阴角位置形成圆弧形过渡面,圆弧过渡面效果良好,成形效率很高,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3.图中:1、底座,2、成形板,3、振动器,4、下料斗,5、电池,6、手柄,7、按钮开关,8、侧导向板,9、下导向板,10、混凝土,11、建筑物阴角,12、下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14.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15.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建筑物阴角的圆弧成形装置,包括底座1、成形板2、下料斗4、振动器3和电池5,所述的底座1为横向设置的角钢形弯板,底座1下部为平板,立板垂直向上设置在平板上部后侧,底座1的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形的斜板,左侧斜板上部中间设置有横向的手柄6,手柄6上上部左侧设置有按钮开关7,底座1平板左侧设置有水平的下导向板9,下导向板9左端向上弯曲;底座1立板的左侧设置有横向垂直的侧导向板8,侧导向板8与下导向板9结构相同;所述的成形板2设置在底座1的右侧下部,成形板2为拐角圆弧过渡的弯板,成形板2的左端与底座1右端连接,成形板2的的后面和底面与底座1后面和底面平齐,成形板2的上部左侧设置有矩形进料口;
16.所述的下料斗4设置在成形板2的上部左侧,下料斗4为上部敞开的斗形壳体,下料斗4的下端后侧为圆弧形结构,下端圆弧与成形板2上部圆弧半径一致并配合焊接,下料斗4的底板右侧设置有下料口12,下料口12与成形板2上进料口位置对应;所述的振动器3设置在下料斗4的右侧,振动器3为小型平板振动器,振动器的3的底板与下料斗4右侧面中部连接,振动器通3过电线与底座1手柄6上按钮开关7连接;所述的电池5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电池5为大容量充电电池,电池5通过电线与底座1手柄6上按钮开关7连接。
17.建筑物阴角建筑物阴角的圆弧成形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混合好的混凝土10倒入下料斗4内,之后手持底座1上部手柄6,将底座1的底面放置到建筑物阴角11平面上,再将底座1的后面与建筑物阴角11立面接触,手指按动按钮开关7,这时振动器3开始振动,手持手柄6向左侧移动,这时下料斗4内混凝土10从下料斗4底部的下料口12流入到成形板2的下部,随着装置向左侧移动,成形板2的下部就会将建筑物阴角11填充成内凹的圆弧面;从而完成对建筑物阴角11的圆弧面成形的过程。
18.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