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20427发布日期:2021-07-02 19:4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绿色建筑中,为了对强阳光进行遮蔽,常在外窗的上方设置遮阳板,以减少进入室内的阳光。遮阳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通过良好的遮阳设计在节能的同时又可以丰富室内的光线分布,还可以丰富建筑造型及立面效果。

通过建筑手段,运用相应的材料和构造,与日照光线成某一有利的角度,遮挡通过玻璃影响室内过热的热辐射,而不减弱采光条件的手段和措施。建筑遮阳的目的是阻隔阳光直射,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可以防止透过玻璃直射阳光使室内过热;可以防止建筑围护结构过热并造成对室内环境的热辐射;可以防止直射阳光造成的强烈眩光。这三点对于处于低纬度地区的建筑尤为重要。由于日辐射强度随时间、地点、日期、朝向而异。建筑中各朝向窗口要求遮阳的日期、时间以及遮阳的形式和尺寸也需根据具体地区的气候和朝向而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为保证室内照明强度,多数家庭会在早上起床后打开窗帘,阳光透过窗户直射进室内提升亮度;但随着太阳的高度上升,温度也随之升高,若忘记手动闭合窗帘,部分室内家具经由阳光长时间暴晒会导致加速家具表层材质的老化,从而导致遮阳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助于提高遮阳系统的实用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系统,包括墙体和嵌设于墙体的窗体,所述墙体内壁滑移连接有用于遮挡窗体的第一遮阳装置,所述第一遮阳装置通信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窗体靠近室内一侧设置有通信连接于控制装置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窗体靠近室内一侧的温度,所述墙体外壁设置有位于窗体上方的第二遮阳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遮阳装置处于常开状态,位于窗体上方,减少通过窗体直射进室内的太阳辐射;设置检测装置检测窗体靠近室内一侧的温度,若穿过窗体照射进室内的温度超过设定值,触发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发送触发信号;控制装置接收触发信号,通过第一遮阳装置将窗体遮挡,从而减少通过窗体直射进室内的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室内家具受太阳辐射直射的时间,从而提高遮阳系统的实用性;若穿过窗体照射进室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第一遮阳装置复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遮阳装置包括复数个层叠设置的百叶单元、穿设于复数个百叶单元的牵引线和设置于窗体上方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两端均转动套设有滑轮;所述牵引线一端固定连接于一端的滑轮周壁,另一端依次穿过复数个百叶单元后与相邻滑轮周壁固定,所述墙体设置有带动滑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第一遮阳装置时,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滑轮绕定位杆转动,通过牵引线实现复数个百叶单元的展开,从而避免室外的太阳辐射直射进室内;当不需使用第一遮阳装置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滑轮绕定位杆逆向转动,通过牵引线实现复数个百叶单元的收缩堆叠状态,操作简单便捷,提高第一遮阳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百叶单元侧壁呈内凹设置有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所述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之间形成折射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百叶单元内凹设置有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形成的折射空间,复数个百叶单元在展开时,相邻的百叶单元之间仍存在间隙,太阳光可直射至第一折射面,折射至第二折射面的背面,最后折射至室内,增加室内的亮度照明,减少电力资源的消耗,从而提高遮阳系统的绿色环保性。

可选的,所述百叶单元靠近折射空间的一侧设置有防虫网,所述防虫网另一侧与相邻百叶单元远离折射空间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晚间时,可将窗体打开,将复数个百叶单元展开,防虫网处于使用状态,室内空气通过折射空间与室内空气循环流通,提高室内空气与室内空气循环的便捷性,且夜间室内使用灯泡等照具时间较多,设置防虫网可减少室外喜光等生物进入室内,提高遮阳系统的实用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遮阳装置包括复数个凸出设置于墙体外壁的支撑臂、转动连接于相邻支撑臂之间的收纳杆,所述收纳杆外壁缠绕设置有挡光布,所述挡光布远离收纳杆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支撑臂设置有带动导向块沿支撑臂长度方向往返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收纳杆端部设置有卷簧,所述支撑臂侧壁内凹设置有供卷簧嵌入的凹槽,所述卷簧一端与收纳杆周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导向块带动遮光布沿支撑臂的长度方向往返滑移,从而实现遮光布对室内遮阳的范围的调节,从而提高遮光布的适应性;设置卷簧便于收纳杆自收纳遮光布,避免导向块带动遮光布向靠近收纳杆的方向滑移时,遮光布堆叠于支撑臂之间,提高遮光布使用时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为温度检测计,所述温度检测计用于检测窗体的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窗体温度高于设定值,触发温度检测计,温度检测计发送触发信号。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用于启闭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用于启闭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器信号输出端分别通信连接于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器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于温度检测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控制器接收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触发信号,通过第一控制模块开启第一驱动机构,以便于复数个百叶单元展开,减少直射进室内的太阳辐射。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信号输入端无线连接有遥控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居住于室内的使用者有特殊的使用需求时,可通过遥控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启闭。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第二遮阳装置处于常开状态,位于窗体上方,减少通过窗体直射进室内的太阳辐射;设置检测装置检测窗体靠近室内一侧的温度,若穿过窗体照射进室内的温度超过设定值,触发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发送触发信号;控制装置接收触发信号,通过第一遮阳装置将窗体遮挡,从而减少通过窗体直射进室内的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室内家具受太阳辐射直射的时间,从而提高遮阳系统的实用性;若穿过窗体照射进室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第一遮阳装置复位;

有助于控制器接收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触发信号,通过第一控制模块开启第一驱动机构,以便于复数个百叶单元展开,减少直射进室内的太阳辐射;

当居住于室内的使用者有特殊的使用需求时,可通过遥控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启闭。

附图说明

图1是遮阳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遮阳系统另一视角中第二遮阳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1中f-f线的剖视图;

图5是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窗体;21、定位块;22、定位杆;3、第一遮阳装置;31、百叶单元;311、第一折射面;312、第二折射面;33、折射空间;314、防虫网;32、牵引线;33、连接线;34、滑轮;35、第一驱动机构;4、第二遮阳装置;41、支撑臂;42、收纳杆;43、挡光布;44、导向块;45、第二驱动机构;46、凹槽;47、卷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5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系统。

参照图1,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系统包括墙体1和嵌设于墙体1的窗体2,墙体1内壁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往返滑移且用于遮挡窗体2面向室内一侧的第一遮阳装置3,墙体1外壁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往返滑移且位于窗体2上方的第二遮阳装置4;窗体2靠近室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室内亮度和窗体2所在区域温度,检测装置通信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遮阳装置3和第二遮阳装置4的启闭。

当窗体2所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触发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发送温度触发信号;控制装置接收温度触发信号,启动第一遮阳装置3沿竖直方向滑移,将窗体2遮挡,减少通过窗体2直射进室内的太阳辐射;若室内亮度超出设定范围,触发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发送亮度触发信号,控制装置接收到亮度触发信号后,启动第二遮阳装置4沿水平方向往返滑移,以便于调节室内亮度。

参照图1和图2,第一遮阳装置3包括复数个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百叶单元31和沿竖直方向逐一贯穿复数个百叶单元31的牵引线32;相邻的百叶单元31之间设置有具有弹性的连接线33,窗体2上方凸出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定位块21,定位块21水平贯穿设置有定位杆22,定位杆22两端转动穿设有滑轮34,连接线33的顶端与定位块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牵引线32分别与两个滑轮34周壁固定连接,滑轮34远离相邻滑轮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组,齿轮组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35,位于定位杆22两端的第一驱动机构35同步启动;第一驱动机构35带动滑轮34绕定位杆22的轴线周向转动,从而实现牵引线32的收放。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5采用可接收数字信号的伺服电机。

参照图1和图2,百叶单元31上表面内凹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折射面311和第二折射面312,第一折射面311、第二折射面312和相邻百叶单元3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折射空间33,折射空间33内竖直固定有防虫网314,其中,防虫网314一侧与百叶单元31靠近折射空间33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相邻百叶单元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室外阳光可直射至第一折射面311,依次折射至第二折射面312、相邻百叶单元31的下表面和室内墙壁,从而提高室内亮度,减少电力资源输出。

参照图1和图3,第二遮阳装置4包括垂直固定于墙体1外壁且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两个支撑臂41、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臂41之间的收纳杆42和缠绕固定于收纳杆42周壁的挡光布43;挡光布43远离收纳杆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44,支撑臂41远离墙体1一端的侧壁嵌设有带动导向块44沿支撑臂41长度方向往返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45。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45采用可接收数字信号的伺服电机。

参照图3,支撑臂41面向收纳杆42的一侧内凹设置有供收纳杆42端部插接的凹槽46,收纳杆42插入凹槽46的部分固定连接有卷簧47,卷簧47缠绕设置于收纳杆42端部,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凹槽46内壁。

参照图1和图4,检测装置为检测窗体2嵌设于墙体1内区域温度的温度检测计和设置于室内的的亮度检测计,温度检测计设置于窗体2面向室内的一侧,亮度检测计夜间处于休眠状态。

若窗体2所在区域温度高于设定值,触发温度检测计,温度检测计发送温度触发信号;若室内亮度超过设定值,触发亮度检测计,亮度检测计发送高亮度触发信号;若室内亮度低于设定值,触发亮度检测计,亮度检测计发送低亮触发信号;

参照图1-图5,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遥控器、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输出端与第一驱动机构35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35的启闭;

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输出端与第二驱动机构45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45的启闭;

控制器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温度检测计输出端通信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与亮度检测计输出端通信连接,第三信号输入端与遥控器信号输出端无线连接;本实施例中遥控器与控制器的无线连接采用蓝牙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初始状态:第一驱动机构35通过导向块44带动挡光布43处于拉升状态,百叶单元31处于堆叠状态,温度检测计处于工作状态,亮度检测计白天处于工作状态,晚上处于休眠状态;

若窗体2所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触发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发送温度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温度触发信号,通过第一控制模块启动第一驱动机构35,以便于百叶单元31将窗体2遮挡,从而减少直射进室内的太阳辐射;直至窗体2所在的区域温度低于设定值,第一驱动单元带动百叶单元31复位;若室内亮度高于设定值,触发亮度检测计,亮度检测计发送高亮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高亮触发信号,通过第二控制模块启动第二驱动机构45,以便于第二驱动机构45带动导向块44向远离收纳杆42的一侧滑移,提高遮光布遮挡窗体2的面积;直至亮度检测计不再发送高亮触发信号,第二驱动机构45停止运动;若室内亮度低于设置值,触发亮度检测计,亮度检测计发送低亮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低亮触发信号,通过第二控制模块启动第二驱动机构45,以便于第二驱动机构45带动导向块44向靠近收纳杆42的一侧滑移,减少遮光布遮挡窗体2的面积;直至亮度检测计不再发送低亮触发信号,第二驱动机构45停止运动;居住者可使用遥控器根据自身喜好通过控制器调节第一驱动机构35的启闭和第二驱动机构45的运动行程,从而提高遮阳系统的实用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