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用拌和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7507发布日期:2021-09-25 11:2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用拌和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用拌和站。


背景技术:

2.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拌和站是工业建设中用于土建搅拌施工等大型机械的统称,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处理后需要通过拌和站进行搅拌生产。
3.目前,拌和站中的搅拌系统在对原料进行搅拌生产混凝土时,由于搅拌好的混凝土具备一定的粘黏性,在将搅拌完成的混凝土转出时,存在少部分的混凝土残存附着在箱体内壁的现象,不仅会造成混凝土的浪费,而且残存附着的混凝土在箱体内部凝固后会影响后续的使用,因此,提出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用拌和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搅拌好的混凝土具备一定的粘黏性,在将搅拌完成的混凝土转出时,存在少部分的混凝土残存附着在箱体内壁的现象,不仅会造成混凝土的浪费,而且残存附着的混凝土在箱体内部凝固后会影响后续的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用拌和站。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用拌和站,包括搅拌箱、缓存斗刮料机构、预混机构及清洗机构,所述缓存斗的下端与搅拌箱的上端固定连通,所述缓存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骨料进料管,所述刮料机构设置在缓存斗的外侧壁上端,所述预混机构设置在缓存斗的内部,所述清洗机构设置在搅拌箱的上端,所述搅拌箱的左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
7.所述刮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多个内螺纹筒、多个螺杆、框形刮板及链条,所述缓存斗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块,且多个固定块的上端均通过第一轴承与同侧螺杆的杆壁上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螺杆的杆壁均与同侧内螺纹筒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每个所述内螺纹筒的外侧壁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左右两侧与搅拌箱之间均固定设有滑杆,同侧两个滑块的上端均通过圆孔与同侧滑杆的杆壁滑动连接,所述搅拌箱的上端通过多个滑孔分别与多个内螺纹筒的外侧壁滑动连接,多个所述内螺纹筒的下端共同与框形刮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螺杆的杆壁上端均固定套接有链轮,多个所述链轮共同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缓存斗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第一电机位于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同侧螺杆的杆壁上端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预混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多个搅拌叶、v形板及两个导流板,所述v形板位于缓存斗的内部上方固定设置,两个所述导流板分别位于两个缓存斗的内部左右两侧
固定设置,且两个导流板均位于v形板的下方设置,所述缓存斗的内侧壁下端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杆,多个所述搅拌叶均位于搅拌杆的杆壁上均匀固定分布,所述第二电机位于缓存斗的后内侧壁下端固定设置,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搅拌杆的杆壁后端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框形管、多个喷头及l形管,所述l形管的竖直部下端与进液管的上管壁右端固定连通,所述l形管的内部竖直侧固定设有第一电控阀,所述进液管的内部位于l形管右侧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电控阀,所述框形管位于搅拌箱的上端固定设置,所述l形管的水平部右端与框形管的左管壁固定连通,多个所述喷头均与框形管的下端固定连通并均匀分布,且多个喷头的下端均贯穿搅拌箱的上端并延伸至搅拌箱的内部上方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缓存斗的外侧壁四个竖直棱角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每个连接板的上端均通过销杆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且每个导向轮均与链条传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缓存斗内部下端的位置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设置。
12.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外侧套设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的后端与缓存斗的后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的杆壁通过第三轴承与保护罩的前侧壁转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再生混凝土生产用拌和站,通过设有的缓存箱及多个骨料进料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各种原料及处理后的废混凝土块导入缓存箱内部进行暂缓储存,通过设有的进液管,可以将水及液体添加剂导入搅拌箱内部,通过设有的刮料机构,在搅拌完成后,可以对搅拌箱内壁进行刮料,从而可以避免部分混凝土残存附着在搅拌箱内壁,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浪费,避免残存混凝土在箱内凝固影响后续使用。
15.2、该再生混凝土生产用拌和站,通过设有的预混机构,可以对各种原料进行提前预混合,从而可以间接提高后续搅拌生产效率,通过设有的清洗机构,在刮料完成后,可以对搅拌箱内部进行冲洗,进一步减少搅拌箱内部混凝土的残留,提高人们清理搅拌箱的便捷性。
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浪费,避免残存混凝土在箱内凝固影响后续使用,同时可以对各种原料进行提前预混合,间接提高后续搅拌生产效率,且人们清理箱体内部的便捷性较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用拌和站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19.图3为图1的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缓存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搅拌箱、2缓存斗、3第一电机、4内螺纹筒、5螺杆、6框形刮板、7链条、8固定块、9滑块、10滑杆、11安装板、12第二电机、13搅拌叶、14 v形板、15导流板、16框形管、17喷头、18 l形管、19导向轮、20保护罩、21进液管、22骨料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

4,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用拌和站,包括搅拌箱1、缓存斗2刮料机构、预混机构及清洗机构,缓存斗2的下端与搅拌箱1的上端固定连通,缓存斗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骨料进料管22,刮料机构设置在缓存斗2的外侧壁上端,预混机构设置在缓存斗2的内部,清洗机构设置在搅拌箱1的上端,搅拌箱1的左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21;
24.刮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多个内螺纹筒4、多个螺杆5、框形刮板6及链条7,缓存斗2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块8,且多个固定块8的上端均通过第一轴承与同侧螺杆5的杆壁上端转动连接,多个螺杆5的杆壁均与同侧内螺纹筒4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每个内螺纹筒4的外侧壁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9,每个固定块8的下端左右两侧与搅拌箱1之间均固定设有滑杆10,同侧两个滑块9的上端均通过圆孔与同侧滑杆10的杆壁滑动连接,搅拌箱1的上端通过多个滑孔分别与多个内螺纹筒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多个内螺纹筒4的下端共同与框形刮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螺杆5的杆壁上端均固定套接有链轮,多个链轮共同通过链条7传动连接,缓存斗2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且第一电机3位于安装板11的下端固定设置,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同侧螺杆5的杆壁上端转动连接;
25.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启动第一电机3,可以使其中一个螺杆5转动,在多个链轮及链条7的配合下,可以使多个螺杆5同时转动,在多个滑杆10及同侧滑块9的配合下,可以使多个内螺纹筒4同时向下移动,从而可以使框形刮板6下移,进而可以对附着在搅拌箱1内壁的混凝土进行刮下,当刮下的混凝土与下侧的混凝土聚合在一起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使残存的混凝土排出,从而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浪费,避免混凝土残存凝结影响后续使用。
26.本实施例中,预混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2、多个搅拌叶13、v形板14及两个导流板15,v形板14位于缓存斗2的内部上方固定设置,两个导流板15分别位于两个缓存斗2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设置,且两个导流板15均位于v形板14的下方设置,缓存斗2的内侧壁下端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杆,多个搅拌叶13均位于搅拌杆的杆壁上均匀固定分布,第二电机12位于缓存斗2的后内侧壁下端固定设置,且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搅拌杆的杆壁后端转动连接,通过多个骨料进料管22可以将外部的骨料导入缓存斗2内部,经过v形板14及两个导流板15的配合下,可以使多种骨料混合,第二电机12工作,可以使搅拌杆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多个搅拌叶13转动,以对骨料预混合,提高后续搅拌混合的效率。
27.本实施例中,清洗机构包括框形管16、多个喷头17及l形管18,l形管18的竖直部下端与进液管21的上管壁右端固定连通,l形管18的内部竖直侧固定设有第一电控阀,进液管21的内部位于l形管18右侧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电控阀,框形管16位于搅拌箱1的上端固定设置,l形管18的水平部右端与框形管16的左管壁固定连通,多个喷头17均与框形管16的下端固定连通并均匀分布,且多个喷头17的下端均贯穿搅拌箱1的上端并延伸至搅拌箱1的内部上方设置,关闭第二电控阀并打开第一电控阀,通过外部的控制系统控制水从进液管21及l形管18将水导入框形管16内部,并通过多个喷头17将水喷出,从而可以对搅拌箱1内部进行冲洗,进一步减少混凝土的残存,提高人们清理搅拌箱1内部的便捷性。
28.本实施例中,缓存斗2的外侧壁四个竖直棱角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每个连接板的上端均通过销杆转动连接有导向轮19,且每个导向轮19均与链条7传动连接,可以避免链条7与缓存斗2外侧壁发生刮擦,减少对链条7的磨损。
29.本实施例中,缓存斗2内部下端的位置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设置,可以避免骨料在缓存斗2底部残存。
30.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12外侧套设有保护罩20,且保护罩20的后端与缓存斗2的后内侧壁固定连接,搅拌杆的杆壁通过第三轴承与保护罩20的前侧壁转动连接,可以避免骨料对第二电机12造成影响。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