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7307发布日期:2021-11-15 23:0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施工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和桥墩筀等高耸结构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一般会采用升降式脚手架,由于具备自爬的能力,因此不需起重机械的吊运,这减少了施工中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可省去施工过程中的外脚手架。爬架能减少起重机械数量、加快施工速度,因此经济效益较好。为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升降脚手架的防坠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结构,保证施工安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结构,包括连接于升降脚手架和建筑楼板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钢丝绳,所述建筑楼板上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穿孔,所述钢丝绳的第一端形成有环部,所述穿孔内穿设有与所述环部连接的第一卸扣,所述建筑楼板的外侧设有横梁,所述支座设于所述横梁外壁面上,所述紧固件包括穿设于所述横梁和所述支座的穿梁螺杆,所述穿梁螺杆的两端分别螺接有紧固所述横梁和所述支座的锁紧螺母。
5.可选地,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横梁内侧以及所述支座之间均设有垫片。
6.可选地,所述支座包括贴设于所述横梁外壁面上的第一钢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钢板的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上设有供穿梁螺杆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穿孔设于所述第二钢板上。
7.可选地,所述升降脚手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走道板,所述钢丝绳的第二端形成有环部,所述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设于所述走道板上并通过第二卸扣使所述钢丝绳的第二端环部与所述钢丝绳的中段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二卸扣位于所述走道板的上表面中部位置。
9.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建筑楼板和升降脚手架之间连接有钢丝绳,达到防止升降脚手架坠落的效果。且通过穿梁螺杆以及支座使建筑楼板与钢丝绳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可随着升降脚手架的移动实施调整钢丝绳第一端的安装位置,实时保证防坠效果,且钢丝绳的第二端绕接在升降脚手架的走道板上,连接效果更好,从而使得防坠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12.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结构的示意图。
13.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结构中钢丝绳第一端与建筑楼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脚手架与建筑楼板之间附墙防坠导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结构,包括连接于升降脚手架1和建筑楼板2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钢丝绳3,建筑楼板2上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有支座4,支座4上设有穿孔41,钢丝绳3的第一端形成有环部,穿孔41内穿设有与环部连接的第一卸扣6,建筑楼板2的外侧设有横梁21,支座4设于横梁21外壁面上,紧固件包括穿设于横梁21和支座4的穿梁螺杆5,穿梁螺杆5的两端分别螺接有紧固横梁21和支座4的锁紧螺母51。
18.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3所示,每层建筑楼板2的外侧都设有横梁21,且每一横梁21上都设有横向设置的贯穿孔,使得每层建筑楼板2的横梁21上都可通过穿梁螺杆5与支座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随着升降脚手架1的上升或下降,实时调整钢丝绳3第一端的支座4与相对应的建筑楼板2连接,以达到实时的防坠效果,且可减少对应的支座4的使用数量。且在本实施例中钢丝绳3包括多条,使得在拆下某一钢丝绳3的第一端与另一层建筑楼板2连接时,此时仍还具有其他的多个钢丝绳3保证防坠功能。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在每一建筑楼板2上预先连接好支座4,使得随着升降脚手架1的移动,实时拆下钢丝绳3第一端的卸扣与另一层建筑楼板2的支座4连接,无需重复拆卸安装支座4,以减少在升降脚手架1移动时的操作步骤。
19.基于上述紧固件,更佳的是,锁紧螺母51和横梁21内侧以及支座4之间均设有垫片,且穿梁螺杆5两端分别连接有多个螺母51,以增加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防坠效果。
20.进一步的,支座4包括贴设于横梁21外壁面上的第一钢板以及垂直连接于第一钢板的第二钢板,第一钢板上设有供穿梁螺杆连接的连接孔,穿孔41设于第二钢板上,通过第一钢板方便与横梁21连接,通过第二钢板方便采用第一卸扣6与钢丝绳3第一端的环部连接。
21.升降脚手架1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走道板11,钢丝绳3的第二端形成有环部,钢丝绳3的第二端绕设于走道板11上并通过第二卸扣7使钢丝绳3的第二端环部与钢丝绳3的中段连接,绕设在走道板11上的钢丝绳3对走道板11的拉力更为均匀。更佳的,第二卸扣7位于走道板11的上表面中部位置,使得走道板11的受力更为集中,若发生意外下坠时,位于走道板11
中部的连接点使钢丝绳3的对走道板11产生的拉力更稳。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走道板11上环绕有多根钢丝绳3,多根钢丝绳3等间距均匀地设置在走道板11上,且连接第二卸扣7的位置均位于走道板11的板中线上。
22.更进一步的,防坠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升降脚手架1升降的控制系统以及与控制系统连接的传感器。其中,如图4所示,建筑楼板2上设有附墙防坠导座8,电动葫芦连接于升降脚手架1和附墙防坠导座8之间,控制系统包括与电动葫芦连接的cpu控制面板,传感器为设于电动葫芦上的拉力传感器,且该拉力传感器与cpu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电动葫芦提拉升降脚手架时通过拉力传感器对升降脚手架1的重力信息进行采集,经计算机进行综合分析,自动均衡调整升降速度;且当超载、欠载15%时报警,超载、欠载30%时,将重力信息传输至cpu控制面板通过cpu控制面板智能控制提升状态,实现了全智能化自动控制。从而与上述钢丝绳3的防坠结构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升降脚手架1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23.如图4所示,附墙防坠导座8上还转动连接有顶撑9,在升降脚手架1由电动葫芦拉至设定位置时,通过附墙防坠导座8进行主要位置固定,并通过顶撑9顶进升降脚手架1上的横杆,达到进一步的位置固定,且起到防坠效果。
24.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25.于升降脚手架1对应的建筑楼板2的横梁21上连接支座4,并将钢丝绳3的两端分别与支座4以及升降脚手架1的走道板11相连接;
26.通过电动葫芦将升降脚手架1向上提升20~30mm,并将附墙防坠导座8上的顶撑9转动至远离升降脚手架1的一端;
27.继续提升或下降升降脚手架1,在升降脚手架1移动的过程中,将钢丝绳3的第一端连接的支座4与建筑楼板2拆除并与下一对应的建筑楼板2进行连接;
28.升降脚手架1移动至设定位置后,再反向转动顶撑9使顶撑9顶进升降脚手架1。
29.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