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拼装式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4402发布日期:2021-09-29 02:21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拼装式楼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房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拼装式楼梯。


背景技术:

2.现时的集装箱房的楼梯一般于集装箱房的一侧另外装设,制作比较复杂,另外,当需要搬迁集装箱房屋时,需要先拆卸,于新落脚点再装上,使用不够灵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拼装式楼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集装箱拼装式楼梯,包括底层集装箱楼梯以及加高集装箱楼梯,所述底层集装箱楼梯包括底层集装箱以及底层楼梯,所述底层集装箱的顶壁开设有底层楼梯开口,所述底层楼梯的下端与所述底层集装箱的底壁内侧相接,所述底层楼梯的上端与所述底层集装箱的顶壁于所述底层楼梯开口的边缘处相接,所述底层集装箱的前壁或者后壁开设有楼梯入口,所述底层集装箱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于所述底层楼梯的下端外侧开设有底层楼梯出口,所述加高集装箱楼梯包括加高集装箱以及加高楼梯,所述加高集装箱的底部与所述底层集装箱的顶部能拆卸的对接,所述加高集装箱的底壁正对所述底层楼梯开口处开设有下楼梯开口,所述加高集装箱的顶壁开设有上楼梯开口,所述加高楼梯的下端与所述加高集装箱的底壁于所述下楼梯开口的边缘处相接,所述加高楼梯的上端与所述加高集装箱的顶壁于所述上楼梯开口的边缘处相接,所述加高集装箱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于所述加高楼梯的下端外侧开设有加高楼梯出口。
5.较佳地,所述楼梯入口开设于所述底层集装箱的前壁,所述底层楼梯包括底层下楼梯、底层楼梯中间平台以及底层上楼梯,所述底层下楼梯的下端与所述底层集装箱的底壁左侧相接,所述底层下楼梯的上端自前而后往上延伸与所述底层楼梯中间平台的前左端相接,所述底层楼梯中间平台的后端与所述底层集装箱的后壁相固接,所述底层上楼梯的下端与所述底层楼梯中间平台的前右端相接,所述底层上楼梯的上端自后而前往上延伸与所述底层集装箱的顶壁于所述底层楼梯开口的前边缘右侧相接,所述底层楼梯出口设置于所述底层集装箱的左右侧壁于所述底层下楼梯的前侧;所述加高楼梯包括加高下楼梯、加高楼梯中间平台以及加高上楼梯,所述加高下楼梯的下端与所述下楼梯开口的前边缘左侧相接,所述加高下楼梯的上端自前而后往上延伸与所述加高楼梯中间平台的前左端相接,所述加高楼梯中间平台的后端与所述加高集装箱的后壁相固接,所述加高上楼梯的下端与所述加高楼梯中间平台的前右端相接,所述加高上楼梯的上端自后而前往上延伸与所述加高集装箱的顶壁于所述上楼梯开口的前边缘右侧相接,所述加高楼梯出口设置于所述加高集装箱的左右侧壁于所述加高下楼梯的前侧。
6.较佳地,所述集装箱拼装式楼梯还包括角件锁紧机构,所述底层集装箱的顶部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底层上角件,所述底层上角件的两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侧角件孔,所
述底层上角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顶角件孔,所述加高集装箱的底部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加高下角件,所述加高下角件的两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二侧角件孔,所述加高下角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底角件孔,所述底层集装箱的所述底层上角件的顶部与所述加高集装箱相应的所述加高下角件的底部相接,所述角件锁紧机构包括反向丝杆、第一锁臂以及第二锁臂,所述反向丝杆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以及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杆及所述第二丝杆相应的一端相固接,所述第一丝杆的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二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锁臂包括第一丝杆滑块及第一臂体,所述第一丝杆滑块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一丝杆螺孔,所述第一丝杆旋合插设于所述第一丝杆螺孔中,所述第一臂体的内端与所述第一丝杆滑块的外侧壁相固接,所述第一臂体的外端往所述第二丝杆的方向凸设有第一锁勾,所述第二锁臂包括第二丝杆滑块及第二臂体,所述第二丝杆滑块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二丝杆螺孔,所述第二丝杆旋合插设于所述第二丝杆螺孔中,所述第二臂体的内端与所述第二丝杆滑块的外侧壁相固接,所述第二臂体的外端往所述第一丝杆的方向凸设有第二锁勾,所述第一锁勾与所述第二锁勾互相正对,所述第一臂体伸进所述第二侧角件孔且所述第一锁勾往下勾住所述第二底角件孔的边缘,所述第二臂体伸进对应一侧的所述第一侧角件孔且所述第二锁勾往上勾住所述第一顶角件孔的边缘。
7.较佳地,所述反向丝杆于所述第一丝杆滑块与所述第二丝杆滑块之间沿径向往外凸设形成旋转螺母。
8.较佳地,所述旋转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交接处。
9.较佳地,所述底层集装箱的左右两侧壁于所述底层楼梯出口的后侧均镂空从而分别形成底层左开口及底层右开口,所述底层左开口上装设底层左开口支架,所述底层右开口上装设底层右开口支架,所述底层楼梯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层左开口支架及所述底层右开口支架相固接;所述加高集装箱的左右两侧壁于所述加高楼梯出口的后侧均镂空从而分别形成加高左开口及加高右开口,所述加高左开口上装设加高左开口支架,所述加高右开口上装设加高右开口支架,所述加高楼梯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加高左开口支架及所述加高右开口支架相固接。
10.较佳地,所底层集装箱的后壁镂空形成底层后开口,所述底层后开口的下部于所述底层楼梯中间平台的下方设置底层下围栏,所述底层后开口于所述底层楼梯中间平台之上设置底层楼梯中间平台围栏;所述加高集装箱的后壁镂空形成加高后开口,所述加高后开口于所述加高楼梯中间平台之上设置加高中间平台围栏,所述加高集装箱的前壁镂空形成加高前开口,所述加高前开口的下部设置加高前围栏。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拼装式楼梯由集装箱组合改装而成,制作简单;另外装拆灵活,便于移动运输。
12.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拼装式楼梯第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拼装式楼梯第二个角度的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拼装式楼梯的角件锁紧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拼装式楼梯包括底层集装箱楼梯10以及加高集装箱楼梯20。
17.所述底层集装箱楼梯10包括底层集装箱11以及底层楼梯12。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顶壁开设有底层楼梯开口112。所述底层楼梯12的下端与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底壁内侧相接,所述底层楼梯12的上端与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顶壁于所述底层楼梯开口112的边缘处相接。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前壁或者后壁开设有楼梯入口111,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于所述底层楼梯12 的下端外侧开设有底层楼梯出口117,所述加高集装箱楼梯20包括加高集装箱 21以及加高楼梯22。所述加高集装箱20的底部与所述底层集装箱10的顶部能拆卸的对接。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底壁正对所述底层楼梯开口112处开设有下楼梯开口211。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顶壁开设有上楼梯开口212。所述加高楼梯22的下端与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底壁于所述下楼梯开口211的边缘处相接,所述加高楼梯22的上端与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顶壁于所述上楼梯开口211的边缘处相接。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于所述加高楼梯22的下端外侧开设有加高楼梯出口218。
18.具体地,所述楼梯入口111开设于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前壁。所述底层楼梯12包括底层下楼梯121、底层楼梯中间平台122以及底层上楼梯123。所述底层下楼梯121的下端与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底壁左侧相接。所述底层下楼梯 121的上端自前而后往上延伸与所述底层楼梯中间平台122的前左端相接,所述底层楼梯中间平台122的后端与所述底层集装箱111的后壁相固接。所述底层上楼梯123的下端与所述底层楼梯中间平台122的前右端相接,所述底层上楼梯123的上端自后而前往上延伸与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顶壁于所述底层楼梯开口112的前边缘右侧相接;所述底层楼梯出口117设置于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左右侧壁于所述底层下楼梯121的前侧。所述加高楼梯22包括加高下楼梯221、加高楼梯中间平台222以及加高上楼梯223。所述加高下楼梯221的下端与所述下楼梯开口212的前边缘左侧相接,所述加高下楼梯221的上端自前而后往上延伸与所述加高楼梯中间平台222的前左端相接,所述加高楼梯中间平台222 的后端与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后壁相固接,所述加高上楼梯223的下端与所述加高楼梯中间平台222的前右端相接,所述加高上楼梯223的上端自后而前往上延伸与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顶壁于所述上楼梯开口212的前边缘右侧相接。所述加高楼梯出口218设置于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左右侧壁于所述加高下楼梯 221的前侧。
19.具体地,所述集装箱拼装式楼梯还包括角件锁紧机构30。所述底层集装箱 11的顶部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底层上角件113,所述底层上角件113的两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侧角件孔1131,所述底层上角件11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顶角件孔(图未示)。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底部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加高下角件213,所述加高下角件213的两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二侧角件孔2131,所述加高下角件 21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底角件孔(图未示)。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所述底层上角件113的顶部与所述加高集装箱21相应的所述加高下角件213的底部相接,所述角件锁紧机构30包括反向丝杆310、第一锁臂320以及第二锁臂330。所述反向丝杆310包括第一丝杆311、第二丝杆312以及中间连接件313。所述中间连接件3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杆311及所述第二丝杆312相应的一端相固接。所述第一丝杆311的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二丝杆312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锁臂320包括第一丝杆滑块321及第一臂体322,所述第一丝杆滑块321 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一丝杆螺孔3211,所述第一丝杆311旋
合插设于所述第一丝杆螺孔3211中,所述第一臂体322的内端与所述第一丝杆滑块321的外侧壁相固接,所述第一臂体322的外端往所述第二丝杆312的方向凸设有第一锁勾 3221。所述第二锁臂330包括第二丝杆滑块331及第二臂体332,所述第二丝杆滑块331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二丝杆螺孔3311,所述第二丝杆312旋合插设于所述第二丝杆螺孔3311中,所述第二臂体332的内端与所述第二丝杆滑块331 的外侧壁相固接,所述第二臂体332的外端往所述第一丝杆311的方向凸设有第二锁勾3321,所述第一锁勾3221与所述第二锁勾3321互相正对,所述第一臂体322伸进所述第二侧角件孔2131且所述第一锁勾3221往下勾住所述第二底角件孔的边缘,所述第二臂体332伸进对应一侧的所述第一侧角件孔1131且所述第二锁勾3321往上勾住所述第一顶角件孔的边缘。
20.较佳者,所述反向丝杆310于所述第一丝杆滑块321与所述第二丝杆滑块 331之间沿径向往外凸设形成旋转螺母314。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螺母314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311与所述中间连接件313的交接处。
21.较佳者,所述底层集装箱11的左右两侧壁于所述底层楼梯出口117的后侧均镂空从而分别形成底层左开口114及底层右开口115,所述底层左开口114上装设底层左开口支架1141,所述底层右开口115上装设底层右开口支架1151,所述底层楼梯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层左开口支架1141及所述底层右开口支架1151相固接。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左右两侧壁于所述加高楼梯出口218 的后侧均镂空从而分别形成加高左开口214及加高右开口215,所述加高左开口 214上装设加高左开口支架2141,所述加高右开口215上装设加高右开口支架 2151,所述加高楼梯2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加高左开口支架2141及所述加高右开口支架2151相固接。
22.所底层集装箱11的后壁镂空形成底层后开口116,所述底层后开口116的下部于所述底层楼梯中间平台122的下方设置底层下围栏1161,所述底层后开口116于所述底层楼梯中间平台122之上设置底层楼梯中间平台围栏1162;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后壁镂空形成加高后开口216,所述加高后开口216于所述加高楼梯中间平台222之上设置加高中间平台围栏2161,所述加高集装箱21的前壁镂空形成加高前开口217,所述加高前开口217的下部设置加高前围栏 2171。
23.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拼装式楼梯使用时,直接放置于层数一致的组装好的集装箱房的一侧,使所述底层楼梯出口117正对底层的集装箱房的门口,所述加高楼梯出口218正对高层的集装箱房的门口即可。
24.本实用新型集装箱拼装式楼梯由集装箱组合改装而成,制作简单;另外装拆灵活,便于移动运输。
25.需要注意的是,加高集装箱楼梯2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当加高集装箱楼梯20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时,数个加高集装箱楼梯20自下而上依次叠加,相邻的两个加高集装箱楼梯20之间的接合方式如上述加高集装箱楼梯20与底层集装箱楼梯10之间的接合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底层楼梯12及加高楼梯22 除了为上述结构外,还可以为旋转式楼梯或者其它结构的楼梯。
26.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