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4246发布日期:2021-10-27 18:0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开始采用装配式施工,其中就包含装配式外墙。装配式外墙具有单体构件重量大、面积大的特点,在安装过程中,墙板容易受外界自然风水平力的影响产生倾倒或摇摆,如果装配式外墙板不能稳固、快速的临时固定与支撑,将会是严重的安全隐患或引发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可伸缩的杆件作为墙板的临时支撑装置,采用多根杆件进行角度调节时,为了保证杆件的同步调节,往往需要多个操作人员同步调节,操作较为繁琐,而且同步效果较差,受力不均易导致墙体受到牵拉而开裂、杆件受力过大断裂等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包括:
6.多对支撑杆,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中,一根支撑杆的一端与楼板上的预埋件铰接,另一根支撑杆的一端与墙板上的预埋件铰接;
7.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的间距,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异形管,异形管包括多根互相平行的斜管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根斜管的横管,斜管内转设有套管,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的自由端位于同一个套管内,支撑杆与套管螺纹配合,套管对应两根支撑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套管由电机或手摇柄驱动转动,两个套管通过联动机构相连。
8.进一步的,手摇柄与横管转动连接,手摇柄通过横管内的链条传动机构与套管相连。
9.进一步的,手摇柄与横管转动连接,横管内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分别通过一个齿轮传动机构与手摇柄和套管相连,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互相啮合的伞齿轮,两个伞齿轮分别位于驱动轴以及对应的手摇柄或套管上。
10.进一步的,手摇柄包括l形的摇臂,摇臂的一端与用于连接套管的传动机构相连,摇臂的另一端贯穿滑动设有手柄,横管侧壁上与手柄配合设有若干定位孔。
11.进一步的,手摇柄与横管转动连接,横管内设有驱动轴,驱动轴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套管相连,驱动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手摇柄相连,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互相啮合的伞齿轮,两个伞齿轮分别位于驱动轴和手摇柄上。
12.进一步的,联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各通过一个齿轮传动机构与相邻
的两个套管相连,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互相啮合的伞齿轮,两个伞齿轮分别位于传动轴和套管上,手摇柄与一根传动轴相连,该传动轴即为驱动轴。
13.进一步的,联动机构为链条传动机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仅需一人就能够实现多根杆件的同步调节,简化了操作流程,不仅减少了所占用的人工,也提高了杆件的同步效果,避免了受力不均易导致墙体受到牵拉而开裂、杆件受力过大断裂的隐患。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7.图3为间距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

支撑杆;2

间距调节机构;21

异形管;211

斜管;212

横管;22

套管;23

手摇柄;231

摇臂;232

手柄;24

驱动轴;25

齿轮传动机构;
19.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如图所示,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包括:
22.多对支撑杆1,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1中,一根支撑杆1的一端与楼板上的预埋件铰接,另一根支撑杆1的一端与墙板上的预埋件铰接;
23.间距调节机构2,用于调节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1的间距,间距调节机构2包括异形管21,异形管21包括多根互相平行的斜管211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根斜管211的横管212,斜管211内转设有套管22,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1的自由端位于同一个套管22内,支撑杆1与套管22螺纹配合,套管22对应两根支撑杆1的螺纹方向相反,套管22由电机或手摇柄23驱动转动,两个套管22通过联动机构相连。
24.进一步的,手摇柄23与横管212转动连接,手摇柄23通过横管212内的链条传动机构与套管22相连。
25.进一步的,手摇柄23与横管212转动连接,横管212内设有驱动轴24,驱动轴24分别通过一个齿轮传动机构25与手摇柄23和套管22相连,齿轮传动机构25包括两个互相啮合的伞齿轮,两个伞齿轮分别位于驱动轴24以及对应的手摇柄23或套管22上。
26.进一步的,手摇柄23包括l形的摇臂231,摇臂231的一端与用于连接套管22的传动机构相连,摇臂231的另一端贯穿滑动设有手柄232,横管212侧壁上与手柄232配合设有若干定位孔。
27.进一步的,手摇柄23与横管212转动连接,横管212内设有驱动轴24,驱动轴24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套管22相连,驱动轴24通过齿轮传动机构25与手摇柄23相连,齿轮传动机构25包括两个互相啮合的伞齿轮,两个伞齿轮分别位于驱动轴24和手摇柄23上。
28.进一步的,联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各通过一个齿轮传动机构25与相邻的两个套管22相连,齿轮传动机构25包括两个互相啮合的伞齿轮,两个伞齿轮分别位于传动轴和套管22上,手摇柄23与一根传动轴相连,该传动轴即为驱动轴24。
29.进一步的,联动机构为链条传动机构。
3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或摇动手摇柄23的方式即可带动驱动轴24转动,从而间接带动套管22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调节支撑杆1位于套管22内的长度,进而调节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1及其对应的套管22构成的斜置杆件的总程度,实现墙板的角度调整。这种方式简化了操作流程,仅需一人就能够实现多根杆件的同步调节,不仅减少了所占用的人工,也提高了杆件的同步效果,避免了受力不均易导致墙体受到牵拉而开裂、杆件受力过大断裂的隐患。
3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对支撑杆(1),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1)中,一根支撑杆(1)的一端与楼板上的预埋件铰接,另一根支撑杆(1)的一端与墙板上的预埋件铰接;间距调节机构(2),用于调节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1)的间距,间距调节机构(2)包括异形管(21),异形管(21)包括多根互相平行的斜管(211)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根斜管(211)的横管(212),斜管(211)内转设有套管(22),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1)的自由端位于同一个套管(22)内,支撑杆(1)与套管(22)螺纹配合,套管(22)对应两根支撑杆(1)的螺纹方向相反,套管(22)由电机或手摇柄(23)驱动转动,两个套管(22)通过联动机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摇柄(23)与横管(212)转动连接,手摇柄(23)通过横管(212)内的链条传动机构与套管(2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摇柄(23)与横管(212)转动连接,横管(212)内设有驱动轴(24),驱动轴(24)分别通过一个齿轮传动机构(25)与手摇柄(23)和套管(22)相连,齿轮传动机构(25)包括两个互相啮合的伞齿轮,两个伞齿轮分别位于驱动轴(24)以及对应的手摇柄(23)或套管(2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摇柄(23)包括l形的摇臂(231),摇臂(231)的一端与用于连接套管(22)的传动机构相连,摇臂(231)的另一端贯穿滑动设有手柄(232),横管(212)侧壁上与手柄(232)配合设有若干定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摇柄(23)与横管(212)转动连接,横管(212)内设有驱动轴(24),驱动轴(24)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套管(22)相连,驱动轴(24)通过齿轮传动机构(25)与手摇柄(23)相连,齿轮传动机构(25)包括两个互相啮合的伞齿轮,两个伞齿轮分别位于驱动轴(24)和手摇柄(23)上。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联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各通过一个齿轮传动机构(25)与相邻的两个套管(22)相连,齿轮传动机构(25)包括两个互相啮合的伞齿轮,两个伞齿轮分别位于传动轴和套管(22)上,手摇柄(23)与一根传动轴相连,该传动轴即为驱动轴(24)。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联动机构为链条传动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外墙临时支撑装置,包括:多对支撑杆,属于同一对的两根支撑杆中,一根支撑杆的一端与楼板上的预埋件铰接,另一根支撑杆的一端与墙板上的预埋件铰接;间距调节机构,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异形管,异形管包括多根互相平行的斜管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根斜管的横管,斜管内转设有套管,支撑杆与套管螺纹配合,套管对应两根支撑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套管由电机或手摇柄驱动转动,两个套管通过联动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仅需一人就能够实现多根杆件的同步调节,简化了操作流程,不仅减少了所占用的人工,也提高了杆件的同步效果,避免了受力不均易导致墙体受到牵拉而开裂、杆件受力过大断裂的隐患。杆件受力过大断裂的隐患。杆件受力过大断裂的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余元洲 邹飞仁 董文进 李青华 李羚芷 张华勇 祁丛林 赵琳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