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橇装装置的护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8450发布日期:2021-09-10 23:5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橇装装置的护栏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橇装装置的护栏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集输、净化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橇装装置,有的组合式橇装装置高度较高,需要设置护栏。在实际应用中,护栏通常采用标准图集15j401钢梯

2016中的lg11型护栏。
3.钢管扶手、立柱和横杆规格不统一,不美观,且造成采购和库存成本增加。扶手钢管较大,握感较差,成本较高。市面上φ50*3和φ30*3规格钢管较少,采购困难。不具有可拆卸性。护栏高度设置没有很好的匹配现行国家标准gb4053.3

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5.2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橇装装置的护栏结构,解决钢管扶手、立柱和横杆规格不统一及不具有可拆卸性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组合式橇装装置的护栏结构,包括多个护栏本体和设置在橇装平台上的多个安装套管,护栏本体包括横杆、扶手和立柱,立柱设置为多个,扶手水平设置于立柱的上侧,横杆设置于相邻两个立柱之间,且沿立柱的高度方向在橇装平台和扶手之间水平设置为多层,扶手、横杆和立柱的均设置为规格相同的圆管,立柱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套管内,相邻两个安装套管之间连接有踢脚板,两个护栏本体在转角处通过弯头相连。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扶手的上侧距离橇装平台的距离设置为1050mm或1200mm,扶手、横杆和立柱的规格均设置为φ33.4
×
3.25mm,安装套管的规格设置为φ48
×
5mm,高度设置为120mm。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橇装平台在安装套管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拆卸立柱的顶升装置。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顶升装置包括连接孔和顶升螺栓,连接孔设置于橇装平台的下侧,且和安装套管的管内相连通,连接孔的孔壁设置有和顶升螺栓相啮合的螺纹,立柱的下端连接有顶板,顶升螺栓的上端穿进连接孔,并且在安装套管内并且和顶板的下侧相贴合,下端设置在橇装平台的下方。
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安装套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包括两块固定板,踢脚板卡设在两块固定板之间。
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固定部还包括设置在两块固定板之间的第一连接部,踢脚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卡扣相连。
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连接部的上侧设置有连接柱,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
开口朝下的连接槽,连接柱卡设在连接槽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扶手、横杆和立柱均设置为规格相同的圆管,解决了以往钢管扶手、立柱和横杆规格不统一的问题,立柱可拆卸的卡设在安装套管内,相邻两个安装套管之间卡扣相连有踢脚板,两个护栏本体在转角处通过弯头卡扣相连,解决了以往护栏结构不具有可拆卸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栏本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弯头连接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升装置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套管俯视剖面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踢脚板和固定部连接示意图。
19.图标:1

护栏本体,101

扶手,102

横杆,103

立柱,104

弯头,105

连接孔,106

顶升螺栓,107

顶板,2

安装套管,201

固定部,202

固定板,203

第一连接部,204

连接柱,3

踢脚板,301

第二连接部,302

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
22.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23.图1、图2所示一种组合式橇装装置的护栏结构,包括多个护栏本体1和设置在橇装平台上的多个安装套管2,护栏本体1包括横杆102、扶手101和立柱103,立柱103设置为多个,扶手101水平设置于立柱103的上侧,横杆102设置于相邻两个立柱103之间,且沿立柱103的高度方向在橇装平台和扶手101之间水平设置为多层,扶手101、横杆102和立柱103的均设置为规格相同的圆管,立柱103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套管2内,相邻两个安装套管2之间连接有踢脚板3,两个护栏本体1在转角处通过弯头104相连。通过将扶手101、横杆102和立柱103均设置为规格相同的圆管,解决了以往钢管扶手101、立柱103和横杆102规格不统一的问题,立柱103可拆卸的卡设在安装套管2内,相邻两个安装套管2之间卡扣相连有踢脚板3,两个护栏本体1在转角处通过弯头104卡扣相连,解决了以往护栏结构不具有可拆卸性的问题。在转角处设置弯头和立柱,使转角更美观和稳定。
24.扶手101的上侧距离橇装平台的距离设置为1050mm或1200mm,扶手101、横杆102和立柱103的规格均设置为φ33.4
×
3.25mm,安装套管2的规格设置为φ48
×
5mm,高度设置为120mm。扶手101、横杆102和立柱103的材料可采用钢管,高度调整为1050mm或1200mm以匹配现行国家标准gb4053.3

2009。φ33.4*3.25规格扶手101抓握感更好,而且规格比φ50.3更小,能够有效减少钢材耗量,降低成本。φ33.4*3.25市面上为常规材料,更方便采购。
25.图3所示橇装平台在安装套管2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拆卸立柱103的顶升装置。通过设置顶升装置,在需要拆卸护栏本体1的时候,可以通过顶升装置将立柱103从安装套管2内
顶出,可以更加轻松的拆卸护栏本体1。
26.顶升装置包括连接孔105和顶升螺栓106,连接孔105设置于橇装平台的下侧,且和安装套管2的管内相连通,连接孔105的孔壁设置有和顶升螺栓106相啮合的螺纹,立柱103的下端连接有顶板107,顶升螺栓106的上端穿进连接孔105,并且在安装套管2内并且和顶板107的下侧相贴合,下端设置在橇装平台的下方。通过顶升螺栓106、连接孔105和顶板107相配合,可以通过扳手旋拧顶升螺栓106,使其通过连接孔105逐渐上升,将顶板106逐渐从安装套管2内顶出,从而将立柱103从安装套管2内顶出,便于拆卸护栏本体1。
27.图4、图5所示安装套管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部201,固定部201包括两块固定板202,踢脚板3卡设在两块固定板202之间。通过设置固定部201和踢脚板3卡扣相接,提升了连接的稳定性。
28.固定部201还包括设置在两块固定板20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203,踢脚板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01,第一连接部203和第二连接部301卡扣相连。设置第一连接部203和第二连接部301卡扣相连进一步提升了连接的稳定性。
29.第一连接部203的上侧设置有连接柱204,第二连接部301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连接槽302,连接柱204卡设在连接槽302内。设置连接柱204卡设在连接槽302,进一步提升了踢脚板3和安装套管2连接的稳定性。
30.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