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型结构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4012发布日期:2021-12-08 10:4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型结构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数据中心工艺布局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回型结构模块化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2.数据中心的工艺布局规划作为数据中心设计建造的基础,主机房区、支持区与辅助区等如何规划、如何衔接工作显得异常重要,数据中心的功能实现都首先在工艺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设备的摆放与运输、人员、物流的交通流线、机房设备与动力设备如何衔接工作,如何满足生产需求,如何实现绿色数据中心,降低能耗等,都是工艺布局规划阶段需考虑的问题。
3.现有技术往往只考虑满足生产需求,工艺布局缺少灵活性,同时满足绿色节能与生产需求现阶段无法得到全面合理的解决。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提高数据中心工艺布局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其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能够实现绿色节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专利cn110552529a公开了一种蝶形数据中心,其包括单层和多层建筑,每一层包括一个系统支持区和呈两行两列阵列分布的四个主机区,系统支持区位于四个主机区之间的中心位置,且沿行方向,每两个主机区之间设有辅助区,四个主机区和系统支持区以及辅助区配合形成蝶形分布;其中,沿行方向,每一个主机区包括主机房和位于主机房一侧的两个主机房支持区,两个主机房支持区沿列方向分布;每两个主机区之间相互独立、且每一个主机区均与系统支持区连通;辅助区与系统支持区连通。
5.然而,现有技术的数据中心对应的建筑外形较复杂,能源输送路径较长,适应性较差,且成本较高。
6.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型结构模块化数据中心,其能够实现不同级别的数据中心建设,能源输送路径较短,可实现数据中心的分期建设,提高建造效率,同时降低造价成本。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型结构模块化数据中心,其包括至少一个数据中心标准层,其中,每个数据中心标准层包括四个主机房区,四个主机房区位于数据中心标准层的中央,并且四个主机房区呈两行两列的对称布局结构;每个主机房区沿列方向的外侧均设置有主机房支持区,主机房支持区用于为主机房区提供动力支持和安全保障,两列主机房区与其外侧的主机房支持区组分别通过沿列方向设置的第一走道和第二走道相连通;其中一行主机房区的外侧设置有辅助区,四个主机房区的整体布局结构与辅助
区之间通过沿行方向设置的第三走道相连通,另一行主机房支持区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走道,并且两行主机房区之间设置有第一主机房空调间,第一走道、第二走道、第三走道和第四走道相互连通,并构成回型走道结构,以使四个主机房区与主机房支持区、辅助区通过回型走道相连通,并且主机房支持区与辅助区相连通。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个主机房区之间能够相互独立运行,并且每个主机房区与其外侧沿列方向布置的一个主机房支持区相对应。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两列主机房区之间能够相互独立运行,并且沿行方向布置的每个主机房区与其外侧沿列方向布置的两个主机房支持区相对应。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两列主机房区外侧的支持区组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位于中心位置的it变电所和以it变电所为中心对称布置在it变电所两侧的ups配电室、电池室。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辅助区包括测试机房、备品配件室、库房和值班室。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主机房支持区的空置区域还设置有系统支持区,包括钢瓶间、新风机房。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首层数据中心标准层在主机房区域设置有冷冻站、柴油发电机房。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四个主机房区设置均相同,每个主机房区设置有不同要求的机柜设备。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主机房区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回型结构布局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回型结构布局的模块化数据中心适用于长方形或方形多层数据中心建设,对建筑轮廓要求较低,适用性较强,每个数据中心标准层包括中间四个主机房区,两侧分布有主机房支持区,主机房区与主机房支持区以一“回”型走道连接,局部区域设置辅助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层数据中心的建设,能够实现不同级别的数据中心建设,能源输送路径较短,可实现数据中心的分期建设,提高建造效率,同时降低造价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建设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同时工艺布局具有统一规整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具有回型结构布局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布局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主机房区;111

第一主机房空调间;11

第二主机房空调间;2

主机房支持区;21

it变电所;22

ups配电室;23

电池室;3

辅助区;31

第一测试机房;32

第二测试机房;33

备品备件室;34

库房;35

值班室;4

第一走道;5

第二走道;6

第三走道;7

第四走道;81

钢瓶间;82

新风机房;83

蓄冷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3]
实施例1:
[0024]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回型结构布局的模块化数据中心适用于建筑外形为长方形或方形多层数据中心建设。该具有回型结构布局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包括至少一个数据中心标准层,其中,每个数据中心标准层包括四个主机房区1,四个主机房区1位于数据中心标准层的中央,并且四个主机房区1呈两行两列的对称布局结构。每个主机房区1沿列方向的外侧均设置有主机房支持区2,每个主机房区1按照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与1个或2个主机房支持区2相连通,主机房支持区2用于为主机房区1提供动力支持和安全保障。两列主机房区1与其外侧的主机房支持区组分别通过沿列方向设置的第一走道4和第二走道5相连通。其中一行主机房区1的外侧设置有辅助区3,辅助区3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为主机房区1和主机房支持区12提供后勤保障。四个主机房区1的整体布局结构与辅助区3之间通过沿行方向设置的第三走道6相连通。另一行主机房支持区1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走道7,并且两行主机房区之间设置有第一主机房空调间111,第一走道4、第二走道5、第三走道6和第四走道7相互连通,并构成回型走道结构,以使四个主机房区1与主机房支持区2、辅助区3通过回型走道相连通,并且主机房支持区2与辅助区3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回型走道连通各个区域,方便人流与货流运输,同时考虑消防需求。四个主机房区1、主机房支持区2、辅助区3、第一走道4、第二走道5、第三走道6和第四走道7以及第一主机房空调间111共同形成具有回型结构布局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布局。
[0025]
实施例2: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个主机房区1能够单独运行,能够实现不同级别的数据中心建设,能源输送路径较短,节材节能,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每个主机房区1与其外侧沿列方向布置的一个主机房支持区2相对应。四个主机房区1设置均相同,每个主机房区1可按照建设需求,设置不同要求的机柜设备。
[0027]
具体的,每个主机房区1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每个主机房区1内还设置有第二主机房空调间11。
[0028]
实施例3: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两列主机房区1之间能够相互独立运行,并且沿行方向布置的每个主机房区1与其外侧沿列方向布置的两个主机房支持区2相对应。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两列主机房区1外侧的主机房支持区2组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位于中心位置的it变电所21和以it变电所21为中心对称布置在it变电所21两侧的ups配电室22、电池室23。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辅助区3包括测试机房、备品配件室33、库房34和值班室35。根据建设需求实际情况,辅助区3可相应做出调整。优选的,测试机房包括第一测试机房31和第二测试机房32。
[0032]
实施例4: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主机房支持区2的空置区域还设置有系统支持区,包括钢瓶间81、新风机房82。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首层数据中心标准层可在主机房区域设置系统支持区,包括冷冻站、柴油发电机房等。
[003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回型结构布局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对建筑轮廓要求较低,适用性较强。主机房区位于建筑中心位置,主机房支持区及辅助区位于边侧,对主机房区起到保护作用。主机房区与之连通的主机房支持区位置上相邻,节材节能,能源输送路径较短,同时便于后期运维。每个主机房区设置相同,同时数据中心每层均相同,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可实现数据中心的分期建设,提高了建造效率,同时降低造价成本,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模块化建设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能够实现不同级别的数据中心建设,同时工艺布局具有统一规整性。
[0036]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