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塔架或塔架段从非竖立位置枢转至竖立位置的工具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70524发布日期:2021-12-14 11:2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塔架或塔架段从非竖立位置枢转至竖立位置的工具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塔架或塔架段从非竖立位置枢转至竖立位置的工具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许多塔架结构,尤其是风力涡轮机的塔架结构,是预制的或者包括若干个预制的塔架或塔架段。在将这些塔架或塔架段运输到相应的施工场地后,必须将它们从躺倒位置竖立成直立位置。为此目的,通常使用塔架或塔架段的法兰状安装部段,其中,两个紧固基座被螺接到每个安装部段。然后将绳索或类似物附接到该紧固基座,并且塔架或塔架段通过两个起重机来竖立,即,塔架或塔架段的每个安装部段一个起重机。通常,两个起重机都将塔架或塔架段提起一点,并且随后,处于塔架或塔架段的上侧上的安装部段上的起重机吊起塔架或塔架段以将其竖立。需要将塔架或塔架段在其下侧上吊起,以避免塔架或塔架段在竖立过程期间变形或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竖立塔架或塔架段的增强系统。

为了实现该目的,如最初描述的工具布置结构包括底部工具装置,所述底部工具装置具有第一装置部段,所述第一装置部段具有附接装置,以将所述第一装置部段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塔架或所述塔架段的底部安装部段,并且所述底部工具装置具有适于布置在地面上并且能够附接到或附接到所述第一装置部段的第二装置部段,其中,至少当所述第一装置部段和所述第二装置部段附接到彼此时,所述底部工具装置包括枢转轴线,其中,当固定到所述底部工具装置时,所述塔架或所述塔架段在被竖立时能够围绕所述枢转轴线枢转,其中,当所述塔架或所述塔架段被固定到所述底部工具装置时,所述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塔架或所述塔架段的纵向轴线。

通常,塔架结构,尤其是风力涡轮机的塔架结构,仅由一个预制塔架构成,或者由在其前端处附接到彼此的若干个预制塔架段构成。虽然在下文中仅提及用语“塔架”,但整个公开也涉及塔架段。

为了连接到地面,连接到风力涡轮机的机舱或连接到彼此,每个塔架通常包括底部安装部段和顶部安装部段。这些安装部段可以是位于塔架的顶部或底部前额部(forehead)上的塔架壁上的径向向内定向的法兰状突起,并且可包括若干个孔。这些安装部段通常适于与相邻塔架段的另一个安装部段连接,或者如果底部安装部段属于最下部的塔架,则连接到地面,或者如果顶部安装部段属于最上部的塔架,则通过例如螺栓和螺母的连接装置连接到风力涡轮机的机舱底部。

第一装置部段和/或第二装置部段可以是或可包括具有若干个梁的板和/或框架。虽然底部工具装置的第一装置部段可附接到塔架的底部安装部段,但是底部工具装置的第二装置部段可位于相应施工场地的地面上,该地面包括铺砌的或铺碎石的或另一合适的地下部分(underground)。

第一装置部段和第二装置部段附接到或可附接到彼此,从而提供枢转轴线或旋转轴线。由于第一装置部段被附接到塔架的底部安装部段,并且第二装置部段被布置在地面上,塔架将在那里竖立,因此不需要另外的安全布置结构来将塔架固定在其底侧上以防在竖立过程期间滑走或受损。尤其是,为此目的,对于竖立过程不需要起重机将塔架悬挂在其底部安装部段上。

该枢转轴线垂直于塔架的纵向轴线并且优选地平行于由地面限定的平面。因此,例如通过起重机经由连接到顶部安装部段的绳索提升塔架的顶部部段来吊起塔架导致在竖立过程期间塔架绕枢转轴线的限定旋转。由于只需要一个起重机将塔架从非竖立位置带到竖立位置,即从躺倒位置到直立位置,与使用两个起重机的先前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了更简单且更廉价的竖立塔架的机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装置部段和第二装置部段不可分离地附接到彼此。在该实施例中,底部工具装置可通过使第二装置部段绕枢转轴线枢转而进入到节省空间的折叠状态。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两个装置部段能够被可移除地附接到彼此。在塔架的运输期间,其中第一装置部段可已经安装在塔架上,第二装置部段可独立于第一装置部段运输。

轴线形成装置可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装置部段处,当第一装置部段附接到第二装置部段时,该轴线形成装置彼此接合,从而构成枢转轴线。为此目的,可使用附接到第一和/或第二装置部段或者作为第一和/或第二装置部段的一部分的部件。这些部件的几何形状可允许这些部件以如下方式一起作用,即:使得第一装置部段和第二装置部段可围绕枢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

该轴线形成装置可包括布置在第一或第二装置部段处的杆或至少两个单独的销以及布置在第二或第一装置部段处的杆或销支撑件,其中,该杆或销接合在该杆或销支撑件中,从而构成枢转轴线。在插入到该杆或销支撑件中时移动的沿该杆或销的优选竖直的方向可垂直于该杆或销的纵向轴线。该杆或销支撑件可以是U形的,以关于水平方向保持相应的杆或销。该枢转轴线优选地由该杆或销的纵向轴线限定。

该轴线形成装置可包括滚动元件轴承或与圆形、尤其是杯状的支撑部段相互作用的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装置部段可包括接地板或框架,其具有从该板或框架突出的若干个地钉,以用于将该板或框架固定到地面。在塔架的竖立过程期间,可发生作用在第二装置部段上的水平力。尽管大部分第二装置部段和地面之间的摩擦足够大以避免底部工具装置的滑动,但刺入到地面中的钉导致关于第二装置部段的可能水平滑动的稳定性。通过在竖立塔架之前对第二装置部段施加竖直力和/或通过第二装置部段的重量和/或通过在竖立时的塔架的重量,这些钉可被刺入到地面中。

所述工具布置结构可包括顶部工具装置,其适于耦接到吊起装置,尤其是耦接到绳索或链,该顶部工具装置包括附接装置,以将该顶部工具装置可移除地附接到塔架或塔架段的顶部安装部段。虽然吊起装置,即绳索或链等,可直接安装到塔架的顶部安装部段,以通过起重机提升或竖立塔架,但将顶部工具装置耦接到吊起装置确保了塔架安全地附接到吊起装置以及在竖立塔架时作用在顶部安装部段上的均匀力分布。

该顶部工具装置可包括第一吊装紧固件和第二吊装紧固件,以将顶部工具装置连接到吊起装置,以吊起附接到顶部工具装置的塔架或塔架段。为了避免竖立塔架后悬挂在吊起装置上的塔架的竖直倾斜,第一吊装紧固件和第二吊装紧固件可沿连接到顶部工具装置的塔架的圆形剖面的直径定位。

底部工具装置和/或顶部工具装置的附接装置可包括第一附接器械和第二附接器械,其中该第一附接器械和第二附接器械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可调整的。有可能仅一个附接器械的位置是可调整的,而另一个附接器械关于顶部工具装置位于固定位置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调整两个附接器械的位置。通过调整第一附接器械和第二附接器械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将具有不同直径的塔架附接到相应的工具装置。第一附接器械和第二附接器械之间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是可调整的,使得附接器械可在安装法兰的相对位置上附接到塔架的相应安装法兰。

所述附接器械可以是夹持装置。将附接器械夹持到塔架的尤其是法兰状的安装部段提供了这些部件之间的简单但也可靠的连接。附接器械也可以是或包括连接装置,如螺栓或螺钉等。每个夹持装置可包括第一夹持部分和第二夹持部分,它们适于将塔架或塔架段的底部安装部段或顶部安装部段、尤其是相应的安装法兰夹持在两者之间。

底部工具装置的第一装置部段和/或顶部工具装置可以是或可包括尤其是水平的主梁,其中,第一附接器械和/或第二附接器械沿纵向主梁轴线可移动地安装在该主梁上。优选地,两个附接器械都可移动地安装在主梁上。主梁可用作附接器械的导轨,其中可设置主梁和相应的附接器械之间的引导装置,像例如滑靴等。

假定相应的工具被附接到处于非竖立位置的塔架,则主梁可相对于地面位于升高的位置处。在该实施例中,该工具可与支撑脚一起使用,该支撑脚通常用作处于非竖立位置的塔架的支撑装置。这样的支撑脚通常包括适于搁置在地面上的平坦接触区域以及适于支撑塔架的拱形或两个楔形接触区域(优选地匹配塔架直径)。即使在其被存放在支撑脚上时,工具装置也可附接到塔架的相应安装部段。尽管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工具布置结构,这样的支撑脚是陈旧的,但是支撑脚现在并且可能仍将被广泛使用。

底部工具装置的第一装置部段和/或顶部工具装置可以是或包括具有第一梁和第二梁的V形梁布置结构,其中,第一附接器械沿纵向第一梁轴线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一梁上,并且第二附接器械沿纵向第二梁轴线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二梁上。在该实施例中,附接装置可移动地沿对角线方向。优选地,附接装置可被带到一位置,在那里它们可从两侧附接到相应的安装法兰。

第一梁和第二梁的纵向轴线可彼此垂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附接装置和第二附接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以如下方式调整,即:使得它们可在关于塔架的直径的相对侧处附接到塔架的圆形安装法兰。在这种情况下,并且假定V形梁布置结构和地面或与V形梁布置结构连接的水平梁围成45°角,处于非竖立位置的塔架的安装法兰的下侧独立于塔架的直径关于相应的工具装置处于相同的位置处,从而允许优化使用支撑部段,如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的。

第一梁可作为第一附接器械的导轨,并且第二梁可作为第二附接器械的导轨。为此目的,可设置相应的梁和相应的附接器械之间的引导装置,像例如滑靴等。

第一梁可包括关于其纵向轴线可延伸的第一梁杆,并且第二梁可包括关于其纵向轴线可延伸的第二梁杆,其中,相应的附接器械附接到相应的梁杆。优选地,相应的附接器械被附接到相应梁杆的轴向前端。通过使梁杆延伸,可调整相应梁的长度,并且因此调整相应附接器械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顶部工具装置的第一吊装紧固件和第二吊装紧固件沿第一附接器械和第二附接器械所限定的连接线定位。尤其是在使附接器械沿塔架的圆形剖面的直径线定位的实施例中,当悬挂在起重机的绳索上时,吊装紧固件的相应定位允许竖直悬挂塔架,即避免竖直倾斜。

此外,顶部工具装置还可包括适于与起重机的另一绳索连接的第三吊装紧固件。在将顶部工具装置从塔架的顶部安装部段移除(例如,在塔架已被竖立并通过其底部安装部段安装在地面上后)并且通过起重机将顶部工具装置吊离后,顶部工具装置可能会围绕第一吊装紧固件和第二吊装紧固件所限定的轴线不受控制地旋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将第三吊装紧固件连接到起重机的另一绳索,从而使第三吊装紧固件充当顶部工具装置的第三固定点,从而避免这些不可控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底部工具装置的第一装置部段和/或顶部工具装置,尤其是所述V形梁布置结构或一V形梁布置结构或水平梁,包括支撑部段,其中,如果塔架或塔架段处于非竖立位置并附接到相应的工具,则塔架或塔架段搁置在该支撑部段上。塔架的重量不仅由附接装置、尤其是由附接装置提供的夹紧连接保持,而且还由该支撑部段保持。该支撑部段可以是鼻状部或支撑板。

尤其是如果附接装置被布置在V形梁布置结构上,其中该梁布置结构的第一梁与第二梁彼此垂直,则该支撑部段可位于或靠近V形梁布置结构的下部点。因为,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塔架的圆形剖面的下部点总是处于相同位置,所以支撑部段独立于塔架的直径支撑塔架。支撑部段也可以是相应工具装置的板的一部分或附接到相应工具装置的板。

尤其是,连接到V形梁布置结构的下部点的水平梁或相应工具装置的框架可包括两个支撑部段。在该实施例中,工具支撑部段优选地与工具装置的纵向中间轴线(其优选地是对称轴线)对称地隔开。

支撑部段可以是支撑板或鼻状部等。如果设置一个中央支撑部段以将塔架保持在中央位置处,则保持塔架的支撑部段的接触区域优选地是水平的。除了或替代中央支撑部段,还可设置两个或更多个支撑部段。这些支撑部段优选偏心地定位在工具装置上,即与其中间轴线分开定位,其中支撑部段的接触区域优选地倾斜。在该实施例中,可独立于塔架的直径使用这些支撑部段。

支撑部段能够被可旋转地或枢转地附接到相应的工具装置。在该实施例中,当工具装置被附接到塔架时,支撑部段的接触区域自动调整到塔架的直径。

底部工具装置和顶部工具装置可包括抬升装置,以在塔架或塔架段处于非竖立位置并附接到相应的工具装置时抬升塔架或塔架段。通常,在被运输到施工场地之前,通过将塔架夹在卡车的两个拖车之间或者通过例如张紧带等将其附接在卡车的拖车上,塔架被装载在卡车上。在已将塔架装载在卡车上之后,顶部工具装置可被附接到塔架的顶部安装法兰,并且底部工具装置可被附接到底部安装法兰。

在到达施工场地后,可使用顶部工具装置和底部工具装置的抬升装置将塔架抬升,使得塔架的重量压在塔架抬升装置上,而不是卡车上。之后,可将卸载的卡车开走。因此,不需要用于卸载塔架的起重机。此外,塔架能够以非竖立位置临时存放在施工场地上,而不需要卡车或起重机等,而是仅通过底部工具装置和顶部工具装置支撑。

每个抬升装置可以是或可包括至少两个可延伸的支柱。假定塔架处于非竖立位置并且工具装置被附接到相应的安装法兰,该可延伸的支柱可向下延伸以抬升塔架。塔架可被抬升仅几厘米或几分米。之后,卸载的卡车可开走,即当塔架被抬升时,卡车可沿塔架的纵向轴线在两个延伸的支柱之间在塔架下方行驶,直到它完全离开塔架的区域。

这些支柱可被布置在底部工具装置和顶部工具装置的侧面处。在该实施例中,支柱之间的距离被最大化,从而导致塔架的安全存放,例如风等无法轻易地扰乱具有塔架和工具装置的系统。

底部工具装置和/或顶部工具装置可包括用于操作和/或定位附接装置和/或用于操作抬升装置的气动或液压装置。可提供用于控制该气动或液压装置的操作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被配置成根据来自输入装置的信号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所述信号例如来自附接到相应工具装置的非便携式输入装置或便携式输入装置,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

底部工具装置或顶部工具装置可包括尤其是盒状的电源组,以为相应的工具装置、尤其是为该气动或液压装置提供电力供应。该电源组可包括或配备有蓄电池。该电源组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相应的工具装置上,并可配备有平衡重,以确保该电源组始终水平对准,尤其是在塔架的竖立过程期间。在该实施例中,避免了电池液体的泄漏或溢出。为了存放工具,尤其是用于将工具装置安装到吊起装置或从吊起装置拆卸工具装置的工具,顶部工具装置和/或底部工具装置可包括工具箱。可替代地,工具也可存放在电源组内。

所述工具布置结构可包括可附接到顶部工具装置和底部工具装置的运输器械。为了运输,例如为了海上运输,若干个塔架通常以非竖立位置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为了连接附接到这些塔架并位于彼此顶部上的顶部/底部工具装置,所述工具布置结构还包括优选为框架状或板状的运输器械。该运输器械适于在一侧处连接到一个工具并在相对侧处连接到另一个工具,例如螺钉、夹持紧固件和/或其他合适的附接装置。

顶部工具装置和/或底部工具装置可包括安装装置,其允许将工具装置简单地带到相应的安装法兰。优选地,该安装装置可附接到或附接到相应的工具装置并且包括两个叉槽,从而允许相应的工具装置通过伸缩式搬运机或货盘运输车来运输并且吊起到(通常已经装载在卡车上的塔架的)安装法兰。

此外,顶部工具装置和底部工具装置还可包括存放支柱。这些存放支柱可从相应工具装置的框架延伸。可替代地,存放支柱也可通过合适的附接装置附接到该框架。当附接到框架时,存放支柱可指向垂直于相应工具装置的板或框架的方向,特别是指向垂直于作为抬升装置的可延伸支柱的方向。若干个工具装置可通过叠置它们来存放或运输,其中每个存放支柱搁置在工具装置的位于相应工具装置旁边的相应存放支柱支撑件上。该存放支柱支撑件可以是工具装置的板或框架的表面的凹陷部段。

尽管主要彼此分开地论述了顶部工具装置和底部工具装置,但基本上顶部工具装置可用作底部工具装置,并且反之亦然。由于在许多情况下为安装法兰的顶部安装部段和底部安装部段基于相同的原理,因此顶部工具装置也可连接到底部安装部段,并且底部工具装置(或至少底部工具装置的第一装置部段)也可连接到顶部安装部段。因此,所述工具布置结构可包括与底部工具装置或底部工具装置的第一装置部段相同的顶部工具装置。提供基于相同构造的工具布置结构的部件简化了工具布置结构的处理及其制造。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可得到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细节。这些附图示出了:

图1示出了处于其未附接到塔架的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工具布置结构的实施例的底部工具装置的第一装置部段,

图2示出了附接到塔架的图1的第一装置部段,

图3示出了来自图1和图2的底部工具装置的第一装置部段以及第二装置部段,二者未附接到彼此并且塔架处于非竖立位置,

图4示出了来自图3的第一装置部段和第二装置部段,二者附接到彼此并且塔架处于非竖立位置,

图5示出了塔架处于竖立位置的来自图3和图4的第一装置部段和第二装置部段,

图6示出了未附接到塔架的根据图1至图5的工具布置结构的实施例的顶部工具装置,

图7示出了图6的顶部工具装置的详细视图,

图8示出了附接到塔架的图6的顶部工具装置的详细视图,

图9示出了来自图6至图8的顶部工具装置,其附接到塔架并悬挂在起重机的绳索上,该塔架处于竖立位置,

图10示出了附接到塔架的图6的顶部工具装置的详细视图,

图11示出了工具布置结构以及塔架,该塔架处于非竖立位置并且装载在卡车上,

图12示出了从卡车卸载的来自图11的工具布置结构,其中卡车正在离开塔架,

图13示出了从卡车卸载的来自图12的工具布置结构,其中卡车已离开塔架,

图14示出了具有安装装置的根据图6-10的顶部工具装置,

图15示出了叠置到彼此的若干个根据图6-10的工具装置,以及

图16示出了彼此叠置并且附接到若干个根据图6-10的工具装置的若干个塔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工具布置结构1包括底部工具装置2和顶部工具装置3。提供工具布置结构1以简单地将塔架4从非竖立位置(图1-4)枢转至竖立位置(图5)以及仅以很少的工作量将塔架4从运输车辆卸载并将塔架4存放在施工场地上(图11和12)。

塔架4示例性地为风力涡轮机的塔架结构的中空、管状和预制的塔架段。塔架4具有圆形的剖面,并且包括处于其下轴向端上的底部安装部段5和处于其上轴向端上的顶部安装部段6。示例性地,安装部段5、6是径向向内指向并且包括若干个孔的安装法兰。风力涡轮机的完整塔架结构由一个立于另一个之上的若干个塔架4构成,其中,塔架4通过安装部段5、6借助螺钉和螺母或其他合适的附接装置来附接到彼此。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底部工具装置2包括由两个附接器械8构成的附接装置7。附接器械8被安装在底部工具装置2的第一装置部段9上。第一装置部段9能够通过附接装置7可移除地附接到塔架4的底部安装部段5。在图1中,第一装置部段9没有附接到底部安装部段5,而在图2中,第一装置部段9附接到底部安装部段5。如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的,为此目的,附接装置7沿水平轴线移动以将第一装置部段9附接到塔架4。

参照图3和图4,将更详细地解释底部工具装置2的第二装置部段10。如将在后面描述的,在图3中,第一装置部段9直立在地面上,地面承载塔架4的重量。第二装置部段10也在第一装置部段9下方布置在地面上。

第一装置部段9和第二装置部段10可通过轴线形成装置11附接到彼此。图3示出了未附接到彼此的装置部段9、10,而图4示出了附接到彼此的装置部段9、10。当装置部段9、10附接到彼此并构建底部工具装置2的枢转轴线12时,轴线形成装置11彼此接合。因此,当固定到底部工具装置2时,塔架4可围绕枢转轴线12枢转,其中,该枢转轴线12垂直于塔架4的纵向轴线48并且平行于位于地面的第二装置部段10,塔架4将竖立在该地面处。

围绕枢转轴线12旋转塔架4允许将塔架4从非竖立位置(图4)枢转至竖立位置(图5)。为此,塔架4仅需要由起重机提升或吊起,例如通过附接到塔架4的顶部安装部段6的绳索。不需要在竖立塔架时在底部安装部段5上固定塔架4的另一个起重机,这是因为在竖立时底部工具装置2提供对塔架下端的安全且可靠的支撑。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描述底部工具装置2的附接装置7。第一装置部段9包括水平主梁13,其中,附接器械8沿主梁13的纵向轴线可移动地安装在主梁13上。图1和图2图示了将附接器械8附接到底部安装部段5的机构。在将第一装置部段9定位到底部安装部段5之后,附接器械8沿主梁13的纵向轴线远离彼此移动,从而引导附接器械8接合在底部安装部段5后方。因此,如图2中所示,底部安装部段5被夹持在每个附接器械8和第一装置部段9的主梁13之间。此外,如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因为塔架4还搁置在支撑部段34上,所以确保了塔架4尤其是在竖立过程期间的安全和可靠的固定。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描述由两个销14和两个销支撑件15构成的轴线形成装置11。第一装置部段9包括销14,并且第二装置部段10包括销支撑件15。销14适于插入到U形的销支撑件15中,其中,销14的纵向轴线彼此对准从而形成枢转轴线12。将销14插入到销支撑件15中由图3和图4图示。塔架4与第一装置部段9一起降低,以将销14插入到销支撑件15中。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关于该降低的细节。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描述第二装置部段10。第二装置部段10包括接地板16,其具有从板16突出的若干个地钉17。设置钉17以在塔架4被竖立时保护第二装置部段10免于在地面上滑动。当塔架4降低时(如图3和图4中所示),塔架4的重量导致接地板16被压向地面,从而导致钉17刺入到地面中。为了确保稳定和安全的立足点,地面可铺碎石。

顶部工具装置3为框架状结构,其包括具有第一梁19和第二梁20的V形梁布置结构18,其中梁19、20的纵向轴线彼此垂直(图6)。第一梁19包括可延伸的第一梁杆21,并且第二梁20包括可延伸的第二梁杆22。每个附接装置23是位于梁杆21、22中的一个的轴向前端处的附接器械24。附接器械24是包括第一夹持部分25和第二夹持部分26的夹持装置。

将顶部工具装置3附接到顶部安装部段6的细节在图7和图8中图示,其中示出了第二梁杆22的附接器械24的放大视图。在图7中,顶部工具装置3没有附接到顶部安装部段6。在图8中,梁杆21、22延伸以将顶部安装部段6定位在夹持部分25、26之间。接着,通过夹紧夹持部分25、26,顶部安装部段6可被附接到顶部工具装置3。延伸梁杆21、22和夹紧附接器械24通过液压或气动装置(未示出)发生。

图9中图示了顶部工具装置3的其他方面。由于第一梁19和第二梁20之间的直角,附接器械24可彼此径向相对地被夹持到顶部安装部段6。沿该直径,顶部工具装置3包括第一吊装紧固件27和第二吊装紧固件28,以将顶部工具装置3连接到吊起装置29,即连接到起重机的绳索。吊装紧固件27、28可以是环或钩。

在被竖立之后,塔架4被吊起到其必须通过起重机安装的位置。如果塔架4是整个塔架的最下部的塔架部段,则必须将塔架4吊起或带到基础,其需要在该基础处安装。否则,需要将塔架4吊到(已经竖立并安装的)塔架部段,塔架4的底部安装部段5将安装在其顶部安装部段上。然而,在塔架4已被竖立之后并且在它被吊起到其指定位置之前,底部工具装置2必须从塔架4的底部安装部段5分离。为此目的,在塔架4已竖立并仍然悬挂在起重机的吊起装置29上之后,工作人员可立即分离附接装置7。此后,起重机可将塔架4吊离,其中底部工具装置2在地面上保持在其位置处。

由于吊装紧固件27、28沿塔架4的圆形直径定位,因此避免了塔架4在其被吊离时倾斜。

在塔架4已被吊到其指定位置并安装之后,顶部工具装置3可从顶部安装部段6分离,例如由攀登人员分离。接下来,顶部工具装置3可通过起重机从塔架4吊离或带离。为避免顶部工具装置3分别围绕吊装紧固件27、28提供的轴线摇摆,设置顶部工具装置3的第三吊装紧固件30以与起重机的另一吊起装置31、例如另一绳索连接。

关于顶部工具装置3的另一方面在图10中示出,其中,与图4相比,顶部工具装置3部分地从其后侧示出。顶部工具装置3包括附接到水平梁33的两个支撑部段32,V形梁布置结构18附接在该水平梁33上。当塔架处于非竖立位置并且附接到顶部工具装置3时,塔架4搁置在支撑部段32上。顶部工具装置3的支撑部段32相对同样对称的V形梁布置结构18的对称轴线对称地布置。因此,塔架4的重量不仅由附接器械24保持,而且还由支撑部段32保持。附加地或替代地,支撑部段也可设置在V形梁布置结构18上,尤其是设置在其下边缘上。

与此类似,底部工具装置2也包括两个支撑部段34,它们附接到从主梁13竖直向下突出的杆49(例如参见图1)。支撑部段34相对底部工具装置2的竖直对称轴线对称地定位。

支撑部段32、34被可旋转地附接到相应的工具装置2、3。因此,当工具装置2、3被附接到相应的安装部段5、6时,支撑部段32、34的接触区域自动调整到塔架4的直径。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关于将塔架4运输到施工侧以及塔架4从运输车辆、尤其是从卡车45的卸载过程的各方面。通常,在运输到施工场地之前,塔架4被装载在卡车45上。塔架4被紧固到卡车45,这是通过例如借助张紧带将其附接在卡车45的拖车上。甚至在将塔架4运输到施工侧之前,底部工具装置2的第一装置部段9就被附接到底部安装部段5,并且顶部工具装置3被附接到顶部安装部段6。图11示出了工具装置2、3附接到塔架4的状况,其中塔架4被装载在卡车45上。

为了简化塔架4从卡车45的卸载过程,底部工具装置2的第一装置部段9包括抬升装置35,并且顶部工具装置3包括抬升装置36。抬升装置35包括两个可延伸的支柱37,其可从底部工具装置2的第一装置部段9的竖直梁38延伸。与此类似,抬升装置36也包括两个可延伸的支柱39,其可从顶部工具装置3的竖直梁40延伸。支柱37、39在塔架4由卡车45运输到施工侧时不延伸(参见图11)。在这种状况下,塔架4的重量压在卡车45上。

到达施工场地后,在将卡车45放置到塔架4将被卸载的位置后,并且在移除或松开张紧带后,工具装置2、3的支柱37、39通过液压和气动装置向地面延伸。在延伸过程期间,支柱37、39与地面(其应是牢固且稳定的)接触。优选地,所有支柱37、39同时与地面接触。此后,支柱37、39进一步延伸(示例性地为几厘米或几分米),使得塔架4的重量不再压在卡车45上,而是压在支柱37、39上。另外,在此过程期间,塔架4将被抬升或升高,理想地抬升或升高与支柱37、39在与地面接触后进一步延伸的相同的距离。

尽管在这种状况下卡车45仍位于塔架4下方,但卡车45不再连接到塔架4。由于底部工具装置2(其示例性地位于塔架4面向卡车45的一侧处)的支柱37之间的距离并且优选地底部工具装置3的支柱39之间的距离大于卡车45或相应的其拖车的宽度,卡车45或相应的拖车可直接向前行驶以离开塔架4被卸载的位置。图12示出了塔架4,其中工具装置2、3被附接到安装部段5、6,并且支柱37、39在卡车45离开塔架4之后延伸。图13示出了在卡车45已离开施工场地之后的塔架4。

因此,工具布置结构1允许在不需要起重机的情况下从卡车45卸载塔架4。到目前为止,为了卸载塔架4,甚至需要两个起重机,其中塔架4的每一侧都由这两个起重机中的一个吊起,卡车45已被开走并且起重机降低塔架4以将其存放在支撑脚上。

支撑脚通常用作处于非竖立或躺倒位置的塔架的支撑装置。这样的支撑脚通常包括适于搁置在地面上的平坦接触区域和适于在其外壁上支撑塔架4的拱形或两个楔状接触区域。代替支撑脚,工具布置结构1可用于将塔架4临时存放在施工场地上,由工具装置2、3支撑(参见图13)。为此,在如上所述从卡车45卸载之后不需要进一步的动作来存放塔架4。由于工具装置2、3在其附接装置5、6上附接到塔架4,避免了在塔架4的存放期间导致塔架4的不希望的变形或刮伤的外壁与地面或塔架脚的接触。

作为下一步骤(再次参考图13),塔架4可被竖立。首先,底部工具装置2的第二装置部段10位于第一装置部段9下方,如图3中所示。缩回支柱37、39使得轴线形成装置11彼此接合,从而形成枢转轴线12(如图4中所示)。

为了给顶部工具装置3(以及可能还有底部工具装置2)、尤其是液压装置供电,顶部工具装置3包括电源组41。电源组41包括蓄能器(未示出),并且可绕水平轴线自由旋转,以始终水平对准,尤其是在竖立塔架4期间。为此目的,电源组41在其下侧处配备有重物,从而避免电池液体溢出。

如图14中所示,工具布置结构1还包括具有两个叉槽43的运输装置42。运输装置42能够可移除地附接到工具装置2、3,其中,伸缩式搬运器44可用于抬升相应的工具装置3、4,以将其附接到已经装载在卡车45上的塔架。

图15示出了叠置的三个顶部工具装置3。每个顶部工具装置3包括可分离地附接到竖直梁38的四个存放支柱46。存放支柱46和竖直梁38的轴线彼此成矩形。存放支柱45使得顶部工具装置3能够被叠置以用于例如运输或存放等。当顶部工具装置3被叠置时,每个存放支柱46都搁置在相应的存放支柱支撑件上,该支撑件可以是相邻顶部工具装置3的凹陷部分。

尤其是对于海上运输,若干个塔架4通常以非竖立位置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如图16中所示。为了使得能够实现安全的叠置,工具布置结构1还包括框架状连接件47,其能够在连接件47的相对侧上可移除地附接到底部工具装置2和顶部工具装置3。工具装置2、3可通过如螺钉、夹持装置等(未示出)的附接装置来附接到连接件47。

尽管参考优选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所公开的示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所公开的示例得到其他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