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龙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6712发布日期:2021-04-09 20:3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龙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集成吊顶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顶层用的改进龙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集成吊顶层一般都包括有一层或几层错落布置的吊顶层,而大面积的吊顶层范围内一般又设置有一根以上的龙骨,所述龙骨不仅用于支撑所述吊顶层的吊顶板也可以装饰整个集成吊顶。

例如公开号为cn206987159u,名称为“一种可安装灯带的龙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可安装灯带的龙骨,所述龙骨包括龙骨主体和对称安装于龙骨主体两侧用于固定扣板的扣板固定件,所述龙骨主体上设有用于安装灯带的灯槽,灯带安装在所述灯槽中,在所述灯槽上卡接有灯罩,这样设置的辅助龙骨既能够连接固定吊顶板又具有照明和灯光装饰作用。

由于灯带通常只能作为普通照明或装饰照明使用,有时候为了让产品或局部位置更为突出,人们则需要更光亮更集中的照明装置进行照明,例如局部位置增加射灯,公开号为cn211502513u,名称为“一种磁吸轨道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磁吸轨道灯,其包括灯架、两导电条和导轨盒,灯架横截面的上部为一上端开口的导轨槽,导轨槽两侧壁分别设有导电条安装槽,两导电条对应卡装在上述两导电条安装槽内,导轨盒具有能与导轨槽滑动配合的盒体,盒体两侧设有能与导轨槽两侧壁上的导电条滑动接触导电的导电弹片;导轨槽底部固定设置有磁吸底板,导轨盒内设有能与上述磁吸底板磁吸配合的磁铁,这种磁吸轨道灯照射具有亮度大光照集中的特点,但如果在装有集成吊顶的下方增加所述磁吸轨道灯可能在安装时破坏集成吊顶。

另外,一般的吊顶板包括石膏板、铝扣板以及胶合板等,不同规格的吊顶板通常厚度也不一样,安装使用不同的吊顶板还需要配套不同的龙骨,有时候为了达到一定的立体装饰效果需要多种吊顶板混合使用,在不同厚度的吊顶板接合处,传统的接合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连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就可以发现,现有安装在所述龙骨位置的照明灯具至少包括灯带、磁吸轨道灯等。这些照明灯具各具特点,在不同的情境下具有不同的用途。但现有技术都是将这些不同类型的灯具安装在不同的龙骨上,显然这种分开使用方式不仅不能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实际的应用场景,而且也造成安装成本过高。为此在一种可行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将这些不同的灯具融合在一根龙骨上使用,显然是一种比较大的改进,不仅能够节约造价成本,而且又能具有异样的灯光效果。

为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吊顶层的改进的龙骨结构,包括沿轴向延伸主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具有主龙骨开口夹持部,在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灯带的灯带安装卡槽;还包括有灯架体和透光罩,其中所述灯架体一方面用于夹持安装磁吸灯而且带着所述磁吸灯一同安装到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中,所述透光罩用于结合到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开口部;当所述灯架体、透光罩安装到所述主龙骨上时,在沿轴向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灯架体以间断方式布置在所述主龙骨中,所述透光罩填补间断布置的所述灯架体之间的间断空间从而能够遮挡灯带。

其中,在沿轴向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灯架体以间断方式布置在所述主龙骨中,实际上也就是在沿轴向延伸的方向上,前后不同的所述灯架体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灯架体首先是定位在所述主龙骨中,再通过所述主龙骨定位到所述辅助龙骨上。而前后不同的所述灯架体之间存在间断空间,通过所述透光罩填补所述间断空间从而能够遮住所述灯带但又能够让所述灯带的光线通过。其中所述透光罩可以卡接、插接或扣接在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开口部位。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在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灯带的灯带安装卡槽,这有利于所述灯带能够稳定地连接固定到所述主龙骨上;第二,将所述灯带安装到所述主龙骨底部的卡槽,再将所述灯架体安装到所述主龙骨的主龙骨开口夹持部,再用所述透光罩填补间断布置的所述灯架体之间的间断空间,从而能够通过所述主龙骨与所述灯架体的配合,能够将所述灯带与磁吸灯共同安装到所述主龙骨上,不仅结构紧促造价低,而且让这两种光源之灯光混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灯光效果,而且在外观上也形成所述透光罩-磁吸灯交替安装的不同装饰效果。

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主龙骨使用安装的灵活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辅助龙骨、所述主龙骨插入到所述辅助龙骨中,所述辅助龙骨具有左夹持边和右夹持边,所述主龙骨被夹持在所述左夹持边与右夹持边之间;所述左夹持边、右夹持边分别与所述主龙骨之间形成有能够用于夹持吊顶板的夹持侧间隙。

其中,由于所述主龙骨具有主龙骨开口夹持部,即所述夹持侧间隙包括由所述左夹持边与主龙骨的左侧壁形成的左夹持侧间隙和由所述右夹持边与主龙骨的右侧壁形成的右夹持侧间隙,这让所述龙骨结构的左、右两边都具有与吊顶板连接的功能。所述夹持侧间隙,是布置在辅助龙骨的左夹持边、右夹持边与所述主龙骨之间的用于夹持的间隙,该间隙在起始阶段可能具有空间间距,在中后部在自然状态下可能都已经不存在空间间距而是左右紧挨在一起,但由于所述左夹持边、右夹持边及主龙骨都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当吊顶板的插接臂插接到所述夹持侧间隙时,就能顺着起始阶段的空间间距而插入到中后部的夹紧处从而被夹紧。为此所述夹持侧间隙实际上可能是一个变化的间隙,最小的间隙值可以等于零。也是基于上述功能的描述,所述左夹持边、右夹持边分别与所述主龙骨之间形成有能够用于夹持吊顶板的夹持侧间隙,实际上也同时定义了所述辅助龙骨的左夹持边、右夹持边与所述主龙骨的左侧壁、右侧壁中至少有一边壁体是具有一定弹性特性从而能够弹性变形避让所述吊顶板的插接臂插入。这样所述主龙骨不仅可以借助于所述辅助龙骨安装到建筑物上,而且通过所述辅助龙骨的左夹持边、右夹持边以及主龙骨让所述龙骨结构形成所述夹持侧间隙,有利于让所述龙骨结构能够在左右两边夹持吊顶板的插接臂。

其次,现有技术很难实现通过单一龙骨结构对左右两边具有不同厚度的吊顶板实现连接并实现可调高度差。为此为了解决该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主龙骨的下端沿向下突出于所述辅助龙骨的下端沿,在所述辅助龙骨与主龙骨之间在竖向上具有至少两级高度的卡接定位结构,当所述主龙骨以选定的不同高度的卡接定位结构而插入到所述辅助龙骨中时,所述主龙骨的下端沿与辅助龙骨的下端沿之间在竖向配置出至少两种不同的高度差。其中,所述主龙骨的下端沿向下突出于所述辅助龙骨的下端沿,这让所述主龙骨的两边形成能够衔接一定厚度的吊顶板的空间,吊顶板的一个端部能够顶靠在所述主龙骨顶端部的两边,从而让所述主龙骨顶端部形成对所述吊顶板的端部定位;另外,在所述辅助龙骨与主龙骨之间在竖向上具有至少两级高度的卡接定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所述主龙骨就能够根据选用的吊顶板的厚度选择相应高度的卡接定位结构与所述辅助龙骨进行插接,这大大提高所述龙骨结构与不同厚度的吊顶板连接的适应性。

在安装所述龙骨结构时,为了实现所述辅助龙骨与主龙骨之间在竖向上具有至少两级高度的卡接定位结构,可以通过在所述辅助龙骨上设置至少两级可调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辅助龙骨包括左、右分置的左卡槽部和右卡槽部,其中,从横截面方向看,所述左卡槽部包括所述左夹持边、间隔布置在所述左夹持边上部内侧并沿竖向延伸的左槽臂,所述左夹持边的顶部与左槽臂的顶部之间通过左横臂连接起来从而在所述左夹持边上部、左槽臂与左横臂三者之间形成有敞口朝下的左卡腔,所述左卡腔中设置有至少2个第一左卡臂,2个所述第一左卡臂上下间隔布置,2个所述第一左卡臂沿横向延伸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左夹持边或左槽臂上,另一端悬空设置从而呈悬臂状;所述右卡槽部包括右夹持边、间隔布置在所述右夹持边上部内侧并沿竖向延伸的右槽臂,所述右夹持边的顶部与右槽臂的顶部之间通过右横臂连接起来从而在所述右夹持边上部、右槽臂与右横臂三者之间形成有敞口朝下的右卡腔,所述右卡腔中设置有至少2个第一右卡臂,2个所述第一右卡臂上下间隔布置,2个所述第一右卡臂沿横向延伸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右夹持边或右槽臂上,另一端悬空设置从而呈悬臂状;所述辅助龙骨通过2个所述第一左卡臂、2个第一右卡臂与主龙骨之间在竖向上形成至少两级卡接定位结构,所述左槽臂与所述右槽臂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并且所述左槽臂与所述右槽臂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左槽臂的下端部与所述右槽臂的下端部之间通过第一中间连接臂连接起来。其中,所述左卡腔与右卡腔是布置在所述辅助龙骨左右两侧用于与所述主龙骨相连接的空间,通过在所述左卡腔与右卡腔中设置2组所述第一左卡臂及2组所述第一右卡臂相当于在所述辅助龙骨上形成了2组具有一定高度差的连接用卡臂,这样,所述辅助龙骨就为所述主龙骨提供了在竖向上的两级高度的卡接定位结构。

实现所述辅助龙骨与主龙骨之间在竖向上具有至少两级高度的卡接定位结构的方法是多样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主龙骨上设置两组连接结构,从横截面方向看,所述主龙骨包括有左竖向臂、右竖向臂以及连接所述左竖向臂上部臂体和右竖向臂上部臂体的第二中间连接臂;所述第二中间连接臂将所述左竖向臂、右竖向臂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主龙骨上部空间和主龙骨下部空间,所述主龙骨下部空间形成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在位于所述主龙骨上部空间的所述左竖向臂上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所述左卡腔中并适配于卡合2个所述第一左卡臂的2个所述第二左卡臂,2个所述第二左卡臂沿横向延伸并且上下间隔布置;2个所述第二左卡臂能够选择性地插入到2个所述第一左卡臂的上下位置从而至少在竖向配置出两种结合高度;在位于所述主龙骨上部空间的所述右竖向臂上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所述右卡腔中并适配于卡合2个所述第一右卡臂的2个所述第二右卡臂,2个所述第二右卡臂沿横向延伸并且上下间隔布置;2个所述第二右卡臂能够选择性地插入到2个所述第一右卡臂的上下位置从而至少在竖向配置出两种结合高度;当所述主龙骨插入到所述辅助龙骨中时,所述主龙骨的左竖向臂、右竖向臂分别被夹持在所述辅助龙骨的左夹持边、右夹持边之间。其中,所述主龙骨上的2个所述第二左卡臂和2个所述第二右卡臂就形成了2组具有一定高度差的连接卡臂结构,通过所述主龙骨上的2组卡臂结构就在竖向上能够形成两级高度的卡接定位结构;进一步的,结合所述辅助龙骨上的2个所述第一左卡臂和2个所述第一右卡臂,按照两两结合的组合方式所述主龙骨与辅助龙骨可以形成有4种插接结合方式,这样,让所述主龙骨与辅助龙骨就能够配合出从多种高度差从而配合多种厚度的吊顶板,大大提高所述龙骨结构的使用适应性。

为了能够让所述灯带能够卡定在所述主龙骨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主龙骨下部空间的靠近所述第二中间连接臂的位置设置有一对第一小凸起即左右对应的第一左小凸起和第一右小凸起,所述第一左小凸起连接在所述左竖向臂的内侧,所述第一右小凸起连接在所述右竖向臂的内侧,所述第一左小凸起和第一右小凸起之间具有能够让灯带穿过的间隙,一对所述第一小凸起与所述第二中间连接臂配合形成卡定灯带的所述灯带安装卡槽。这样,通过所述灯带的安装卡槽既有利于提高所述灯带卡定在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底部的稳固性,又不影响所述灯带灯光的射出从而保证所述带灯的灯光亮度。

所述灯带安装在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底部,在所述主龙骨的主龙骨开口夹持部处就会形成凹陷,十分影响所述龙骨结构的美观性,故此需要在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口部增加遮挡构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主龙骨下部空间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二小凸起和一对第三小凸起,一对所述第二小凸起位于一对第一小凸起与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之间;一对所述第二小凸起包括左右对应的第二左小凸起和第二右小凸起,所述第二左小凸起连接在所述左竖向臂的内侧,所述第二右小凸起连接在所述右竖向臂的内侧;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包括左右对应的第三左小凸起和第三右小凸起,所述第三左小凸起连接在所述左竖向臂的内侧,所述第三右小凸起连接在所述右竖向臂的内侧;一对所述第二小凸起和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上下布置。所述透光罩通过一对所述第二小凸起和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扣接到所述主龙骨上。其中,所述透光罩与所述主龙骨的连接方式较为灵活,其中一种连接方式是在所述透光罩的连接臂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与一对所述第二小凸起或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结合从而让所述透光罩卡定在所述主龙骨上;另一种连接方式是所述透光罩的连接臂上设置有凸起正好卡到一对所述第二小凸起和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之间的间隙中从而让所述透光罩卡定在所述主龙骨上。这样,通过在所述主龙骨的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口部设置所述透光罩,一方面通过所述透光罩与所述主龙骨结合填补了所述主龙骨的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口部从而提高所述龙骨结构的整体美观性;另一方面所述透光罩能够保护所述灯带以及让射出的灯光更为柔和。

以往安装所述磁吸灯需要额外增加磁吸导轨十分繁琐,为了提高所述龙骨结构的一体性效果,可以通过预先在所述主龙骨上安装所述灯架体,再把所述磁吸灯吸附在所述灯架体上十分简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从横截面方向看,所述灯架体包括左夹臂、右夹臂及连接所述左夹臂、右夹臂的夹底壁,所述夹底壁上设置有向上凸起从而在所述夹底壁上形成电引线预埋凹槽,当所述灯架体插入到所述主龙骨中时,所述灯架体上部的两个肩部顶靠在一对所述第一左小凸起和第一右小凸起上,而所述灯架体的左夹臂、右夹臂的下部分别顶靠在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上从而让所述灯架体被卡定在一对第一小凸起与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之间。其中,所述灯架体上部的两个肩部是指呈倒u型所述灯架体的所述左夹臂、右夹臂与所述夹底壁左、右两端的连接部位;这样布置的所述灯架体不但能够稳定地插接到所述主龙骨中,更为巧妙的是把所述电引线收藏在所述灯架体的底部,大大提高了所述磁吸灯的安装便利性与所述龙骨结构的整体美观性。

所述龙骨结构既是连接吊顶板的主要构件,同时也是与吊顶安装梁连接的构件,为此所述左横臂上设置有呈t字型的左定位臂,所述左夹持边沿竖向延伸布置并且其下部呈s形,所述右横臂上设置有呈t字型的右定位臂,所述右夹持边沿竖向延伸布置并且其下部呈s形。通过所述左定位臂与右定位臂有利于让所述辅助龙骨稳定连接到安装梁上;而所述左夹持边与右夹持边呈s形的结构既让所述夹持侧间隙的起始阶段形成一定的空间间距以利于让吊顶板的插接臂插接到所述夹持侧间隙中,又让所述左夹持边与右夹持边具有更好的弹性以利于增强与吊顶板的结合效果从而让吊顶板能够稳定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梁上。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改进的龙骨结构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改进的龙骨结构的正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所述主龙骨与辅助龙骨的第一种配置方式;

图2是所述改进的龙骨结构的正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所述主龙骨与辅助龙骨的第二种配置方式;

图3是所述改进的龙骨结构的正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磁吸灯的安装结构;

图4是所述辅助龙骨的正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主龙骨的正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灯架体的正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的龙骨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改进的龙骨结构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辅助龙骨1、沿轴向延伸并插入到所述辅助龙骨1中的主龙骨2。所述辅助龙骨1包括左、右布置的左夹持边11a、右夹持边11b,所述左夹持边11a和右夹持边11b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并形成所述辅助龙骨1朝下方向的夹口;插入所述辅助龙骨1中的所述主龙骨2被设置在所述左夹持边11a与右夹持边11b之间,所述主龙骨2同样具有朝下方向的主龙骨开口夹持部,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底部安装灯带3、在所述灯带3下方布置透光罩4以及灯架体5,所述灯架体5一方面用于夹持安装磁吸灯6而且带着所述磁吸灯6一同安装到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中从而也局部地遮挡住所述灯带3所发出的光线;所述透光罩4结合到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开口部用于遮挡灯带3但能够让所述灯带3所发出的光线至少部分地透过。这样,所述灯带3与磁吸灯6就能够共同安装到所述龙骨结构上,所述龙骨结构不仅结构紧凑造价低,而且让这两种光源之灯光混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灯光效果。

为了让所述主龙骨2能够稳定地插接到所述辅助龙骨1中,在所述辅助龙骨1与主龙骨2上均设置了连接卡臂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辅助龙骨1还包括左、右分置的左卡槽部1a和右卡槽部1b,所述左卡槽部1a包括所述左夹持边11a、间隔布置在所述左夹持边11a上部内侧并沿竖向延伸的左槽臂12a,所述左夹持边11a的顶部与左槽臂12a的顶部之间通过左横臂13a连接起来从而在所述左夹持边11a上部、左槽臂12a与左横臂13a三者之间形成有敞口朝下的左卡腔10a;所述左卡腔10a中设置有第一上左卡臂14a与第一下左卡臂15a,所述第一上左卡臂14a与第一下左卡臂15a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一上左卡臂14a与第一下左卡臂15a沿横向延伸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左槽臂12a上,另一端悬空设置从而呈悬臂状。所述右卡槽部1b包括右夹持边11b、间隔布置在所述右夹持边11b上部内侧并沿竖向延伸的右槽臂12b,所述右夹持边11b的顶部与右槽臂12b的顶部之间通过右横臂13b连接起来从而在所述右夹持边11b上部、右槽臂12b与右横臂13b三者之间形成有敞口朝下的右卡腔10b,所述右卡腔10b中设置有第一上右卡臂14b与第一下右卡臂15b,所述第一上右卡臂14b与第一下右卡臂15b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一上右卡臂14b与第一下右卡臂15b沿横向延伸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右槽臂12b上,另一端悬空设置从而呈悬臂状。所述左槽臂12a与所述右槽臂12b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并且所述左槽臂12a与所述右槽臂12b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左槽臂12a的下端部与所述右槽臂12b的下端部之间通过第一中间连接臂16连接起来,这让所述辅助龙骨1形成强度良好的连接结构,

如图5所示,所述主龙骨2包括有左竖向臂21a、右竖向臂21b以及连接所述左竖向臂21a上部臂体和右竖向臂21b上部臂体的第二中间连接臂22;所述第二中间连接臂22将所述左竖向臂21a、右竖向臂21b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主龙骨2上部空间和主龙骨2下部空间。在位于所述主龙骨2上部空间的所述左竖向臂21a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上左卡臂14a与第一下左卡臂15a悬空一端与所述左夹持边11a之间的间隙插入到所述左卡腔10a中,所述左竖向臂21a上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所述左卡腔10a中的第二上左卡臂23a与第二下左卡臂24a,所述第二上左卡臂23a或第二下左卡臂24a能够与所述第一上左卡臂14a或第一下左卡臂15a相卡合。在位于所述主龙骨2上部空间的所述右竖向臂21b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上右卡臂14b与第一下右卡臂15b悬空一端与所述右夹持边11b之间的间隙插入到所述右卡腔10b中,所述右竖向臂21b上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所述右卡腔10b中的第二上右卡臂23b与第二下右卡臂24b,所述第二上右卡臂23b或第二下右卡臂24b能够与所述第一上右卡臂14b或第一下右卡臂15b相卡合。这样,所述主龙骨2就能够与所述辅助龙骨1在竖向上稳定地卡定在一起。

其次,现有技术很难实现通过单一龙骨结构对左右两边具有不同厚度的吊顶板实现连接,为了解决该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主龙骨2的下端沿向下突出于所述辅助龙骨1的下端沿,所述辅助龙骨1与主龙骨2之间在竖向上能够形成至少两级卡接定位结构,当所述主龙骨2以选定的不同卡接定位结构而插入到所述辅助龙骨1中时,所述主龙骨2的下端沿与辅助龙骨1的下端沿之间在竖向配置出至少两种不同的高度差,通过选择不同的高度差从而实现适配不同厚度的吊顶板,现通过下面几种插入配置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配置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主龙骨2插入所述辅助龙骨1时,所述第二下左卡臂24a插入到所述第一上左卡臂14a与第一下左卡臂15a之间,所述第二下右卡臂24b插入到所述第一上右卡臂14b与第一下右卡臂15b之间,所述主龙骨2由所述辅助龙骨1的第一下左卡臂15a与第一下右卡臂15b所承托,这种配置方式中所述主龙骨2设置在靠近所述辅助龙骨1的底部的位置,所述主龙骨2的下端沿与所述辅助龙骨1的下端沿之间的高度差较小从而适配于较薄的吊顶板。

第二种配置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主龙骨2插入所述辅助龙骨1时,所述第二上左卡臂23a插入到所述第一上左卡臂14a与第一下左卡臂15a之间,所述第二上右卡臂23b插入到所述第一上右卡臂14b与第一下右卡臂15b之间,所述主龙骨2由所述辅助龙骨1的第一下左卡臂15a与第一下右卡臂15b所承托,这种配置方式中所述主龙骨2设置在远离所述辅助龙骨1的底部的位置,所述主龙骨2的下端沿与所述辅助龙骨1的下端沿之间的高度差较大从而适配于较厚的吊顶板。

还具有第三种配置方式,所述主龙骨2插入所述辅助龙骨1时,所述第二上左卡臂23a插入到所述第一上左卡臂14a与左横臂13a之间,所述第二上右卡臂23b插入到所述第一上右卡臂14b与右横臂13b之间,述主龙骨2由所述辅助龙骨1的第一上左卡臂14a与第一上右卡臂14b所承托,这样,所述主龙骨2的下端沿与辅助龙骨1的下端沿之间在竖向配置出第三种高度差处于前两种配置的高度差之间从而能够适配一些特殊规格的吊顶板。

为了能够让所述灯带3能够卡定在所述主龙骨2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如图1与图5所示,在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所述灯带3的安装卡槽20,在所述主龙骨2下部空间的靠近所述第二中间连接臂22的位置设置有一对第一小凸起即左右对应的第一左小凸起25a和第一右小凸起25b,所述第一左小凸起25a连接在所述左竖向臂21a的内侧,所述第一右小凸起25b连接在所述右竖向臂21b的内侧,所述第一左小凸起25a和第一右小凸起25b之间具有能够让灯带3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一左小凸起25a、第一右小凸起25b、左竖向臂21a、右竖向臂21b以及所述第二中间连接臂22配合形成卡定灯带3的所述灯带3的安装卡槽20。这样,通过所述灯带3的安装卡槽20既有利于把所述灯带3卡定在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底部,又不影响所述灯带3的灯光从所述第一左小凸起25a和第一右小凸起25b之间的间隙间射出。

为了保护所述灯带3以及提高所述龙骨结构的美观性,在所述主龙骨开口夹持部的开口部还设置有所述透光罩4,为了固定所述透光罩4,在所述主龙骨2下部空间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二小凸起和一对第三小凸起,一对所述第二小凸起位于一对第一小凸起与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之间;一对所述第二小凸起包括左右对应的第二左小凸起26a和第二右小凸起26b,所述第二左小凸起26a连接在所述左竖向臂21a的内侧,所述第二右小凸起26b连接在所述右竖向臂21b的内侧;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包括左右对应的第三左小凸起27a和第三右小凸起27b,所述第三左小凸起27a连接在所述左竖向臂21a的内侧,所述第三右小凸起27b连接在所述右竖向臂21b的内侧;一对所述第二小凸起和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上下布置并形成一定的间距。所述透光罩4包括透光罩盖板41以及设置在所述透光罩盖板41左、右两侧的左透光罩侧板42a、右透光罩侧板42b,呈u型的所述透光罩4开口朝上设置在所述主龙骨的夹口中,所述左透光罩侧板42a与右透光罩侧板42b的上端部设置有一对凹槽,分别为左凹槽421a与右凹槽421b,当所述透光罩4连接到所述主龙骨2时,所述左凹槽421a、右凹槽421b分别卡接到所述第二左小凸起26a、第二右小凸起26b上,而所述左透光罩侧板42a与右透光罩侧板42b的下端部侧贴紧在所述第三左小凸起27a与第三右小凸起27b的内侧,所述透光罩盖板41的下表面与所述主龙骨2的下端部平齐。这样设置的所述透光罩4不但扣合稳定而且外观平整美观。

为了提高所述龙骨结构对应不同环境的适用性,如图3与图6所示,在所述龙骨结构中还安装有灯架体5,所述灯架体5用于安装磁吸灯6。所述灯架体5呈u型包括左夹臂51a、右夹臂51b及连接所述左夹臂51a、右夹臂51b的夹底壁52,所述夹底壁52与所述左夹臂51a、右夹臂51b的连接部形成所述灯架体5的两个肩部。所述夹底壁52上设置有向上凸起从而在所述夹底壁52上形成电引线预埋凹槽521,当所述灯架体5插入到所述主龙骨2中时,所述灯架体5上部的两个肩部顶靠在一对所述第一左小凸起25a和第一右小凸起25b上,而所述灯架体5的左夹臂51a、右夹臂51b的下部分别顶靠在第三左小凸起27a、第三右小凸起27b上从而让所述灯架体5被卡定在一对第一小凸起与一对所述第三小凸起之间;而所述磁吸灯6则通过磁性吸附在所述灯架体5的夹口内,所述磁吸灯6的底面与所述主龙骨2的下端部平齐。这样安装的所述灯架体5位置灵活,而且所述电引线收藏在所述灯架体5的底部,所述电引线的连接线能够由下向上穿过所述主龙骨2与辅助龙骨1上的通孔与外部供电线路连接,极大提高了所述磁吸灯6的安装便利性以及让所述龙骨结构的整体更为美观。

当所述透光罩4、灯架体5、所述磁吸灯6安装到所述主龙骨2中时,所述灯架体5沿轴向延伸的方向上以间断方式安装所述主龙骨2中,所述透光罩4填补间断布置的所述灯架体5之间的间断空间安装在所述灯架体5上,所述磁吸灯6安装在所述灯架体5上。这样布置的所述灯架体5位置灵活多样,在外观上也形成所述透光罩4-磁吸灯6交替安装的不同装饰效果,还可以根据环境的明暗适当调整所述磁吸灯6的位置与数量从而达到局部增强照明的目的,大大提高所述龙骨结构的使用便利性。而且所述透光罩4还能够在前后方向夹住所述灯架体5从而实现在轴向上限定所述灯架体5的位置。

为了安装所述龙骨结构,所述左横臂13a上设置有呈t字型的左定位臂17a,所述右横臂13b上设置有呈t字型的右定位臂17b,通过所述左定位臂17a与右定位臂17b有利于让所述辅助龙骨1稳定连接到安装梁上。为了让所述辅助龙骨1与所述吊顶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夹持边11a沿竖向延伸布置并且其下部呈s形,所述右夹持边11b沿竖向延伸布置并且其下部呈s形,当所述主龙骨2插入到所述辅助龙骨1中时,所述主龙骨2被夹持在所述辅助龙骨1的左夹持边11a、右夹持边11b之间,这样,所述主龙骨2的左竖向臂21a与左夹持边11a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的左夹持侧间隙,所述主龙骨2的右竖向臂21b与右夹持边11b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的右夹持侧间隙,而所述左夹持边11a、右夹持边11b呈s形的结构让所述左夹持侧间隙、右夹持侧间隙的起始阶段形成一定的空间间距以利于让吊顶板的插接臂能够顺着空间间距插入到所述左夹持侧间隙、右夹持侧间隙的中后部;所述左夹持侧间隙、右夹持侧间隙的中后部位置在自然状态下其间隙可能为零而是通过弹性变形的方式被所述吊顶板的插接臂挤出间隙。同时,由于所述左夹持边11a、右夹持边11b、左竖向臂21a与右竖向臂21b呈悬臂状从而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所述左夹持边11a、右夹持边11b、左竖向臂21a与右竖向臂21b的弹性夹紧力能够夹紧所述吊顶板的插接臂从而让所述吊顶板稳定地连接在所述辅助龙骨1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