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错台高效模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09860发布日期:2021-04-23 18:1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防错台高效模板夹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模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错台高效模板夹。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基本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钢模板施工技术也在其中的得到快速的应用。在钢模板工程中,组合钢钢模板由于自身的轻便灵活、拆装方便、通用性强、周转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组合钢钢模板的不足也十分明显,接缝多、严密性差,螺栓连接间隙大,易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差。组合钢钢模板的横、竖向边肋板上对应开设销孔并通过定位销插接,虽然可以解决钢模板的错台问题,但是钢模板丧失了通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通用性强的防错台高效模板夹。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错台高效模板夹,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夹板和楔形销,第一固定座固定设置在第一模板的第一竖向边肋板侧面和第一模板后侧面之间的直角夹角处,第二固定座固定设置在第二模板的第二竖向边肋板侧面和第二模板后侧面之间的直角夹角处,第一竖向边肋板和第二竖向边肋板对接,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位于同一高度,第一固定座上开设有上下通透的第一穿孔,第二固定座上开设有上下通透的第二穿孔,夹板水平设置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顶部,夹板上设有容纳第一竖向边肋板和第二竖向边肋板的凹槽孔,夹板前侧固定设有穿入第一穿孔内的第一定位销和穿入第二穿孔内的第二定位销,夹板后侧固定设有第三定位销,第三定位销位于第一竖向边肋板和第二竖向边肋板的正后方,第一竖向边肋板和第二竖向边肋板的后侧边与第三定位销之间具有间隙,楔形销插接在间隙内,楔形销的前侧与第一竖向边肋板和第二竖向边肋板的后侧边顶压配合,楔形销的后侧与第三定位销顶压配合。
5.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左右对称布置,第一穿孔位于第二穿孔左侧,第一穿孔的右后侧边与第一竖向边肋板左侧面的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增大,第一定位销与第一穿孔的右后侧边压接;第二穿孔的左后侧边与第二竖向边肋板右侧面的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增大,第二定位销与第二穿孔的左后侧边压接。
6.第一定位销下端设有第一防脱凸台,第二定位销下端设有第二防脱凸台,第三定位销下端设有第三防脱凸台。
7.夹板外轮廓呈圆形,凹槽孔呈矩形,凹槽孔上下通透且前侧敞口,第一定位销固定设在夹板前侧左端部,第二定位销固定设在夹板前侧右端部,第三定位销固定设在夹板中心的后侧。
8.楔形销采用钢板制成,楔形销包括楔形销的前侧为直边,楔形销的后侧为具有直边和斜边两段,斜边即为楔形销的楔面。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相邻对接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沿竖向设置多组,在进行连接时,手持夹板将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分别自上而下插入到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穿孔和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二穿孔,此时第三定位销位于第一竖向边肋板和第二竖向边肋板的后方,然后将楔形销水平塞入到第一竖向边肋板和第二竖向边肋板后侧与第三定位销之间的间隙,使用锤子沿左右方向敲击楔形销的较大端,这样就使楔形销楔入到间隙内,同时第一定位销与第一穿孔的右后侧边压接,第二定位销与第二穿孔的左后侧边压接,这样就将相邻设置的两块钢模板连接为一体。
10.由于第一穿孔的右后侧边与第一竖向边肋板左侧面的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增大,第二穿孔的左后侧边与第二竖向边肋板右侧面的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增大;第一定位销具有将第一模板向右顶压的分力,第二定位销具有将第二模板向左顶压的分力,这样不仅可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前侧表面保持对齐,而且还可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相互压接,实现无缝对接,从而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产生错台。
11.第一防脱凸台和第二防脱凸台起到限定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不能随意上移的作用,第三防脱凸台具有限位楔形销不下移的作用,确保楔形销的稳定性。
12.综上所述,本发明原理科学,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连接强度大,不仅保证相邻两块钢模板表面对齐,而且相互压接,避免产生竖向缝隙,从而解决了钢模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错台问题,又保留了钢模板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在使用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放大图;图5是图1中夹板的放大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楔形销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

图7所示,本发明的防错台高效模板夹,包括第一固定座1、第二固定座2、夹板3和楔形销4,第一固定座1固定设置在第一模板5的第一竖向边肋板6侧面和第一模板5后侧面之间的直角夹角处,第二固定座2固定设置在第二模板7的第二竖向边肋板8侧面和第二模板7后侧面之间的直角夹角处,第一竖向边肋板6和第二竖向边肋板8对接,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位于同一高度,第一固定座1上开设有上下通透的第一穿孔9,第二固定座2上开设有上下通透的第二穿孔10,夹板3水平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的顶部,夹板3上设有容纳第一竖向边肋板6和第二竖向边肋板8的凹槽孔11,夹板3前侧固定设有穿入第一穿孔9内的第一定位销12和穿入第二穿孔10内的第二定位销13,夹板3后侧固定设有第三定位销14,第三定位销14位于第一竖向边肋板6和第二竖向边肋板8的正后方,第一竖向边肋板6和第二竖向边肋板8的后侧边与第三定位销14之间具有间隙,楔形销4插接在间隙内,楔形销4的前侧与第一竖向边肋板6和第二竖向边肋板8的后侧边顶压配合,楔形销4的
后侧与第三定位销14顶压配合。
15.第一穿孔9和第二穿孔10左右对称布置,第一穿孔9位于第二穿孔10左侧,第一穿孔9的右后侧边与第一竖向边肋板6左侧面的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增大,第一定位销12与第一穿孔9的右后侧边压接;第二穿孔10的左后侧边与第二竖向边肋板8右侧面的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增大,第二定位销13与第二穿孔10的左后侧边压接。
16.第一定位销12下端设有第一防脱凸台15,第二定位销13下端设有第二防脱凸台16,第三定位销14下端设有第三防脱凸台17。
17.夹板3外轮廓呈圆形,凹槽孔11呈矩形,凹槽孔11上下通透且前侧敞口,第一定位销12固定设在夹板3前侧左端部,第二定位销13固定设在夹板3前侧右端部,第三定位销14固定设在夹板3中心的后侧。
18.楔形销4采用钢板制成,楔形销4包括楔形销4的前侧为直边,楔形销4的后侧为具有直边和斜边两段,斜边即为楔形销4的楔面18。
19.本发明在相邻对接的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7之间沿竖向设置多组,在进行连接时,手持夹板3将第一定位销12和第二定位销13分别自上而下插入到第一固定座1上的第一穿孔9和第二固定座2上的第二穿孔10,此时第三定位销14位于第一竖向边肋板6和第二竖向边肋板8的后方,然后将楔形销4水平塞入到第一竖向边肋板6和第二竖向边肋板8后侧与第三定位销14之间的间隙,使用锤子沿左右方向敲击楔形销4的较大端,这样就使楔形销4楔入到间隙内,同时第一定位销12与第一穿孔9的右后侧边压接,第二定位销13与第二穿孔10的左后侧边压接,这样就将相邻设置的两块钢模板连接为一体。
20.由于第一穿孔9的右后侧边与第一竖向边肋板6左侧面的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增大,第二穿孔10的左后侧边与第二竖向边肋板8右侧面的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增大;第一定位销12具有将第一模板5向右顶压的分力,第二定位销13具有将第二模板7向左顶压的分力,这样不仅可使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7的前侧表面保持对齐,而且还可使第一模板5和第二模板7之间相互压接,实现无缝对接,从而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产生错台。
21.第一防脱凸台15和第二防脱凸台16起到限定第一定位销12和第二定位销13不能随意上移的作用,第三防脱凸台17具有限位楔形销4不下移的作用。
22.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