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梁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0466发布日期:2021-06-11 21:4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梁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梁支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梁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梁是建筑结构中经常出现的构件。在框架结构中,梁把各个方向的柱连接成整体;在墙结构中,洞口上方的连梁,将两个墙肢连接起来,使之共同工作。作为抗震设计的重要构件,起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05089294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h型钢梁楼板支撑结构,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h型钢梁,在所述一对h型钢梁相对的翼缘角处通过连接件均设有斜向设置的支撑钢杆;所述支撑钢杆与h型钢梁构成了三角形支撑架结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这种h型钢梁楼板支撑结构的h型钢梁和支撑钢杆在对楼板进行支撑时,由于钢梁或支撑钢杆尺寸上会存在较小的差异,楼板的载荷会出现在钢梁和支撑钢杆上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导致钢梁或者支撑钢杆的结构会不够稳定,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支撑梁的载荷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结构上,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的梁支撑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梁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梁支撑结构,包括墙体和安装在墙体上的支撑梁,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支撑梁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每个所述墙体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的支撑机构;所述墙体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梁同时架设在两个墙体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墙体上的支撑块、转动连接在支撑块上的支撑杆,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的支撑托,支撑托抵在所述支撑梁上,两个相邻的支撑托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两个支撑托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支撑梁进行安装时,若支撑梁的载荷没有均匀的分布在墙体和支撑托上,那么通过调节组件改变两个支撑托之间的距离,能够对支撑托的高度进行调整,进而改变支撑托与支撑梁相互抵接的作用力,从而改变支撑托所承受的来自于支撑梁的载荷,从而使支撑梁的载荷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墙体和支撑托上,有利于支撑梁、墙体和支撑机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在每个所述支撑托上固定设置的调节螺杆,两个调节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套筒,调节套筒内壁设置有螺纹,调节套筒同时与两个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两个支撑托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时,转动调节套筒,由于调节套筒同时与两个旋向相反的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因此调节套筒转动能够拉动或者推动两个支撑托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实现改变支撑托之间距离以改变支撑托的高度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在所述调节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设置的、能够使圆筒状的工具套设在其上的调节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人员需要对调节套筒进行转动时,将圆筒状的工具套设在调节块上,能够增大对调节套筒进行转动时的力矩,使使用人员在对调节套筒进行转动时更加方便省力。

可选的,所述支撑托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座,每个支撑座上均开设有支撑孔,两个支撑座上安装有铰接组件,铰接组件包括穿设在两个支撑孔内的铰接轴,还包括固定在铰接轴上的挡片,铰接轴上设置有螺纹,铰接组件还包括在铰接轴上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挡片抵在一个所述支撑座上,锁紧螺母抵在另一个支撑座上,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套设在所述铰接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片和锁紧螺母分别抵在两个支撑座上,能够将铰接轴的位置牢固的锁定在两个支撑座上,而支撑杆的安装孔穿设在铰接轴上,实现了支撑杆铰接在铰接轴上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墙体上安装有用于对支撑梁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控制箱,还包括转动支撑在控制箱内的转动轴,以及在转动轴上固定安装的线盘,线盘上盘绕有拉绳,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线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梁架设在墙体上的位置有偏差时,需要调整支撑梁的位置,此时使调节套筒与两个调节螺杆相互脱离,驱动一个控制箱内的线盘转动,迫使拉绳盘绕在线盘上,从而使拉绳对支撑杆进行拉动以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上的支撑托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梁向靠近支撑杆所在墙体的方向移动,同时将支撑梁向上托举使支撑梁与墙体相互分离;之后驱动第二个控制箱内的线盘转动,使第二个支撑托抵在支撑梁上,再放开第一个线盘上的拉绳,使第一个支撑托与支撑梁脱离,再缓慢的放开第二个线盘,即可使支撑梁随着第二个支撑杆的转动缓缓的落在墙体上,实现将支撑梁的位置向第一个控制箱所在的墙体的方向进行调整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线盘转动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转动支撑在所述控制箱内的控制轴,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的驱动齿轮,还包括在控制轴上固定的动力齿轮,驱动齿轮与动力齿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轴上输入能够使控制轴转动的动力后,控制轴能够带动动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以实现带动线盘使线盘能够迫使拉绳盘绕在线盘上或者从线盘上放开。

可选的,所述控制轴的端部穿过所述控制箱并伸到所述控制箱的外部,控制轴位于所述控制箱外的部分上设置有连接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将电动机等动力装置与控制轴的连接键进行连接后,驱动电动机即可带动控制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的棘轮,还包括转动支撑在所述控制箱内的安装轴,还包括在安装轴上固定设置的棘爪,棘爪与棘轮相抵接,控制组件还包括弹片,弹片的一端抵在所述棘爪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制箱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片能够推动棘爪抵在棘轮上,从而使转动轴仅能够向一个方向转动,在支撑托对支撑梁进行托举时,使拉绳能够承受支撑梁的重力,而需要解除拉绳的负载时,使棘爪转动到与棘轮相互分离的位置即可。

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绳,控制绳的一端固定在棘爪上,另一端伸到所述控制箱的外部,控制绳位于控制箱外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控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拉动控制绳位于控制箱外的端部即可对棘爪进行拉动,从而使棘爪从棘轮上转开,与弹片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对棘爪单向转动的控制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对支撑梁进行安装时,若支撑梁的载荷没有均匀的分布在墙体和支撑托上,那么通过调节组件改变两个支撑托之间的距离,能够对支撑托的高度进行调整,进而改变支撑托与支撑梁相互抵接的作用力,从而改变支撑托所承受的来自于支撑梁的载荷,从而使支撑梁的载荷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墙体和支撑托上,有利于支撑梁、墙体和支撑机构的稳定性;

2.当需要对两个支撑托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时,转动调节套筒,由于调节套筒同时与两个旋向相反的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因此调节套筒转动能够拉动或者推动两个支撑托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实现改变支撑托之间距离以改变支撑托的高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调节组件和支撑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为了示出铰接组件。

图4是控制箱的剖视图,为了示出控制机构。

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11、安装槽;12、支撑槽;13、控制槽;2、支撑梁;3、支撑机构;31、支撑块;32、支撑杆;321、安装孔;33、支撑托;331、托槽;332、支撑座;3321、支撑孔;34、铰接组件;341、铰接轴;342、挡片;343、锁紧螺母;4、控制机构;41、控制箱;42、转动轴;43、线盘;431、阻挡盘;44、拉绳;45、控制组件;451、控制轴;4511、连接键;452、驱动齿轮;453、动力齿轮;454、棘轮;455、安装轴;456、棘爪;457、弹片;458、控制绳;459、控制杆;5、调节组件;51、调节螺杆;52、调节套筒;53、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的梁支撑结构。参照图1,新型的梁支撑结构包括两面相互平行设置的墙体1、架设在墙体1上的支撑梁2,还包括用于对支撑梁2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3,以及用于对支撑梁2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控制机构4,其中,墙体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截面呈梯形,支撑梁2为长条形的混凝土预制梁,支撑梁2的截面与安装槽11的截面相同,支撑梁2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个墙体1上的两个安装槽11内。

参照图1和图2,墙体1上还开设有支撑槽12,支撑槽12设置在安装槽11的下方,支撑槽12为截面呈矩形的通槽,每个墙体1上均安装有一个上述的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穿设在支撑槽12内的支撑块31,支撑块31与墙体1一体砌设,支撑机构3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块31上的支撑杆32,支撑杆32为截面呈矩形的长杆,支撑杆32背离支撑块3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托33,支撑托33为长方体形结构,支撑托33上开设有与支撑梁2的截面相配合的托槽331,托槽331的各个侧壁与支撑梁2相抵接,用于对支撑梁2进行托举,在两个支撑机构3中,两个相邻的支撑托33之间安装有用于调整两个支撑托33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5。

参照图2和图3,支撑托33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座332,支撑座332为块状结构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距离,支撑座332上开设有支撑孔3321,支撑孔3321为圆形的通孔,两个支撑座332上安装有铰接组件34,铰接组件34包括穿设在两个支撑孔3321内的铰接轴341,还包括同轴固定在铰接轴341上的圆形的挡片342,挡片342设置在靠近铰接轴341一端的位置上,铰接轴341背离挡片342的端部设置有螺纹,铰接组件34还包括螺纹连接在铰接轴341上的锁紧螺母343,挡片342抵在一个支撑座332上,锁紧螺母343抵在背离挡片342的支撑座332上,使铰接轴341能够固定在两个支撑座332之间;另外,支撑杆32背离支撑块31的端部开设有安装孔321,安装孔321为圆孔,安装孔321的直径大于铰接轴341截面的直径,安装孔321套设在铰接轴341上,使支撑杆32能够绕着铰接轴341自由转动。

参照图2,调节组件5包括固定在每个支撑托33上的调节螺杆51,两个调节螺杆51相对设置并处于同一轴线上,两个调节螺杆51的螺纹的旋向相反,调节组件5还包括调节套筒52,调节套筒52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调节套筒52同时与两个调节螺杆51螺纹连接,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调节套筒52能够改变两个调节螺杆51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对两个支撑托33的间距进行调节的目的;此外,调节组件5还包括在调节套筒5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的多个调节块53,调节块53呈圆台形,多个调节块53绕着调节套筒52截面圆周方向等间隔均匀布置,使用人员需要对调节套筒52进行转动时,将圆筒状的工具套设在调节块53上转动,可增大对调节套筒52进行转动时的扭矩,从而转动调节套筒52时更加方便省力;通过对调节套筒52的转动能够改变支撑托33的高度,支撑托33向彼此背离的方向移动时位置会升高,朝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位置会降低,因此当墙体1的高度出现误差,导致支撑梁2在支撑托33上施加的载荷与支撑梁2在墙体1上施加的载荷有差异时,转动调节套筒52能够对支撑托33所承受的支撑梁2的载荷进行微调,使支撑梁2的载荷均匀的分布在墙体1和支撑托33上,保证墙体1结构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因技术因素,支撑梁2架设在两个墙体1上的位置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导致支撑梁2的中心与两个墙体1中间的平面出现偏离,为了对支撑梁2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安装槽11和支撑槽12之间的墙体1上开设有控制槽13,控制机构4安装在控制槽13内;控制机构4包括在每个控制槽13内安装的、长方体空腔结构的控制箱41,控制箱41与控制槽13的侧壁相贴合,与墙体1一体砌设。

参照图1和图4,控制机构4还包括转动支撑在控制箱41内的转动轴42、在转动轴42上固定安装的线盘43、在线盘43上缠绕的拉绳44,以及用于控制线盘43转动的控制组件45,其中,线盘43为圆柱形杆状结构并与转动轴42同轴固定,线盘43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阻挡盘431,阻挡盘431为圆形的盘状结构,拉绳44为金属材质,拉绳44一端固定在线盘43上并在线盘43上缠绕多周,拉绳44的另一端从控制箱41上预设的开口处伸出到控制箱41的外部,拉绳44位于控制箱41外的端部固定在支撑杆32的杆身上;需要调整支撑梁2的位置时,使调节套筒52与两个调节螺杆51相互脱离,驱动一个控制箱41内的线盘43转动,迫使拉绳44盘绕在线盘43上,从而使拉绳44对支撑杆32进行拉动以带动支撑杆32转动,支撑杆32上的支撑托33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梁2向靠近支撑杆32所在墙体1的方向移动,同时将支撑梁2向上托举使支撑梁2与墙体1相互分离;之后驱动第二个控制箱41内的线盘43转动,使第二个支撑托33抵在支撑梁2上,再放开第一个线盘43上的拉绳44,使第一个支撑托33与支撑梁2脱离,再缓慢的放开第二个线盘43,即可使支撑梁2随着第二个支撑杆32的转动缓缓的落在墙体1上,实现将支撑梁2的位置向第一个控制箱41所在的墙体1的方向进行调整的目的。

参照图4,控制组件45包括转动支撑在控制箱41内的控制轴451,还包括同轴固定在转动轴42上的驱动齿轮452、同轴固定在控制轴451上的动力齿轮453,其中,控制轴451的端部伸出到控制箱41的外部,控制轴451位于控制箱41外的部分上设置有连接键4511,连接键4511能够方便工作人员通过电机等驱动机构与控制轴451进行连接,以驱动控制轴451转动,而驱动齿轮452与动力齿轮453相互啮合,且动力齿轮453的齿数小于驱动齿轮452的齿数,当控制轴451转动时,能够通过动力齿轮453带动驱动齿轮452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42转动,实现带动线盘43进行转动的目的。

参照图4,控制组件45还包括同轴固定在转动轴42上的棘轮454,还包括转动支撑在控制箱41内的安装轴455,还包括在安装轴455上固定安装的棘爪456,棘爪456与棘轮454相互抵接,此外,控制组件45还包括弹片457,弹片457的一端抵在棘爪456上,另一端固定在控制箱41的内壁上,弹片457能够推动棘爪456抵在棘轮454上,从而使转动轴42仅能够向一个方向转动,在支撑托33对支撑梁2进行托举时,使拉绳44能够承受支撑梁2的重力;此外,控制组件45还包括控制绳458,控制绳458的一端固定在棘爪456上,另一端从控制箱41上预设的开口处伸出到控制箱41外,控制绳458位于控制箱41外的端部上固定设置有控制杆459,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控制杆459能够通过控制绳458拉动棘爪456转动,使棘爪456解除对棘轮454单向转动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新型的梁支撑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支撑梁2通过两个支撑托33和两个墙体1进行支撑,当支撑托33和墙体1受到的来自于支撑梁2的载荷不相同时,通过转动调节套筒52能够改变两个调节螺杆51之间的距离,从而对两个支撑托33的高度进行微调,以改变支撑托33所承受的来自于支撑梁2的载荷,从而使支撑梁2的载荷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墙体1和支撑托33上,有利于支撑梁2和墙体1结构的稳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