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5247发布日期:2021-06-22 17:1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预制构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预制构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



背景技术:

预制构件生产线一般是在流水线上串联固定的工位以进行生产加工,如模具清理和布置、钢筋放置、预埋件安装、布料振捣、养护、脱模等加工操作,上述工序中任一工位出现故障都需要停运检修,导致整条流水线停工,降低生产效率。并且现有预制构件生产线的产品单一,一般仅能够生产一种产品,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其包括:

第一流水线,沿所述第一流水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台模准备区、第一预埋区、第一布料振捣区;

第二流水线,沿所述第二流水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二台模准备区、第二预埋区、第二布料振捣区;

第三流水线,沿所述第三流水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养护区和脱模输出区;

第一摆渡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流水线、所述第二流水线和所述第三流水线中的任意两者之间转运台模,行经所述第一流水线的一端、所述第二流水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流水线的一端;

第二摆渡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流水线、所述第二流水线和所述第三流水线中的任意两者之间转运台模,行经所述第一流水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流水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流水线的另一端;

第三摆渡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流水线、所述第二流水线和所述第三流水线中的任意两者之间转运台模,行经所述第一预埋区与第一布料振捣区之间、第二预埋区与第二布料振捣区之间和所述养护区。

在预制构件生产线中,发明人研究发现,相对于养护区和脱模输出区,台模准备区、预埋区和布料振捣区的设备更容易出现故障,本申请设置并联的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可形成“第一台模准备区、第一预埋区、第一布料振捣区、养护区和脱模输出区”依次构成的第一作业循环,及“第二台模准备区、第二预埋区、第二布料振捣区、养护区和脱模输出区”依次构成的第二作业循环,当第一流水线或第二流水线中一条的设备出现故障时,可启用另一条流水线,从而第一作业循环和第二作业循环能够分别替换,降低设备故障导致停运的几率,提高生产效率。

在正常情况下,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还能够同时运行,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同时生产两种不同的预制构件。

另外,在台模准备区、预埋区和布料振捣区中,布料振捣区的设备往往难以替代,一旦损坏则其所在的整条流水线必须停工,而本实施例中当布料振捣区的设备损坏时其所在流水线上的台模准备区、预埋区无需停工,而是将该条流水线上经过处理准备和预埋件设置的台模通过第三摆渡机构转运至另一条流水线上的布料振捣区加工,从而进一步降低设备故障导致停运的几率。

并且,本申请提供的预制构件生产线还能够形成“第一台模准备区、第一预埋区、第一布料振捣区、第二布料振捣区、养护区和脱模输出区”依次构成的第三种作业循环,或者形成“第二台模准备区、第二预埋区、第二布料振捣区、第一布料振捣区、养护区和脱模输出区”依次构成的第四种作业循环,从而还能够生产需要二次浇筑的产品。两次浇筑分别在不同的布料振捣区进行,无需在所有产品一次浇筑完成后再进行二次浇筑,且第三作业循环的设备或第四作业循环上的设备均处于工作状态,能够大大提高生产二次浇筑产品的生产效率,还能够缩短两次浇筑的间隔时间以提高预制构件的结合程度,减小预制构件出现冷缝的几率。并且台模运行路径明确,不容易出现一次浇筑后的台模与二次浇筑后的台模混淆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摆渡机构上的行经路径上布置有第三预埋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作业循环或第四作业循环中,在两次浇筑之间,还能够再一次进行预埋加工,方便生产需要二次预埋加工的产品。并且由于第三预埋区设置在第一摆渡机构的行经路径上,利用台模在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之间的转运时间进行二次预埋加工,尽可能缩短增加工序所延长的生产时间,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预埋区分别包括布筋工位、预埋件安装工位和保温板安装工位。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流水线还包括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所述第一支线和所述第二支线分别连接所述养护区,所述第一支线的延伸方向上和所述第二支线的延伸方向上分别设有所述脱模输出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养护区养护之后,能够分别在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上进行脱模输出操作,加快台模和构件成品输出。当预制构件生产线进行第一作业循环和第二作业循环双线运行时,能够进一步加快生产效率。当第一作业循环、第二作业循环、第三作业循环和第四作业循环中的一个单线运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线容错率,避免由于脱模输出区故障导致停工,能够进一步实现第一作业循环和第二作业循环的切换,或者实现第三作业循环和第四作业循环的切换。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摆渡机构包括第一分支机构和第二分支机构,所述第一分支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支线远离所述养护区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流水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分支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线远离所述养护区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流水线的另一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摆渡机构的两个分支机构能够同时向两个方向转移台模,在第一作业循环和第二作业循环双线运行时,能够加快台模转移频率,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构件缓存区,所述构件缓存区与所述脱模输出区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构件脱模后可输出至构件缓存区,以免构件下线不及时导致影响生产线的作业循环。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养护区包括预养护工位和养护窑,所述预养护工位用于暂存浇筑后的台模,所述养护窑用于在设定温度和湿度下存放浇筑后的台模,所述养护窑位于所述预养护工位和所述脱模输出区之间,所述第三摆渡机构行经所述预养护工位。

在养护过程中,尤其是浇筑材料初凝后一般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中养护,为减小第三摆渡机构频繁进出养护区对养护环境的影响,也减小潮湿的养护环境对第三摆渡机构耐久性的影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养护区被分成预养护工位和养护窑,既保证预制构件养护效果,提高成品率,又能够提高第三摆渡机构的耐久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养护窑向所述第一流水线和所述第二流水线延伸,且让出所述第一流水线的流通空间和所述第二流水线的流通空间。

通过在水平空间上使养护窑延伸至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的位置,并在竖向空间上使养护窑分别与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错开,实现在不增加总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增加养护窑存放量的作用,由于预制构件养护时间较长,需要在养护窑中暂留较久,提高养护窑的存放量能够增加作业循环可持续运行的时间,甚至保证作业循环始终持续运行,进一步提高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养护窑横跨在所述第一流水线的上方和所述第二流水线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的位置相对较低,能够方便检修设备以降低设备故障率,还方便检查加工情况以提高成品率,从而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养护窑包括养护仓和堆垛机,所述堆垛机用于将台模堆垛至所述养护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第一作业循环路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第二作业循环路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第三作业循环路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第四作业循环路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流水线;110-第一台模准备区;120-第一预埋区;130-第一布料振捣区;200-第二流水线;210-第二台模准备区;220-第二预埋区;230-第二布料振捣区;300-第三流水线;310-养护区;320-脱模输出区;321-第一支线;322-第二支线;400-第一摆渡机构;410-第三预埋区;500-第二摆渡机构;510-第一分支机构;520-第二分支机构;600-第三摆渡机构;1-清扫喷油工位;2-划线工位;3-边模布置工位;4-布筋工位;5-预埋件安装工位;6-保温板安装工位;7-检验区;8-预养护工位;9-养护窑;10-拆模工位;11-脱模吊运工位;i-第一作业循环;ii-第二作业循环;iii-第三作业循环;iv-第四作业循环;v-纠错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本申请中所说的台模是指用于限定出预制构件外部形状的模具,其中台模是由底边模和侧边模组装形成的顶部开口的立方体,其具有用于容纳浇筑材料的容腔。

在预制构件生产线中,台模在流水线上流转,在流水线的沿线设置加工区以进行生产加工,如台模准备区、预埋区、布料振捣区、养护区和脱模输出区,上述加工区依次串联在流水线的上,以按照既定工序生产预制构件。一旦某一加工区中的设备出现故障,都将打断既定工序而无法继续生产,需要停止整条流水线来检修,这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人发现导致流水线停工的原因中,台模准备区、预埋区和布料振捣区的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相对较大。经分析:养护区主要是用于存放浇筑后的台模,养护区相对而言不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停工。当脱模输出区出现故障时,预制构件及其台模能够先暂存在养护区,养护区起到缓冲作用,在脱模输出区出现故障到养护区存满的时间段内,可以对脱模输出区的设备进行维修,从而减小停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而台模准备区、预埋区和布料振捣区中,由于加工操作更复杂而设备更容易出现故障,且台模准备区、预埋区和布料振捣的故障难以消除。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用于提高生产线容错率,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台模准备区包括清扫喷油工位1、划线工位2、边模布置工位3。

清扫喷油工位1对各边模的表面进行清理,以至少保证围合成的容腔的内壁清洁无杂物附着,并在清洁的各边模的表面涂布脱模剂,以至少保证围合成的容腔的内壁覆盖脱模剂。这里所说的脱模剂是指用于隔离浇筑材料与容腔的内壁的物质,以防止浇筑材料粘结在容腔的内壁而不易于分离台模和预制构件成品。

划线工位2用于在各边模上按照设定尺寸和位置形成颜料涂画的基准线。

边模布置工位3上,将各边模依照基准线组装对齐拼装,以具有容腔的台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埋区包括布筋工位4、预埋件安装工位5和保温板安装工位6,以用于在容腔内设置结构部件,并设置其在容腔内的相对位置,以便这些结构部件在浇筑后能够全部或者部分被浇筑材料包裹。

布筋工位4中,在台模的容腔内设置钢筋骨架,如桁架钢筋、钢筋网、架立钢筋等等。

预埋件安装工位5中,在台模的容腔内设置如用于拼接预制构件的连接件、用于搭接其他结构的连接件或是用于实现其他目的结构部件。

保温板安装工位6中,在台模的容腔内设置保温板,以增强预制构件隔热保温的能力。

布料振捣区是用于向台模的容腔内注入浇筑材料,并通过振动台模或者通过将振动元件插入浇筑材料中的方式来消除浇筑材料中的气泡,以及使容腔内的浇筑材料的液面大致平整。

养护区310用于存放浇筑后的台模,以使容腔内的浇筑材料在设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硬化并达到一定强度。

脱模输出区320用于分离台模和预制构件成品,包括拆模工位10和脱模吊运工位11。台模在拆模工位10被拆分,使预制构件成品暴露,并在脱模吊运工位11中将预制构件成品通过行吊小车等吊离。

请参照图1所示,该预制构件生产线包括第一流水线100、第二流水线200、第三流水线300和第一摆渡机构400、第二摆渡机构500和第三摆渡机构600。

第一摆渡机构400、第二摆渡机构500和第三摆渡机构600分别用于在第一流水线100、第二流水线200、第三流水线300中的任意两者之间转运台模。

沿第一流水线100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第一台模准备区110、第一预埋区120、第一布料振捣区130。

沿第二流水线200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第二台模准备区210、第二预埋区220、第二布料振捣区230。

沿第三流水线300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养护区310和脱模输出区320。

第一摆渡机构400连接在第一流水线100的一端、第二流水线200的一端和第三流水线300的一端,第二摆渡机构500连接在第一流水线100的另一端、第二流水线200的另一端和第三流水线300的另一端。

从而该预制构件生产线能够形成第一作业循环i和第二作业循环ii。

图2示出了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第一作业循环i,第一作业循环i沿“第一台模准备区110-第一预埋区120-第一布料振捣区130-养护区310-脱模输出区320”的路径循环流动。

图3示出了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第二作业循环ii,第二作业循环ii沿“第二台模准备区210-第二预埋区220-第二布料振捣区230-养护区310-脱模输出区320”的路径循环流动。

当第一作业循环i路径上的第一台模准备区110、第一预埋区120或第一布料振捣区130中的任一者出现故障时,立即启用第二作业循环ii,可避免生产线全线停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反之,当第二作业循环ii路径ii上的第二台模准备区210、第二预埋区220或第二布料振捣区230中的任一者出现故障时,立即启用第一作业循环i,也避免生产线全线停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发明人进一步发现,在台模准备区、预埋区和布料振捣区中,台模准备区和预埋区的设备出现故障,有时还可以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替代设备进行加工,而布料振捣区的设备往往难以替代,一旦损坏则其所在的整条流水线必须停工。

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第三摆渡机构600分别连接第一流水线100、第二流水线200和第三流水线300,且第三摆渡机构600行经第一预埋区120与第一布料振捣区130之间、第二预埋区220与第二布料振捣区230之间和养护区310。第三摆渡机构600在第一流水线100和第二流水线200之间增加了纠错路径v。

当布料振捣区的设备损坏时其所在流水线上的台模准备区、预埋区无需停工,将该条流水线上经过台模准备区和预埋区加工的台模通过第三摆渡机构600转运至另一条流水线上的布料振捣区加工。

当第一作业循环i和第二作业循环ii双线运行时,若其中一个布料振捣区故障,启用纠错路径v连接第一作业循环i和第二作业循环ii。第三摆渡机构600通过上述方式转运台模,利用纠错路径v避开故障的布料振捣区,减少停工区域,实现加快生产效率的作用。

当第一作业循环i和第二作业循环ii中的一者单线运行时,若工作中的布料振捣区发生故障,可开启另一作业循环上的流水线,并至少开启其布料振捣区,以便启用纠错路径v清空产生故障的第一流水线100或第二流水线200上滞留台模。第三摆渡机构600通过上述方式转运台模,避免布料振捣区的设备故障导致其所在的第一流水线100或第二流水线200停运,还降低台模滞留产生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埋区120与第一布料振捣区130之间、第二预埋区220与第二布料振捣区230之间分别设置检验区7,以在第三摆渡机构600转运之间检验台模及其容纳的半成品结构,避免出现故障流水线加工不良,导致纠错后成品率仍然降低的情况。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生产线还能够实现第三作业循环iii和第四作业循环iv。

图4示出了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第三作业循环iii,第三作业循环iii沿“第一台模准备区110-第一预埋区120-第一布料振捣区130-第二布料振捣区230-养护区310-脱模输出区320”的路径循环流动。

图5示出了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第四作业循环iv,第四作业循环iv沿“第二台模准备区210-第二预埋区220-第二布料振捣区230-第一布料振捣区130-养护区310-脱模输出区320”的路径循环流动。

通过第三作业循环iii和第四作业循环iv,能够生产需要二次浇筑的产品。

现有技术中,如要生产需要二次浇筑的产品,需要使一次浇筑完成后的台模再次沿原有路径行经所有加工区,在行经至布料振捣区时完成二次浇筑。这导致两次浇筑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预制构件之间容易出现冷缝。而且,台模需要在生产线上循环两次,这导致运行路径不精简,还容易出现一次浇筑后的台模与二次浇筑后的台模混淆的情况,降低生产效率。

当流水线整体运行时,其行经的所有设备一般是同时供电,由于每次的循环路径上都存在不工作的设备,不工作的设备通电待机,导致耗费的电能较大。

本实施例采用的第三作业循环iii和第四作业循环iv中,两次浇筑的间隔时间短,前后两次浇筑的界面融合度好,能够有效以提高预制构件的结合程度,减小预制构件出现冷缝的几率。

第三作业循环iii和第四作业循环iv的循环路径上的每个加工区的设备都在工作状态,减少了台模的行走路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台模在整个过程中没有重复路径,不容易出现一次浇筑后的台模与二次浇筑后的台模混淆的情况,以免在最后输出未加工完成的构件,从而提高成品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具有耗电量低、节能性能高的特点。例如,当以第三作业循环iii生产时,第一流水线100可以局部运转,即布料振捣区附近的部分运转,而台模准备区、预埋区附近的部分不运转,从而可以仅给第一流水线100的运转部分及其相应的布料振捣区供电,而第一流水线100的不运转部分及其相应的台模准备区、预埋区不供电,从而整个生产线上没有多余的设备处于通电待机的状态,大大降低电能消耗。当以第四作业循环iv生产时,同理,也具有电能消耗相对现有技术大大降低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流水线局部运转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详述如何使其实现局部运转的原理。例如流水线包括多个运输机构,每个运输机构可独立工作。又如,多个主动辊和多个从动辊间隔排布形成流水线,当多个主动辊中的相邻几个工作时,可实现流水线局部运转。实现流水线局部运转具体实施方式有多种,任一实施方式运用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生产线中都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之内,此处不再穷举。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摆渡机构400上的行经路径上还布置有第三预埋区410。在预制构件生产线以第三作业循环iii或第四作业循环iv工作时,在两次浇筑之间,通过第三预埋区410实现再一次预埋操作,方便生产需要二次预埋加工的产品。

通过将第三预埋区410设置在第一摆渡机构400的行经路径上,利用台模在第一流水线100和第二流水线200之间的转运时间进行二次预埋加工,尽可能缩短增加工序所延长的生产时间,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并且第三预埋区410占用的水平空间与第一摆渡机构400占用的水平空间在竖向上的投影重叠,还无需增加生产线的占地面积。

在养护过程中,尤其是浇筑材料初凝后一般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中养护。第三摆渡机构600频繁进出养护区310可能对养护环境造成扰动,影响对养护环境的控制精度。而且养护环境一般较为潮湿,会降低第三摆渡机构600的机械零件的耐久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养护区310包括预养护工位8和养护窑9,预养护工位8用于暂存浇筑后的台模,养护窑9用于在设定温度和湿度下存放浇筑后的台模,养护窑9位于预养护工位8和脱模输出区320之间。

养护窑9包括养护仓和堆垛机,堆垛机用于将台模堆垛至养护仓,以及在养护完成后将台模从养护仓取出并输送回第三流水线300。

第三摆渡机构600被配置为行经预养护工位8,既保证预制构件养护效果,提高成品率,又能够提高第三摆渡机构600的耐久性。

在预养护工位8中,还可以设置磨平设备、拉毛设备等,以用于处理初凝后的浇筑材料表面。

刚初凝的浇筑材料表面强度较低,磨平设备在此时打磨,能够减小对打磨头的磨损。

刚初凝的浇筑材料也易于通过拉毛设备进行粗糙度处理,形成的表面粗糙的预制构件在使用时,其粗糙面能够增加其与其他建筑结构之间的粘结强度。

发明人研究发现,增加养护窑9的存放量也能够增大生产线每次运行可生产的构件数量。当养护窑9足够大时,能够与较快的循环速度匹配,实现养护窑9即将装满时,最先进入养护的构件达到养护时间并输出至下一工序,从而使得整条生产线无需暂停,能够保持持续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养护窑9向第一流水线100和第二流水线200延伸,且让出第一流水线100的流通空间和第二流水线200的流通空间。

也就是说,养护窑9在水平空间上延伸至第一流水线100和第二流水线200的位置,且在竖向空间上分别与第一流水线100和第二流水线200错开。

经过上述改进,起到不增加总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增加养护窑9存放量的作用,并且养护窑9与第一流水线100和第二流水线200互不干涉,可实现前述的各种作业循环正常工作,并能通过纠错路径v实现纠错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养护窑9横跨在第一流水线100的上方和第二流水线200的上方。第一流水线100和第二流水线200的位置可以设置地相对较低,以方便检修设备以降低设备故障率,还方便检查加工情况以提高成品率,从而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包括构件缓存区(图中未示出),构件缓存区与脱模输出区320连接,以用于由行吊小车从脱模吊运工位11送来的预制构件成品,以免预制构件成品下线不及时,堆积在生产线上影响作业循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如图6所示,与前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的区别在于,其中第三流水线300还包括第一支线321和第二支线322,第一支线321和第二支线322分别连接养护区310,第一支线321的延伸方向上和第二支线322的延伸方向上分别设有脱模输出区320。

在养护区310养护之后,分别在第一支线321和第二支线322上进行脱模输出操作,以加快台模和预制构件拆分,以及加快台模循环和预制构件成品输出。

当预制构件生产线进行第一作业循环i和第二作业循环ii双线运行时,由于其各自具有独立的脱模输出区320,而进一步加快生产效率。

当第一作业循环i、第二作业循环ii、第三作业循环iii和第四作业循环iv中的一者单线运行时,工作的脱模输出区320故障时能够使用另一支线上的脱模输出区320,进一步避免由于脱模输出区320故障导致停工,提高生产线容错率。

脱模输出区320故障时还可以继续工作,进一步实现第一作业循环i和第二作业循环ii的切换,或者实现第三作业循环iii和第四作业循环iv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摆渡机构500包括第一分支机构510和第二分支机构520,第一分支机构510连接第一支线321远离养护区310的一端和第一流水线100的另一端,第二分支机构520连接第二支线322远离养护区310的一端和第二流水线200的另一端。

第二摆渡机构500的两个分支机构能够同时向两个方向转移台模,在第一作业循环i和第二作业循环ii双线运行时,能够加快台模转移频率,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第一分支机构510和第二分支机构520之间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三分支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三分支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分支机构510和第二分支机构520,以用于转运台模,从而实现进一步纠错。也就是说,第一分支机构510、第三分支机构和第二分支机构520依次布置形成第二摆渡机构500,第二摆渡机构500的三部分可以分别运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