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钢筋桁架楼承板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60143发布日期:2021-12-24 19:2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钢筋桁架楼承板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特别地,涉及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钢筋桁架楼承板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一根上弦钢筋1、两根下弦钢筋3,上弦钢筋1、下弦钢筋3呈三角点位分布,在上弦钢筋1和下弦钢筋3之间设有腹杆钢筋2,该腹杆钢筋2弯折成波浪形,该腹杆钢筋2的波峰弯折位置为上连接端21,该腹杆钢筋2的波谷弯折位置为下连接端22,上连接端21焊接于上弦钢筋1,下连接端22焊接于上弦钢筋1。
3.由于上弦钢筋1、下弦钢筋3整体长度较长,在焊接过程中,需先将腹杆钢筋2、上弦钢筋1、下弦钢筋3三者位置进行相对初步固定,但由于上弦钢筋1自身长度较长且会涉及同时与两根腹杆钢筋2相连,即使将上弦钢筋1的两端进行合适定位,上弦钢筋1越接近中部,其形变也会越大,焊接装配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钢筋桁架楼承板,其连接稳定性高,大幅度降低了焊接装配操作难度。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上弦钢筋、两根腹杆钢筋、两根下弦钢筋,两根腹杆钢筋以及两根下弦钢筋分别位于上弦钢筋两侧位置,每根所述腹杆钢筋弯折成波浪形,该腹杆钢筋的波峰弯折位置为上连接端,该腹杆钢筋的波谷弯折位置为下连接端,所述腹杆钢筋的上连接端上设有上连接套,所述上连接套上设有上贯穿槽,两根腹杆钢筋上的上连接套相互插接,两个相互插接后的上连接套内的上贯穿槽相通,所述上弦钢筋同时穿过所有上连接套内的上贯穿槽。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焊接装配过程中,可先将两根腹杆钢筋上的上连接套相互插接,两个相互插接后的上连接套内的上贯穿孔相通,此时,两个腹杆钢筋便可实现了初步固定,即使操作人员松开腹杆钢筋,两个腹杆钢筋也会直立于指定的位置上,然后再将上弦钢筋一一穿过上连接套内的上贯穿槽中,焊枪将上弦钢筋焊接于上贯穿槽,焊枪也会将两个上连接套焊接住;焊接过程中,由于每个相互插接的上连接套均会对上弦钢筋的不同位置进行独立支撑,上弦钢筋的整体形变较小,结构稳定度高,焊接装配操作难度低。
7.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套内设有与所述上连接端弯折形状一致的上连接腔,所述上连接端位于所述上连接腔内。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弯折设置的上连接端与上连接腔相互配合,上连接套能直接被定位于上连接端上,有利于提升整体连接稳定性。
9.优选的,还包括中连接套,所述中连接套连接于所述腹杆钢筋,所述中连接套与所述腹杆钢筋的连接点位于上连接端与下连接端之间,所述下弦钢筋焊接于中连接套与所述
腹杆钢筋之间。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弦钢筋与腹杆钢筋连接之后,可先将下弦钢筋放置于中连接套和腹杆钢筋之间,下弦钢筋便可得到初步固定,然后,焊接人员依据下弦钢筋与腹杆钢筋的接触点进行针对性焊接,其焊接速度以及质量都能得到较高保证。
11.优选的,所述中连接套包括中套底座、中套支座,所述中套底座内贯穿设有中套插孔,所述腹杆钢筋贯穿于中套插孔,所述中套底座可滑移运动于上连接端以及下连接端之间,所述中套支座两端分别为限位端以及支撑端,所述限位端螺纹连接于中套底座,所述限位端可穿入到中套插孔内并与所述腹杆钢筋外侧壁相抵,所述支撑端与所述腹杆钢筋之间形成供下弦钢筋放置的放置空间。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转中套支座,中套支座上的限位端会与中套插孔内的腹杆钢筋外侧壁相脱离,整个中连接套便可沿着腹杆钢筋进行滑移,进而调整中连接套所在的位置;当中连接套移动至理想位置后,旋转中套支座,中套支座上的限位端会与中套插孔内的腹杆钢筋外侧壁相抵触,中连接套便可固定于腹杆钢筋上,将下弦钢筋放置于中连接套后,下弦钢筋相对于腹杆钢筋的所在位置也会得到稳定调整。
13.优选的,所述支撑端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供下弦钢筋卡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弦钢筋一侧相抵于腹杆钢筋,而另一侧则卡入到放置槽内,下弦钢筋的放置、连接稳定性更高。
15.优选的,所述放置槽沿支撑端外圆周侧壁且为圆环形槽体。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下弦钢筋能卡入到放置槽内,下弦钢筋的固定稳定性高;另一方面,由于中套支座需要发生旋转运动,槽体采用圆环形设置,无论中套支座如何进行旋转,下弦弹簧均能卡入到该形状的槽体内。
17.优选的,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两端均设有螺纹段且两个螺纹段旋向相反,所述腹杆钢筋上设有若干中连接段,所述上连接端以及下连接端分别位于中连接段两端位置,每个所述中连接段上均安装有所述中连接套,所述中套支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两端的螺纹段分别螺纹连接于相邻两个中套支座的螺纹孔内。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通过转动调节杆,调节杆两端的螺纹段会插入到相邻两侧中套支座的螺纹孔内,随着调节杆的转动,可将对应连接在中套支座上的相邻两根腹杆钢筋之间的开度进行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由于调节杆连接于相邻两个中套支座上,能有效提升腹杆钢筋的整体结构强度。
19.优选的,所述中套支座的支撑端上转动设置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的转动轴偏心于中套支座的转动轴心线。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下弦钢筋放置于放置空间之后,再将转动片沿其转轴进行转动,转动片、中套支座、中连接段三者围绕在下弦钢筋周围,可使用高温喷枪将转动片熔化连接于下弦钢筋上,也可通过焊枪将转动片焊接于下弦钢筋上,整体连接强度更高;在运输过程中,也可将转动片转动至中套支座端部设置,减少其整体体积,以便于运输。
21.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方法,其装配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稳定度高、焊接装配操作难度低。
2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如上述装配式集成房屋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方法,
s1:将两根腹杆钢筋并排平行排列;s2:相邻两根腹杆钢筋上的上连接套相互对插,相互对插的上连接套内的上贯穿槽相通设置;s3:将上弦钢筋依次穿过各个连接套内的上贯穿槽;s4:沿中连接段长度方向移动中连接套,直至所有中连接套移动至指定位置,旋转中套支座,中套支座的限位端与腹杆钢筋外侧壁相抵,中连接套锁定于腹杆钢筋的中连接段上,位于同一根腹杆钢筋上的所有中连接套平行于上弦钢筋;s5:将下弦钢筋放置于中连接套与中连接段之间的放置空间内,下弦钢筋卡在中套支座的放置槽内;s6:将整个钢筋桁架楼承板放置于地面上,腹杆钢筋上的所有下连接端与地面相接触,保持上弦钢筋、下弦钢筋相互平行设置;s7:使用焊枪将上弦钢筋焊接于上连接套上,相互插接的上连接套也相互焊接,下弦钢筋与放置槽槽体之间的接触点、下弦钢筋与中连接段之间的接触点也需要进行焊接。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焊接工作之初,可通过上连接套相互对插的方式,将相邻两根腹杆钢筋进行初固定,上弦钢筋穿过上连接套内的上贯穿槽,再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稳定度高、焊接装配操作难度低;另一方面,也通过采用中连接套与中连接段相互配合的方式,提供了下弦钢筋稳定的支撑点,焊接完成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稳定度高、焊接装配操作难度低。
24.优选的,在s3与s4之间还设置有以下加工步骤:s3.1:将一部分中连接套绕中连接段进行转动,将部分中连接套上的中套支座朝向钢筋桁架楼承板内部;s3.2:取下弦钢筋放置入钢筋桁架楼承板内部,将该下弦钢筋放置于朝向钢筋桁架楼承板内部的中套支座上。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在单个钢筋桁架楼承板内同时焊接四根下弦钢筋,从而能大幅度提升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整体结构强度;另外,中连接套与中连接段之间采用转动连接方式,可将中连接套转至腹杆钢筋同侧位置,给予单根下弦弹簧支撑力,也可将中连接套转至腹杆钢筋两侧,给予两根下弦弹簧支撑力,安装灵活性高。
附图说明
26.图1为现有技术中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上弦钢筋;2、腹杆钢筋;21、上连接端;22、下连接端;23、中连接段;3、下弦钢筋;4、上连接套;5、上贯穿槽;6、上连接腔;7、中连接套;71、中套底座;72、中套插孔;8、中套支座;81、限位端;82、支撑端;9、放置空间;10、放置槽;11、调节杆;12、螺纹孔;13、转
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实施例一:一种装配式集成房屋钢筋桁架楼承板,参见图2,包括上弦钢筋1、两根腹杆钢筋2、两根下弦钢筋3,上弦钢筋1和下弦钢筋3的形状均为长条形,上弦钢筋1和两根下弦钢筋3呈三角点位分布。
29.参见图2,两根腹杆钢筋2以及两根下弦钢筋3分别位于上弦钢筋1两侧位置。每根腹杆钢筋2弯折成波浪形,该腹杆钢筋2存在多个波峰和波谷,每个腹杆钢筋2的波峰弯折位置为上连接端21,每个腹杆钢筋2的波谷弯折位置为下连接端22。
30.参见图2以及图3,每个腹杆钢筋2的上连接端21上均设有上连接套4,上连接套4上设有上贯穿槽5,两根腹杆钢筋2上的上连接套4相互插接,两个相互插接后的上连接套4内的上贯穿槽5相通,上弦钢筋1同时穿过所有上连接套4内的上贯穿槽5。
31.参见图6上连接套4内设有与上连接端21弯折形状一致的上连接腔6,上连接端21位于上连接腔6内。
32.参见图3以及图5,腹杆钢筋2上设有若干中连接段23,上连接端21以及下连接端22分别位于中连接段23两端位置,每个中连接段23上均安装有中连接套7。中连接套7与腹杆钢筋2的连接点位于上连接端21与下连接端22之间。
33.参见图3以及图5,中连接套7包括中套底座71、中套支座8,中套底座71内贯穿设有中套插孔72,腹杆钢筋2贯穿于中套插孔72,中套底座71可滑移运动于上连接端21以及下连接端22之间。
34.参见图3以及图5,中套支座8两端分别为限位端81以及支撑端82,限位端81螺纹连接于中套底座71,限位端81可穿入到中套插孔72内并与腹杆钢筋2外侧壁相抵,支撑端82与腹杆钢筋2之间形成供下弦钢筋3放置的放置空间9。
35.参见图2,支撑端82上设有放置槽10,放置槽10沿支撑端82外圆周侧壁且为圆环形槽体,下弦钢筋3放置于放置空间9且卡入到放置槽10内,最后将下弦钢筋3焊接于中连接套7与腹杆钢筋2之间。
3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结构。
37.参见图6,还包括调节杆11,调节杆11两端均设有螺纹段且两个螺纹段旋向相反,中套支座8上设有螺纹孔12,调节杆11两端的螺纹段分别螺纹连接于相邻两个中套支座8的螺纹孔12内。
38.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结构。
39.参见图7,中套支座8的支撑端82上转动设置有转动片13,转动片13的转动轴偏心于中套支座8的转动轴心线。
40.该转动片13的横截面与中套支座8的横截面一致。
41.当转动片13转动至中套支座8端面位置时,转动片13能完整覆盖于中套支座8端部位置,整体结构紧凑性高;该转动片13转动至中套支座8上方时,转动片13端部凸出于中套
支座8上方位置,转动片13、中套支座8、中连接段23三者形成放置空间9。
42.实施例四:一种如实施例二中装配式集成房屋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方法,s1:将两根腹杆钢筋2并排平行排列,腹杆钢筋2的下连接端22接触于地面,腹杆钢筋2的上连接端21朝上设置;s2:相邻两根腹杆钢筋2上的上连接套4相互对插,相互对插的上连接套4内的上贯穿槽5相通设置;s3:将上弦钢筋1依次穿过各个连接套内的上贯穿槽5,此时,上弦钢筋1平行于地面且与腹杆钢筋2相平行;s4:沿中连接段23长度方向移动中连接套7,直至所有中连接套7移动至指定位置,旋转中套支座8,中套支座8的限位端81与腹杆钢筋2外侧壁相抵,中连接套7锁定于腹杆钢筋2的中连接段23上,位于同一根腹杆钢筋2上的所有中连接套7平行于上弦钢筋1;当需要整个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结构更强时,可加入以下两个步骤:s3.1:将一部分中连接套7绕中连接段23进行转动,将部分中连接套7上的中套支座8朝向钢筋桁架楼承板内部,最好是将位于同一个腹杆钢筋2上的中连接套7间隔呈现朝向钢筋桁架楼承板内外两侧;s3.2:取下弦钢筋3放置入钢筋桁架楼承板内部,将该下弦钢筋3放置于朝向钢筋桁架楼承板内部的中套支座8上,也会将另外一根下弦钢筋3放置于朝向钢筋桁架楼承板外部的中套支座8上。
43.s5:将下弦钢筋3放置于中连接套7与中连接段23之间的放置空间9内,保证下弦钢筋3卡在中套支座8的放置槽10内;s6:将整个钢筋桁架楼承板放置于地面上,腹杆钢筋2上的所有下连接端22与地面相接触,保持上弦钢筋1、下弦钢筋3相互平行设置;s7:使用焊枪将上弦钢筋1焊接于上连接套4上,相互插接的上连接套4也相互焊接,下弦钢筋3与放置槽10槽体之间的接触点、下弦钢筋3与中连接段23之间的接触点也需要进行焊接。
44.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