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跨越塔和双回电线路分支跨越为单回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522971发布日期:2022-04-07 00:1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分支跨越塔和双回电线路分支跨越为单回路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支跨越塔和双回电线路分支跨越为单回路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电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拥有了四通八达的架空线、电力杆塔、站址等电网基础资源。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建设走廊与和路径的选取与国家城市建设、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碰撞日益激烈,两方面的发展都相互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在输电线路地建设中,遇到两条回路交叉时,相关技术中利用分支跨越塔实现线路的高跨或者钻越。但是相关技术中分支跨越塔用材大多,成本高,且相关技术中的分支跨越塔进行线路分支跨越时,线路布局不合理,不仅增加了线路的成本,也造成了国土资源的浪费,更提高了施工占地的民事工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分支跨越塔,所述分支跨越塔塔高低,用材少,成本低,且利用该分支跨越塔分支线路占地小,降低了线路成本及施工难度。
5.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双回电线路分支跨越为单回路的方法。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支跨越塔包括塔身和设置在所述塔身上并从上到下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地线横担、第一导线横担、第二地线横担和第二导线横担,所述塔身设有第一导线挂点和第二导线挂点,所述第一导线挂点位于所述第一地线横担和所述第一导线之间,所述第二导线挂点位于所述第二地线横担和所述第二导线横担之间。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支跨越塔,第一地线横担、第一导线横担、第二地线横担和第二导线横担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在塔身上,且塔身设有位于第一地线横担和第一导线横担之间的第一导线挂点,以及位于第二地线横担和第二导线横担之间的第二导线挂点,可以利用两个导线挂点使第二地线横担预留出两个连接点以外接单回路的地线,即在不增加横担数量的前提下,实现双回路到单回路的分支跨越,从而能够减少用材,工程投资小,且导线挂点和横担的两侧端部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间隔空间,则无需在竖直方向上预留较大的间隔距离即可规避导线之间的干涉,从而能够降低塔高。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回电线路分支跨越为单回路的方法,定义所述双回电线路包括左回路和右回路,所述左回路和所述右回路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间隔开的一根地线和三根导线,所述左回路和所述右回路同向时,所述左回路和所述右回路均由双回塔支撑并分别位于所述双回塔的两侧,所述左回路和所述右回路分支跨越后,定义所述左回路为右单回路,定义所述右回路为左单回路,定义所述左回路和右回路交叉处由分支跨越塔支撑,所述分支跨越塔为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分支跨越塔,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左回路的三根导线中的两根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横担和所述第二导线横担中的一个的两侧连接,所述
左回路的另一根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挂点和所述第二导线挂点中的一个连接;
9.所述右回路的三根导线中的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横担和所述第二导线横担中的另一个的两侧连接,所述右回路中的另一个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挂点和所述第二导线挂点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左回路的地线和所述右回路的地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地线横担的两侧连接,且所述左回路的地线和所述右回路的地线为向外延伸为所述左单回路和所述右单回路中的一个的地线;
10.所述第二地线横担的两侧外接所述左单回路和所述右单回路中的另一个的地线。
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回电线路分支跨越为单回路的方法,通过利用上述分支跨越塔左为转接塔,并将回路中同侧的导线中的两个与对应的导线横担的两侧连接,另一个导线与对应的导线挂点连接,两个地线与第一地线横担连接,第二地线横担外接分支出的单回路的地线,可以保证各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仅需一个转接塔即可实现双回路电线路到单回路的分支跨越,从而可以在减少走廊面积的同时,节省工程造价。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双回塔为标定位置,标记所述左回路的三根导线沿从上到下依次为左上导线、左中导线和左下导线,标记所述右回路的三根导线沿从上到下依次为右上导线、右中导线和右下导线,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左中导线和所述左下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横担的两侧连接,所述左上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挂点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回电线路分支跨越为单回路的方法还包括:所述右中导线和所述右下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线横担的两侧连接,所述右上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挂点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左单回路由左单回塔支撑,所述右单回路由右单回塔支撑,定义左单回路为转向支路,所述左单回塔包括上下间隔开的左地线横担和左导线横担,所述左单回塔的塔身位于所述左地线横担和所述左导线横担之间的部分设有左导线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右中导线和所述右下导线从所述第二导线横担向所述左单回塔延伸并分别与所述左导线横担的两侧连接;所述右上导线从所述第二导线挂点向所述左单回塔延伸并与所述左导线挂点连接;所述左单回路的两个地线分别与所述第二地线横担的两侧连接,且所述左单回路的两个地线朝向所述左单回塔延伸并分别连接在所述左地线横担的两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单回塔包括上下间隔开的右地线横担和右导线横担,所述右单回塔的塔身位于所述右地线横担和所述右导线横担之间的部分设有右导线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左中导线和所述左下导线从所述第一导线横担向所述右单回塔延伸并分别与所述右导线横担的两侧连接;所述左上导线从所述第一导线挂点向所述右单回塔延伸并与所述右导线挂点连接;所述左回路的地线和所述右回路的地线从所述第一地线横担向所述右地线横担延伸并分别与所述右地线横担的两侧连接。
附图说明
16.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支跨越塔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回电线路分支跨越为单回路的方法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18.附图标记:
19.双回塔1,分支跨越塔2,第一地线横担21,第一导线横担22,第二地线横担23,第二导线横担24,右单回塔3,左单回塔4,左上导线5,左中导线6,左下导线7,右上导线8,右中导线9,右下导线10,左回路的地线11,右回路的地线12。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支跨越塔2包括塔身和设置在塔身上并从上到下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地线横担21、第一导线横担22、第二地线横担23和第二导线横担24,塔身设有第一导线挂点(未示出)和第二导线挂点(未示出),第一导线挂点位于第一地线横担21和第一导线之间,第二导线挂点位于第二地线横担23和第二导线横担24之间。
2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线挂点可以代替一个横担的连接点,第二导线挂点也可以代替一个横担的连接点,换言之,两个导线挂点可以使横担预留出两个连接点,该两个连接点可以连接分支出的单回路的地线。
23.也就是说,传统的分支塔为了给分支出的单回路提供地线的连接点,需要增设一个地线横担,导致塔高必须增高以满足安全间距,而本技术中原本需要与一个横担的两个连接点连接的两根导线可以与两个导线挂点连接,预留出的横担可用于单回路的两个地线的连接,即在不增加横担的前提下,实现双回路到单回路的分支跨越,从而能够减少用材。
24.另外,第一地线横担21、第一导线挂点、第一导线横担22、第二地线横担23、第二导线挂点和第二导线横担24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排布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预留足够的间隔空间以避免导线分支转向时出现干涉。且由于导线挂点和横担的两侧端部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间隔空间,则无需在竖直方向上预留较大的间隔距离即可规避导线之间的干涉,从而能够降低塔高。
2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支跨越塔,第一地线横担、第一导线横担、第二地线横担和第二导线横担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在塔身上,且塔身设有位于第一地线横担和第一导线横担之间的第一导线挂点,以及位于第二地线横担和第二导线横担之间的第二导线挂点,可以利用两个导线挂点使第二地线横担预留出两个连接点以外接单回路的地线,即在不增加横担数量的前提下,实现双回路到单回路的分支跨越,从而能够减少用材,工程投资小,且导线挂点和横担的两侧端部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间隔空间,则无需在竖直方向上预留较大的间隔距离即可规避导线之间的干涉,从而能够降低塔高。
26.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回电线路分支跨越为单回路的方法,定义双回电线路包括左回路和右回路,左回路和右回路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间隔开的一根地线和三根导线,左回路和右回路同向时,左回路和右回路均由双回塔支撑并分别位于双回塔的两侧,左回路和右回路分支跨越后,定义左回路为右单回路,定义右回路为左单回路,定义所述左回路和右回路交叉处由分支跨越塔支撑,分支跨越塔为上述实施例的分支跨越塔2,则方法包括:
27.左回路的三根导线中的两根分别与第一导线横担22和第二导线横担24中的一个的两侧连接,左回路的另一根导线与第一导线挂点和第二导线挂点中的一个连接,右回路的三根导线中的两个分别与第一导线横担22和第二导线横担24中的另一个的两侧连接,右
回路中的另一个导线与第一导线挂点和第二导线挂点中的另一个连接,左回路的地线11和右回路的地线12分别与第一地线横担21的两侧连接,且左回路的地线11和右回路的地线12向外延伸为左单回路和右单回路中的一个的地线,第二地线横担23的两侧外接左单回路和右单回路中的另一个的地线。
28.可以理解的是,左回路中的两根导线连接到第一导线横担22和第二导线横担24中的一个后,两根导线从上下间隔变换为水平间隔,右回路中的两根导线连接在第一导线横担22和第二导线横担24中的另一个后也从上下间隔变换为水平间隔,由于第一导线横担22和第二导线横担24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则左回路中的两根导线和右回路中的两根导线在后续转向时不会发生干涉。
29.进一步地,左回路中的另一根导线与第一导线挂点和第二导线挂点中的一个连接,右回路中的另一根导线与第一导线挂点和第二导线挂点中的另一个连接,由于第一导线挂点和第二导线挂点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则右回路中的另一根导线和左回路中的另一根导线在后续转向时不会发生干涉。
30.进一步地,第二地线横担23与第一地线横担21、第一导线挂点、第一导线横担22、第二导线挂点和第二导线横担24在上下方向上均间隔,则第二地线横担23外接转接地线时,不会与其他导线或地线发生干涉。
31.另外,左回路中的两个导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安全间距,右回路中的两根导线在水平方向上也保持安全距离,即同一回路中的导线在转向分支时也不会发生干涉。
3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回电线路分支跨越为单回路的方法,通过利用上述分支跨越塔左为转接塔,并将回路中同侧的导线中的两个与对应的导线横担的两侧连接,另一个导线与对应的导线挂点连接,两个地线与第一地线横担连接,第二地线横担外接分支出的单回路的地线,可以保证各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仅需一个转接塔即可实现双回路电线路到单回路的分支跨越,从而可以在减少走廊面积的同时,节省工程造价。
3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以双回塔为标定位置,标记左回路的三根导线沿从上到下依次为左上导线5、左中导线6和左下导线7,标记右回路的三根导线沿从上到下依次为右上导线8、右中导线9和右下导线10,则左中导线6和左下导线7分别与第一导线横担22的两侧连接。
34.具体地,如图2所示,双回塔包括从上到下设有四个横担,依次为双回塔地线横担,双回塔上导线横担,双回塔中导线横担和双回塔下导线横担,左中导线6与双回塔中导线横担的左端(图2中的1-2处)连接并向分支跨越塔2延伸以与第一导线横担22的右端(图2中的2-2处)连接,左下导线7与双回塔下导线横担的左端(图2中的1-3处)连接并向分支跨越塔2延伸以与第一导线横担22的左端(图2中的2-3处)连接。
35.左上导线5与第一导线挂点连接。优选地,如图2所示,左上导线5与双回塔上导线横担的左端(图2中的1-1处)连接并向分支跨越塔2延伸以与第一导线挂点(图2中的2-1处)连接。
36.进一步地,右中导线9和右下导线10分别与第二导线横担24的两侧连接。优选地,如图2所示,右中导线9与双回塔中导线横担的右端(图2中的1-5处)连接并向分支跨越塔2延伸以与第二导线横担24的左端(图2中的2-5处)连接,右下导线10与双回塔下导线横担的右端(图2中的1-6处)连接并向分支跨越塔2延伸以与第二导线横担24的右端(图2中的2-6
处)连接。
37.进一步地,右上导线8与第二导线挂点连接。优选地,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右上导线8与双回塔上导线横担的右端(图2中的1-4处)连接并向分支跨越塔2延伸以与第二导线挂点(图2中的2-4处)连接。
38.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定义左单回路为转向支路,左单回塔4包括上下间隔开的左地线横担和左导线横担,左单回塔4的塔身位于左地线横担和左导线横担之间的部分设有左导线挂点,则右中导线9和右下导线10从第二导线横担24向左单回塔4延伸并分别与左导线横担的两侧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右中导线9与左导线横担左端(图2中的4-5处)连接,右上导线8从第二导线挂点向左单回塔4延伸并与左导线挂点(图2中的4-4处)连接。
39.进一步地,左单回路的两个地线分别与第二地线横担23的两侧连接,且左单回路的两个地线朝向左单回塔4延伸并分别连接在左地线横担的两侧。如图2所示,两个地线中的左侧地线13与第二地线横担23的左端(图2中的2-9)处连接并向左单回塔4延伸以与左地线横担的左端(图2中的4-9处)连接,两个左单回地线中右侧的左单回线14与第二地线横担23的右端(图2中的2-10)处连接并向左单回塔4延伸以与左地线横担的右端(图2中的4-10处)连接。
40.由此,两个左单回地线和右上导线8、右中导线9、右下导线10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安全间距,右上导线8与右中导线9以及右下导线10之间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具有安全间距,右中导线9和右下导线10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安全间距,即分支跨越塔2能够实现从双回塔到左单回塔4之间的双回电线路到单回路的分支转向。
41.进一步地,定义右单回塔3包括上下间隔开的右地线横担和右导线横担,右单回塔3的塔身位于右地线横担和右导线横担之间的部分设有右导线挂点,则左中导线6和左下导线7从第一导线横担22向右单回塔3延伸并分别与右导线横担的两侧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左中导线6与右导线横担的右端(图2中的3-2处)连接,左下导线7与右导线横担的左端(图2中的3-3处)连接。
42.进一步地,左上导线5从第一导线挂点向右单回塔3延伸并与右导线挂点(图2中的3-1处)连接,左回路的地线11和右回路的地线12从第一地线横担21向右地线横担延伸并分别与右地线横担的两侧连接。具体地,左回路的地线11连接双回塔地线横担的左端(图2中的1-7处)和第一地线横担21的左端(图2中的2-7处)并向右单回塔3延伸以与右地线横担的左端(图2中的3-7处)连接,右回路的地线12连接双回塔地线横担的右端(图2中的1-8处)和第一地线横担21的右端(图2中的2-8处)并向右单回塔3延伸以与右地线横担的右端(图2中的3-8处)连接。
4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7.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