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结构以及三脚落地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2693发布日期:2021-12-17 23:2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结构以及三脚落地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结构以及三脚落地屋。


背景技术:

2.随着装配式结构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原有的方便高效的基础上更是提出了对稳定性以及美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直接暴露在外观上的结构而言,如何同时兼具稳定性和美观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城市来到外面去观赏景色,对于大多的景点而言,搭建永久性建筑往往会对原有的景观造成破坏,而搭建普通的帐篷等往往又会造成使用者的舒适需求难以满足且由于稳定性较差又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包括:
4.被支撑部,所述被支撑部的下端形成有一支撑面;
5.至少三支撑架,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均与所述支撑面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架沿所述支撑面的外缘均匀布置;
6.其中,每一所述支撑架均包括:
7.主连接座,所述主连接座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面的外缘处;
8.主支腿,所述主支腿的上端与所述连接座的下端铰接,所述主支腿的下端向下延伸设置;
9.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固定套设于所述主支腿的上部,且所述连接筒的轴线与所述主支腿的轴线垂直设置;
10.两连接件,两所述连接件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筒沿轴线方向的两端;
11.两连杆,两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所述连接件连接;
12.两副连接座,两所述副连接座的上端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面的外缘处,且两所述副连接座分别设置于所述主连接座的两侧,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副连接座铰接。
1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撑架均还包括:外连接座、内连接座和连接臂,所述外连接座设置于所述连接筒的一侧上,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外连接座铰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连接座铰接,所述内连接座固定设置于支撑面上,且所述内连接座相对于所述主连接座靠近所述支撑面的中心设置。
1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筒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容置槽,两所述连接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
1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内座体和外座盖,所述内座体嵌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内座体远离所述连接筒的一端内凹形成有一铰接槽,所述外座盖固定
设置于所述内座体远离所述连接筒的一端上,且所述外座盖上开设有一铰接孔,所述铰接孔贯穿所述外座盖并连通至所述铰接槽,所述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铰接孔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铰接槽内。
1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一端形成有一球形接头,且所述铰接槽呈半球形设置,所述铰接孔由远离所述内座体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内座体的一端直径逐渐扩大设置,所述球形接头穿过所述铰接孔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铰接槽内。
1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连接座、所述副连接座、所述外连接座和所述内连接座均包括两平行设置的铰接板,且两所述铰接板上均开设有一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相正对设置,所述主支腿或所述连杆或所述连接臂均通过一轴件铰接于两所述铰接板之间,所述轴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孔相匹配。
1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支腿、所述连接筒、所述连杆和所述连接臂均呈圆柱形结构设置。
1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主支腿的下端连接有一脚垫,每一所述脚垫的底部均形成有一接触面,每一所述接触面均与所述支撑面呈水平设置。
2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被支撑部包括:支撑主板和加强板,所述支撑主板和所述加强板均呈圆形板体结构设置,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支撑主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主板和所述加强板同轴设置,且所述加强板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主板的直径,每一所述主连接座和每一所述副连接座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主板的下表面的外缘处,每一所述内连接座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加强板的下表面的外缘处,且每一所述支撑架的所述主连接座与该一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内连接座的连线沿所述支撑主板的径向设置。
21.一种三脚落地屋,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还包括:屋体结构和爬梯,所述屋体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主板的上表面,且所述支撑主板上开设有一上人口,所述加强板的下表面的外缘还设置有两加强块,每一所述加强块上均开设有一插孔,所述爬梯的上端设置有两加强钩,每一所述加强钩均可操作地勾入一所述插孔,且所述上人口正对所述爬梯的上端设置。
2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支撑结构,为临时房屋或其他结构的搭建提供了稳定性较好的支撑基础,且整体结构易于安装搭建,并使得被支撑部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适宜距离,同时本实用新型整体美观性较好。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结构的整体示意图1;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结构的整体示意图2;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结构的支撑架局部放大图1;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结构的支撑架局部放大图2;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结构的支撑架局部放大图3;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结构的支撑架局部放大图4;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结构的支撑架局部放大图5;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结构的连接件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结构的无外座盖的连接件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脚落地屋的整体示意图1;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脚落地屋的整体示意图2;
34.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脚落地屋的爬梯安装示意图。
35.附图中:
36.1、被支撑部;2、支撑架;21、主连接座;22、主支腿;23、连接筒; 24、连接件;25、连杆;26、副连接座;27、外连接座;28、内连接座;29、连接臂;241、内座体;242、外座盖;243、铰接槽;244、铰接孔;251、球形接头;31、铰接板;32、轴件;4、脚垫;11、支撑主板;12、加强板;5、屋体结构;6、爬梯;7、加强块;61、加强钩;221、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8.如图1至图9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支撑结构,包括:被支撑部 1,被支撑部1的下端形成有一支撑面;至少三支撑架2,每一支撑架2的上端均与支撑面连接,若干支撑架2沿支撑面的外缘均匀布置;其中,每一支撑架2均包括:主连接座21,主连接座21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支撑面的外缘处;主支腿22,主支腿22的上端与连接座的下端铰接,主支腿22的下端向下延伸设置;连接筒23,连接筒23固定套设于主支腿22的上部,且连接筒 23的轴线与主支腿22的轴线垂直设置;两连接件24,两连接件24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筒23沿轴线方向的两端;两连杆25,两连杆25的一端分别与两连接件24连接;两副连接座26,两副连接座26的上端均固定安装于支撑面的外缘处,且两副连接座26分别设置于主连接座21的两侧,两连杆25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副连接座26铰接。进一步地,每一主支腿22的下端抵于地面或其他水平面上,优选地通过三个支撑架2共同支撑上述的被支撑部1,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可预先将三个主连接座21以及六个副连接座26与被支撑部 1固定连接,且在实际装配时各个结构部件分别生产并运送到指定搭建地点,再根据实际情况对三个连接筒23与主支腿22进行安装,并使主支腿22上端与主连接座21进行连接,再对六个连杆25进行安装,使得每一连杆25的一端均与一连接筒23的一端的连接件24连接,再调整每一连杆25的另一端与一副连接座26连接,同时,每相邻的两个支撑架2之间具有相邻的两副连接座26,该相邻的两副连接座26相互靠近设置且优选地可固定在同一加强片上,再将该加强片焊接在支撑面的外缘处。且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主支腿22的轴线与地面的倾斜角度相等,每一支撑架2的两连杆25的轴线分别与支撑面所述夹角相等,同时每一支撑架2的两副连接座26分别到主连接座21的距离相等。
39.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支撑架2均还包括:外连接座27、内连接座28和连接臂29,外连接座27设置于连接筒23的一侧上,连接臂 29的一端与外连接座27铰接,连接臂29的另一端与内连接座28铰接,内连接座28固定设置于支撑面上,且内连接座28相对于主连接座21靠近支撑面的中心设置。进一步地,通过连接臂29的受力支撑进一步提高整个支撑架 2的稳定性,被支撑部1的重力分分化到三个支撑架2上,对于每一支撑架2 重力进一步被分化到两连杆25、一主支腿22和一连接臂29上;换句话说,现有的支撑结构往往是直接将重力作用于倾斜的支柱结构上,往往稳定性较差,本实用新型对于每一个主支腿
22提供了三个传力稳定部,即连接臂29 和两连杆25对重力进行合理传递,且提供了主支腿22与被支撑部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每一个传力稳定部均设置于主支腿22的不同的一侧;同时对于每一主支腿22优选地,主支腿22的下端相对于上端朝向外侧倾斜设置,且外连接座27设置于连接筒23靠近支撑面的中心轴的一侧设置。
40.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接筒2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容置槽,两连接件24分别安装于容置槽内。进一步地,通过两容置槽对两连接件24 进行安装,两容置槽分别设置于连接筒23沿水平方向的两端。
41.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接件24包括:内座体241和外座盖 242,内座体241嵌设于容置槽内,内座体241远离连接筒23的一端内凹形成有一铰接槽243,外座盖242固定设置于内座体241远离连接筒23的一端上,且外座盖242上开设有一铰接孔244,铰接孔244贯穿外座盖242并连通至铰接槽,连杆25的一端穿过铰接孔244并可转动地设置于铰接槽内。进一步地,通过外座盖242与内座体241之间相互夹持合围形成有一铰接空间;在另一优选地实施例中,内座体241和连接筒23为一体式结构。
4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杆25的一端形成有一球形接头251,且铰接槽243呈半球形设置,铰接孔244由远离内座体241的一端至靠近内座体241的一端直径逐渐扩大设置,球形接头穿过铰接孔244并可转动地设置于铰接槽243内。进一步地,连杆25的一端直径内缩形成一直径教育连杆25的连接端,并且球形接头251设置于连接端的端部;为了保持连杆25与连接件24进行安装时的便捷性,使得连杆25可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连接件 24进行转动,还需使得连接端具有一定的弯折部位;同时,铰接孔244的内侧随着执行的变化也形成有一个进行球形的接触面,且铰接孔244开设于该球形面的中心处,并且该铰接孔244的内径应略大于上述的连杆25的连接端的直径,使得连接端在铰接孔244内具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并且通过上述的接触面与呈半球形的铰接槽243的内壁的夹持匹配使得球形接头251可进行一定转动地铰接于内座体241和外座盖242之间形成的近似球形的铰接空间内。
4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主连接座21、副连接座26、外连接座 27和内连接座28均包括两平行设置的铰接板31,且两铰接板31上均开设有一安装孔,两安装孔相正对设置,主支腿22或连杆25或连接臂29均通过一轴件32铰接于两铰接板31之间,轴件32的两端分别与两安装孔相匹配。
4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主支腿22、连接筒23、连杆25和连接臂29均呈圆柱形结构设置。
4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主支腿22的下端连接有一脚垫4,每一脚垫4的底部均形成有一接触面,每一接触面均与支撑面呈水平设置。进一步地,主支腿22通过胶脚垫4于地面上,优选地,可以通过至少三个脚垫4支撑在户外的地面上。
4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主支腿22的下端均应设置有一类似于上述的球形接头251的球形连接件24,并且脚垫4的上部形成有一限位连接槽,球形连接件24可具有一定适应性旋转角度的设置于该限位连接槽内,使得不管在什么样的地形地势下,每一脚垫4的下表面均可与该处的地面紧贴;且每一脚垫4的下表面还均匀设置有若干的防滑凸起。
4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被支撑部1包括:支撑主板11和加强板12,支撑主
板11和加强板12均呈圆形板体结构设置,加强板12设置于支撑主板11的下表面,支撑主板11和加强板12同轴设置,且加强板12的直径小于支撑主板11的直径,每一主连接座21和每一副连接座26均固定设置于支撑主板11的下表面的外缘处,每一内连接座28均固定设置于加强板 12的下表面的外缘处,且每一支撑架2的主连接座21与该一支撑架2的内连接座28的连线沿支撑主板11的径向设置。
48.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支撑主板11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井字形加强框架,进一步加强支撑主板11的承重稳定性。
49.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主支腿22上均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调节孔221,每一连接筒23均通过一调节螺栓可操作地固定于任一调节孔221上。进一步地,在实际装配过程中,主支腿22与连接筒23之间采用可拆卸地装配设计,根据各个组件的尺寸以及当地的地面情况可分别对连接筒23设置在主支腿22上的位置进行一定的适应性调整,具体的连接筒 23上设置有一螺栓孔,通过一螺栓依次拧紧并穿过螺栓孔和一对应的调节孔 221内从而完成调节,对应的副连接座26的设置位置也可进行调节位置的固定操作,从而可以调整支撑面的水平以及高度。
50.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调节孔221均设置于该主支腿22 靠近支撑主板11的中心轴的一侧,尽量避免污物灰尘的进入。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52.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53.如图10至图12,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三脚落地屋,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的支撑结构,还包括:屋体结构5和爬梯6,屋体结构5固定设置于支撑主板11的上表面,且支撑主板11上开设有一上人口,加强板12的下表面的外缘还设置有两加强块7,每一加强块7上均开设有一插孔,爬梯6的上端设置有两加强钩61,每一加强钩61均可操作地勾入一插孔,且上人口正对爬梯6的上端设置。进一步地,在对上述的支撑结构的实际使用时,工作施工人员先对支撑结构进行搭建,完成后再通过吊车等移动机构对屋体结构5进行吊装并固定在支撑主板11上。
5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屋体结构5近似呈球体壳状结构设置。
5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三主支腿22之间在支撑主板11的下方共同形成一个休息空间,当使用者不需进入到上述的屋体结构5内时,通过支撑主板11以及上部的屋体结构5的遮挡使得休息空间处于阴影位置,方便使用者进行休息。
5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还包括:吊床或弹力床,通过对下部的剩余的调节孔221的使用可以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形成三个安装点,并可将吊床或弹力床等物品的外缘上设置有三个分别与调节孔221匹配的安装扣,从而使得吊床或弹力床被吊起,进一步地有效利用了休息空间。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