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房移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1745发布日期:2021-09-25 11:5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篷房移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篷房技术领域,具体是篷房移动系统。


背景技术:

2.篷房是一种新型的户外活动用临时建筑,是篷房的一种应用,储运轻便,被称之为“流动房产”,它被广泛应用于临时仓库,厂房,临时施工,会展篷房,施工篷房,紧急救灾等,篷房对国际的群众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出现正在人们的日常户外活动当中,它由基原可移动框架和篷布组成,框架一般有合金和钢为主要部件,贮存便利,具有体积小等特性。
3.现有的篷房安装方式多为固定安装,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当需要对篷房进行移动时,需要先将其拆除,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将其搭建起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篷房移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篷房移动系统,包括路轨,所述路轨上方设置有顶棚,所述顶棚为软性材质,所述顶棚内侧顶部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固定伸缩机构和第二固定伸缩机构,所述第一固定伸缩机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一杆体、第一轨道轮、第一l型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二筒体、第二杆体、第二轨道轮、第二l型杆、滑块和第三l型杆,所述第一固定伸缩机构和第二固定伸缩机构的结构和各部件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和各部件规格均相同。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为交叉设置,交叉处通过定位销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伸缩机构和第二固定伸缩机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通过一个转轴与一个转动座铰接,两个转动座均滑动套设在滑轨上,滑轨固定连接在第一筒体一侧,所述第一筒体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一端伸出第一筒体与第一轨道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轨道轮滑动安装在路轨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筒体顶部与第一l型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转动座,一个转动座通过转轴与第三连接杆铰接,另一个转动座通过转轴与第四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为交叉设置,交叉处通过定位销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通过一个转轴与一个转动座铰接,两个转动座均滑动套设在滑轨上,滑轨固定连接在第二筒体一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筒体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一端伸出第二筒体与第二轨道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体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轨道轮滑动安装在路轨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轨道轮一侧与第二l型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l型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路轨上,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筒体顶部与第三l型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l型杆另一端与第三l型杆另一端相适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固定伸缩机构和第二固定伸缩机构,结构简单,无需对结构进行拆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14.2.通过设置第一轨道轮和第二轨道轮在路轨上移动,便于人员对篷房更加稳固方便的移动,提高了便携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篷房移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篷房移动系统中第一固定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篷房移动系统的侧视图。
18.图中所示:路轨1、顶棚2、第一支撑机构3、第二支撑机构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一固定伸缩机构7、第二固定伸缩机构8、第一筒体9、第一杆体10、第一轨道轮11、第一l型杆12、第三连接杆13、第四连接杆14、第二筒体15、第二杆体16、第二轨道轮17、第二l型杆18、滑块19和第三l型杆20。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篷房移动系统,包括路轨1、顶棚2、第一支撑机构3、第二支撑机构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一固定伸缩机构7、第二固定伸缩机构8、第一筒体9、第一杆体10、第一轨道轮11、第一l型杆12、第三连接杆13、第四连接杆14、第二筒体15、第二杆体16、第二轨道轮17、第二l型杆18、滑块19和第三l型杆20,所述路轨1上方设置有顶棚2,所述顶棚2为软性材质,所述顶棚2内侧顶部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机构3和第二支撑机构4,所述第一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一固定伸缩机构7和第二固定伸缩机构8,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为交叉设置,交叉处通过定位销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伸缩机构7和第二固定伸缩机构8,所述第一固定伸缩机构7包括第一筒体9、第一杆体10、第一轨道轮11、第一l型杆12、第三连接杆13、第四连接杆14、第二筒体15、第二杆体16、第二轨道轮17、第二l型杆18、滑块19和第三l型杆20,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均通过一个转轴与一个转动座铰接,两个转动座均滑动套设在滑轨上,滑轨固定连接在第一筒体9一侧,所
述第一筒体9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杆体10,所述第一杆体10一端伸出第一筒体9与第一轨道轮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9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轨道轮11滑动安装在路轨1上,所述第一筒体9顶部与第一l型杆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9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转动座,一个转动座通过转轴与第三连接杆13铰接,另一个转动座通过转轴与第四连接杆14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13和第四连接杆14为交叉设置,交叉处通过定位销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13和第四连接杆14的另一端均通过一个转轴与一个转动座铰接,两个转动座均滑动套设在滑轨上,滑轨固定连接在第二筒体15一侧,所述第二筒体15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杆体16,所述第二杆体16一端伸出第二筒体15与第二轨道轮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体15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轨道轮17滑动安装在路轨1上,所述第二轨道轮17一侧与第二l型杆18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l型杆1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滑动连接在路轨1上,所述滑块19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筒体15顶部与第三l型杆2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l型杆12另一端与第三l型杆20另一端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伸缩机构7和第二固定伸缩机构8的结构和各部件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3和第二支撑机构4的结构和各部件规格均相同。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2.当需要对篷房进行移动搭建时,操作人员首先对滑块19上的固定螺栓进行拧松,从而取消对滑块19的固定限位,进一步推动第二筒体15水平向左移动,带动第三连接杆13和第四连接杆14进行交叉旋转,从而实现对顶棚2一侧进行收缩,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伸缩机构8,从而实现对顶棚2另一侧进行收缩,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机构3和第二支撑机构4,从而实现对篷房整体进行收缩,通过设置第一筒体9和第二筒体15上的固定螺栓,可实现对顶棚2的高度进行调节,当完成对篷房的收缩之后,推动第一筒体9将第一轨道轮11和第二轨道轮17从路轨1上推出移动到指定区域,同时把路轨1移动到指定区域,再将第一轨道轮11和第二轨道轮17推回路轨1上,再通过相反顺序将篷房恢复,以此来实现对篷房的移动搭建,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机构3、第二支撑机构4、第一固定伸缩机构7和第二固定伸缩机构8,结构简单,无需对结构进行拆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通过设置第一轨道轮11和第二轨道轮17在路轨1上移动,便于人员对篷房更加稳固方便的移动,提高了便携性和安全性。
2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