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建筑的墙体承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9526发布日期:2021-11-25 11:4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建筑的墙体承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建筑的墙体承重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墙体在地面上的基层承重结构是整个墙体所能达到的最大强度的基础,建筑承重结构不仅会影响墙体的强度,还会影响整个墙体的抓地性,如果承重结构不够合理,则在发生地震时整个墙体会由于抓地力不够而直接连根拔起倾倒,这样会严重危害人们在发生地震时的安全,而现有的地基承重结构大多都是通过倒灌水泥砂浆来实现地基与地面之间的连接,但是这样的方式地基承重结构的抓地力不强,一旦发生地震墙体震动就会连带整个地基拔起,这样的承重结构安全性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建筑的墙体承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建筑的墙体承重结构,具备抓地力强、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建筑的墙体承重结构,包括承重基座,所述承重基座内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分别活动连接有圆头和弹簧,所述圆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嵌入内柱,所述承重基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嵌入外柱,所述承重基座上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承重基座的上表面活动安装有内基块,所述内基块内贯穿连接有连接钢柱,所述内基块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挡板。
5.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的数量为四排,所述第一通槽两端的两排内安装有圆头,中间的两排安装有弹簧。
6.优选的,所述嵌入内柱是活动连接在嵌入外柱的内部,所述弹簧在承重基座整体嵌入到地面内时正常状态下是可以将内基块顶起保证嵌入内柱不会插入土里。
7.优选的,所述嵌入外柱是下半部分直径小的圆筒上半部分时空心的圆台结构。
8.优选的,所述承重基座的形状是凹形的且凹形的两边上方是位于地面上放置安装的。
9.优选的,所述连接钢柱贯穿于承重基座和内基块内部并且延伸至承重基座的下表面,所述连接钢柱的底端位于承重基座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限位端头。
10.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高强度建筑的墙体承重结构,通过将凹形的承重基座嵌入到地面内,然后在承重基座的下表面通过嵌入外柱插入到更深的泥土里,然后在嵌入外柱内再设置一层嵌入内柱,利用上方后续会放入其中的内基块的下压来将嵌入内柱下压插入到比嵌入外柱嵌入的深度还深的泥土里,这样能够保证整个承重基座对于地面的抓地力,进而保证整个墙体后续的抗震能力,提高安全性。
12.2、该高强度建筑的墙体承重结构,通过将连接钢柱贯穿承重基座和内基块内部利
用焊接的限位端头连接到承重基座外部的下表面一同嵌入到地面内,然后再使得连接钢柱与内基块上方砌成的墙体底部融为一个整体,这样墙体就会和底部的承重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在发生墙体晃动时会受到底部承重结构的强限位性和抓地力而降低墙体发生倾倒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居民的安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

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

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

c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内基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承重基座;2、第一通槽;3、圆头;4、嵌入内柱;5、嵌入外柱;6、第二通槽;7、内基块;8、连接钢柱;9、侧挡板;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5,一种高强度建筑的墙体承重结构,包括承重基座1,承重基座1内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2,第一通槽2内分别活动连接有圆头3和弹簧10,圆头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嵌入内柱4,承重基座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嵌入外柱5,承重基座1上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6,承重基座1的上表面活动安装有内基块7,内基块7内贯穿连接有连接钢柱8,内基块7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挡板9。
21.其中,第一通槽2的数量为四排,第一通槽2两端的两排内安装有圆头3,中间的两排安装有弹簧10,这样能够利用外侧的第一通槽2内安装圆头3以及圆头3下端安装的嵌入内柱4来实现外圈整体嵌入内柱4嵌入泥土内的抓地,从而提高整个承重结构的抓地力。
22.其中,嵌入内柱4是活动连接在嵌入外柱5的内部,弹簧10在承重基座1整体嵌入到地面内时正常状态下是可以将内基块7顶起保证嵌入内柱4不会插入土里,这样可以在前一步安装承重基座1到地面内部时可以先利用嵌入外柱5进行初步的限位固定,后期再通过嵌入内柱4实现对整体承重结构的进一步固定,进而保证整个工序按照顺序有效的实施。
23.其中,嵌入外柱5是下半部分直径小的圆筒上半部分时空心的圆台结构,这样可以保证承重基座1在嵌入地面时可以很好的插入而上方更加粗的与承重基座1下表面的连接部分能够保证整体承重结构的承重力更大,保证整体结构的的强度,进而提高了建筑墙体强度的上限。
24.其中,承重基座1的形状是凹形的且凹形的两边上方是位于地面上放置安装的,这样可以在该承重结构受到侧方向的力时借助两边的延伸部分抵住地面,再结合凹形的整体结构嵌入在地面内,能够很好的提高该承重结构的抗击强度。
25.其中,连接钢柱8贯穿于承重基座1和内基块7内部并且延伸至承重基座1的下表
面,连接钢柱8的底端位于承重基座1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限位端头,这样连接钢柱8就会和整个承重就够形成一个整体,而再通过在内基块7的上表面灌注水泥砂浆后能够使得连接钢柱8的上方与建筑墙体之间再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就能够使得墙体与底部的承重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而提高墙体的强度。
26.工作原理:使用时,预先在地面挖出对应的凹槽,向第一通槽2内放置圆头3,将连接钢柱8贯穿内基块7和承重基座1连接,然后在连接钢柱8的底端焊接上限位头,然后将承重基座1整体放入预先的凹槽内,将嵌入外柱5压入到土地内,然后再将内基块7下压,内基块7下压将嵌入内柱4从嵌入外柱5中压出再插到更深的位置,然后在内基块7的上表面以及在两边两个侧挡板9的限位下向表面灌注水泥砂浆来将连接钢柱8与墙体固定融为一体,完成对承重结构的固定。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