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1047发布日期:2022-04-09 09: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底板(1)相互垂直的第一挡板(2),所述第一挡板(2)远离所述底板(1)的一端配合有第二挡板(3),所述第二挡板(3)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挡板(2)的内侧面共面;所述第二挡板(3)远离所述第一挡板(2)的一端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挡板(3)相互垂直的顶板(4),所述顶板(4)与所述底板(1)之间滑动配合有第三挡板(5),所述第三挡板(5)与所述顶板(4)及所述底板(1)相互垂直;所述底板(1)、所述顶板(4)、所述第一挡板(2)、所述第二挡板(3)、所述第三挡板(5)的内侧面分别与框架柱模板(14)的四周外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远离所述底板(1)一端的顶部中心位置由上至下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挡板(3)靠近所述第一挡板(2)的一端顶部由上至下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尺寸相同且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反向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中部外侧套接有转块(7),所述转块(7)与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中心转轴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第一挡板(2)的一侧由内至外沿所述底板(1)方向开设有贯穿的第一滑槽(101),对应所述第一滑槽(101)在所述顶板(4)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滑槽(401);所述第三挡板(5)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滑槽(101)和所述第二滑槽(401),且同时与所述第一滑槽(101)和所述第二滑槽(401)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01)内中心处沿所述第一滑槽(101)方向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9),所述第二螺纹杆(9)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拧块(10);所述第三挡板(5)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01)内的部分开设贯穿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9)穿设过所述第三螺纹孔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三挡板(5)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01)内的部分两侧外壁贴近所述第一滑槽(101)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板(5)远离所述底板(1)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501),所述第三螺纹杆(501)穿设过所述第二滑槽(401)且与所述第二滑槽(401)滑动配合;所述第三螺纹杆(501)螺纹配合有固定螺母(11),所述固定螺母(11)位于所述顶板(4)的外侧,所述固定螺母(11)靠近所述顶板(4)的一侧设置第一阻尼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所述第一挡板(2)、所述第二挡板(3)、所述顶板(4)和所述第三挡板(5)的内侧都均匀的设置有第一阻尼凸起(12);所述拧块(10)的外壁均匀的设置有第二阻尼凸起(13);
所述转块(7)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阻尼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有效解决了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尺寸固定适用性差以及拆装不便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底板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底板相互垂直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远离底板的一端配合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内侧面与第一挡板的内侧面共面,第二挡板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挡板相互垂直的顶板,顶板于底板之间滑动配合有第三挡板,第三挡板与顶板及底板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尺寸可调,可适用不同规格框架柱模板的加固装置。加固装置。加固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伟 孙玉苍 陈前钟 张文军 贵小刚 汝峰 郑仁凯 毛国贞 王浩宇 杜志轩 李文跃 张道凯 闫秀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8
技术公布日:2022/4/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