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加固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3187发布日期:2022-05-05 22:1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加固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次加固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


背景技术:

2.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
3.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钢结构,现有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具有沉降检测功能,导致当钢结构发生沉降或晃动现象时,无法对使用者进行报警提醒,从而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且由于结构单一,不能对钢结构表面两侧的横梁进行加固支撑,降低了土木工程用钢结构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加固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具备可对横梁进行二次加固支撑及具有沉降检测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具有沉降检测功能,导致当钢结构发生沉降或晃动现象时,无法对使用者进行报警提醒,从而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且由于结构单一,不能对钢结构表面两侧的横梁进行加固支撑,降低了土木工程用钢结构适用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加固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柱的两侧均焊接有加固机构,所述支柱两侧的底部均焊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支柱的一端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底部铆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铆接有检测板,所述支柱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柱前侧的底部焊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箱前侧的顶部铆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箱前侧的底部铆接有蜂鸣器。
6.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支柱的一侧与支柱焊接,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贯穿至固定板的底部并焊接有手轮,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远离支柱的一侧焊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顶部与支撑梁相接触,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焊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贯穿螺纹套。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8.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器单向电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靠近支柱的一端贯穿固定框并与支柱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单向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
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双向电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柱、固定框、支撑梁、加固机构、支杆、支板、压力传感器、检测板、连接板、控制箱、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和蜂鸣器的配合,具备可对横梁进行二次加固支撑及具有沉降检测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具有沉降检测功能,导致当钢结构发生沉降或晃动现象时,无法对使用者进行报警提醒,从而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且由于结构单一,不能对钢结构表面两侧的横梁进行加固支撑,降低了土木工程用钢结构适用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立体左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左视图。
17.图中:1支柱、2固定框、3支撑梁、4加固机构、5支杆、6支板、7压力传感器、8检测板、9连接板、10控制箱、11加速度传感器、12控制器、13蜂鸣器、14固定板、15丝杆、16手轮、17螺纹套、18加固板、19导向杆、20安装孔、21蓄电池、2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图4,一种二次加固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包括支柱1,支柱1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框2,固定框2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螺栓22,螺栓22靠近支柱1的一端贯穿固定框2并与支柱1螺纹连接,固定框2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梁3,支柱1的两侧均焊接有加固机构4,加固机构4包括固定板14,固定板14靠近支柱1的一侧与支柱1焊接,固定板14相对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15,丝杆15的底端贯穿至固定板14的底部并焊接有手轮16,通过设置手轮16,方便对丝杆15进行旋转,丝杆15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套17,螺纹套17远离支柱1的一侧焊接有加固板18,通过设置固定板14、丝杆15、螺纹套17和加固板18,可以对支撑梁3进行二次加固,增加其稳定性,加固板18的顶部与支撑梁3相接触,固定板14相对的一侧焊接有导向杆19,通过设置导向杆19,可以对螺纹套17进行导向,导向杆19的顶端贯穿螺纹套17,支柱1两侧的底部均焊接有支杆5,支杆5远离支柱1的一端焊接有支板6,支板6的底部铆接有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压力传感器7的底部铆接有检测板8,通过设置支杆5、支板6、压力传感器7和检测板8,可以检测到支柱1是否发生沉降现象,支柱1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20,安装孔20的数量为若干个,通过设置安装孔20,方便对连接板9进行安装固定,支柱1前侧的底部焊接有控制箱10,控制箱10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1,蓄电池21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2单向电连接,控制箱1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11,加速度传感器11是一种能够测量加速度的传感器,通常由质量块、阻尼器、弹性元件、敏感元件和适调电路等部分组成,通过设置加速度传感器11,可以检测到支柱1是否发生晃动,控制箱10前侧的顶部铆接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的输出端与蜂鸣器13单向电连接,控制器12分别与压力传感器7和加速度传感器11双向电
连接,控制箱10前侧的底部铆接有蜂鸣器13,通过设置蜂鸣器13,可以对使用者进行蜂鸣报警。
19.使用时,当需要对支撑梁3进行二次加固时,转动手轮16,手轮16带动丝杆15旋转,丝杆15通过与螺纹套17螺纹连接使螺纹套17开始向上移动,螺纹套17带动加固板18向上移动,加固板18的顶部与支撑梁3紧密接触,从而对支撑梁3进行二次加固,当支柱1发生沉降现象时,加速度传感器11检测到支柱1产生位移,同时支柱1带动连接板9向下沉降,检测板8的底部与连接板9周围的地面接触,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压力数值变化,此时控制器12控制蜂鸣器13工作,从而对工作人员进行报警提醒。
20.综上所述:该二次加固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通过支柱1、固定框2、支撑梁3、加固机构4、支杆5、支板6、压力传感器7、检测板8、连接板9、控制箱10、加速度传感器11、控制器12和蜂鸣器13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土木工程用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具有沉降检测功能,导致当钢结构发生沉降或晃动现象时,无法对使用者进行报警提醒,从而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且由于结构单一,不能对钢结构表面两侧的横梁进行加固支撑,降低了土木工程用钢结构适用性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