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T接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7924发布日期:2022-11-12 00:47阅读:19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T接塔的制作方法
一种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t接塔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t接塔。


背景技术:

2.35kv集电线路是风电场内重要的组成部分,风机由箱式变压器升压到 35kv,通过场内35kv线路汇集于风电场升压站。架空集电线路因风机排布位置不同有主线和支线之分,主线与支线一般通过t接塔相连,即主线和支线分别在t接塔上进行引流,最终汇集成一条线路接至升压站。因此,t接塔是风电场内35kv架空集电线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风电场以往通常的t接方法是通过1基终端塔,在横担挂线板处增加挂线孔以及增加支柱绝缘子的方式将主线和支线进行连接。这种方式只能做到单回路t接,而不能满足双回路t接的需求,如果想实现双回路的t接,就需再立1基终端塔,即需要2基终端塔才能实现,或者是一回路采用架空连接,另外一回采用电缆连接。这种t接方案不仅增加线路投资,而且容易发生因导线相间距离不够而发生闪络跳闸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t接塔,可以同时满足单、双回路的可靠连接。通过这种塔型可以实现无需再挂线板上开孔或在塔身上安装支柱绝缘子等附属设施,即可满足风电场集电线路主线与支线的可靠连接,同时能够减少杆塔重量,降低建设成本,并达到牢靠、美观的目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t接塔,t接塔包括塔腿,塔腿上部设有塔身,塔身上设有第一横担组和第二横担组,第一横担组和第二横担组均由三组底面平行的平行横担构成,且第一横担组和第二横担组的三组平行横担的单根平行横担由塔身节点两侧伸出的横担构成,第一横担组的平行横担和第二横担组的平行横担之间夹角大于45
°

6.上述的第一横担组的三组平行横担与第二横担组的三组平行横担上下依次交错排列,第一横担组和第二横担组的横担分别担任双回路中主回路和支回路线路的挂接功能。
7.上述的第一横担组的平行横担和第二横担组的平行横担之间夹角为90
°

8.上述的第一横担组和第二横担组上均设有耐张绝缘子串和跳线绝缘子串。
9.上述的第一横担组的三组平行横担由依次上下排列的a和b横担、c和d横担以及e和f横担组成,三组横担上下平行且间隔距离相等;上述的第二横担组的三组平行横担由依次上下排列的g和h横担、i和j横担以及k和l横担组成;三组横担上下平行且间隔距离相等;上述的t接塔采用双回路t接方式时,a横担主线与g横担支线连接,b横担主线与h横担支线连接,c横担主线与i横担支线连接,d横担主线与j横担支线连接,e横担主线与k横担支线连接,f横担主线与l横担支线连接。
10.上述的t接塔采用双回路t接方式时,第一横担组的a和b横担、c和d横担以及e和f横担分别接主回路的三相。
11.上述的t接塔采用单回路t接方式时,第一横担组的a、e和f横担空置,第二横担组的g、k和l横担控制,由b横担主线与h横担支线连接、c横担主线与i横担支线连接、d横担主线与j横担支线连接进行主回路三相的t接。
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t接塔,由原双回路铁塔以及新增顺线路方向的6组横担组成,新增加的横担与原双回路铁塔横担垂直、错层布置且满足电气间隙要求,主线正常挂在双回路铁塔横担上,支线挂在新增顺线路方向的横担上,主线与支线通过引流线进行连接,这样便可实现主线与支线的单、双回t接,无需在挂线板上开孔或在塔身上安装支柱绝缘子等附属设施即可完成单、双回路主线与支线间的t接,真正做到了能够减少杆塔重量,降低建设成本,并达到牢靠、美观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t接塔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t接塔的正视与侧视的等高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t接塔的俯视示意图。
14.其中:塔腿1、塔身2、第一横担组3、第二横担组4。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
16.如图1-3中所示,一种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t接塔,t接塔包括塔腿1,塔腿1上部设有塔身2,塔身2上设有第一横担组3和第二横担组4,第一横担组3和第二横担组4均由三组底面平行的平行横担构成,且第一横担组3和第二横担组4的三组平行横担的单根平行横担由塔身2节点两侧伸出的横担构成,第一横担组3的平行横担和第二横担组4的平行横担之间夹角大于45
°

17.如图1中所示,第一横担组3和第二横担组4上的横担平行设置可以避免双回路的线路由于横担不平行导致的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上下间距恒定,能够轻松满足电气间隙要求,避免了横担左右与上下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对等,在设计时为了满足电气间隙要求而需要使上下横担之间的塔身2加长,从而使得塔架结构变高,为了保持结构强度,底部塔腿1支撑板厚变厚,从而加大设计费用,第一横担组3和第二横担组4分别担任主回路和支回路的挂接功能。
18.上述的第一横担组3的三组平行横担与第二横担组4的三组平行横担上下依次交错排列,第一横担组3和第二横担组4的横担分别担任双回路中主回路和支回路线路的挂接功能。
19.如图1和2中所示,第一横担组3和第二横担组4横担的交错排列,使得主回路和支回路的线路交错排列,避免了主回路和支回路上下分层导致的线路夹角不一致,从而导致线路之间电气间隙不可控,交错排列使得第一横担组3上的主线能够与下方第二横担组4上的支线以最近的路径进行连接,线路路径简洁且成本低。
20.上述的第一横担组3的平行横担和第二横担组4的平行横担之间夹角为90
°

21.如图3中所示,第一横担组3和第二横担组4垂直可以使尽量满足主线和支线之间的t接夹角要求。
22.上述的第一横担组3和第二横担组4上均设有耐张绝缘子串和跳线绝缘子串。
23.上述的第一横担组3的三组平行横担由依次上下排列的a和b横担、c和d横担以及e和f横担组成,三组横担上下平行且间隔距离相等;上述的第二横担组4的三组平行横担由依次上下排列的g和h横担、i和j横担以及k和l横担组成;三组横担上下平行且间隔距离相等;上述的t接塔采用双回路t接方式时,a横担主线与g横担支线连接,b横担主线与h横担支线连接,c横担主线与i横担支线连接,d横担主线与j横担支线连接,e横担主线与k横担支线连接,f横担主线与l横担支线连接。
24.上述的t接塔采用双回路t接方式时,第一横担组3的a和b横担、c和d横担以及e和f横担分别接主回路的三相。
25.采用双回路t接时,主线和支线有双路三相共6路,其6路与第一横担组3的三组平行横担可以有多组组合形式,但多以a和b横担、c和d横担以及e和f横担分别接主回路的三相为主,能够以各平行横担来进行相序划分。
26.上述的t接塔采用单回路t接方式时,第一横担组3的a、e和f横担空置,第二横担组4的g、k和l横担控制,由b横担主线与h横担支线连接、c横担主线与i横担支线连接、d横担主线与j横担支线连接进行主回路三相的t接。
27.实施例1:当t接塔采用双回路t接时,i回主线三相导线分别挂至a、c、e号横担,ii回主线三相导线分别挂至b、d、f号横担;i回支线三相导线分别挂至g、i、k号横担,ii回支线导线分别挂至h、j、l号横担;a横担主线a相与g横担分支线a相进行引流t接;c横担主线b相导线与i横担分支线b相进行引流连接;e横担主线c相导线与k横担分支线c相进行引流连接,即完成i回线路主线与支线t接;同理,b横担主线a相与h横担分支线a相进行引流t接;d横担主线b相导线与j横担分支线b相进行引流连接;f横担主线c相导线与l横担分支线c相进行引流连接,即完成ii回线路主线与支线t接。
28.实施例3:当采用单回路t接时,取消主线a、e、f号三组横担及支线g、k、l号三组横担;当采用单回路t接时,b横担a相与h横担分支线a相进行引流t接;c横担b相与i横担分支线b相进行引流t接;d横担c相与j横担分支线c相进行引流t接,即完成单回路主线与支线t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