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7727发布日期:2022-12-24 01:2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下阀室结构,具体涉及引供水工程中一种用于地下阀室移动式阀门设备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2.水利水电工程中,地下阀室结构是水库工程、隧洞引供水工程中广泛采用的结构型式,一般有分水口阀室、放水阀室等建筑物类型,水流量较大的阀室结构一般考虑布置上部房屋建筑。
3.常规阀室一般由输水钢管、球阀、蝶阀、流量计等水力机械及混凝土空间结构组成,在空间立面上结构分为检修平台及地下空间,水力机械设备通常布置在地下阀室空间内。
4.安装在输水钢管上游位置的偏心半球阀拥有良好的密封性,通常用于控制水流开关,其阀门开关转盘的高度受钢管管心高程的影响,距离阀室地下地面高度大约在3~5m范围内。安装在输水钢管下游位置的检修蝶阀通常用于下游管道发生特殊情况检修时开关,其阀门开关转盘的高度同样受钢管管心高程的影响,距离阀室地下地面高度大约在2~4m范围内。两种阀门位置距离地面较高,手动启闭及检修不方便。
5.在地下阀室空间可以布置简易的钢结构操作平台解决阀门手动操作问题,但阀室建筑面积易受征地政策条件的限制,征地面积不足则难以有足够地下空间布置两个及以上的钢结构操作台。同时,布置固定操作台使阀室的地下空间狭小,检修人员及设备的进出受到限制,检修条件较差。
6.在偏心半球阀、蝶阀等结构上部临时搭建梯子可进行阀门的启闭作业,但考虑到检修位置为钢管顶部曲面,且离地面较高,检修人员安全隐患较大,作业难度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球阀、蝶阀等水力机械阀门启闭及检修平台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地下阀室操作阀门设备的移动式操作平台。一方面,检修人员可控制操作平台移动至不同阀门设备的检修位置,使用较灵活,减少地下阀室空间占用;另一方面,操作平台可实现上下升降,根据设备阀门位置调整高度,适用性强,安全性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平移系统、升降系统、平台结构、控制操作系统、照明系统。所述平移系统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下部主体结构,用于实现操作平台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升降系统安装于所述平移系统的上侧,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中部主体结构,用于通过升降操作平台检修不同高度的阀门设备,为检修人员提供通道及操作空间;所述平台结构安装于所述升降系统的顶部,用于为检修人员工作提供操作设备的空间;所述控制操作系统一般安装固定在所述平台结构上,用于控制所述平移系统、升降系统、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安装在所述平台结构四周,用于阀门设备检修、操作作业时补充照明。
10.进一步地,所述平移系统包括水平轨道、电动轨道轮、驱动电机、刹车装置、电源设备。水平轨道安装固定于地下阀室混凝土底板表面上,为操作平台提供一个可以水平移动的基础。电动轨道轮安装在所述平移系统底部的四个角下方,能够在水平轨道表面移动,电动轨道轮设置有刹车装置,用于检修人员日常停放时固定操作平台。驱动电机安装在操作平台的底层,用于为电机轨道轮转动提供动力。电源设备安装在操作平台的底层,用于为驱动电机提供电源电力。
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液压系统、支撑结构、升降爬梯、钢护笼,液压系统与电动轨道轮连接,通过调节液压杆长度升降操作平台,以适应不同水机设备阀门的位置。支撑结构包括横杆、立杆和斜杆,横杆、立杆及斜杆之间相互焊接,与液压系统相连构成平台的整体框架,起到对操作平台的稳定作用。升降爬梯与支撑结构的立杆焊接固定,可根据平台高度相应调整升降爬梯的长度。钢护笼与支撑结构上端的立杆焊接固定,用于为检修人员上下平台时提供安全保障。
12.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结构包括钢平台、栏杆,钢平台位于支撑结构上侧,与支撑结构及钢护笼焊接固定,包括平台主梁、平台次梁、花纹钢板,平台主梁与平台次梁焊接,花纹钢板焊接固定于平台主梁与平台次梁上部,形成钢平台工作平面。栏杆位于升降爬梯上部并与其牢固连接,为检修人员操作时提供安全保障。
1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操作系统包括开关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摇杆模块、制动模块,开关模块用于对所述平移系统、升降系统、照明系统进行模式选择及开关输入;液晶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及状态;摇杆模块用于控制操作平台的平移及升降功能;制动模块用于停止操作平台,通过制动模块按钮完成制动功能,保持其制动及稳定。
14.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系统焊接固定在钢平台边缘的栏杆底部,靠近设备侧,包括透光射灯。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自动化移动和升降工作效率高。检修时,检修人员无需另找爬梯工作,可以直接进入操作平台控制平台安全快速移动至工作位置。
17.2、检修条件好,安全性高。检修人员可位于平台结构上进行设备维护及检查工作,相对于在钢管顶面工作,条件更为舒适,安全性更高,作业难度大大减小。
18.3、占用空间小。日常不使用操作平台时,可将其停靠至阀室边墙位置,不占用阀室地下空间。
19.4、总体投资增加小,组装难度低,性价比高。操作平台主体由钢结构组成,施工技术成熟,难度低,且钢材用量较小,对总体投资影响不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21.图2是本发明的升高时侧视图;
22.图3是本发明的降低时侧视图;
23.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24.图5是图1的a—a剖视图;
25.图6是本发明的控制操作系统示意图;
26.图7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27.图8是本发明的工作路线平面示意图。
28.图中:1-平移系统;11-水平轨道;12-电动轨道轮;13-驱动电机;14-刹车装置;15-电源设备;2-升降系统;21-液压系统;22-支撑结构;22a-横杆;22b-立杆;22c-斜杆;23-升降爬梯;24-钢护笼;3-平台结构;31-钢平台;31a-平台主梁;31b-平台次梁;31c-花纹钢板;32-栏杆;32a-栏杆立柱;32b-栏杆横杆;32c-踢脚;4-控制操作系统;41-开关模块;42-液晶显示模块;43-摇杆模块;44-制动模块;5-照明系统;51-透光射灯;6-阀室结构;7-水机设备;8-供水钢管;9-踏步。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平移系统1、升降系统2、平台结构3、控制操作系统4、照明系统5。平移系统1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下部主体结构,用于实现操作平台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升降系统2安装于平移系统1的上侧,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中部主体结构,为检修人员操作阀门提供通道;平台结构3安装于升降系统2的顶部,用于为检修人员工作提供操作设备的空间;控制操作系统4一般安装固定在平台结构3上,用于控制平移系统1、升降系统2、照明系统5;照明系统5安装在平台结构3四周,用于阀门设备检修、操作作业时补充照明。移动式操作平台安装在阀室结构6内部的供水钢管8外侧,用于检修水机设备7,工作人员可经过踏步9进入阀室结构6,进行操作检修。
31.平移系统1包括水平轨道11、电动轨道轮12、驱动电机13、刹车装置14、电源设备15。水平轨道11安装固定于地下阀室结构6混凝土底板表面上,为操作平台提供一个可以水平移动的基础。电动轨道轮12安装在平移系统1底部的四个角下方,能够在水平轨道11表面移动,电动轨道轮12设置有刹车装置14,用于检修人员日常停放时固定操作平台。驱动电机13安装在操作平台的底层,用于为电机轨道轮12转动提供动力。电源设备15安装在操作平台的底层,用于为驱动电机13提供电源电力。
32.升降系统2包括液压系统21、支撑结构22、升降爬梯23、钢护笼24。液压系统21与电动轨道轮12连接,通过调节液压杆长度升降操作平台,以适应不同水机设备阀门的位置。支撑结构22包括横杆22a、立杆22b和斜杆22c,横杆22a、立杆22b及斜杆22c之间相互焊接,与液压系统21相连构成平台的整体框架,起到对操作平台的稳定作用。升降爬梯23与支撑结构22的立杆22b焊接固定,可根据平台高度相应调整升降爬梯23的长度。钢护笼24与支撑结构22上端立杆22b焊接固定,用于为检修人员上下平台时提供安全保障。
33.平台结构3包括钢平台31、栏杆32,用于为检修人员工作提供操作设备的空间。钢平台31位于支撑结构22上侧,与支撑结构22及钢护笼24焊接固定,包括平台主梁31a、平台次梁31b、花纹钢板31c,平台主梁31a与平台次梁31b焊接,花纹钢板31c焊接固定于平台主梁31a与平台次梁31b上部,形成钢平台31工作平面。栏杆32位于升降爬梯23上部并与其牢固连接,为检修人员操作时提供安全保障,包括栏杆立柱32a、栏杆横杆32b、踢脚32c。
34.控制操作系统4包括开关模块41、液晶显示模块42、摇杆模块43、制动模块44,布置于钢平台31上。开关模块41用于对操作平台的平移系统1、升降系统2、照明系统5模式选择及开关输入;液晶显示模块42用于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及状态;摇杆模块43用于控制操作
平台的平移及升降功能;制动模块44用于停止操作平台,通过制动模块44按钮完成制动功能,保持其制动及稳定。
35.照明系统5焊接固定在钢平台31边缘的栏杆32底部,靠近设备侧,包括透光射灯51。
36.上述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