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高压釜使用后能源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8457发布日期:2023-01-14 12:1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桩高压釜使用后能源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管桩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桩高压釜使用后能源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管桩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采用的管桩基础大致分为预制桩与灌注桩,预制桩分混凝土桩与钢桩;预制混凝土管桩也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部件,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成本低等优点。
3.而建筑用管桩往往需要通过80℃以上温度进行蒸养,以及150℃以上的高温和特定压力进行高压加工,通常为达到以上工艺要求,生产企业都要配置锅炉生产用的饱和蒸汽。由于在高压釜加工过程中以及在蒸养过程中都会存在大量的排出物,这种排出物往往存在大量的余热,如果不能有效的加以利用,则不仅浪费了企业资源、增加了企业 制造成本、且易发生烫伤等安全事故、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提出一种管桩高压釜使用后能源再利用系统,从而能够极大程度的利用管桩在蒸养和高压加工后的能源,减少资源浪费,做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制造并使用的管桩高压釜使用后能源再利用系统。
5.(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管桩高压釜使用后能源再利用系统,所述高压釜的一端接收来自锅炉加热产生的蒸汽,另一端与蒸养池相连,所述蒸养池接收所述高压釜釜顶的多余的锅炉蒸汽,同时接收高压釜反应后釜体内的高压冷凝水便于蒸养池内的管桩进行蒸养,所述高压釜釜体底部的废水排入热交换系统中,所述热交换系统接收锅炉用水池中传来的冷软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软水变为热软水并进入所述锅炉中利用,提高锅炉内部用水的初始温度,所述热交换系统内还接收蒸养池蒸养后排出的蒸养水,蒸养水与高压釜排出的废水在热交换后进入废水再利用系统回收利用。
6.优选地,所述锅炉与两个以上的高压釜连接,每个所述高压釜的釜内反应存在时间差,便于余汽和高压冷凝水能够源源不断地输入蒸养池中,便于废水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入热交换系统中,一方面便于蒸养池的热量不断供应给管桩加热蒸养,另一方面便于锅炉用水池进入热交换系统时,热交换系统的热量能够维持在一定温度能,达到热交换的目的。
7.优选地,所述高压釜与热交换系统、热交换系统与锅炉的连接管道上共同设有用于汽液分离的闪蒸罐。
8.优选地,所述锅炉用水池的冷软水通过管道进入所述热交换系统的热交换罐中,经由热交换罐中的高压釜的废水和蒸养池的蒸养水共同热交换,进入所述闪蒸罐后进入锅
炉使用,所述连接冷软水的管道上设有中继泵。
9.优选地,所述高压釜废水进入闪蒸罐、所述闪蒸罐的后端设有液位监测罐,所述液位监测罐内设有液位感应,所述液位传感器设有三档液位感应,当液位为第一档时,废水通过第一档流量管道流入热交换罐中;当液位为第二档时,废水通过第一档流量管道和第二档流量管道共同汇入热交换罐中;当液位为第三档时,废水通过第一档流量管道、第二档流量管道和第三通道共同汇入热交换罐中,所述第一档流量管道和第二档流量管道上设有气动排水泵和流量开关,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中继泵,设定的液位监测罐能够有效的监控闪蒸罐中流入高压釜废水的水量,在不同的水量下经过不同的管道流入热交换罐中,从而防止闪蒸罐中的液位过高,水量排出不及时,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水压过大,也会在第一档流量管道和第二档流量管道前端设置外排的管道,可以有效的控制流入水量不会过限。
10.优选地,所述高压釜内部的温度设定为150-230℃、使用压力为10kg,所述蒸养池中的温度设定在80-100℃,设定为常温常压状态,通过控制高压釜和蒸养池的环境温度和压力,便于更好的提高管桩的强度和抗弯抗裂性。
11.优选地,所述废水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热交换系统排出管后端热交换循环泵,所述热交换循环泵的管道后端接在搅拌水罐上,所述搅拌水罐还接收来自恒压供水池提供的净化水,所述恒压供水池的进入管道上设有加压泵,所述搅拌水罐的流出管道后端接有搅拌站供水泵,所述搅拌站供水泵的管道后端接有包括回流管道和搅拌站供水管道,所述回流管道重新接入所述搅拌水罐中,所述搅拌站供水管道上设有水温报警器、并设有至少三条流出管道支路,多条流出管道支路是为了方便使用不同流量时分别依次打开不同的阀门,令搅拌水罐中的水排出,当水量需求小的时候开一个阀门,从一条流出管道支路流出,当水量需求大时,根据电控阀的开闭,打开第二、第三条甚至其余多条流出管道支路,方便后续搅拌站加工。
12.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循环泵与搅拌水罐相连的管道内设有过滤筛网,大孔径的废渣通过分支管道落入磨细砂材料混合机中,便于大孔径废渣回收研磨混搅后使用。
13.优选地,所述热交换系统与废水再利用系统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检测的直排水道。
14.优选地,用于连接所述高压釜、蒸养池、热交换系统、锅炉、锅炉用水池、废水再利用系统的管道上均设有电控阀,所述热交换系统和废水再利用系统内的管道上也均设有电控阀。
15.(3)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高压釜与蒸养池直连的方式,从而将高压釜中的高压冷凝水排入蒸养池中进行蒸养,同时也能够将锅炉排进高压釜中多余的蒸汽排入蒸养池中,从而也控制高压釜在设定温度和压力下对管桩进行高压加工;将高压釜底部的废水排入热交换系统中实现热交换,从而将冷软水热交换后形成热软水、并送入锅炉提高锅炉加工时的初始温度,也可以减少锅炉加热时耗费的热量,从整体上减少能量的使用和多余能源的排放,形成一个完整且高效利用的循环系统;本发明提供了蒸养水与热交换系统连接的方式,方便将蒸养后蒸养水仍然存在的余温转入热交换罐中,并与高压釜的高温废水共同作用,对锅炉用水次中的冷软水进行加
热升温,减少能量的排放;本发明提供了热交换系统与废水再利用系统的连接方式,方便废水在热交换后还能够再次得到回收利用,而非废水热交换后直接排到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废水再利用系统,将废水中的废渣,即管桩在高压釜底部和蒸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进行重新利用,大颗粒通过筛选进入磨细砂材料混合机中进行研磨和混搅,可以直接利用的小颗粒通过管道排入搅拌水罐中,利用外部输入的净化水对搅拌水罐中的废渣进行加压、稀释和对液体进行调温,从而令搅拌水罐产生的液体温度能够直接适用在搅拌站中;此外,搅拌水罐的后端接有回流流道和搅拌站供水管道,通过搅拌站所需的用水量进行调节电控阀开关,令不同的流出管道支路配合后流出需要的出液量,同时为了方便控制出液量还设置了回流流道,能够起到有效的水流量排出的左右。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管桩高压釜使用后能源再利用系统的结构流程图;图2为图1连接关系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废水再利用系统与其他部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废水再利用系统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17.附图标记:100-高压釜;200-蒸养池;300-热交换系统;400-锅炉;500-锅炉用水池;600-废水再利用系统,601-热交换循环泵,602-磨细砂材料混合机,603-搅拌水罐,604-加压泵,605-搅拌站供水泵,606-回流流道,607-水温报警器,608-搅拌站供水管道,609-恒压供水池;10-闪蒸罐,11-液位监测罐,12-气动排水泵,13-中继泵,15-直排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18.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管桩高压釜使用后能源再利用系统,所述高压釜100的一端接收来自锅炉400加热产生的蒸汽,所述高压釜100内部的温度设定为150-230℃、使用压力为10kg,另一端与蒸养池200相连,所述蒸养池200接收所述高压釜100釜顶的多余的锅炉400蒸汽,同时接收高压釜100反应后釜体内的高压冷凝水便于蒸养池200内的管桩进行蒸养,所述蒸养池200中的温度设定在80-100℃,设定为常温常压状态;所述高压釜100釜体底部的废水,废水中可能含有高压加工过程中,管桩残留的废渣流出,将废水排入热交换系
统300中,所述热交换系统300同时接收锅炉用水池500中传来的冷软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软水变为热软水并进入所述锅炉400中利用,提高锅炉内部用水的初始温度,所述热交换系统300内还接收蒸养池200蒸养后排出的蒸养水,蒸养水与高压釜排出的废水共同在热交换后进入废水再利用系统600回收利用;其中所述高压釜100与热交换系统300、热交换系统300与锅炉100的连接管道上共同设有用于汽液分离的闪蒸罐10,所述锅炉用水池500的冷软水通过管道进入所述热交换系统300的热交换罐中,经由热交换罐中的高压釜100的废水和蒸养池200的蒸养水共同热交换,进入所述闪蒸罐10后进入锅炉400使用,通过连接冷软水的管道上的中继泵13进行冷软水的抽取;所述高压釜100废水也进入闪蒸罐10内、所述闪蒸罐10的后端设有液位监测罐11,所述液位监测罐11内设有液位感应,方便通过感应,将废水量排入热交换罐中,所述液位传感器设有三档液位感应,当液位为第一档时,也就是低水位时,废水通过第一档流量管道流入热交换罐中;当液位为第二档时,也就是设定的中水位时,废水通过第一档流量管道和第二档流量管道共同汇入热交换罐中;当液位为第三档时,也就是设定的高水位时,废水通过第一档流量管道、第二档流量管道和第三通道共同汇入热交换罐中,从而防止液位过高的情况,所述第一档流量管道和第二档流量管道上设有气动排水泵12和流量开关,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中继泵13,此外,用于连接所述高压釜100、蒸养池200、热交换系统300、锅炉400、锅炉用水池500、废水再利用系统600的管道上均设有电控阀,所述热交换系统300和废水再利用系统600内的管道上也均设有电控阀,便于更好的控制废水、蒸汽、高压冷凝水的流向。
21.详见图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炉400与两个以上的高压釜100连接,每个所述高压釜100的釜内反应存在时间差,便于余汽和高压冷凝水能够源源不断地输入蒸养池200中,便于废水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入热交换系统300中,可以防止实用过程中热量供应不足的情况,令能量循环且有序的在整个系统中流动。
22.详见图3和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详细的描述了废水再利用系统600,即所述废水再利用系统600包括设置在热交换系统300排出管后端热交换循环泵601,所述热交换循环泵601的管道后端接在搅拌水罐603上,所述搅拌水罐603的顶端还接收来自恒压供水池609提供的净化水,所述恒压供水池609的进入管道上设有加压泵604,利用外部输入的净化水对搅拌水罐中的废渣进行加压、稀释和对液体进行调温,从而令搅拌水罐产生的液体温度能够直接适用在搅拌站中,所述搅拌水罐603的流出管道后端接有搅拌站供水泵605,所述搅拌站供水泵605的管道后端接有包括回流管道606和搅拌站供水管道608,所述回流管道606重新接入所述搅拌水罐603中,所述搅拌站供水管道608上设有水温报警器607、并设有至少三条流出管道支路,多条流出管道支路是为了方便使用不同流量时分别依次打开不同的阀门,令搅拌水罐中的水排出,当水量需求小的时候开一个阀门,从一条流出管道支路流出,当水量需求大时,根据电控阀的开闭,打开第二、第三条甚至其余多条流出管道支路,方便后续搅拌站加工,令多条流出管道支路可以根据后端搅拌站所需要的液体资源而进行调配。
23.在使用过程中,针对高压釜100排出的废渣存在较大颗粒的情况,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如下改进:在废水再利用系统600中增加了磨细砂材料混合机602,在热交换循环泵601与搅拌水罐603相连的管道内设有过滤筛网,大孔径的废渣无法透过过滤筛网,因此通过分支管道落入磨细砂材料混合机602中进行研磨以及混搅,直到颗粒大小合格后
再重新加以运用到搅拌站中,并且为了方便对热交换系统进行检验,所述热交换系统300与废水再利用系统600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检测的直排水道15。
24.以上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